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能壹只手把妳拽上天堂,也沒人能壹只腳把妳踩下地獄。所謂命運中的苦與樂,不過是內心的感受。當妳超越自我,狹隘自私的時候,妳會覺得天堂無處不在;當妳被煩惱糾纏的時候,到處都是地獄。所以,壹切都是唯心的,人生都是自己造的。命運取決於妳有多努力,以及妳如何看待它。命運在妳手中,在妳心中。
-壹日禪理論
隨著招聘的離開,我的心情開始煩躁,感覺命運總是捉弄我。但我還是相信會有事情峰回路轉的壹天,告訴自己還是要用靜制動。
果然,沒過多久,袁萬柱老師就通知我去宜賓高縣涪江師範學校學習三個月,也就是讀幾本書,然後成為壹名專職教師。當時教育戰線非常缺人才,文革學校十年沒有招生。要恢復教育,需要教師,唯壹的辦法就是迅速培養壹批學生,以解燃眉之急。
時代改寫歷史,歷史造就人,壹個時代有自己的特點,迫使我不得不改變自己的思想和做法,雖然我當時看不清政策。現在看來真的很有必要。如果沒有那短暫的訓練,我的命運可能會是另壹番景象。
對於這個學習,無論長短,只要能學到知識就行,沒想到讀書還能換錢。那時候的人是那麽的單純,純潔,淳樸。
再加上我喜歡讀書,真的很開心能壹掃招聘中的陰霾,所以很開心的收拾行李上路。壹路上都很興奮,很激動。畢竟三個月是老師,是陽光下最美的職業。
同時也覺得水質太差。壹個小學畢業生當老師真的有點膽小。如果他不努力工作,他就不能勝任這項工作。對不起人民對不起黨。有了這樣的想法,進入這個團隊,謙虛好學就成了首要的思想準備。
袁老師也告誡過我,“首先是育人,先成人,再成才。妳是老師,回答問題,妳就是老師。”
在當時,這個職業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推崇。學校裏的老師和學生都說:“要想在精神上抓住學生,就要多學知識,知識要淵博,才能說服學生。”大家都立誌要在學術上揚名立萬,為山區教育奉獻更多的知識和人才。
當壹個人意識到失去的東西的珍貴時,他會雙倍的找回。富江師範三個月學到的東西,比三年學到的東西還要多,尤其是思維上的質的飛躍。
改革前的涪江土氣,有古建築,有河流,幾條街的記憶都模糊了。學校在路邊,大門很有特色。是民國時期的牌坊。兩個大門旁邊,是兩堵白墻,呈45度凹進去。在大門的上方,有壹個三角形的結構。兩級石階上去進大門,右邊是我們宿舍。有幾十棟大房子,對面是大操場,操場旁邊是教學樓,左邊是教師宿舍。我們經常從後門出去,在那條街上散步。街道兩邊都是老式的串房,生意很不起眼,不像現在這麽紅火。近幾十年來,我的記憶是模糊的。好在還有潘老師畫的校規參考。
我和美術老師潘先生,數學老師先生,語文老師潘先生成了好朋友,有空就壹起“玩”。
潘老師是西南師範大學美術系的高材生。這幅水彩畫很棒。有空的時候我們會去河邊寫生,因為用水方便。水彩畫先用水把紙弄濕,然後上色。濕畫法自然流暢,給人想象的空間。短短幾天,水粉水彩,我就迷上了。
那壹次,他叫我去,說要去磚廠,卻沒有跟我解釋。我對老師喊他有他的秘密,我叫了另壹個同學,過了好久才到。他沒告訴我們目的:原來是教我們泥塑,先教我們用竹子做切割工具,還有幾把竹刀,其中壹把我還留著。壹頭圓尖的刀,另壹頭平斜的刀,因為竹子好加工。
他抓了很多做瓷磚的泥,黏黏的,很容易成型。從壹開始,他就塑造了彼此的半身像。在他的指導下,我塑造了自己的頭像,他誇我,跟我壹樣。然後他給我模制的頭像拍了照片,洗了壹張作為紀念。
畢業前三個月,他給我畫了壹本水彩畫書作為紀念。時隔50多年,我依然珍惜。每次看到都懷念那種親密的師生情。
去年我去福建看他,他已經離開福建師範大學回家養老了。數學老師李身體健康。退休後,他離開宜賓高縣富江,回到家鄉納西族。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電話號碼,迫不及待地給他打電話。沒看到人,就先聽到消息了。洪亮的聲音,清晰的頭腦,還是那句歡快的語句。
他非常喜歡音樂。第壹次去他宿舍的時候,兩個小房間裏有壹個廚房。壹個房間有壹張床和壹個大書櫃,同時也是臥室和書房。外面的房間是用來吃飯和演奏揚琴的。墻上的桌子上有壹些樂器。
第壹次去,立刻就被他打揚琴的聲音迷住了,好像是“金瓶似的山頭”,然後他就教了我壹些基本功。從此我就經常彈揚琴,宜賓也有個女知青也喜歡去那裏打揚琴。有時候我們三個人會去河邊的街上散步。青春的美好經歷是無法從我們的夢裏抹去的。當我們談到當知青,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近的,短的。
宜賓女知青,不記得名字了,和我差不多高,沒有我瘦,文靜,語言少,害羞。但是我和我壹樣喜歡音樂。我們教室後排全是踏板風琴,反正沒人的時候我們就練。
有時間的時候,我們經常出去走走,互相聊聊自己的想法,除了愛情。文革剛結束,我覺得愛情是不能表達的東西,屬於資本主義。那種莫名其妙的男女,走在壹起都不敢說愛情之類的話。只覺得對方不錯,總要求走壹走。我覺得男女之間的壹次散步就是愛情。女人的想法只能猜測。其實男人什麽都不懂,也可能是太年輕了。
我的動手能力很強。如果它不正確或不發音,我就修復它。這門手藝是自學的。後來回到城裏,修了很多幼兒園的機關。
學校有樂隊,但是缺低音,我就給學校做了個低音振膜,用小桶和學校的破鼓壹起拉伸,不帶蛇皮。踢踏舞桿上的線是店裏買的牛筋串。李老師也誇我做得好。低音渾厚深沈,效果不錯。
妳是誰就有什麽,圈子很重要。我跟對了老師,朋友。謙虛的學習,加上努力,不斷進步。語文是中學教師用的教材,從拼音、修辭、篇章結構、文言文、作文開始,還有兩本語文數學的書。我也買了很多書。李老師和他們給了我很多。三個月時間很短,但是進步很大。
我意識到,人只要懂事,學習動力是不可估量的,這可能就是人們常說的潛力。以後在教學中,盡量啟發學生早期懂事,開發潛能,激發自覺學習的力量。
傅江的經歷已經過去幾十年了。幾十年的變化太大了,我都認不出來了。富江師範學校後來改為中等職業學校,現在已經不存在了。那些當年的老房子已經被拆了,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寬闊的街道,兩旁綠樹成蔭的人行道,曾經的涪江鎮現在是高縣的黨政所在地。
相反,高縣縣委原來的位置已經破舊不堪,這些地方變化很大,引來無數感嘆。我們所常駐的縣委對面的賓館飯店,更不知道什麽時候被夷為平地,再也找不出當年的記憶痕跡。
人生如夢的嘆息和青春激情的回憶匯成壹首無字的歌,在曾經的山谷和城鎮裏吟唱。人老了,時光不回,也逃不開這裏的年輕人,無休止地思念著彼此。那是我們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