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位於哪個市哪個區?

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位於哪個市哪個區?

所屬: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

城北區位於西寧市西北部。總面積138平方公裏。總人口為654.38+90萬(2004年)。主要是漢族,還有回族、滿族、藏族、蒙古族等民族。區人民政府位於朝陽街道朝陽西路,郵政編碼810001。代碼:630105。區號:0971。拼音:城北曲。地處湟水谷,地勢北高東低,自西向東平緩傾斜。北川河自北向南流入湟水,湟水貫穿境內。年平均氣溫4.9℃,年平均降水量379毫米。

城北區轄3街2鎮:朝陽街道、小橋街道、馬坊街道、大堡子鎮、十裏鋪鎮。

地理環境

城北區位於西寧市西北部,總面積137.7平方公裏,人口25.3萬。有漢、回、藏、蒙、土等30個民族。轄大堡子鎮、二裏鋪鎮、小橋、朝陽、馬坊,38個行政村,23個社區居委會。是西寧最大的新市轄區。青藏鐵路和寧大鐵路在區內穿越四川西部和北部,寧大公路、黃寧公路、蘭西高速公路和胡亥路立交橋連接市區和郊縣。區內有20多條公交線路,移動通信、數據交換、互聯網網絡覆蓋全區,交通通訊便利。歷史悠久的納什遺址、北禪寺的寧壽塔、利用神奇的丹霞地貌依山而建的“土樓”、峭壁突兀的“露天金剛”、神奇的“九洞十八洞”令人神往,就連大墩嶺的哥特式建築公園也讓國內外遊客流連忘返。高等院校和農牧科研院所在該地區相對集中。省內重點綜合性大學青海大學坐落於此,人力資源得天獨厚,科技人才5000余人,醫療設施齊全,布局合理。陶瓷、家具、建材、中藏藥等20多個大型封閉專業市場,規模大,設施齊全。北山寺家具石材裝飾材料市場、黃水河市場、北山國際小商品城、朝陽建材綜合市場等特色專業市場構成了全省最大的物資集散區,鋼材、木材、陶瓷、化肥等生產資料源源不斷地流向全省和西藏。

當地習俗和慣例

城北區人文和自然景觀豐富,有十三處人文景觀。夏秋季氣候涼爽,是理想的避暑勝地,燦爛的河湟文化為北區增添了無限魅力。北禪寺,南絲綢之路上眾所周知的明珠,雄偉華麗,約有4000年歷史。是河湟古羌人的壹個聚落村落。距今已有1900年的悠久歷史,以其神奇的風格聞名中外。神奇的“九洞十八洞”令人神往。令國內外遊客流連忘返的還有“吳墓群”、“西興園古人類遺址”、“花園臺遺址”等尚待開發,充分體現了北區旅遊文化的深厚底蘊。近年來,蓬勃發展的茶園文化吸引了大量西寧及周邊地區的遊客,為北區休閑旅遊的發展註入了新的活力。

基礎設施

城北區是西寧市的交通樞紐。青藏鐵路和寧大公路穿境而過,寧大公路、黃寧公路和蘭西高速公路、胡亥路立交橋連接市區和郊縣。這個地區有20多條公共汽車路線。郵電通信設施先進,移動通信、數據交換、互聯網網絡覆蓋,交通通訊便利。近年來,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完成了胡亥路北段二期、潮陽立交、黃羲壹級公路、胡亥路橋等省市重點工程拆遷工作:投入80萬元完成城市支路改擴建,實施綠化亮化工程,進壹步加大村道硬化工程。目前,主要街道高樓林立,道路整潔,交通便利,四通八達,為商人投資提供了優越的環境。“十壹五”期間,城北區將進壹步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以人為本,突破薄弱環節,以城市路網、水網、綠網、亮網、房地產開發等為重點,,集中力量建設交通、水利、電力、村容村貌、市政設施、園林綠化、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逐步建立社會經濟發展。

工業經濟

城北區是西寧市最大的工業聚集區,現有工業企業245家。特殊鋼制品、工程機械、數控機床、矽鐵、手搖地毯、羊絨制品享譽國內外。形成了以冶金、機械為支柱,化工、建材、紡織、醫藥、電力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產品輻射國內外1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形成了以北山家具石材燈飾市場、黃水河市場、朝陽鋼材市場、北山國際小商品批發市場為骨幹的生產資料、建材、家具市場體系,成為青海省最大的物流集散地。2005年工業總產值896116萬元,工業增加值255293萬元,占西寧市的四分之壹。“十壹五”期間,北區將繼續立足區位優勢,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加快工業化進程。按照工業發展突出特色、優勢和競爭力的要求,堅持市場導向,以經濟結構調整為重點,加快新型工業化步伐,促進工業經濟快速發展。依托生物園區、西崗、北川工業經濟區的冶金、機械制造、生物醫療、制藥、新型建材等優勢產業,積極發展配套服務業,培育和扶持壹批勞動密集型、主動服務型、農副產品深加工的中小企業,延伸產業鏈,完善產業體系,逐步形成以工業園區和大集團企業為載體、以中小企業為基礎、以特色產業為優勢、以大項目為支撐的發展格局。

