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常州迎來首個區域性集中“供暖季”,可減碳8萬多噸。

常州迎來首個區域性集中“供暖季”,可減碳8萬多噸。

高鐵新城智慧綜合能源站1號能源變電站正式投運。

常州迎來首個區域性集中“供暖季”

整個能源站項目建成後,集中制冷供熱建築面積將超過600萬平方米,可減碳8萬噸以上。

所有媒體上經常報道,屋外寒風嗖嗖,屋內暖意融融。家住新北區金科北郡花園的周女士,這個冬天過得很舒服:20℃以上的舒適室溫不是來自空調地暖,而是來自高鐵新城建設帶來的“智慧賦能”。近日,常州高鐵新城智慧綜合能源站1號能源變電站正式投運,常州迎來首個區域集中“供暖季”。整個能源站項目建成後,將為高鐵新城核心區600多萬平方米的建築提供集中供熱供冷服務。

常州高鐵新城智慧綜合能源站項目是新北區政府與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在實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背景下的首個合作示範項目,也是常州高鐵新城建設“智慧生態城”的重要能源基礎設施項目。該項目由新北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推動實施,新北區是長三角地區最大的能源站,最近被住建部列為“科技示範工程”。該項目作為長江中下遊清潔供暖的重要示範,為南方推廣清潔供暖,踐行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重要示範和有效實踐。

周女士在家裏感覺像春天壹樣溫暖。

將水的熱量傳遞到建築物中

位於崇信路的新北區人民政府打開了樓內的供暖開關,辦公室溫度不壹會兒就升到了22℃。體驗和中央空調差不多,很舒服。該區域的建築通過不遠處新建高鐵的智慧綜合能源站1號能源分站進行集中供熱供冷。1號能量變電站位於新橋街以北、長江路以西,建在地下。透過中控室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兩臺高溫水源熱泵和壹臺雙蒸發冷水機組已經調試到位,其中兩臺高溫水源熱泵已經開始工作,由濱江汙水廠輸送到能源變電站的水的能量通過管道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周圍的建築中。

中節能城節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新龍分院負責人張奕琳告訴記者,該項目采用能源主站和能源分站相結合的供能模式,以濱江汙水處理廠再生水+藻類河水為主要冷熱源,輔以動態兩相儲能等技術進行供能。“冬天的時候,中水的溫度大概是15℃。通過少量電能提取再生水6℃的熱能,然後通過水源熱泵使采暖水溫達到48℃,通過地下管道將采暖熱水輸送到各棟建築,從而將水的熱量‘移動’給建築供暖。”簡而言之,就是從中水中提取熱量,將低溫能量轉化為高溫能量。

能源回收有望每年減少80,000多噸碳排放。

目前,我國城市集中供熱存在著高能耗、低效率、高汙染等諸多問題,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能源資源,也嚴重影響了城市的環境質量。城市集中供熱節能降耗已成為我國節能減排的重點領域。

“北方常規供暖是燃燒煤、氣、電等資源,熱能轉化效率只有80%到90%,而且燃燒過程中會造成汙染排放。”張奕琳說,水源熱泵技術是從水中提取熱量,然後輸送到用戶家中供暖。整個過程沒有汙染。“它本質上是利用儲存在水中的太陽能作為熱源,是壹種清潔可再生能源,對環境影響很小,熱能轉換效率達到400%。”而且常州高鐵新城能源站項目用的是再生水。提取熱量後,再返回再生水泵站,用於澆灌新龍生態林的花草。

目前,壹期能源站項目能源分站已建成投運,二期能源主站項目正在建設中。該項目的節能減排效益顯著。建成後,預計每年減少碳排放8萬噸,相當於新高鐵城市新增闊葉林800公頃,將成為“碳中和”的重要典範。

覆蓋600萬平米新建築,集中供能9個月。

能源站項目按照“壹次規劃、分期實施、三期完成”的總體思路推進,總投資* * * 1億元。已投入運行的能源變電站1於2018年底開工建設,今年年底已建成投產。1號能源變電站壹期總投資3億元,引進世界最先進的水源熱泵設備,單機制冷量可達10MW,可滿足20萬平方米建築集中供冷供熱的能源需求。

據介紹,集中制冷為5月15日至6月10日至6月15日,集中供熱為6月16月15日至3月15日。整個能源站項目輻射範圍約6平方公裏,南起滬蓉高速,北至嫩江路,東至龍江路,東至長江路,北郊南部土地,可為約600萬平方米的新建建築提供9個月的集中供能。

通過前期規劃和管網布線,已有200多戶新居民享受到了這壹智慧能源項目。預計到2025年,常州高鐵新城將有2萬居民居住。本項目采用兩種收費方式,即按流量0.5元/kws,或按年無限使用48元/㎡。

那麽,建好的樓能不能改造成集中供暖?張奕琳說,建成的小區需要相關政策和資金的支持,才能享受到這種集中供熱服務,需要符合政府的規劃,征得業主的同意,並由專業的供能單位設計改造。在類似的舊住宅區安裝電梯,可以作為城市舊住宅區和既有城市建築改造的壹種積極探索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