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1)基本指標
1.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2006年東營在全省17個城市中排名第二,2007年第六,2008年第四。
2.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東營市城區未發生重大、特大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事故,未發生重大環境違法違規案件。市政府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組織應急演練。
3.環保投入指數:東營市高度重視環保投入,環保投入指數連續保持在2.0%以上。
(2)經濟和社會指標
4.經濟發展:自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以來,我市持續增長率達到16.5%,遠高於全國平均增長水平。2006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6543.8+045億元,2007年達到6543.8+066.4億元,2008年達到2052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654.38+。
5.人口和計劃生育:年度計劃完成率100%。
6.萬元工業生產總值能耗:2006年,萬元工業生產總值能耗約為0.87噸標準煤;2007年為0.816噸標準煤/萬元;2008年為0.751噸標準煤/萬元GDP。兩者都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近三年來呈逐年下降趨勢。
7.單位GDP用水量:東營市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008年GDP為13.66噸/萬元,近三年呈逐年下降趨勢。
8.萬元GDP主要汙染物排放強度:東營市2007年化學需氧量為1.57kg//萬元,二氧化硫為7.6kg/萬元;東營市2008年化學需氧量為1.1.8 kg/萬元,二氧化硫為5.95kg/萬元。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且近三年來呈逐年下降趨勢。
(3)環境質量
9.空氣汙染指數:2008年城市空氣環境質量API指數< 100的天數為350天,占上年總天數的95.9%。PM10、SO2、NO2優於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10.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2008年,東營市自來水公司、古河水庫、耿靜三個飲用水源地的監測指標均達到GB3838《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的ⅲ類標準,達標率為100%。
11.東營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2008年,東營市建成區主要河流廣利河、草橋溝均未超過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的ⅴ類水質標準,符合功能區劃要求。
12,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2008年,我市城區環境噪聲按照山東省環保局認證的監測點進行監測。在中心城區建成區,有效監測點以500 m× 500 m的網格均勻分布,監測點210個。所有晝間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為55.4 dB,達到國家標準。
13、交通幹線平均噪聲:2008年東營市建成區17主幹道平均交通噪聲為66分貝,均控制在國家考核指標要求之內。
(2)環境建設
14、自然保護區覆蓋範圍:國務院批準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15.3萬公頃,是全國最大的三角洲保護區,占東營市土地總面積的19.31%。
15.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繼續加大綠化工作力度,實施綠化工程。2008年,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8.96%。
16.城市生活汙水處理率:2008年,東營市汙水處理廠擴建工程、五流河截汙工程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河口區汙水處理廠建成投入使用。我市城市生活汙水處理率達到85%以上。
17、工業廢水、汙水申報:東營市所有工業企業均依法進行了排汙申報登記,排汙申報登記執行率100%;2007年,東營投入3億多元治理工業汙染,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進壹步提高。2008年工業廢水達標率96%以上。重點汙染源自動監控率100%。
18.城市清潔能源利用率:東營作為中國著名的石油城市,在清潔能源利用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城區氣化率高達99.8%,清潔能源利用率超過80%。
19、城市集中供熱普及率:東營市大力實施城市集中供熱,市區禁止新建10噸以下燃煤民用鍋爐。中心城區集中供熱普及率達85%以上。
20.機動車環保定期檢測率:市交警支隊、市環保局每年對機動車進行抽檢,定期檢測率在90%以上。
21.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建成2座無害化垃圾處理廠,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
22.工業固廢處置利用率:珠海建成了全省最大的粉煤灰綜合利用企業,所有建築禁止使用粘土磚,粉煤灰綜合利用率達到100%,鉆井泥漿坑全部整改,工業固廢處置利用率達到95%以上。
23、危險廢物處置率。進壹步完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加大對各工藝流程產生的危險廢物的管理,危險廢物處置率達到100%。
(3)環境管理
24.環境目標責任制:我市每年召開壹次環境保護會議,以與縣、區、部門簽訂責任書的形式將環保重點工作落實到位,加強考核,並將環保指標納入黨政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在電視臺實施環境質量公告制度。
25.建設項目“環評”、“三同時”和規劃環評綜合執行率:嚴格建設項目管理,強化規劃環評,建設項目“環評”、“三同時”和規劃環評綜合執行率達到考核要求。