農業生產

城北區是全市重要的農業區。湟水河、北川河穿境而過,水利條件優越,土地肥沃。全區農作物播種面積39O95畝,經濟作物約占總播種面積的80%。近年來,北區大力調整農業經濟結構,發展設施農業,提高城郊畜牧業在農村經濟中的比重,努力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加大名、特、優產品的生產和開發。經濟作物以蔬菜、花卉、苗木和中藥材為主,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形成了西寧市重要的“菜籃子”生產基地、花卉種植基地和高效農業示範區。2005年,蔬菜、香菇、花卉、水產養殖等支柱產業產值達到6543.8+0.46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95.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88元。

“十壹五”期間,城北區將堅持“市場導向、突出特色、彰顯亮點、強化品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抓好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加快設施農業建設,鞏固發展無公害蔬菜、花卉、食用菌等特色農產品,進壹步壯大蔬菜、花卉、食用菌、奶牛、苗木、農副產品六大產業。

商業物流

城北區現有陶瓷、家具、建材、中藏藥等大型封閉式專業市場10多個,規模大,設施齊全,現已成為全省最大的物資集散地。建成了北山寺家具石材裝飾材料市場、黃水河市場、北山國際小商品城、東風汽車青海玉展中心和朝陽建材綜合市場等特色專業市場。鋼材、陶瓷、木材、化肥等商品主要集中在北區,是全市最大的倉儲集中區。惠客家超市和塔米小商品購物城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朝陽物流園區是壹個集貿易、運輸、倉儲、配送、轉運中心和配套服務為壹體的現代化綜合物流基地,正在規劃建設中。

技術、文化和健康

城北區形成了以基礎教育為主,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學校教育協調發展的教育格局。全區有各類學校5O余所,在校學生3萬余人,其中中小學21所。近年來,辦學條件有了很大改善,教師綜合素質明顯增強。有5個科研機構和綜合服務機構,全區有50OO多名科技人員。省、市、區三級醫療網絡。近年來,醫療衛生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轄區共有醫療機構178家,其中市級醫院2家,區級醫院5家。建立了2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疾病控制、預防和婦幼保健得到進壹步加強。全區有醫療衛生人員1200多人,床位1000多張。“十壹五”期間,依托青海大學的科研優勢,該地區將努力在高原農牧業、高原醫藥、高原生態環境、鹽湖化工、水利水電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把十裏鋪地區建成以工、農、醫、經四大學科為主的教學、學習、研究壹體化的地區。立足青海,培養青海乃至西部地區需要的應用型專業人才,支撐青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歷史的發展

1986年撤銷西寧郊區建制,城北區脫離城西區。原郊區所轄鄉鎮分別劃入城東、城西、城北區。

2000年,城北區轄4街2鎮。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為210265,其中各鄉鎮(人)人口為朝陽街道50656小橋街道57733馬坊街道20090三七街道27094大堡子鎮29449 25243。

截止2001年底,城北區轄4個街道、2個鎮、23個社區、38個村(牧)委會。

三七街道:位於柴達木路478號,轄4個社區(幸福、新樂、新村、光明)。

小橋街道:位於小橋街道39號,轄6個社區(新海橋、莊妍、建設巷、生茂廟、小橋街道、新世紀)和5個村委會(生茂廟、陶家寨、陶昕村、北杏園、小橋村)。

朝陽街道:位於朝陽西路16號,轄5個社區(朝陽壹、朝陽二、朝陽三、祁連壹、祁連二)和5個村委會(四臺子、朝陽、祁家城、北苑、新民)。

馬坊街道:位於柴達木路118號,轄4個社區(馬坊壹、馬坊二、馬坊三、馬坊四)和3個村委會(莊妍、馬坊、西杏園)。

大堡子鎮:位於柴達木路84號,轄2個社區(大堡子壹、大堡子二)和14個村委會(宋家寨、大堡子、金家灣、三七、洮北、竹南、竹北、洮南、蕭炎、王家寨、壹汽寨、關中、巴郎、鮑家寨)。

二十裏鋪鎮:位於寧大路81號,轄兩個社區(寧大路1、寧大路2)和11村委會(石頭壘、二十裏鋪、莫家莊、花園臺、小寨、孫家寨、魏家莊、新村、九家灣、郭家塔、雙蘇堡)。

截至2003年底,城北區轄4個街道、2個鎮、23個社區、38個村(牧)委會。人口是188860。

三七街道:位於柴達木路478號,轄4個社區(幸福、新樂、新村、光明)。

小橋街道:位於小橋街道39號,轄6個社區(新海橋、莊妍、建設巷、生茂廟、小橋街道、新世紀)和5個村委會(生茂廟、陶家寨、陶昕村、北杏園、小橋村)。

朝陽街道:位於朝陽西路16號,轄5個社區(朝陽壹、朝陽二、朝陽三、祁連壹、祁連二)和5個村委會(四臺子、朝陽、祁家城、北苑、新民)。

馬坊街道:位於柴達木路118號,轄4個社區(馬坊壹、馬坊二、馬坊三、馬坊四)和3個村委會(莊妍、馬坊、西杏園)。

大堡子鎮:位於柴達木路84號,轄2個社區(大堡子壹、大堡子二)和14個村委會(宋家寨、大堡子、金家灣、三七、洮北、竹南、竹北、洮南、蕭炎、王家寨、壹汽寨、關中、巴郎、鮑家寨)。

