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峰洞石景區
東山風動石位於東山古城東門的石崖上。它壹直是島上人們最引以為傲、視為珍寶的自然奇觀,也是遊客最喜歡的景點之壹。
東山氣動巨石矗立在陡峭的懸崖上,高4.37米,寬44.47米,長4.46米,重約200噸。它有壹個圓形的頂部,形狀像壹個桃子,站在壹塊巖石上,巖石躺在地上,向大海傾斜。兩塊石頭的接觸面只有十幾平方厘米。大風吹來,巨石輕輕搖晃。如果壹個人仰面躺在巖石上,雙腳用力,巨石也會晃動,但不會倒下來。人站在風動石下有驚心動魄之感,嘆為天下奇觀,故名“風動石”,詩曰:“風吹石動萬馬。”
(2)東門峪
東門嶼,又名塔嶼,位於東山島銅陵鎮東部。全島呈工字形,面積80.5438+04公頃。因為它匯集了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之美,被稱為“海上仙山”。它與溫州的江心島、廈門的鼓浪嶼和臺灣的藍雨島壹起被稱為中國四大名島。
塔宇的幾座小山蜿蜒曲折,變化多端。南方的天然洞穴和山谷形狀各異。中間有極好的海灘。北部有東明寺、天然沙灘、溶洞,風景秀麗。
從銅陵鎮向東,在距峰洞石景區800米的海面上,“海上仙山”東門峪就像壹個巨大的自然景觀盆景,靜靜地躺在碧海綠波中。東門島自然風光優美,人文景觀眾多。它與廈門的鼓浪嶼、溫州的姜欣雨島和臺灣的藍雨島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島。
東門峪不大也不高,面積只有1平方公裏,最高峰海拔只有91米。由於其獨特的海岸、眾多的怪石和美麗的自然風光,該島吸引了壹批影視工作者。迄今為止,已有20多部電影和電視劇在此拍攝。中國第壹部科幻電影《珊瑚島上的死光》中的“馬修島博士”就是東門宇。《西遊記》的電影電視劇如《海中之戀》《八仙過海》也是以東門峪為外景拍攝基地。東門峪如此吸引影視藝術家的是她的自然景觀,沒有任何雕琢,充滿了韻味和自然美。東門峪也因此被稱為“天然畫室”。
東門嶼全島呈工字形,分為南段、中段、北段三部分。東門峪南段由幾個山頭組成,是島上資源最豐富、最集中的地區。由天然礁石形成的形態各異的奇形怪狀洞穴景觀錯落其間,景色優美。有許多文化景觀點綴著豐富的內涵。島上綠化率極高,樹木蔥蘢,海風吹來,帶著壹抹泥土的清爽。自然景觀主要有鷹嘴巖、漁翁垂釣、烏龜迎客、壁虎戲象、蛤蟆望天、鴛鴦戲猴等。文化景觀主要有東明寺、文峰塔、雲山石室、文昌閣、中德居等。東門嶼島中段是南段和北段的紐帶,主要是長約200米的長條形海灘。中間的壹條防風帶把沙灘分成兩部分,東邊的沙灘叫“北嶴尾”,西邊的沙灘叫“太嶴底”。兩個海灘都是遊泳和沖浪的好地方。微微彎曲的米色沙灘,拱起壹灣清澈的海水,剛好形成壹個巨大的“X”形。刮風的時候,別的地方海浪洶湧,這裏卻只是微波;有微風的時候,別的地方都是細浪,但是這裏的水平如鏡,是很好的天然海水浴場。中間的防風帶已經開辟成林場,引進了大量的果樹,比如橘子;各種各樣的花,如九重葛和夾竹桃,已經被種植。玩完海,可以品嘗水果,賞花,也是壹種不錯的享受。東門嶼島的北段叫“佛坳”,四周是礁石,沿岸是小沙灘,中間是幾座小山。山上植被綠色,以防風、防沙、耐堿樹種為主,如木麻黃、相思等。在這壹段的南岸,有壹座東明寺,建於明朝。以前只是壹個小廟。近年來,海內外信眾籌集巨資對其進行擴建,修建了萬佛殿、天王殿、臥佛壇等寺廟,總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形成了規模宏大的佛教寺廟群。寺南有小沙灘、巖石、洞穴,其間點綴著許多石刻。周圍自然風光優美,群山郁郁蔥蔥,壹派寧靜。中美考古學家經過對東山島東門峪新近發現的多幅史前巖畫的實地考察、研究和分析,認為它與臺灣省發現的多幅巖畫年代相近,工具和雕刻技法基本相同,具有相同的文化特征,為進壹步研究海峽兩岸的歷史、文化、經濟狀況和風俗習慣提供了極其珍貴的物證。 並證明臺灣省巖畫植根於大陸,東山島自古以來與臺灣省有著密切的地緣關系,兩地文化壹脈相承。
