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
1.中國養老金市場未來發展戰略及政策建議:2013-2023(第三作者),《審計與經濟研究》第5期,2013。
2.關於推進大病保險的思考(獨立作者),宏觀經濟管理,第3期,2013。
作品:
3.中國保險業發展報告2013(執行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9月。
4.《中國養老金市場——發展現狀、國際經驗與未來戰略》(第二作者),經濟科學出版社,2065438+2003年3月。
5.中國保險市場熱點問題點評(2012-2013)(附參考文獻),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報紙文章:
6.從保險業看市場與政府的關系(獨立作者),中國保險報,201119。
7.讓市場歸市場,政府歸政府(獨立作者),當代金融家,2065 438+2003年9月。
8.發展“小、農、內、外”支撐經濟轉型升級(獨立作者),中國保險報,7月9日,2013。
9.中國養老保險基金存在缺口(第壹作者),《信息研究》(國務院研究室內參),2013年5月。
10.2012中國保險業回顧與思考(壹)(獨立作者),中國保險報,2013 1.8。
11.2012中國保險業回顧與思考(下)(獨立作者),中國保險報,2013,15。
面試:
12.內地養老制度亟待改革,香港新聞,2013 12。
13.聚焦內地保險業未來發展,香港新聞,2013 May 13。
2012
學術論文:
1.保險、社會管理創新與市場經濟(獨立作者),中國金融,第23期,2012。
2.入世十年外資保險公司的經營戰略與評價(第三作者),《國際商務》,第5期,2012。(NPC報刊《金融與保險》2013第1號全文轉載)
3.中國保險業對外開放的評價與展望(第三作者),中國金融,第13期,2012。
4.農業保險的國際經驗與中國思考(獨立作者),《中國金融》第8期,2012。
5.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框架、國際經驗與政策建議(獨立作者),《保險研究》第3期,2012。
6.中國保險市場對外開放的重大問題與政策選擇:2012-2020(第三作者),《保險研究》第2期,2012。
作品:
7.中國保險業發展報告2012(執行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9月。
8.中國保險市場熱點問題點評(2011-2012)(附參考文獻),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4月。
報紙文章:
9.社會管理創新的保險思維(獨立作者),中國保險報,2013 10 10月30日。
10.養老金靠誰(獨立作者),中國保險報,8月28日,2013。
11.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三問(獨立作者),金融世界,2012,6月。
12.養老保險“晚走不如早走”問題應盡快解決(第壹作者),重要信息快報(國務院研究室內部參考),2012年5月。
13.《政府與市場:在養老保障制度改革中分清各自的角色》(獨立作者),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報,2012,1.20。
14.2011中國保險業回顧與思考(上),中國保險報,2012,1。
15.2011中國保險業回顧與思考(下),中國保險報,2012 1 17。
2011年
學術論文:
1.中國各省壽險市場發展對比:1998-2010(第壹作者),保險研究,第10期,2011。(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2012第2期全文轉載)
2.綜合風險管理:十二五規劃中的新命題(第三作者),《保險研究》,第6期,2011。
3.經濟周期與保險周期——中國案例與國際比較(第二作者),《數量經濟研究》,技術經濟,第3期,2011。
4.“十二五”社會保障改革:框架、思路與問題(獨立作者),中國經濟,第11期。
5.《中國保險監管:框架、問題與前景》(獨立作者),《保險監管的未來》,Patrickm主編。Liedtkeandjanmonkiewicz,帕爾格雷夫麥克米倫,2011。
專著:
6.入世十年與中國保險業開放——理論、評價與政策選擇(第二作者),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年,65438+2月。
7.中國保險市場熱點問題點評(2010-2011)(附參考文獻),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4月。
8.《中國保險業發展研究》(獨立作者),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年2月。
報紙文章:
9.北京大學早期保險學科發展考(獨立作者),中國經濟,第4期,2011。
10.是時候保護保險消費者權益了(獨立作者),中國保險報,2011 11 23。
11.保險行業規劃與發展目標的比較與思考(獨立作者),中國保險報,2011 9月14。
12.中國保險公司2010年度信息披露評價報告(第壹作者),金融時報,2011,7月27日。
13.期待更多對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的關註和判斷(獨立作者),中國保險報,2011,6月29日。
14.復雜的規則未必造就完美的方圓(獨立作者),全國商報,2011 May 10。
15.中國地震保險制度何時可期(獨立作者),金融時報,2011 3月16。
16.2010中國保險業回顧與思考(壹)(獨立作者),中國保險報,2011 1 5。
17.2010中國保險業回顧與思考(下)(獨立作者),中國保險報,2011 1。
18.2011:保險業四大熱點(獨立作者),金融時報,2011 1。
國際會議論文:
19.保險業的增長水平、增長結構及影響因素(第壹作者),第四屆中日韓保險論壇,韓國濟州,2011。
面試:
20.Kevin Z:保險行業將加速“走出去”,經濟日報,201112。
