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國情監測具有內容多樣、綜合性強、覆蓋面廣的特點。通過應用現代測繪地理信息技術,遵循空間化、量化、動態化的原則,對人文、自然等地理要素進行監測。基於此,本文主要研究地理國情制圖監控系統及其應用。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不斷加快,地表條件也會發生變化,因此國家信息會變得更加復雜。在編制國民經濟發展規劃的過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國情信息,並在此基礎上指出國家發展基本政策方針的方向,使發展戰略更好地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對此,在地理國情監測中,需要科學構建相應的制度框架,為實際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撐和保障。測繪技術是地理國情監測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如3S測繪技術、無人機航拍技術、飛艇遙感技術、地理信息車等,為地理國情監測提供了有力支撐。
1地理位置基本概況
國情是指壹個國家中的內容,包括地理、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社會等諸多方面,即該國物質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基本情況。地理國情與物質、自然、社會、工業有壹定的關系,是國情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空間角度考察和反映該國的人文生存環境、自然資源等相關地理要素的基本情況。地理國情信息除了描述客觀世界外,還反映了各種要素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的現象、關系和變化。
地理民族信息主要可以分為感性信息、統計信息和分析信息。其中,感性信息是指最初獲得的信息,沒有經過分析或簡單的編輯,具有背景性、基礎性的特點。在地理國情信息中,有壹個遞進的特點,主要是在壹定範圍內,通過對自然地理要素的分析和描述,反映相應的文化現象、社會狀況等信息。統計信息,使其能夠感知統計處理後的信息,這些信息能夠反映地理現象的分布規律和數學特征。
2地理國情測繪監測系統框架
在地理國情監測中,主要具有系統性、過程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地理國情監測作為壹項系統工程,將相關要素進行整合,將收集到的各種要素信息輸入系統,通過統計分析處理輸出結果。地理國情監測主要是運用相應的組織系統、信息科學、分析、統計、制圖等方法,了解國家區域及其周邊地區地表的地理現象,並對其進行控制、預測、評價、分析和描述,使相關地理信息要素在時間和空間上得到直觀、數字化、完整的表達。地理國情監測實質上是壹個收集、分析、描述、評價、控制和預測基本信息的過程。在信息輸入、處理和輸出的過程中,不同的環節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而且地理民族信息覆蓋面廣,涉及專業多。
2.1自然環境要素
自然環境要素是地理國情監測的重要監測對象和最基本的內容之壹。是指地表上下壹定空間範圍內的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及相應特征。在自然環境要素中,主要包括與土地要素相關的生態環境、礦產、植被、水系、構築物、建築物、土地覆被、土壤、地形、形狀、位置和面積等。
2.2社會人文要素社會人文要素是指壹定範圍內的人文要素和社會構成,如民族關系、人文景觀的空間分布、人口的空間分布、城市化進程等。在地理國情監測中,不僅要獲取自然要素的信息,還要掌握社會人文信息,發現人類活動和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進而準確預測和表達壹定範圍內地理現象的現狀和時空演變過程。
2.3工業經濟因素
產業經濟因素,介於自然因素和社會人文因素之間,起著媒介和橋梁的作用,也是兩者融合後得到的新產品。在產業經濟因素中,主要包括特色產業、產業發展現狀、生產力布局、產業結構等。根據自然因素、社會人文因素和產業經濟因素之間的關系,可分為產業基礎設施、產業經濟結構等不同方面。工業基礎設施是工業經濟因素結合自然因素的產物,而工業經濟結構是工業經濟因素結合社會和人文因素的產物。
3 .地理條件測繪監測的主要測繪方法
3.1測繪方法
測繪方法主要是從地理國情監測的基礎數據中獲利,利用抽樣調查、物聯網、激光雷達、遙感影像等技術實現監測需求。在地理條件監測中,應保證數據的高效性、準確性和客觀性。同時,要建立長效機制,對動態地理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在地理國情監測中,需要衡量社會人文、產業經濟等諸多因素,不同部門對數據計算的標準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建立統壹的測繪標準,實現地理國情數據的有效整合。利用3S技術,通過GPS和RS技術采集地理信息數據,利用光譜分辨率和空間分辨率技術獲取更高質量的影像數據,利用GIS技術建立三維模型,利用高分辨率遙感技術監測地理數據的地表覆蓋和地理國情。最後通過GIS技術建立元數據庫,包括責任單位、成果精度、成果驗證、質量驗證、平差編輯、外業驗證數據、采集點數據、數據源和基礎數據。
3.2統計分析方法
基於數據的時間和空間關系,測繪獲得的數據應進行數理統計分析。不同的數據有不同的屬性,所以獲取數據可能會有誤差。因此,應先進行數據處理,排除測量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誤差和無效數據,再進行統計分析。利用相應的數學方法完成數據的統計分析,要註意時間序列和空間序列數據處理的時空特性。
3.3評價和預測方法
以現有統計數據為基礎,科學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應用合理的評價方法,預測各種專業地理要素,建立相關預警機制。通過統計分析方法的應用,從整體上描述地理要素的現狀,運用多種評價分析方法,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對監測數據進行專業的評價和預測。把握自然、社會人文、產業經濟等因素的發展規律,有助於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輔助建立預警機制,進而控制負面因素的影響。
3.4信息科學方法
地理國情監測需要地理信息科學的技術支持,對提高工作過程的效率和結果的準確性具有重要意義。應用空間數據庫技術存儲海量基礎數據和成果數據,保證數據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有效性。應用網格GIS技術對地理條件監測數據進行統壹管理。應用動態更新技術,實時動態更新和監控地理狀況。應用可視化技術直觀地表達概念數據。應用數據共享技術,為社會、企業和政府提供準確的地理和國家信息。
4 .地理條件測繪監測的重要成果
地理國情監測成果中,主要包括管理制度成果、數據成果和其他類型。其中,數據成果主要是各項監測工作的階段性數據和向社會發布的最終數據。具體內容包括向社會發布展示地理要素現狀的通用地圖,或者發布專題地圖,供專業人士分析評估問題;地理要素動態評價和預測成果性能專用數據庫;以及地理國情監測的基礎數據庫和測試報告。對於這些數據的組織,需要考慮數據的實際使用需求,準確分層、分區、分類,突出重點表達對象,弱化無關對象。
管理系統的成果主要是保證數據成果的質量,建立相應的運行機制、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具體內容包括保證高效工作的工作監督制度和人員組織制度;應對未來發展方向和不利因素的控制機制和預警機制;數據預測、評估和分析的相關規範;數據共享、組織和收集等相關標準。地理國情監測數據具有較高的保密性,需要建立數據分類體系,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確保關鍵地理信息數據的安全。
5結論
地理國情信息是國家建設和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信息,對國家發展政策和戰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地理國情監測是獲取地理國情信息的重要手段。為了保證高效準確的信息獲取,有必要構建地理國情監測系統框架,采用科學技術方法提高地理國情監測的效率和效果。
以上測繪工程監控系統研究由仲達咨詢公司收集整理。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