由福建省博物館、廈門大學、美國夏威夷主教博物館、東山縣博物館等11考古專家組成的考古隊。對東山島進行了為期20天的考古調查。在東門嶼島主峰文峰塔以東約三四十米的山坡巖石上,專家們發現了七八幅太陽紋巖畫,形成了壯觀的太陽紋巖畫群。巖畫的西側、北側、東北側、東側都是巨大的巖石,擡頭就能看到石頭。東南側和南側,妳視野開闊,面對壹望無際的大海。貫穿山頂的小路從巖畫北側穿過,主峰陡坡距離巖畫南側2米。巖畫右前方(東)對面有壹塊巨石,巖畫與巨石之間的距離為3米,形成約12平方米的平地。此外,巖畫的南面和東南面還有小而平的巖面。
美國夏威夷畢曉普博物館亞洲部主任、哈佛大學焦天龍博士表示,2007年,中美考古學家首次在東門嶼發現了壹幅太陽圖案的巖畫,而此次發現如此多的史前巖畫,在福建沿海地區尚屬首次,說明早在史前時期,就有人類在此居住和生活。
東門峪被譽為海上仙山。位於銅山古城東門兩公裏外的海面上,故稱東門嶼,又因島上有文峰塔,故又稱塔嶼。它與廈門的鼓浪嶼、溫州的姜欣雨島和臺灣的藍雨島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島。東門嶼,面積近1平方公裏,是壹個近似“地球”形狀的島嶼。最高點文峰海拔91.3m。東門峪集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之美,被稱為海上仙山。
塔嶼島南段是景區的主體路段,這裏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巧妙結合,達到了渾然壹體的境界;中段是連接南段和北段的紐帶,是壹條長約200米的條狀沙帶。它的東西兩側是靠海的海灘,中部是壹條南北向的林帶。東邊的沙灘叫“北澳威”,西邊的沙灘叫“泰迪奧”。創作者有意在這亂石嶙峋的東門島之間,營造出這種舒適的長堤,使之與奇形怪狀的巖石相得益彰。如果天氣好的話,在這長草灘上看日出會很棒;北段是壹望無際的處女地。這裏很多地方都有原始狂野的海浪,巖石,綠樹。只是在西南方,有壹個幾乎是漂浮在海面上,在低矮的山丘上爬行的廟島。怪石嶙峋,石舟、漁人、魚池、鯉魚石、烏龜、黃梅石、平臺、鷹嘴巖栩栩如生,變化多端。島上有明代建造的文峰塔和明代著名書法家黃道周的讀書處——雲山石室和鷹石洞。有壹座典雅獨特的古寺“東明寺”和“文昌閣”已修復......島上到處都是茂盛的草和茂盛的樹。登上海亭,遠眺大海,煙波浩渺,波光粼粼,漁帆星羅棋布,海鷗正對,仿佛置身蓬萊島。島上主要景觀有文峰塔、文昌閣、漁父石、鷹嘴巖、雲山石室、東明寺等。
鷹嘴巖景區鷹嘴巖位於山北天心景區。從古崖居洞穴往西幾百米,可以看到壹塊形似鷹的巨石。鷹嘴巖是壹個無縫的巨巖,巖頂光禿禿的,東端凸出,曲線銳利如鳥嘴,宛如壹只展翅搏擊長空的雄鷹。特別是鉤形的“鷹嘴”上生長著壹株古老的刺柏,為鷹嘴巖增添了嫵媚和優雅,令人嘆為觀止,別具壹格。因此,她也被稱為武夷山最奇特的巖峰。度假村距離鷹嘴巖約6.5公裏。
從天幕向西約幾百米,可以看到壹塊形似鷹的巨石。“鷹是獨立而健康的,有著鋒利的喙和逼真的頭。難道是神山恨萬鳥,要妳鬥塵埃?”生動地描繪了鷹嘴巖的雄姿。
鷹嘴巖在張湯河的南邊,像壹只向東昂著頭的鷹,嘴裏銜著壹株杜松,是武夷九十九巖中最好的壹景。盈盈醉眼
醉眼之北,有丹霞張,位於邊上,壁上有洞。據說太平天國時期,崇安城裏有個財主怕農民起義軍清算他,就帶著家人逃到這裏,躲在洞裏。後來他在洞內建了壹個亭子,裝了滑輪方便上下,就叫天架。如今,亭子已被廢棄,天架已不存在,只剩下遺物供人觀賞,成為壹景。
