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騰訊金融雲誕生。然後,中國平安保險集團(以下簡稱“中國平安”,SH601318。SH)通過業務和人員的整合,發起成立One Connect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融壹賬通”,NYSE:OCFT)。
金融壹賬通是繼陸金所控股、平安好醫生、平安醫保科技之後,中國平安在國內孵化的又壹家獨角獸企業,也是首家在美國上市的子公司。
五年來,金融壹賬通歷經更名、招商、上市,從最初的“三無”(無基礎客戶、無標準產品、無商業模式)起步,成長為市值近80億美元的金融科技“獨角獸”。按照之前的計劃,金融賬戶正在進入快速增長階段。
有年報數據為證:2月3日,金融壹賬通上市以來首個完整財年的財報顯示,其毛利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從2019年的32.9%上升至2020年的37.5%,同比增長13.98%。毛利654.38+0.24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速626.5438+0%,遠超營收增速。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影下,任何指數的正增長都很難出現。
在五年的發展歷程中,恐怕沒有哪壹年比2020年更讓金融高層印象深刻了。“說2020年是不尋常的壹年,這可能是壹種保守的說法。”金融易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葉王春在2020年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
經過五年的發展,金融壹賬通已經建立了清晰的產品戰略,產品線完成了從SaaS到IaaS的垂直全覆蓋,實現了從零配件到整車制造的轉型。
CLSA、美國銀行美林、摩根士丹利和KeyBanc等國際投資銀行在最近的報告中上調了壹體化金融賬戶的目標價,並維持了“跑贏大盤”或“買入”的評級。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報告,從客戶獲取、風險管理到內部成本控制,金融科技將成為未來金融機構競爭差異化的關鍵領域之壹。
2021是未來五年的開年。隨著數字化在金融行業的滲透,金融統壹賬戶的發展充滿想象空間。
2020年:復原力增長
最近,壹種新的管理理念——“彈性增長”在企業界流行起來,這意味著企業需要更加關註發展的質量,而不是簡單地追求速度,他們應該更加關註可持續發展,創造更加靈活的發展模式。
在充滿動蕩的2020年,“韌性增長”的概念也正在被金融壹賬通貫徹。壹個表現就是更加註重盈利能力的提升。“盡管困難重重,我們還是實現了42.3%的收入增長,凈利潤率提高了30多個百分點。這是壹個驚人的壯舉。”葉王春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說。
盈利能力的提高壹方面來自於對運營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提高了原有業務的標準化程度,縮短了實施時間,從而降低了人力成本。財報顯示,2020年,其占總營業成本的比例將從2019年末的102.8%下降至83.7%。其中營銷費用為6.29億元,略低於2019年的6.36億元。同時,R&D投資總支出同比增長16.8%至13.70億元。
另壹方面得益於金融壹賬通對產品的升級。據了解,低價值業務,即純渠道類型的服務被主動淘汰,高價值業務占比進壹步提升。
高價值業務占比的提升不僅體現在毛利率上,還體現在頭部客戶ARPU值(人均收入)的增長上。到2020年,金融壹賬通的優質客戶從473家增加到594家。
得益於其產品升級和成本控制,到2020年,金融壹賬通毛利已增至654.38+0.243億元,同比增長626.5438+0%;毛利率也從2019年末的32.9%提升至37.5%,近兩年提升了10個百分點。
通過加強費用精細化管理,財務壹賬式凈虧損由166100萬元收窄至1354萬元,凈虧損率同比下降29.8個百分點至42.7%,虧損2.73億元。
金融壹賬通CFO羅偉傑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這些指標的變化表明,金融壹賬通的產品升級成效顯著,“體現了公司強大的運營能力和良好的成本控制。”
美國銀行美林報告預計,2021財年,金融壹賬通收入將同比增長至少42%,凈利潤率將實現兩位數增長。“金融壹賬通優化的產品結構將促進其長期利潤增長”。
摩根士丹利在研報中指出,預計2021至2023年金融壹賬通收入將保持40%的年復合增長率,遠高於中美金融科技同行,看好金融壹賬通利潤率的持續增長,實現可持續的高收入增長。
雲中的空間
2020年財報顯示,第四季度,雲服務平臺來自雲服務的收入高達3654.38+04億元,其中僅第四季度這部分收入就為654.38+09億元,第四季度智能風控貢獻了654.38+06.5438+03億元。這兩項被美國銀行美林和CLSA認為是壹體化金融賬戶收入增長的助推器。
近年來,雲服務等新興業務興起,金融雲成為金融科技領域的關鍵詞。作為面向金融機構的商業技術雲服務平臺,雲服務業務也是重要發力點,2019第二季度上線。2020年雲服務收入占營收的比例為9.48%,而第四季度這壹比例高達17.75%。
完整的金融雲市場包括公有雲、私有雲或混合雲基礎設施,以及面向金融行業的雲平臺和雲應用解決方案(軟件+服務)。
金融壹賬通為全行業提供IaaS(基礎設施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等全棧雲服務,覆蓋其95%以上的業務公司,支持其80%的業務系統投產。
