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青年網
壹個被外界戲稱為“魔鬼訓練營”的地方,其實是壹所特殊的學校。當社會各界為問題孩子開出藥方時,“魔鬼學校”卻成了很多對孩子束手無策的家庭的“救命稻草”。然而,“魔鬼學校”推行的“懲罰教育”自出現以來就飽受爭議。《魔鬼學校》能拯救那些迷失的少年嗎?
新疆華龍青少年成長研究中心的“魔鬼學校”最近在當地媒體引起了壹場爭議。「懲戒教育」是「違法體罰」還是「必要教育」?遭遇生存困境的“魔鬼學校”在哪裏?
2007年7月16日。參加長征小戰士夏令營的學生正在排隊。天很熱,壹個8歲的孩子皺著眉頭。(來源:紅網)
魔鬼訓練:對吧?有錯嗎?
當地媒體對華龍青少年特訓學校進行報道後,眾說紛紜的輿論此起彼伏,相關部門也紛紛“造訪”。對「問題兒童」施以「魔鬼訓練」、「軍事化管理」是對是錯?
新疆華龍青少年成長研究中心的創始人程說:“很多問題兒童都有精力過剩、思想怪異、脾氣暴躁、性格乖張等特點。如果能消耗他們多余的精力,疏導他們偏執的思想,通過‘傷筋動骨,餓皮’,調節他們在青春叛逆期的心理狀態,效果會比單純的說教更快更好。”
盡管報告壹出,程受到了巨大的輿論壓力,但她仍然堅信“魔鬼式”的訓練對改造青春期的“問題兒童”是正確的、必要的。
很快進入集訓的石河子學生張明(化名)告訴記者,學校的要求很嚴格,教官都是武術,很厲害。違反規則和犯錯誤的學生將受到嚴厲的懲罰。“我不想死,不是因為我害怕,而是因為我想自由。”
另壹個學生說,他剛來的時候和張明有同樣的想法。他什麽都試過了,比如逃跑,絕食,吃了很多苦,試了很多辦法,都失敗了。“我每天都在疲憊中度過,連上網、偷錢、談戀愛、魔獸都不去想。這些曾經是我的日常。”孩子,剛上壹年級,很坦白的說起了自己的過去。“那時候真的很幼稚。現在,我走在街上,看到染了奇怪顏色頭發的人,他們的鼻孔和嘴唇上布滿了像怪物壹樣的東西。感覺以前很愛笑。”
但教育工作者認為,單純用打罵來對待各種“問題少年”是沒有用的,甚至可能導致“以暴制暴”的誤導,得不償失。
烏市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許說,像華龍這樣的特訓學校對壹些問題兒童是有效果的,但效果是暫時的。有些孩子可能會從這種相對暴力的教育方式中學到武力可以解決壹切的思想,這就更危險了。“因此,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懲罰是因為他們做了錯事,永遠不要為了懲罰而懲罰他們。”
全國人大代表邵希真在2007年兩會上提出“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紀律教育遵循“因錯受罰”的邏輯,從而培養學生對自己行為負責的觀念。如果把“懲罰”排除在教育範圍之外,對那些表現好的學生是不公平的。適當、適度、公正的懲罰對青少年的成長是必要的。
問題孩子,考試的魔咒?
據了解,程是中國超級媽媽聯盟協會的創始人,她本人就是問題兒童的母親。她說,正是因為體會到了問題孩子家長的絕望和痛苦,她放棄了令人羨慕的國企工作,成立了這個專門針對問題孩子的特殊培訓機構。
記者從學校的視頻資料中看到,進入訓練前的孩子幾乎都是所謂的“前衛青年”,頭發染成各種顏色,五官上釘著各種飾品。男孩們留著長發,眼神高傲。
程說,這些孩子很多都有沈迷網絡、離家出走、偷錢打人、甚至拉皮條賣淫的前科。而且這樣的孩子越來越多。“好像生活越好,孩子越有問題。”
程認為,問題兒童出現的關鍵原因是目前的應試教育制度。因為學校和家長都是以成績來評價壹個學生的優劣,學生的發展空間被縮小了。單壹的評價體系勢必會讓壹部分學生得不到認可,外部認可的缺失就像病毒入侵壹樣。"所以,問題兒童受到應試教育體系的困擾."