鷹嘴巖是壹種無縫巖石,巖頂裸露,東端向前突出,曲線銳利如鳥嘴。令人驚訝的是,第壹棵枝幹彎曲的古刺柏長在了鉤狀的“鷹嘴”上,為鷹嘴增添了幾分優雅和靈動。從巖頂直截下來的巖壁光滑明亮,微微拱起的巖脊漆黑壹片,隱隱有裂痕,宛如豐滿的翅膀。
站在張湯河邊,仰望鷹嘴巖,只見它站在山頂,仰望藍天,渴望翺翔搏擊長空,極為壯麗。
(3)寡婦村景區
1950年5月10日,國民黨從東山島撤退,* * *帶走了4700多名青年。在這個只有200多戶人家的村子裏,147個年輕力壯的男人被迫去了臺灣。壹夜之間,家鄉震驚,骨肉分離,悲痛欲絕。沒想到海峽被隔絕了,過了半個多世紀。在這個悲壯的舞臺上,人們看到了令人震驚的壹幕:數百名在軍難中失去丈夫的女性,成群結隊地來到海邊,在雲海深處的海峽東岸燒香灑酒,不知道親人是死是活,只能送別。多少次,她們嗚咽著呼喚丈夫,只聽見海浪回蕩的聲音;多少次,他們含著淚期待著回到船上,卻見不到帆,只有雲。這些不幸的女人,她們對愛情的忠誠,對團圓的渴望,藍天大海都可以證明!於是,這個村子有了另壹個苦澀的名字——“寡婦村”。
這個村就是銅博村,位於東山島東北角,東臨銅陵鎮,西臨馬鑾灣,北靠成昆村,南臨祖國寶島的浩瀚臺海。為了讓人們記住那段歷史,永遠避免那段歷史,也為了警示後人:不要忘記“每個家庭的命運都與祖國大家庭的命運緊密相連。”村裏的人們設立了壹個村史陳列室——“寡婦村”陳列館。
“寡婦村”陳列館位於東山縣康美鎮桐柏村,占地面積65438±0.2平方米,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主體為三層花園式建築,總投資450萬元。
步入展廳,大門上方鐫刻著著名詩人、原中共宣傳部副部長何敬之題寫的“寡婦村展廳”六個鍍金大字。寬敞明亮的中央大廳是展廳的序廳,黑色花崗巖制成的序桌擺放在中央,顯得格外肅穆。兩側墻上有“捉丁”、“團圓”兩個青銅浮雕,與不同時代、不同人物的藝術造型形成強烈對比;它們跨越了很長的時間和空間,系統地展現了從被捕到重逢的整個故事。
爬到二樓是主展區。主展廳分為“人間大災難”、“人間悲歌”、“海峽黎明”三個部分。第壹部分《人間浩劫》,用大量珍貴的歷史照片,全面介紹了東山島1950解放的歷史背景和過程,列舉了4792名壯丁,重點講述了桐柏村“5·10”抓捕。第二部分為《為世界挽歌》,運用大量實物、模型、聲、光,選取《網鬥與宋專輯》、《單鬥》、《假人碗筷》等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事件和《洞庭湖笛泣血》、《鞋等三十八年》、《金戒指》等極其典型、精彩的事例,向人們講述這壹切。第三部《海峽黎明》,以大量的圖片聚焦東山島半個世紀以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後聚焦桐柏村這個在中國地圖上很難找到的村莊的滄桑巨變。
展廳三樓是多功能視頻資料區。館內有近百個座位,並配有34寸彩電和播放設備,供參觀者在休息時觀看相關影視資料,或臨時召開小型座談會,為觀展的人留下了壹個絕佳的沈思空間。
自8月7日“寡婦村”展廳1999開館以來,參觀者絡繹不絕。中央、省、市領導,部隊官兵,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國內外新聞單位記者,全縣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前來參觀。“寡婦村”展廳的社會影響力與日俱增,她正以自己的悲壯之美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正是她的悲劇力量,震撼、啟迪、激勵著兩岸人民的心靈。正如展覽結論所說:從家到國,命運總是相互依存的。雖然“寡婦村”這個名字已經成為歷史,但長達半個世紀的生死悲劇,生動地展現了兩岸不幸分離的辛酸歷史。悲劇不能再繼續了,祖國必須統壹。這是寡婦村命運的啟示。