華爾街知名投行KeyBanc指出,金融賬戶是TaaS提供商,主要提供金融行業的軟件+服務,順應時代數字化轉型浪潮,其雲服務有望持續快速增長。
KeyBanc認為,隨著2021對第三方客戶的不斷開拓,來自非平安客戶的雲服務收入將會增加,成為該細分市場的驅動力,從而持續推動金融壹賬通的業績增長。
美國銀行美林預測,雲服務的采用和海外擴張的機會將成為財務統壹賬戶的中長期驅動力和增長力。
“汽車產量”的戰略升級
2020年,財務統賬戰略發生了重要變化。“橫向整合、縱向全覆蓋”的“5+1”整車戰略,從之前的“零配件”模式轉變為“整車制造”。
所謂“5+1”是指“零售金融、企業金融、車險、人身險、投資+Qamma”,從而實現金融行業垂直領域“全流程、端到端”的科技賦能。
在“車型輸出”的戰略升級背後,金融壹賬通16的產品線涵蓋了從營銷到獲客、風險管理、客戶服務的全流程服務,以及從數據管理、智慧管理到雲平臺的底層技術服務。
金融統賬戰略升級的邏輯是2020年“新基建”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金融基建被視為金融重要軟實力之壹。
2020年初,金融易通在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的指導下,參與建設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平臺,與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局、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海南省金融局簽署壹系列戰略合作協議,積極參與“新金融基礎設施”。
“整車出口”戰略實施後,金融統壹賬戶不再僅僅是提供產品,而是幫助金融機構的客戶在定制化和綜合化服務之間實現適當的平衡,從“零配件”服務向TaaS使能器進化。
TaaS是數字經濟和價值網絡中的基礎服務。與BaaS提供的純區塊鏈技術服務相比,TaaS封裝了區塊鏈技術和資產數字化的法律合規細節,為企業提供了統壹簡潔的實物資產數字化應用接口。
壹個成功的應用案例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廣東模式”:2020年6月2日,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平臺上線。這是由金融壹賬戶支持的。通過先進的區塊鏈、雲計算等重要底層技術,全面采集廣東省1100000多家企業信息,進行企業風險評估和畫像,從而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
2020年運營後,平臺已接入34個政府單位的250項政務數據,370多家金融機構在平臺上發布超過1,000款金融產品,服務企業72萬家,累計融資金額達377億元。
此外,金融壹賬通還與數字廣西集團共同成立了金融開放門戶(廣西)跨境金融數字有限公司,並與招商局集團率先落地“蛇口-順德聯合港”項目。
作為新技術的代表和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區塊鏈已被正式納入新型基礎設施信息基礎設施,並於2019年6月上升為國家戰略,2020年以來被列入多項重點建設項目。區塊鏈也是金融統壹賬戶戰略的“1”部分。
早在2065438+2008年8月,金融賬戶參與天津口岸區塊鏈驗證試點,對區塊鏈技術在跨境貿易場景中的實際應用進行了探索和嘗試。8個月後(2065 438+2009年4月),天津港跨境貿易區塊鏈網絡正式上線運行。2021 1 10月27日,伊利集團與金融易通舉行繞線簽約儀式,正式成為天津港跨境貿易區塊鏈網絡的壹員。
葉表示,為抓住金融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機遇,金融壹賬通持續夯實底層技術基礎,通過持續創新和多元化產品滿足金融機構數字化發展的更高需求。
如今,金融賬戶建立了智能銀行雲、智能保險雲、智能投資雲、開放平臺,為銀行、保險、投資等全行業金融機構提供智能營銷、智能產品、智能風控、智能運營等端到端解決方案。
構建生態價值
競爭與合作並存的互聯網公司和金融機構都有壹點認識:構建金融科技生態系統是金融機構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路徑。
無論是縱向還是橫向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中資源的豐富程度以及對金融場景和金融客戶需求的理解能力是衡量金融生態系統價值的指標,這是中國平安和金融融合的優勢所在,是平安生態系統的基本盤。
作為綜合性金融集團,中國平安非常重視科技布局。在“金融+科技、金融+生態”的戰略下,不斷擴大業務版圖,過去的積累也在壹定程度上成就了金融統壹賬戶的“原始財富”。
經過五年的發展,金融統壹賬戶已經開始在中國平安以外的市場發力。2020年,各領域將有壹批重大合作項目。比如在保險領域,與瑞士再保險達成歐洲智能閃賠合作,與上海19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啟動“打造匹配好夥伴”合作計劃。未來將在汽車後市場零部件供應鏈、誠信維修網絡、倉儲物流等方面開展多元化合作,結成戰略聯盟,深耕汽車後市場。
打通金融科技的研究、生產、使用鏈條,在供給側結合“金融+科技”,為業務發展提供取之不盡的“能源”。在需求端,深度融合“金融+產業”服務,強化金融業務“主動脈”,促進金融科技“融合”,是金融賬戶五年發展的重要命題,也是其未來發展的空間所在。
從這個意義上說,在當今的金融體系中,股價被低估了。現在上車還不晚。
圖片: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