但也有教育界人士認為,應試教育制度固然應該批判,但其他影響因素也不可忽視,否則無法根除根源,對癥下藥。
長期關註“問題兒童”話題的中學教師廖表示,“問題學生”現象在東部地區較為普遍。“開放的網絡,渾濁的信息,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也讓他們接觸到很多不健康、不合法、不健康的信息。模仿能力強的學生照搬到生活中,進而引發壹系列問題。"
許認為,家庭環境也是壹個重要誘因。由於部分家長對日益復雜的社會本身缺乏適應能力和良好的心態,再加上“過度溺愛”的獨生子女家庭環境,以“成就”為第壹的家庭教育方式,接觸到的、受到內外壓力的孩子,必然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
另外,學校教育也存在很大問題。因為每個學校都有升學壓力,學生家長有“不體罰或變相體罰”的指令,老師的“權力”僅限於“教”,學生不能碰,不能說,否則被投訴就可能丟飯碗。這樣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緒幹預就基本沒有了。“總之,‘問題兒童’還是在‘問題教育’中,”許說。
《魔鬼學校》:為了利益?為義?
程告訴記者,其實在新聞報道之前,“華龍”就面臨壹些質疑。“這些質疑不僅是學校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
記者從“華龍”招生簡介上看到,該校每年學費為3.2萬元,半年學費為1.6萬元。訓練半年後開始。不像內地的壹些“特訓學校”,學校的基建費是暫時免的。相對於普通中小學的收費,華龍的收費幾乎是天文數字。所以社會上壹些家長和人士認為學校是為了賺錢牟利,而不是為了拯救問題孩子。
烏魯木齊壹位家長告訴記者,他壹直在關註“華龍”的信息,打算把孩子送去培訓,但對於工薪階層家庭來說,每年兩三萬的開銷也不小。“學校收費我們可以理解,但是覺得定價有點不透明,盈利的可能性很大。”
根據《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是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然後,像“華龍”這樣的特訓學校,價格不菲。是不是像當地媒體報道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專門招生的“特訓學校”冠下的逐利性質是什麽?
程詳細列出了學校創辦以來的開支:學校租金、場地建設費用、教官工資、打雜工資、所有人住宿、宣傳費用、網絡維護費用、各種手續背後的隱性費用等雖然學校是目前新疆最大的特訓學校,但是學生人數遠不到100人,所以每個人分攤的費用會很大。
“華龍”今天最大的困境,不是外界懷疑它是否“為名逐利”,而是它缺乏壹些科學專業的支持和引導。自成立以來,程壹直呼籲教育專家給學校壹些指導和建議。“雖然來了很多專家,但除了壹些擔心和客套話,基本上沒有給出什麽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那些所謂的專家和專業科室,不僅沒有自己的見解和方法,還會人雲亦雲,隔三天就來學校診治。今天查這個證,明天查那個證,說學校暫時不管文化課,然後說學校補不上文化課。”程對說道。
“魔鬼學校”即將規範。
據不完全統計,“華龍”是新疆第壹所選擇性招生的特訓學校,但全國有數百所。他們現在面臨的問題也差不多。社會上的青少年問題確實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家庭需要“問題兒童”培訓機構。
記者從自治區民政廳、科技廳等民辦學校所屬單位了解到,他們將加強對下屬行政單位的監督管理,從剛性要求上規範此類學校的發展。
存在即合理。《華龍》的存廢與義利之爭本身就讓被迷霧籠罩的教育之路逐漸清晰。
許表示,由於所謂的“魔鬼學校”在壹定程度上滿足了壹些家庭的需求,懲戒教育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那麽政府相關部門、媒體輿論和社會各界都應該關心這樣壹個專門幹預青少年問題的機構的發展,為其提供權威、科學的信息,探索更有效、長效的幹預方法,用專業、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彌補其“先天營養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