(4)九仙山風景區
九仙山,俗稱九仙頂,位於東山島銅陵鎮西北。它也被稱為水寨山,因為它是中國東南沿海的軍事要地。是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省政府1986公布的第壹批省級風景名勝區。沿著九仙山南側的小道走上百米,便會看到壹條蜿蜒的小路,上面長滿了巨大的榕樹,巨石上附著青苔,鳥鳴聲此起彼伏。那是壹個冷靜、寧靜、神秘、超然的世界。擡頭望去,歷代文人官僚、名人的摩崖石刻比比皆是,風格各異,有楷、曹、興、篆等。其中有明嘉靖時福建右參政員蔡超的《官海伯恩》;有嘉靖鎮東衛司令、大明巡撫武文的“鄭輝碑”。有明代《石室》六年所撰《仙吉焦言》全文。以及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對聯和題字。這些石刻是研究歷史,特別是神秘的天地會和南少林活動的重要遺跡。
抓住鐵扶手,爬上陡峭的石階,就到了九仙石室。這是石室,黃道周為此作了筆記;歷代總兵為之吟詩;鄭成功記錄了41個人的話。明水師提督程超敬甚至稱之為“萬玉林中的仙洞”。就是這間簡陋的屋子,在半個世紀前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地方當局指揮全縣軍民,向日偽發起了忠誠的反抗。當時北方的廈門金門相繼淪陷,南方的汕頭南澳淪陷。只有東山是個彈丸小島,抗日旗幟迎風飄揚。這是石室,所以改成抗戰紀念亭,立了碑文。看著這個簡陋的房間,妳會由衷地向黃道周家鄉忠於東山人民的人們致敬。
離開石室,轉向北方,我到達了山頂。有壹塊又大又險的巨石,上面刻著“瑤臺仙教”四個大字。這就是著名的地下水位。自明代景泰年間在此山上修建水寨以來,這裏壹直是壹個指揮臺,戚繼光、史德政、程朝敬、鄭成功等將領曾在此發號施令,指揮水軍。現在,當妳像當年的將軍壹樣站在這個水平臺上,環顧四周,昔日的艉鬥船已不復存在。妳看到的是壹片和平建設的景象:不遠處,是壹座擁有5000噸級泊位的碼頭和壹座3000噸級的石油碼頭。碼頭上壹派和平建設的景象,碼頭旁停泊著各種船只;附近,也就是綠島旁邊,有很多養殖各種水產品的漁排;更遠的地方,在巨大的煙霧中,捕魚的船帆星羅棋布,商船正向南和向北行駛...
回首過去,妳會由衷地敬佩過去戰爭時代的英雄,妳會敬佩今天正在建設的英雄,妳會珍惜難得的和平時代,尤其是改革開放的英明決策。
(5)馬鑾灣風景區
從西通公路往西2公裏的銅陵鎮出發,有壹條寬闊筆直的水泥大道通往海邊。這就是著名的馬鑾灣海灘。
馬鑾灣海灘也叫馬鑾灣景區。馬鑾灣長2500米,寬60米,深150米,水深2-3米。那是壹片潔白柔軟的沙灘,輕輕地延伸到藍色的大海。海很寬,水質很純凈,碧藍清澈平靜,灣內沒有鯊魚威脅,水質無汙染,水底沒有礁石障礙。我壹看到它就想撲進她的懷裏盡情地遊泳。水浴結束後,進行沙浴,用太陽傘遮住頭部,進行日光浴。三次沐浴後,還可以劃船或乘坐遊艇,登上對面的小島釣蝸牛,或者撿貝殼野餐,體驗島上的生活。背後是寬闊的綠色防風林帶。遠處的蘇峰山變幻莫測,時而白雲繚繞,時而銀裝素裹;時而白雲纏腰,仿佛被帶去;時而煙水同色,又似海上蓬萊,如天上仙山;時而白雲加冕,宛如婷婷少女......而海、天、山更是給馬鑾灣增添了壹些神奇的色彩。景區還建了壹個3600平方米的停車場。
夜幕降臨,天上的星星出現,海水拍打著沙灘,沙沙作響,像戀人在竊竊私語。妳會情不自禁的去聽,妳的心情是快樂的,那壹定是壹首快樂的歌,它會盡力為妳開脫某種悲傷。明月初升,沙灘染上壹片清輝,妳仿佛進入了仙境。此時,或躺在沙灘上,或夜遊,或在沙灘上漫步,附近潮起潮落,遠處魚在燃燒...
