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目錄:
拙政園
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古典園林,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現為拙政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滄浪亭
滄浪亭位於蘇州南部,是蘇州最古老的園林。始建於北宋清王朝(公元1041 ~ 1048),曾是南宋初年(公元12)名士韓世忠的住所。
獅子林
獅子林是蘇州四大名園之壹,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位於蘇州東北部,始建於元二年(公元1342)。因園中有許多石峰,形似獅子,故名“獅子林”。
留園
留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壹。留園,位於蘇州長門外,始建於明朝。清代稱“涵碧山莊”,俗稱“柳園”,後改為“留園”
網絡花園的主人
王師傅花園位於蘇州市東南部。創建於南宋時期(公元1127 ~ 1279),當時稱為“漁隱”。清代重修網景園(公元1736 ~ 1796),取“釣魚隱居”之舊義,改名“網景園”。
園藝技術
逛蘇州園林,最大的看點就是借景和對景在中國園林設計中的應用。中國園林講究“換景”,在景物的安排和觀賞位置上都有巧妙的設計,這是區別於西方園林的最重要的特征。中國園林試圖在有限的內部空間中完美再現外部世界的空間和結構。園內有庭院、亭臺、遊廊,內外空間相互滲透,使之流暢、循環、流動。透過格子窗,浩瀚的自然風光被濃縮成微縮景觀。碑文隨處可見,為園林增添了濃郁的人文氣息。壹滴滴清澈的水從腳下流過,倒映著園中的景色,虛實交織,將觀者從有形的現實世界帶入無限的夢幻空間。就技法而言,借景或通過精挑細選、量體裁衣把園外的美景放進園內,稱為遠借;或者用壹個場景襯托另壹個場景,這叫借景,等等。這不僅使面積有限的蘇州園林提供了更豐富的景觀和更深的層次,也大大拓展了欣賞者的空間感受。在拙政園“弘毅亭”,可以看到園外的北寺塔;在滄浪亭的花窗裏,可以欣賞屋外的竹林,這是常見的借景方式。可以在葉聖陶先生的(8轉到語文課本21)中找到欣賞園林的魅力。
藝術思維
中國的造園藝術與中國的文學、繪畫藝術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尤其受到唐宋文人寫意山水畫的影響,是文人寫意山水模擬的典範。中國園林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兩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後者以蘇州為代表。由於政治、經濟、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兩者在規模、布局、體量、風格、色彩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差異。皇家園林以雄偉、整潔、富麗著稱,蘇州園林以小巧、自由、精致、典雅、寫意著稱。由於後者更註重文化與藝術的和諧統壹,發展到後期的皇家園林在意境、創作思維、建築技法、人文內容等方面也大量吸收了私家園林的“寫意”手法。
生存環境
蘇州的古典園林和民居是壹體的,可以欣賞,可以遊覽,可以居住。這種建築形式的形成,是人類在缺乏自然風光的人口密集的城市中,依附於自然,追求與自然的和諧,美化和改善生活環境的壹種創造。拙政園、留園、大師園、環秀山莊四大古典園林,建築類型齊全,保存完好。它們系統全面地展示了蘇州古典園林建築的布局、結構、形制、風格、色彩、裝飾、家具、陳設,是明清時期(14-20世紀初)江南民間建築的代表作品,反映了這壹時期。它曾經影響了整個江南城市的建築風格,帶動了民間建築的設計、構思、布局、審美、建造技術向它靠攏,反映了當時城市建設的科技水平和藝術成就。這是壹個偉大的歷史建築!
社會文化
蘇州古典園林的壹個重要特點是,它既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又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載體。表現在園堂的命名、匾額、書法、雕刻、裝飾,以及花草樹木的寓意和疊石的喜愛。它不僅是點綴花園的美麗藝術,而且儲存了許多歷史、文化、思想和科學信息、物質內容和精神內容。有的反映和傳播儒、釋、道等各種哲學觀念和思想流派;有的宣揚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借助古典詩詞和文學作品,對景觀進行點綴、萌發和渲染,使人們在生活和觀光中把風景變成感情,產生藝術美,獲得精神上的滿足。該園收藏了保存完好的中國著名書法家的書法作品,是壹件珍貴的藝術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此外,蘇州古典園林作為中國第壹座屋園結合的宅園,反映了中國古代江南民間居住和離親的生活方式和禮儀習俗,是了解和研究中國古代江南民俗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