2010年
學術論文:
1.保險業的增長水平、結構及影響因素:壹個國際比較的視角(第壹作者),《經濟研究》,第8期,2010。
2.名義賬戶制與中國養老保險改革:路徑選擇與挑戰(第壹作者),《經濟社會制度比較》,第2期,2010。(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社會保障制度》2010第7期全文轉載)
3.市場經濟對保險業發展的影響:理論分析與實證(第二作者),《金融研究》第2期,2010。
專著:
4.《商業健康保險與中國醫療改革——理論探討、國際借鑒與戰略構想》(第二作者),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年9月。
5.中國保險市場熱點問題分析(2009-2010)(附參考文獻),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
報紙文章:
6.公私合作、價值創造與專業監管(獨立作者),中國保險報,2010年9月8日。
7.《用“保險基準深度比”衡量保險業區域發展》(獨立作者),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6月22日。
8.來自奧巴馬醫改的利益、路徑、理念之爭(獨立作者),中國保險報,3月31,2065438。
9.2009年中國保險業回顧與思考(壹)(獨立作者),中國保險報,2010,1.6。
10.2009年中國保險業回顧與思考(下)(獨立作者),中國保險報,2010,13。
國際會議論文:
11.中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效率評價(第壹作者),第二屆世界風險與保險經濟學大會,新加坡,2010。
12.保險周期與經濟周期:從國際視角的討論(第二作者),第二屆世界風險與保險經濟學大會,新加坡,2010。
面試:
13.“我們靠什麽養老?”,中國人壽,2010第10號。
14.十二五:保險業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金融時報,2010 11。
主題:
15.中國保險業區域發展比較研究(項目主持人),中國保監會部級項目,2009年6月立項,2006年7月結束。
16.《商業健康保險與中國醫療改革》(課題* * *與主持人相同),受英國英傑華集團委托,2009年3月立項,2010年9月完成。
17.“入世十年與中國保險業開放”(主題* * *同主持人),受英國英傑華集團委托,成立於2010年3月。預計2011年6月完成。
1.對中國保險業“趕超發展模式”的思考及新模式的構建(第二作者),《保險研究》,第10期,2006。
2.《海峽兩岸保險法中人身保險法律除外責任的比較分析》(獨立),載《保險研究》2006年第8期。
3.《保險、社會保障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研究》(獨立),載《保險研究》2006年第5期。
4.中國保險業:雙重角色、制度責任與挑戰(第二作者),《保險研究》,2005年第7期。
5.“社會保障制度選擇的比較福利分析”,《亞太期刊·舊金山和保險》,2005年6月。
6.中國巨災風險管理——再保險的作用(第二作者),發表於《財貿經濟》2004年第9期。
7.構建個人經濟保障體系(第三作者),《學習論壇》2004年第9期。
8.保險監管理念演變的經濟學思考——兼論《》(第二作者)的修訂,《經濟評論》2004年第3期。
9.中國養老保險制度變遷的經濟效應(第壹作者),《經濟研究》,第10期,2003。
(本文獲2004年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北京大學第九屆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獎二等獎。)
10.對SARS保險的冷思考(第壹作者),中國保險,2003年第7期。
11.“非典保險熱銷後的思考”(第二作者),載《保險監管參考》,2003年6月。
(本文由保監會發至國務院辦公廳、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研究室等部門。)
12.養老保險制度選擇的經濟效益比較分析(獨立),載《經濟科學》2002年第3期。
(本文由全國人大社會保障制度全文轉載,2002年第12號。它被收錄在《走向未來的人類文明:多學科研究——北京大學第二屆論壇論文集》中,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
13.銀保理財的背景與發展趨勢(第壹作者),發表於《財貿經濟》2001第5期。
14.保險風險證券化:借鑒與啟示(第壹作者),中國金融信息,第4期,2001。
15.論保險投資的風險與管理(第壹作者),《保險研究》第3期,2001。
16.《保險監管的理論與實踐》(第二作者),發表於《經濟圈》2001第3期(本文收錄於《經濟圈談股論金》,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2年5月)。
17.中國壽險業不宜矯枉過正(第二作者),載《改革內參》15,0999號。
18.《經濟社會發展視角下的中國保險業——評價、問題與展望》(合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年6月。
19.《中國保險市場熱點問題評述(2006 ~ 2007)》(附參考文獻),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
20.《國際保險手冊(參與)》,負責第12章:《中國研究行業:發展與展望》(第三作者),第597-640頁,DavidCummins和BertrandVenard主編,施普林格出版社,2007年。
21.《中國保險市場熱點問題評述(2005-2006)》(附參考文獻),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22.《中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變遷與經濟效應》(單行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該書2004年得到北京社會科學理論著作出版基金資助)。