26.按期完成總量控制計劃。2008年,我市二氧化硫減少21.700噸,比上年下降6.07%;化學需氧量減少6272噸,比上年下降6.04%,超額完成年度目標。2009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我市二氧化硫減少11785噸,減少率13.39%,化學需氧量減少1980噸,減少率9.73%,累計減少化學需氧量14.4%,累計減少化學需氧量22.66689.98 %
27.環保局:我市環保局為單獨的政府局,下設東營區、河口區、市經濟開發區、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四個分局,均獨立設立在三個縣環保局。市環境監測站通過國家實驗室認可,市環境監察支隊通過標準化建設驗收。市環保局、縣環保局通過省級行政執法規範化驗收。
28、城市環境保護公眾滿意率。近年來,民意調查顯示,我市城市環境保護的公眾滿意率在88%以上。
29.中小學環境教育普及率:我市大力開展創建綠色學校活動,普及環境教育。中小學環境教育普及率達到95%以上。
30.城鄉結合部及周邊地區的城市環境衛生和環境管理:我市每年積極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成立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建設城管支隊和大隊,通過衛生部對我市“國家衛生城市”的暗訪,成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城鄉結合部及周邊地區的城市環境衛生和環境管理符合考核要求。
二是重點整改任務完成情況
(1)廣利河綜合整治。廣利河綜合治理工程總投資20億元。按照“截汙、治汙、清淤、引水、綠化、美化、建港、通航”的總體要求,廣利河三年內建成“江海連通、水綜合開發”,重點實施截汙導汙、河道整治、源頭引水、景觀塑造、港口清淤、流域綜合開發等六大工程。今年以來,繼續深化沿河截汙導汙泵站管理,新建了壹批景區。黃河水城“三園壹區壹岸線”(體育公園、文化公園、科技園、青峰湖景區、廣利濱江線)主體任務基本建設完成。兩年多來,黃河水城建設完成投資20多億元,實現了清水進城,水城特色初顯。
(2)加快汙水處理廠的擴建。2008年,總投資6543.8+0.4億元的東營市汙水處理廠三期6萬噸/日擴建工程投入使用。中心城區汙水處理能力達到654.38+0.2萬噸/日,實際處理能力達到654.38+0萬以上,城市汙水處理率達到85%以上。同時,充分利用城市汙水處理廠壹期200萬立方米氧化塘(654.38+1億噸/日曝氣氧化塘),將其建成中水調蓄池,養殖水生動植物,確保其水質達到國家壹級A標準(COD below以下),為勝利電廠提供冷沖灰水,為城市提供景觀用水,中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2009年7月,總投資6543.8+0.3億元、由首都水務運營的東營市第二汙水處理廠投入使用,城市汙水處理率進壹步提高到90%以上。
(三)加快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廠和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的改造。為進壹步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東營市政府投資3000多萬元擴建衛生填埋場,處理能力500噸/日,使用年限5年,配套滲濾液處理系統。東營市生活垃圾處理廠擴建工程於2008年4月啟動,6月開始設計施工,6月65438+10月擴建工程竣工投入使用。投資10多萬元,建成了高標準的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采用盤管式反滲透工藝,排放的滲濾液可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汙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中的壹級標準。該系統於2008年9月底投入使用。
(四)積極開展中心城市周邊環境綜合整治。中心城區環境汙染綜合整治方案出臺,確定以化工臭氣治理、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河道綜合整治為重點。市人大、市政府和CPPCC領導多次帶隊深入壹線檢查,現場辦公,解決實際突出問題。根據整改工作情況,市人大常委會發布了《關於加強中心城區環境汙染綜合治理的決議》(任棟發〔2008〕20號)。通過綜合整治,中心城區環境質量進壹步提升。為迎接山東省第十壹屆全運會,今年市政府正在組織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建設、城管、市政、衛生、環保、公安、交通等部門聯合行動,進壹步改善城市環境,改善市容市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環境質量。
(五)加快維康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的設備更新。市縣政府督促並協助建設單位落實設備更新基金。委托上海萬強公司設計制造符合國家最新技術要求的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委托山東城建設計院完成初步設計和規劃總圖。到2008年9月底,新設備安裝完成,完全達到國家環保技術要求,汙染物達標排放。今年已向省環保廳申請竣工驗收。
(6)加快勝利電廠脫硫工程建設進度。勝利電廠脫硫工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工藝,建設項目總投資控制在3.2億元左右。建設始於2008年3月。市政府高度重視勝利電廠脫硫設施建設,多次在電廠召開現場辦公會議,督促加快進度。1、2號機組脫硫設施於2008年6月中旬建成,並通過168小時試運行,現已實現正常運行和達標排放。3號和4號機組於2009年3月底完工,並通過了168小時的試運行。2009年5月22日,省環保廳完成勝利電廠脫硫工程環保驗收,全省最大的二氧化硫減排工程開始發揮減排作用。本市二氧化硫減排今年有望實現新突破。
三、主要做法
(壹)領導重視,責任到位
市委、市政府堅持統壹指揮調度各項創建活動,每年確定壹批重點,鞏固提高“創建模式”取得的成果,保持環保模範城市的先進性。重新調整充實環保模範城市持續整改提升領導機構。根據“十壹五”創建模式指標體系,將創建任務細化分解到相關部門,納入年度綜合考核指標體系,由市政府督查考核辦公室定期調度整改工作進展情況。通過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考核、定期調度,重新明確思想認識、目標任務、重新落實工作責任,確保各項整改工作落實到位。
(二)堅持標準,不斷完善。
