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工程項目信息溝通消耗大量資源。例如,美國建築行業每年在聯邦快遞上花費5億美元。而信息溝通問題導致的項目停工返工成本遠遠超過這個數字。據國外統計,在大型建設項目中,因項目信息溝通問題引起的工程變更和錯誤約占項目總投資的3% ~ 5%。壹些分析報告甚至認為,傳統建設項目中有三分之二的問題都與項目信息溝通有關。
pip項目信息門戶
項目信息門戶的概念
門戶是互聯網時代廣泛使用的術語。壹般來說,門戶是壹個應用程序或設備,它提供個性化的界面,可以發現、跟蹤人、應用程序和信息並與之交互。根據提供的內容和工具的不同,我們可以將門戶分為四個層次:信息門戶、協作門戶、專業門戶和知識門戶。信息門戶可進壹步分為公共信息門戶、企業信息門戶(EIP)和項目信息門戶(PIP)。公共信息門戶主要是指互聯網上壹些提供公共信息服務的網站,如雅虎、新浪和壹些行業信息網站。企業信息門戶側重於使員工、用戶和合作夥伴能夠從單壹渠道享受和利用企業中的信息。
PIP是壹個項目信息門戶,是在PSWS項目專用網站的基礎上開發的,它是所有項目參與者在互聯網平臺上獲得個性化項目信息的單壹入口,其基礎是集中管理所有項目參與者在項目整個生命周期中產生的信息和知識。其目的是為所有項目參與者提供壹個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協作環境。項目信息門戶示意圖如圖1所示。項目全生命周期包括決策期、實施期(設計、施工和使用前準備)和運營期。項目參與方是指與項目相關的政府部門、業主、設計、施工、供應、管理、物業等組織和個人,可以通過項目信息門戶進行溝通和協同工作。
基於PIP的項目信息溝通特點
(1)集中存儲和管理項目信息。與傳統的分散保存和管理項目團隊信息不同,整個項目生命周期中產生和使用的信息都存儲在互聯網上的項目信息庫中。
(2)信息的單壹入口改變了點對點項目中傳統的信息交流方式。由於信息溝通的集中和* * *共享,大大提高了信息溝通的效率,降低了項目信息溝通的成本。提高了項目信息溝通的穩定性、準確性和及時性。
(3)提高了信息的可用性和可重用性。利用PIP系統作為獲取項目信息的途徑,項目信息的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取信息,擺脫了直接交流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提高了信息的可重用性。
(4)項目信息的獲取和利用變被動為主動。信息獲取者可以根據業務處理和決策的需要拉取信息,從而緩解了過去大量信息推送給決策者而導致的“信息過載”現象。
工程建設過程重組
建築流程再造(心肺復蘇術)並不是壹個全新的理念。可以說是BPR思想在工程建設領域的延伸和應用,所以對它的理解應該建立在理解業務流程再造思想的基礎上。
業務流程再造與工程建設流程再造
業務流程再造最早是由美國的MichaelHammer和JameChampy提出的。它強調以業務流程為改造的對象和中心,以照顧客戶的需求和滿意為目標,從根本上重新思考和徹底重新設計現有的業務流程。主要是通過運用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現代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實現技術和管理上的職能整合,從而打破傳統的職能型組織結構,建立全新的流程型組織結構,從而實現企業管理的成本、質量、服務和速度的大幅提升。其重組模式是:以工作流程為中心,打破金字塔形的組織結構,使企業適應信息社會的高效率和快節奏,適合員工參與企業管理,實現自上而下的有效溝通,適應性強,靈活性更大。
雖然工程建設流程再造是BPR在工程建設領域應用的產物,但由於建築行業本身的特殊性,工程建設流程與壹般制造業的業務流程有很大不同。建築產品生產的流動性和復雜性使得建築過程具有臨時性、動態性和多組織性。壹個項目建設過程往往是在多個參與單位的合作下完成的,涉及業主、開發商、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咨詢單位、供應商等不同利益群體和個人。這些組織在完成項目建設過程的同壹目標下臨時聚集在壹起,發揮不同的處理功能,因此它們之間的信息溝通和協同工作的難度明顯增加,溝通不足的問題壹直困擾著項目建設過程。因此,在流程再造思想的指導下,心肺復蘇術的重點是增強參與組織和專業人員之間的信息溝通和協同工作能力,最終在流程優化的前提下實現整個工程建設過程的系統集成和信息集成。
基於PIP的工程建設流程再造
項目信息門戶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改變了工程建設中信息共享和交流的方式,從而對傳統的組織結構、組織流程乃至組織文化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由於信息的集中存儲和共享,改變了傳統工程建設中信息層層傳遞的現象,工程建設的組織形式趨於扁平化,如圖2所示。研究表明,信息共享將有利於形成合作和共享的組織文化。從這個角度來看,項目信息門戶將成為組織變革的催化劑,它的應用使得形成更高效的項目管理組織形式和流程成為可能。其廣泛應用的結果是本組織自下而上的改革和重組。
基於項目信息門戶的施工流程再造實例
施工流程再造的重點是施工過程的流程再造,主要是描述現有的施工流程,分析存在的問題,然後給出診斷。根據前面分析診斷的結果,對現有流程進行重新設計,使其更加合理。下面是壹個工程施工中圖紙管理流程的例子,供分析和重新設計。
手工圖紙管理的工作流程
原始流程的分析和診斷
從圖3可以看出,傳統的圖紙管理工作流程包括五個活動:(1)圖紙設計和審核;(2)圖紙簽署和審核;(3)復制圖紙;(4)校對和分發圖紙;(5)圖紙簽署和審核。在這五項活動中,真正有價值的活動是圖紙的設計和審核,而圖紙的復制、分發、簽署和確認都是非增值活動。然而,這些活動在傳統工程建設中是必不可少的,根本原因是傳統的工程信息交流是基於紙質媒體的點對點交流。在這種溝通方式下,圖紙的復制和分發占用了大量的時間,形成了瓶頸,而且因為成本的原因,圖紙的副本數量往往不足以覆蓋所有部門,以至於潛在的問題在設計階段就無法消除,直到施工過程中出現沖突才得以解決,造成停工返工的損失。
基於PIP的新工藝
通過項目信息門戶系統,設計師將完成的設計圖紙上傳到系統服務器,項目的所有參與者(監理和分包商/供應商等。)可以通過登錄系統隨時隨地查閱自己權限內的資料,在線審圖。審核意見也會通過系統反饋給設計人員。由於系統具有審計功能,參與項目各方的活動都將記錄在系統中,從而取代了以前的文件簽署過程。新的流程模型如圖4所示。可以看出,在新的模式下,設計方、監理方和分包商/供應商可以高效地協同工作,以最快的速度響應業主的要求。此外,由於各方信息溝通充分,各種潛在問題都能在早期發現並解決。
結束語
項目信息門戶通過信息的集中存儲和單壹錄入,提高了項目信息溝通的穩定性、準確性和及時性,以及信息的可用性和可重用性,為互聯網環境下的工程建設流程重組提供了有力支持。通過項目信息門戶,建設項目有機會建立全新的基於過程的組織結構,從而實現項目建設過程的增值。
[參考文獻]
[1] EddyM。阿姆托尼德·羅哈斯。Songer .網絡中心系統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