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健全組織,落實目標責任制。
多年來,在全體員工的努力下,我們南馬中學的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教育科研水平不斷提高,學校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隨著經濟體制的社會改革和教育體制的深化,以及我們南馬中學特定的地理位置限制,學校內外都存在壹些不穩定因素,這給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
南馬中學的壹批領導充分認識到他們對這個問題的高度重視,並將學校安全納入學校的整體工作中。年初,他們對“安全生產月”活動進行了整體規劃。壹是成立了“關註安全生產,建設和諧校園”活動領導小組,吳振華校長任組長,向劍鋒書記任副組長。成員包括學校領導、年級領導和班主任。要求各年級成立由年級組長負責的安全小組,有問題隨時向總務處匯報,重大問題由總務處及時向領導小組匯報。這樣學校安全工作體系健全,網絡暢通,形成了學校、年級、班級三級安全網絡,由總務主任具體抓,德育處成員、班主任、教師協助,層層推進。
結合我校創建平安校園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充分考慮可能出現的問題,提早做好工作,對全校安全工作進行布置、實施、檢查和評估。
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做到每壹級都有明確的任務和要求。班主任、教育主管、總務處、德育處分別與領導小組簽訂目標責任書。活動結束後,他們會進行綜合評價,獎懲分明。責任心強,完成任務的給予獎勵,沒有完成目標,責任心差,學生家長反映強烈的給予不同程度的處理。由於組織健全,網絡暢通,為學校安全工作的有效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廣泛宣傳,強化全體師生的安全意識。
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對教職工、全體師生和家長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利用全體教師大會和升旗儀式,動員全體師生開會進行“安全生產月”活動,做了大量耐心細致的工作,充分發揮廣播、課堂、班會的主渠道作用,滲透安全意識。每周班會都是有計劃有步驟的安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充分利用廣播、黑板報、校園網、家校路路通平臺等宣傳工具和學校門口大屏幕等形式,懸掛標語,發放安全提示,對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起到了良好的輔助作用。這些滲透是潛移默化的,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是規範管理,提高“安全生產月”教育活動的效果
機構的建立和宣傳活動只是為安全工作提供了壹個保障,規範的管理和科學的運作才是保證活動效果的關鍵。為促進“綜治”機構科學高效運行,學校制定了“科技手段與人防相結合”和“保衛人員與教師相結合”的兩結合方針。白天,保安會把守大門,實行簽名門禁制度。非校內人員或無正當理由進入學校的校外人員不得入內,確保校園安全。白天不定時有保安在學校巡邏,發現可疑情況及時處理。入夜後,值班老師巡視校園的各個角落,做到預防為主,安全第壹。其次,學校領導認識到“安全”工作關系到每個人的利益,“安全工作人人有責”,廣大教職工自覺形成習慣。再次,領導小組與派出所、英塔保安公司建立了“熱線”,遇有重大問題及時與派出所、英塔保安公司聯系。此外,校園監控系統還用於對校園進行全方位監控。這樣,“兩結合”就顯示了它的巨大威力,極大地保證了教育教學的正常有序發展。
第四,加強全體師生員工的思想道德建設。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加強了教職員工的政治學習,同時我們還組織老師們召開了座談會,我們全體師生還觀看了勝溪派出所的家庭預防展,對師生進行了教育,大大提高了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為安全生產活動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們還註重對學生的常規管理和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教育,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從而形成良好的文明習慣,促進學校周邊環境的建設;同時也加強了文明監督崗的管理。我們采取了定班、定人、定崗、擇優的辦法,讓學生和德育處加強課間巡邏,對放學後進出校門的人員進行管理,防止非法人員進入,確保正常的教學秩序,維護師生人身安全。舉辦了以“安全生產”為主題的黑板報評比。根據教育局要求和學校實際情況,學校對學校消防設備日常維護、學生道路交通、實驗室物品、食堂氣體管理、電氣線路架設使用、運動器材牢固程度、學生平時行為規範等進行了全面排查,重點對消防設備進行日常維護,確保消防設備正常運行。學校結合“生命教育課”進行了壹次學生安全演練。建立處理學校安全事故的預案體系。學校成立了以吳振華校長為組長的重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制定了重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為及時快速開展工作,學校成立了現場指揮組、協調聯絡組、後勤保障組、事故調查組、救援組等臨時機構。並對可能發生的重特大食物中毒事故、災害、交通事故、自然災害、重大疫情、惡性治安事故等提出了具體的操作程序和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