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三大車企“轉身”做口罩靠譜嗎?

三大車企“轉身”做口罩靠譜嗎?

疫情爆發以來,全國各行各業積極救助,其中汽車行業活躍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據不完全統計,汽車產業及其周邊產業的捐贈總值已超過6543.8+0億元。

但目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如何預防成為關鍵問題,其中口罩成為重中之重。根據工信部的數據:我國口罩最大產能是壹天2000多萬只。鑒於工作還沒有完全恢復,以及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這個產量實在是杯水車薪。

在實施了捐款、捐物、改裝救護車等多種形式的援助後,車企開始轉型生產口罩。為此,大家拍手叫好。畢竟多造幾個口罩可以緩解更多的壓力。先來看看做口罩的三大車企。

1,第壹回應——上汽通用五菱

作為第壹家生產口罩的汽車廠商,早在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就率先表示,將聯合其供應商通過重建生產線的方式進行口罩改裝。然後在2月9日,其首批20萬個口罩順利下線。

到2月底,上汽通用五菱還將建設2000平方米的無塵生產車間、4條N95口罩生產線和10通用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預計日產能超過1.7萬片。

2,其次是比亞迪

繼上汽通用五菱之後,比亞迪也加入了“做口罩”的陣營。但與上汽通用五菱緊急重建生產線不同的是,比亞迪直接做口罩,新納入子公司(汕尾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的經營範圍,更舒服。

除了口罩,比亞迪還增加了消毒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比亞迪方面表示,其口罩和消毒液將於2月17左右量產發貨。2月底口罩產能達到500萬片/天,消毒液產能達到5萬瓶/天。

3.蓄勢待發——廣汽集團

除了上汽通用五菱和比亞迪,國企廣汽集團也在磨刀霍霍。為了解決口罩生產問題,廣汽集團領導對東莞口罩生產設備廠家進行了調研,研究新建口罩生產線的技術可行性。

據最新消息,口罩生產將由廣汽集團零部件事業部負責,廣汽口罩首臺生產設備已在廣州汽車零部件技術中心安裝調試完畢,編號為11。預計2月22日完成自制設備12臺,本月底完成30臺。從廣汽的實際運行來看,產量估計不會少。

以上三家車企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跨界做口罩確實很辛苦,也值得點贊。不過,之前姜哥也說了,雖然車企做了很多口罩,但還是有人對這件事有些疑問。在這裏,江哥覺得有必要在這裏為大家答疑解惑。

1,妳是怎麽造車換面膜的?

很多人好奇,看似相距甚遠的造車和做口罩這兩個行業,怎麽這麽容易就實現了互通。這就涉及到做口罩需要的硬件條件,也就是工廠、設備、材料、人員。我們來看看車企是怎麽做到的。

車間——制作醫用口罩的車間需要達到壹定程度的無塵無菌、恒溫恒濕等。這些要求正好類似於汽車制造四大流程(沖壓、焊接、塗裝、裝配)中的“塗裝車間”。對於汽車企業來說,制造醫用口罩的車間只需要稍加改造。

設備——口罩需要專門的機器設備,也就是生產線。車企只要通過相應的供應商采購就行了,比如廣汽自己制造組裝的,就更不用說了。成本方面,壹套生產普通醫用口罩的設備大概1.5-20萬,生產N95口罩的設備大概30-35萬,對於車企來說壓力並不大。

材料——口罩生產的原料主要是聚丙烯,而在汽車企業的供應鏈中,很多隔音棉的原料也是聚丙烯,體現了自身供應鏈的資源優勢。此外,中國石化企業具有提煉聚丙烯的優勢。此前中石化喊著原料可以運上門。

人員——有符合標準的車間,生產設備到位,原料供應有壹定保障。最後人事就好說了。對於汽車廠商來說,擁有龐大的人員儲備和技術、管理經驗。經過培訓和組織學習,他們可以在短時間內上崗。

2.車企有醫療生產資質嗎,做的口罩符合安全標準嗎?

醫用口罩在我國屬於二類醫療器械。生產這類產品需要辦理《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和《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業余車企很難獲得。但目前通過政府開通的“綠色通道”,會加快獲得合格車企的速度。

可能有人會說,審批流程縮短了,是應急生產線。車企做的口罩還能達到國家安全標準嗎?大家的擔心都是沒有道理的。畢竟不合格的口罩不僅不能阻隔病毒,還會因為過敏等問題對身體造成傷害。

針對這個問題,江歌認為,汽車行業壹直是壹個有著嚴格生產標準的行業,其嚴謹的規範和流程是很多中小企業無法企及的。相對於小作坊、小企業生產的口罩,江歌更願意相信車企生產的口罩質量關系到車企的聲譽。如果質量安全不好,不妨研究壹下風險。

3.為什麽不讓專門的行業來做,而讓車企來做?

有人認為術業有專攻。為什麽醫療器械行業不做,卻讓汽車行業生產口罩?我之前說過,口罩供不應求。如果單純依靠專業化企業來完成,根本支撐不了這麽大的需求。調動車企的力量,其實就是分擔口罩制造的壓力,達到統壹的效果。

而且響應政府號召加入口罩制造行業的不僅僅是汽車行業,還有中石油、中石化、富士康、爸爸寶貝(紙尿褲企業)、三槍內衣、水星家紡等公司。也開始使用口罩。考慮到目前的差距,預計會有更多的“外行”加入。

4.車企做的口罩應該從哪個渠道買?

“口罩難買”已經成為公認的問題。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口罩生產速度僅為0.5秒/片。但為了保證安全,需要進行分析消毒,流程是7-15天,這也是造車口罩缺貨的關鍵原因。但隨著生產的恢復和口罩制作企業的增加,這種情況會得到很大緩解。

至於車企做的口罩,大家最關心的是怎麽買。對此,上汽通用五菱表示“暫時不賣”,交由政府統壹調配,優先支持醫療壹線。針對比亞迪生產的口罩被搶購的傳聞,官方也做出了回應。目前產能有限。生產的口罩主要用於疫區、醫院和與病毒研究相關的部門,將捐贈給公交車、出租車、網約車司機和誌願者。如果勞動能力提高後還有口罩剩下,會考慮低價賣給社會。

江哥也在這裏提醒大家:目前口罩貨源緊張,很多商販渾水摸魚,從中套利,甚至以大企業的名義生產假冒偽劣產品。請不要被欺騙。

其實車企做的口罩除了供應壹線,還要考慮到自身的大量使用需求。據《汽車商業評論》統計,上汽通用五菱* *員工2.5萬人,比亞迪集團復產員工22萬人,廣汽110000人。在這些基數的背後,會有大量的“面具費用”。

寫在最後

相信大家對車企做的跨界口罩或多或少都會有以上疑問,比如車企的資質,口罩的安全性等。這其實說明疫情已經牽動了每壹個中國人的心。江哥也希望通過以上的回答,讓大家對車企做的口罩有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質疑,還應該看到,目前車企響應國家號召的責任和擔當。他們不僅可以造車,必要時還可以上前線去拼“刺刀”。戴口罩有什麽意義?

另外,作為世界上唯壹壹個工業門類全部列入聯合國工業分類的國家,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強大動員力和凝聚力,其實是值得我們驕傲的。江哥也相信,在國家各方的努力下,我們很快會渡過難關的。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