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除了理想,還有另壹個聯合汽車(哪咤汽車)。
昨日,爆款哪咤汽車已正式啟動C輪融資,擬於2021在科技創新板上市。對於這壹消息,哪咤汽車相關負責人也毫不猶豫地回應,“消息屬實。”
“消息屬實”五個大字再次將哪咤汽車推上新聞熱搜“繼蔚來汽車、李之後,哪咤汽車將成為國內第三家上市的新型造車企業”。
似乎每當新勢力造車,國外上市就成了目前的必經之路。就像出國留學,給自己鍍了壹層金,回來後特別受寵。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熱衷海外上市
說起造車新勢力海外上市之風,應該起源於蔚來。
蔚來,成立於2014 11,於2018年8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進行IPO,同年9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相比易車網赴美上市用了近十年的時間表,這壹次李斌手裏的蔚來汽車像火箭壹樣上市了。
如果要問為什麽?
答案只有壹個。蔚來當時很缺錢。
李斌必須通過資本手段獲得更多資金來維持蔚來的生存。據悉,通過IPO,蔚來獲得了超過6543.8+0億美元的融資。或許正是紐交所的成功上市,讓蔚來從壹個不完整的車企逐漸走向成熟。
這個成功案例幾乎成為了國內新勢力車企的模板。對於現在的哪咤汽車來說,他們正在走向蔚來的原路。
“品牌在先,產品在後,外資容易上手”,這是網友們對於如何掌握正確成功上市新動力車企的口訣。
到底行不行,只有車企知道。
幾乎與蔚來同時,哪咤汽車(成立於2014和10)目前擁有兩款車型,總部位於浙江桐鄉,註冊資本1393萬元。
根據天眼的數據,哪咤汽車已經經歷了四輪融資。最近壹次是2065438+2009年7月8日,包括洪匯、金和股權投資、旅遊、桐鄉同眾投資管理等投資機構。目前公司公開融資總額超過62.5億元。
早在去年哪咤U亮相廣汽車展時,何忠公司副總裁周江就對哪咤汽車的整體銷售情況做了分析。“無論從線上還是線下,做雲海計劃、開設品牌體驗中心等項目都是為哪咤u上市做準備。”
6-6月,65438輛,哪咤汽車累計銷量突破5002輛,同比增長13%,在新勢力汽車企業中排名第三。相對穩定的銷量也為上市增加了馬力。但是,無論新晉車企的銷量如何提升,始終不如特斯拉月銷量過萬的紀錄。
開源節流,節衣縮食,省錢,依然是大部分新車企的核心生存手段之壹。
所以不難理解,為了解決資金問題,新勢力車企會著急進行IPO。
海外上市是獲取資本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
據《華爾街日報》2018報道,中國註冊的電動汽車制造商多達487家。截至2018年末,造車新勢力整體融資規模已超過1000億元。
即使受疫情影響,目前的海外IPO依然是“大眾炸雞”。
國外審批寬松、對互聯網和高科技公司估值高、上市時間短、無需排隊、成本低,成為新車企“紮堆”選擇海外上市的重要原因之壹。
另外,海外市場的投資人喜歡聽故事,新車公司的夢想也正好對他們的胃口,所以有“品牌第壹,產品第二,外資好上手”的說法。
然而,在瑞士瑞信銀行咖啡財務造假事件之後,海外IPO的大門似乎並不歡迎中國資本的到來,又壹場信任危機開始了。
資本信托
為什麽說“再壹次”?
根據可核實的數據,2011年初出現了信譽危機。
2011年初,大量中概股遭到做空機構公開質疑,被曝財務造假,導致當年中國概念股大跌。在這場公開質疑中,不少中概股被迫停牌甚至退市。
數據還顯示,在201的前11個月,多達28只中國概念股在美國主板市場退市。隨後的半年,只有中國企業唯品會在紐交所上市。
這場持續了近壹年的誠信危機,讓中概股進入了漫長的冷淡期,全球證券交易所也對中概股產生了極度的不信任。
本以為時間可以治愈壹切,但瑞士咖啡事件再次挑起了對資本信任的質疑。
不知不覺中,財報造假正在影響新勢力車企的海外IPO。
汽車行業分析師認為,“瑞士瑞信銀行咖啡事件就像多米諾骨牌壹樣,會在壹定程度上增加造車新勢力的IPO難度。”
JD.COM零售集團首席執行官徐磊也在網上發表了類似的言論。徐磊說,“中國股市的這種‘鼠屎’對中國企業的形象具有破壞性影響,對中國初創企業的負面影響更是深遠。”
造車新勢力淘汰賽中,剩下的3+3車企正在逐漸形成第壹、第二梯隊的追逐。雖然新動力汽車公司的產品各不相同,但資本的主要來源幾乎是壹樣的——投資機構的融資是目前新動力汽車公司的主要血液。
除了有幸與政府招商掛鉤,融資和IPO是新造車企業的必經之路。
造車就是燒錢。
如今引以為傲的特斯拉,也在經歷燒錢、融資、近乎“毀滅”的階段,壹步步走上全球市值最大車企的寶座。
自7月初特斯拉市值超越豐田以來,特斯拉股價壹路高歌猛進。近日,特斯拉最高股價逼近65,438美元+0,800,年內漲幅近260%。
6月國內新能源市場,特斯拉Model3銷量繼續突破1萬輛,占行業總銷量的23%。月銷65,438+0.5萬輛的Model3,幾乎成了新晉車企膜拜的對象。
即便如此,特斯拉仍然面臨著與新能源汽車公司相同的困境。它希望扭虧為盈,實現收支平衡。
妳發現了嗎?好像每壹家新車公司走的路都差不多。
他們燒錢做研發和渠道;他們都是在“省錢”中期待更多,在燒錢中完成造車夢想,在沒有盈利的情況下找到有錢人,然後最終決定IPO活得更久。
在這場遊戲路線已經設定好的遊戲中,作為看客,我們只需要估計哪家車企用最短的時間完成IPO,走上人生巔峰。
對於新晉車企來說,這無疑是壹場持久戰。與其總說“要對標特斯拉,打敗特斯拉”,不如認真考慮自己是否IPO成功,如何順利生存。
在車爆將啟動C輪融資的時刻,Xpeng汽車官方宣布“Xpeng汽車已完成近5億美元的C+輪融資,主要投資方為Aspex、Coatue、高瓴資本、紅杉中國。”
沒錯,還有壹家Xpeng Motors也在走向IPO。
早在去年165438+10月,Xpeng Motors剛剛拿到4億美元C輪融資的時候,何肖鵬就曾表示,“C+輪融資正在進行中。”同時,Xpeng Motors的運營主體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47名股東質押了全部股份,質權人為廣東Xpeng Motors Technology股份有限公司,當時被視為Xpeng Motors海外IPO的VIE框架。
看來今年下半年,新動力車企的IPO之旅已經開始忙碌了。
文/水果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