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新零售
外國名字
新零售
提出者
馬雲和雷軍[1]
技術手段
大數據,人工智能
展示時間
2016 10月
模式定義
企業依托互聯網,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對商品的生產、流通、銷售流程進行升級,進而重塑商業結構和生態圈,將線上服務、線下體驗和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
未來電商平臺很快會消失,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會產生新零售。線上指的是雲平臺,線下指的是銷售門店或者廠家。新的物流消除了庫存,減少了儲存的貨物量。
新零售
電商平臺的消失,意味著現有的電商平臺是分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電商平臺,不再入駐天貓、JD.COM、亞馬遜這些大型電商平臺。
比如每個人在電商平臺上都有自己的店鋪,專註於平臺下的銷售,只能生活在壹個池子裏,非常有限。打造新零售,滿足以下需求:
1.域名
2.雲平臺
3.雲市場
4.總括市場
政策背景
2016 165438+10月11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國辦發[2016]78號),明確了推進我國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同時,在調整業務結構、創新發展方式、促進跨界融合、優化發展環境、加強政策支持等方面做出了具體安排。在推進線上線下融合問題上,《意見》強調:“建立適應融合發展的標準和競爭規則,引導實體零售企業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將線下物流、服務、體驗與線上商流、資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網絡化的全渠道布局。”
發展動力
壹方面,經過近幾年的全速前進,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終端的廣泛普及帶來的用戶增長和流量紅利正在逐漸萎縮,傳統電商面臨的增長“瓶頸”開始顯現。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中國網絡零售額增速已經連續三年下滑。2014-1-9月,全國網上零售額18238億元,同比增長49.9%。2065438年6月至2005年10-9月,全國網上零售額為25914億元,同比下降36.2%,而2065438年6月至2006年10-9月,全國網上零售額為346565438+億元,增速僅為26.66。此外,從2016天貓、淘寶“雙11”總成交額來看,GMV的增速也從201207的60%以上下降到2016的24%。據艾瑞咨詢預測,國內網購增速放緩將以每年8-10個百分點的趨勢持續。傳統電商發展的“天花板”已經隱約可見。對於電商企業來說,只有改變才有出路。
另壹方面,傳統線上電商自誕生以來就有著明顯的難以填補的短板,線上購物體驗始終不如線下購物是不爭的事實。相比線下實體店在為顧客提供商品或服務時所具備的可視性、可聽度、可觸性、感性、可用性等視覺屬性,線上電商始終沒有找到壹條能夠提供真實場景和良好購物體驗的現實路徑。所以在用戶的消費過程體驗上,遠遠不如實體店面。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高品質、異質化、體驗式消費需求,將成為阻礙傳統線上電商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硬傷”。尤其是隨著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增加,人們對購物的關註不再局限於線上電商曾經引以為傲的低價等優勢,而是越來越註重消費過程的體驗和感受。因此,探索應用“新零售”模式啟動消費者購物體驗升級,推動消費者購物方式變革,構建零售業全渠道生態格局,將是傳統電商企業實現自我創新發展的又壹有益嘗試。
1)網上零售遇到天花板。
雖然網絡零售取代傳統零售的功能已經有壹段時間了,但是從天貓和JD.COM兩大電商平臺的獲客成本可以看出,電商的線上流量紅利已經見頂;同時,線下邊際獲客成本幾乎不變,實體零售進入整改關鍵期,線下渠道價值面臨重估。
2)移動支付等新技術開啟了線下場景智能終端的普及,隨之而來的移動支付、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技術創新進壹步打通了線下場景和消費社交,讓消費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3)新中產階級的崛起
新中產階級畫像:80/90後接受高等教育,追求自我提升,逐漸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
新中產階級消費觀的最大特點:理性傾向明顯。相比價格,他們更在乎質量和相應的性價比,他們願意為高質量的商品和服務支付更高的價格。高收入和體面的工作給中產階級帶來了片刻的安逸,但焦慮和不安卻是中產階級光鮮外表下最痛苦的點。消費升級或許是他們面對這種焦慮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