23.《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研究——社會保險改革與商業保險發展》(合著),中國財政出版社,2005年7月。
24.中國保險市場熱點問題分析(2003-2004)(附參考文獻),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11。
25.《生命與健康保險》(第13版)(合譯),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年8月,(全書* * * 1.6萬字,本人承擔翻譯14章,約64萬字)。
26.中國保險前沿問題研究(有參與),負責中國投連險市場的發展、沖突與展望,159 ~ 166頁,北京保險學院主編,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年,65438+2月版。
27.中國金融理論前沿ⅱ(附參考文獻),負責第十二章:20世紀的中國保險:理論與實踐(第二作者),349-389頁,李陽等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6月5438+0版。
28.《保險知識讀本》(附參考),負責第三部分:財產保險,106 ~ 162頁,馬永偉主編,中國金融出版社,2000年5月。
29.壹把雙刃劍,公地悲劇與可持續發展,中國保險,2007年7月。
30.“政府替代市場”與“政府調節市場”,中國保險報,2007年4月18。
31.關於加息的思考:解放利率約束,加強支付監管,中國保險報,2007年3月21。
32.2006年中國保險業回顧,中國保險報,2006年,65438+2月27日。
33.《社會保障改革應把握兩個基本平衡》,中國保險報,2006年6月65438+10月18。
34.十個保險國家:新瓶裝的好酒,中國保險報,2006年7月5日。
35.從政府工作報告看保險和社會保障(下),中國保險報,2006年3月15。
36.從政府工作報告看保險和社會保障(壹),中國保險報,2006年3月8日。
37.2005年中國保險業回顧(下),中國保險報,2005年,65438+2月30日。
38.2005年中國保險業回顧(壹),中國保險報,2005年,65438+2月28日。
39.“關於我國養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幾點思考”,《中國保險報》,2005年6月65438+10月65438+9月。
40.關於房貸險博弈的思考(獨立),中國保險報,2005年4月27日。
41.2005:中國保險業面臨的五大挑戰(獨立),中國證券報,2004,65438+2月28日。
42.打開健康保險的健康之路(獨立),中國證券報,2004,165438+10月23日。
43.《400億背後等待資金入市》(獨立),中國證券報,2004年9月21。
44.保險業應提前備戰奧運(獨立),中國證券報,2004年8月20日。
45.保險公司的歷史機遇——資本市場綱領性文件對保險業的影響(獨立),中國證券報,2004年2月6日。
46.《中國股改,年末閃亮壹幕》(獨立),中國證券報,2003,65438+2月26日。
47.更廣闊的經營空間(獨立),中國證券報,2003年9月12。
48.《進壹步完善外資保險監管法律——分析》(獨立),證券時報,2003年8月6日。
49.拓寬投資渠道與完善資產管理並重(獨立),證券時報,2003年7月23日。
50.“SARS保險創新應把握三個平衡——論現代保險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第二作者),發表於2003年5月26日《中國證券報》(整版文章,近1000字)。
51.市場、政府與道德——從《(第二作者)論》的修訂談起,中國證券報,2002,11.4(整版文章,近1萬字,被人民日報等多家網站轉載)。
52.投資連結保險與股市之舞(獨立篇),中國證券報,2002年9月23日。
53.為什麽名聲不好(獨立),載《人才》2002年第3期。
54.《入世後中國保險法述評》(獨立),金融時報,2001 11 22。
55.網絡保險(第二作者),保險贏家,2001四月號。
56.多功能保險的迷人眼(獨立),中國信息報,2001 1 18。
57.萬能壽險適合誰(獨立),中國信息報,2000年6月65438+10月65438+9月。
58.“基於世界保險增長曲線的中國保險業中長期增長潛力分析”(第壹作者),發表於2006年7月日本東京GoFasia-Pacific risk and insurance Association年會。
59.“中國保險市場的開放”(獨立),在貿發會議保險服務專家會議上發表,瑞士日內瓦,2004年6月165438+10月。
60.“論中國的保險監管”(獨立性),在貿發會議保險服務專家會議上發表,瑞士日內瓦,2004年6月165438+10月。
61.2006年7月,日本東京,廢除gofa sia-pacificriskand保險協會。
62.“社會化的經濟效應:中國案例”(獨立),2004年7月在韓國首爾Gofasia-Pacificariskandinsurance Association年會上發表。
63.“信息系統選擇的比較分析”(第壹作者),2002年8月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美國風險和保險協會年會上發表。
64.“比較分析系統選擇”(第壹作者),發表於2002年7月中國上海Gofasia-Pacific risk and insurance Association年會。
65.“中國保險市場的開放:問題與實踐”(第壹作者),2000年8月在美國巴爾的摩舉行的美國風險與保險協會年會上發表。
66.“中國保險業的委托代理問題”(第壹作者),發表於加拿大溫哥華美國風險與保險協會年會,1999+0999年8月。
67.《中國的風險保險市場:委托代理分析》(第壹作者),發表於Gofasia-pacificriskand insurance Association年會,中國香港,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