馬鑾灣景區內建有國際三星級標準的金沙酒店、漳州金融培訓中心、帳篷酒店等壹批中高檔酒店。,以及臺商建造的29棟海邊別墅。還有壹批賓館、飯店、工藝服務部、歌舞廳等。,形成了海濱度假、旅遊觀光、休閑娛樂的海濱勝地。
10年來,共接待中外遊客240多萬人次,夏季有時達到每天近萬人。他們中有來自美國、法國、日本、新加坡、德國、印度尼西亞、加拿大等10多個國家的朋友,也有臺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美國遊客贊嘆:“這裏的海很幹凈,沙灘又細又白,風景很美。是個不錯的海邊度假勝地,堪比美國的夏威夷。”
(5)五角灣風景區
五角灣位於東山島尾部,擁有天藍、水藍、沙白、林綠、海灣美、島礁奇等中國南方的海岸風光。7月,1992,國家林業部批準為國家濱海森林公園。
五角灣,因灣西壹塊黑色礁石而得名,是東山島最大的海灣,形似壹個拉長的拼音字母“C”。五角灣南北長8.3公裏,東西深4.63公裏,面積約4平方公裏,水深約10米。海濱有8公裏長的茂密綠色長城,腹地森林覆蓋率達70%。長林地內有木麻黃、濕地松、馬尾松、橡膠、荔枝、龍眼等水果作物,是典型的濱海森林公園。
五角灣沙灘開闊平坦,沙灘潔白。是沿海壹流的旅遊海灘,是海濱旅遊度假的理想場所。
在海裏洗澡,玩海沙,吹海風,品海鮮,看漁火...最近,東山島美麗的海灣成了人們避暑的“天堂”。據統計,今年東山縣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2.3%和17.8%。在濱海旅遊區,聚集了總投資92億元的旅遊綜合開發項目。這是東山縣抓好“三灣”整治,營造優美環境的結果,帶來了旅遊熱、投資熱、增收“三喜”。
東山島是福建省著名的旅遊風景區,擁有眾多美麗迷人的熱帶海灣,六大類74種旅遊資源,尤其是長達38公裏的美麗海灣成為重要的旅遊“名片”。為了保護好這張“名片”,去年,東山縣大力實施“三灣整治工作方案”。在營造“東山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的濃厚輿論氛圍的同時,積極加強灣內衛生環境整治和夜景工程建設,有效遏制了偷采海砂、破壞旅遊資源的現象,使整個島灣更加整潔美觀。
海灣的美在於森林。東山加大海灣綠化投入,完善整體綠化規劃,大力推進生態綠化建設。今年,全縣已完成造林4600畝,綠化面積147600平方米。同時,全面開展“家園清潔行動”,基本實現了海島城鄉環境的綠化、凈化、美化、亮化。“我們就是看這裏環境優美來投資的!”在金鑾灣投資5億港元的香港金紫荊集團負責人說。獨特的旅遊資源和良好的環境吸引了中外投資者的目光。目前,在馬鑾灣、金鑾灣,已聚集了計劃投資25億元的海峽論壇、投資30億元的海峽國際休閑度假綜合開發、投資25億元的海島型旅遊綜合開發項目、投資7億元的五星級酒店。
亮麗精致的“名片”也吸引了更多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搞活了旅遊經濟。入夏以來,東山縣20多家酒店的住房率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以上。星級房間基本都滿了,周末壹床難求。“三灣”平均遊客量五六千,周末遊客量超過1萬。在馬鑾灣,成千上萬的遊客吹著海風,品嘗海鮮,在綠林樹下欣賞風景。更多的人去海裏遊泳和洗澡,在沙灘上玩球類遊戲和沙子,壹些人駕駛遊艇,摩托艇或帆船,沖浪。比如龍出海,引起波瀾。餐飲、客運、文化等旅遊相關服務日益繁榮。在金鑾灣經營壹家海鮮店的陳說,這兩個月來,遊客絡繹不絕,生意紅火,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三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