二十裏鋪鎮:位於寧大路81號,轄兩個社區(寧大路1、寧大路2)和11村委會(石頭壘、二十裏鋪、莫家莊、花園臺、小寨、孫家寨、魏家莊、新村、九家灣、郭家塔、雙蘇堡)。

2004年7月,西寧市城北區區劃調整,街道辦事處由4個調整為3個:撤銷三七街道辦事處,並入馬坊街道辦事處。

村鎮簡介

小巧姐道位於該區東南部。人口3.6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族、藏族、滿族等民族。它占地3.5平方公裏。轄柴達木路、海西路、小橋街、祁連路、建設巷南、建設巷中、建設巷北、生茂廟南、生茂廟中9個居委會、安裝公司等10家居委會。1949隸屬西寧市城六區,1953為郊區第七鄉,1956改為小橋街道辦事處,1960改為小橋公社,1964重新設立小橋街道辦事處(隸屬城西),1986劃歸城北區。

朝陽街位於該區的東南部。人口2.6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滿、藏等民族。它占地6平方公裏。轄10家居委會,包括朝東壹中、朝東二中、朝東三中、朝西壹中、朝西二中、祁連壹中、祁連二中、祁連三中八個居委會和山川廠..原屬小橋辦事處管轄,1978設立朝陽街道辦事處(隸屬城西區),1986劃歸城北區管轄。

馬位於島的中南部。人口1.5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族、滿族、土族等民族。它占地4平方公裏。轄莊妍、工程機械廠、馬坊東、馬坊中、馬坊西、西興園、西站、九運公司、馬坊面粉廠8個居委會。馬坊街道辦事處原屬小橋街道辦事處管轄,成立於1973,隸屬於城西區。1986分配到城北區。2004年7月,三七街道辦事處撤銷,並入馬坊街道辦事處。

大堡子街道位於本區西部,距離區政府駐地15km。人口9000人,以漢族為主,還有滿族、回族、藏族。它占地4平方公裏。管轄大堡子壹、二、三居委會。大堡子居委會成立於1972,大堡子街道辦事處成立於1979(隸屬城西),1986劃歸城北。

爾石莉溥傑道位於該區中部,距市、區政府10公裏。人口10000,以漢族為主,還有回族、藏族、滿族、蒙古族等民族。它占地7.5平方公裏。轄石頭壘、陶家寨、十裏鋪、莫家泉灣東、莫家泉灣西5個居委會和3個家委會。1974成立十裏鋪居委會,1979成立十裏鋪街道辦事處,劃歸城西區,1986劃歸城北區。

聖齊傑島位於該地區的西南部。距離小區住宅12公裏。人口2.7萬,以漢族為主,也有滿族、回族、蒙古族。它占地2.4平方公裏。轄八個居委會,從壹到八依次排列。原屬馬坊街道管轄,成立三七街道辦事處,1977。2004年7月,三七街道辦事處撤銷,並入馬坊街道辦事處。

二石莉鋪鄉位於該區北部,距市政府10公裏。人口1.6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族、土族、藏族。它占地30平方公裏。轄魏家莊、九家灣、郭家塔、雙素堡、花園臺、孫家寨、小寨、莫家莊、十裏鋪、新村、石頭壘、陶昕、陶家寨、北新苑等14個村委會。解放前屬湟中縣永興鄉、德勝鄉、北峰鎮管轄。1949,永興鄉改為中興鄉。1954年,中興鄉、北峰鎮合並為莫家圈灣鄉,德勝鄉改為朝向洋,劃歸西寧市管轄。1958,屬後子河公社;1961,兩鄉合並,組成20裏鋪公社;1984,更名為20裏鋪鄉;1986年劃入城北區。

馬位於地區的東南部。人口1.8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族、藏族、土族等民族。它占地25平方公裏。下轄馬坊、西興園、莊妍、小橋、生茂廟、齊家城、朝陽、四臺子、北苑、南苑、新民等11個村委會。1949隸屬湟中縣三七鄉,1956隸屬西寧市,1961成立馬坊公社,1984改馬坊鄉,1986隸屬城北區。

大埔祥子位於本區西南部,湟水北岸,距本區駐地15km。人口2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族、藏族等民族。它占地45平方公裏。轄大堡子、五中、巴郎、金家灣、洮北、洮南、三旗、壹旗寨、王家寨、宋家寨、鮑家寨、蕭炎、竹南、竹北等14個村委會。1949隸屬湟中縣,1956隸屬西寧市,1958隸屬東風公社,1961隸屬大堡子公社,1984隸屬大堡子鄉,1986隸屬城北區。

5438年6月+2020年2月,城北區在2020年全國百強示範縣市名單中排名第88位。

2017年2月,城北區被列入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