在整改過程中,市政府明確提出了“責任到人、整改到位、堅持標準、持續改進”的十六字整改要求,要求整改力度不減,各縣區政府和責任部門要把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復查作為壹次“再創建”,對存在的問題認真整改,堅持創建實效。通過實施黃河水城建設、廣利河綜合整治、汙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新建擴建、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及滲濾液處理擴建、中心城區周邊環境綜合整治、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設備更新、三網綠化等壹系列重點工程,城市面貌煥然壹新,環保模範城市成果不斷鞏固提高。
(3)多措並舉促進減排。
通過工程減排、結構減排、管理減排等措施,汙染物減排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已啟動80多個主要汙染物減排控制項目,其中工業化學需氧量減排項目51個,累計投資6543.8+0.6億余元;二氧化硫減排項目30個,累計投資超過6543.8+0億元。拆除小火電機組37.88萬千瓦,華泰紙業230噸/日草漿生產線全面停產。嚴格環境準入,嚴控高汙染高排放項目。截至2009年6月底,我市化學需氧量累計減排14.4%,二氧化硫累計減排22.1%,為圓滿完成“十壹五”汙染減排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堅持環保優先,生態立市。
抓住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有利時機,環境保護優先,生態立市。積極推進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大力推進自主創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三是突破經濟結構。堅決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以“五保三壓壹融”為重點,保障農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抑制高能耗、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整合傳統產業。大力開展“三網”建設。設立“三網”綠化專項資金,市財政每年安排6543.8+億元用於“三網”綠化工程。縣區政府也要配套相應的資金用於“三網”綠化工程建設,打造生態品牌,展現“大空間、大水面、大綠地”的城市特色,加強飲用水源保護,確保人民群眾飲水安全。加強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實施濕地修復和重要物種保護工程,加強執法監管,有效保護保護區。大力開展創建生態縣、環境優美鄉鎮、文明生態村、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系列活動,夯實生態城市建設基礎。
第四,下壹步
(壹)開展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整治,確保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按照“政府監管、部門聯動、城鄉統籌、區負責”的要求,由市政府牽頭組織,明確工作目標、責任單位、任務和措施,堅持“四位壹體”模式,全面開展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整治。加大周邊化工企業整治力度,重點整治中心城區周邊化工企業,按照搬遷壹批、轉產壹批、關停壹批、治理壹批、“退二進三”的要求,逐步將周邊規模較大的化工企業搬遷至工業集中園區,解決工業圍城問題。
(2)繼續加大廣利河綜合治理力度。市政府擬批準設立黃河水城辦事處,同時在市環保局設立廣利河流域環境監察大隊,落實人員編制,負責領導組織廣利河流域水汙染綜合治理工作。力爭2009年底前完成所有排汙口的規範化建設,對不符合要求的排汙口進行全部封堵,對排水泵站進行全面改造,確保水質符合功能區劃要求。
(三)加快城市汙水處理廠再生水公園建設進度。充分利用城市汙水處理廠壹期工程200萬立方米氧化塘(654.38+10萬噸/日曝氣氧化塘),將其建成中水蓄水池,養殖水生動植物,確保其水質達到國家壹級A標準(COD50mg/L以下),加大汙水回用力度,用汙水處理廠出水補充城市濕地公園和環城水系,進壹步提高中水回用率,實現資源梯級利用。
(4)繼續加大汙染減排力度。根據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目標要求,2009年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分別比2008年減少15%和5%,環境質量進壹步改善。
(5)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全面開展汙水處理廠汙泥無害化處置,2009年解決中心城區汙水處理廠汙泥無害化處置問題。加快東營市第二汙水處理廠調試進度,力爭國慶節前通過驗收,年底前滿負荷運行率達到70%以上。加快垃圾焚燒無害化處理廠建設前期工作,加快勝坨鎮汙水處理廠建設進度,完成廣饒縣汙水處理廠擴建和中水回用工程。
(六)加強重點流域汙染防治。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進度,投資6543.8+0.5億元建設織女河綜合汙水處理廠(華泰集團承建);在五幹流域,投資5000多萬元實施海科化工集團、勝利石油化工廠汙水深度處理回用工程;在神仙溝流域,投資3000萬元實施勝利油田孤東采油廠、樁西采油廠采油汙水深度處理工程;在小清河幹流區,投資8000萬元建設政和集團汙水深度處理及回用項目;預備河流域,廣饒縣汙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竣工。加快實施流域生態修復工程,按照“治、用、保”的戰略,全面實施截汙分流工程和濕地建設工程,進壹步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改善河流水質。
總之,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環保部門的指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環保優先,生態立市,進壹步加大汙染減排力度,加快黃河水城建設,全面達到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的要求。 進壹步深化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建設和諧、生態、富裕、文明、健康的東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