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區總支部書記:王素玲居委會主任:王素玲。
友誼居委會有12名幹部,書記兼主任馬雪美同誌負責管理和指導居委會的全面工作。所轄區域東起中山西路,西至遵義路,南至天山路,北至玉屏南路,面積1.2532萬平方米,居民5665438人,住宅樓78棟。近年來,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關心指導下,友誼居委會堅持以人為本,強調科學發展,緊緊抓住“營造安居樂業氛圍”、“提升社區環境質量”、“爭創和諧示範社區”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充分依托黨群親密俱樂部和群眾團隊,不斷完善工作制度、創新工作載體,逐步形成了具有友好社區特色的工作機制,取得了初步成效。 居委會先後被評為上海市社區建設示範居委會、長寧區“關愛老人”特色基地、青年社區文明行動示範點、上海遠程老年大學觀摩點。第壹,註重工作機制。友誼居委會逐步摸索出壹套“三三制”特色工作方法,具體如下:1。方便居民聯系制度,具體為:“1,首席接待制度。2、堅持抓,以他人為中心,各自記賬,回來再分頭幹。3.每天下午四點半的工作匯報咨詢方法”。二、做好實踐檢驗制度,具體為:“1,深入樓群了解民情,為民服務。”2.用心做好每壹件事,實行工作承諾制。3.不管事情有沒有交代,回復居民反饋系統。“三、民主建設活動制度具體為“1,兩委民主生活會制度,兩委會議(聽證會、協調會、評審會)召集制度。3.黨群之心俱樂部會議交流系統(居民區各小組組長)。長期以來,友誼居委會通過狠抓“三三制”特色工作機制的實施,有效保證了各項工作的高效有序推進。
第二,精心管理社區文化。友誼居委會從滿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出發,依托群眾隊伍,精心管理社區文化。目前,居委會共有12個群眾隊,有腰鼓隊、器樂樂隊、歌唱隊、書畫組、戲劇班、拳擊隊等。這些群眾團隊有穩定的參與者,固定的活動時間,詳細的活動計劃。黨總支每個群眾小組都有壹名黨員指導員。按照自治組織章程,充分發揮社區人力資源作用,量力而行,深受群眾愛戴。加入隊伍的人越來越多,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加深了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搭建了幹群溝通的橋梁。同時,居委會有三個活動室,全部對居民開放。活動室提供報紙、雜誌、電視、棋牌等設施,定期組織誌願者為居民提供免費醫療咨詢、血壓測量、談心聊天等服務,極大地豐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三,真正解決群眾的困難。社區裏很多事情都是小事,但這些小事往往是群眾急、難、重的事情。經常走訪慰問獨居老人、老黨員、離退休幹部等居民家庭,及時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為獨居老人安裝門鈴,送上新年祝福,給每位離退休幹部送上生日蛋糕,定期組織隊伍和人員為敬老院老人表演節目,收拾房間,打掃衛生,等等。正是這件小事,提高了居民對居委會的信任和依賴,真切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
第四,社區熱心辦實事。構建和諧社區,落實黨的群眾工作,僅僅依靠居民區的黨總支和壹批居委會是不夠的。要充分調動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積極性,最根本的是為居民做好事、辦實事、謀利益。因此,黨總支和居委會堅持服務群眾的宗旨,做到“民之所想,我之所願”,堅持為民辦實事。為了降低甚至杜絕小區入室率和事件發生率,居委會黨總支多次召開座談會,收集民意,傾聽民聲,將原113巷的主入口改為禁止機動車通行的小入口,得到了社區居民的配合和支持。同時,居委會將充分發揮黨組骨幹、樓棟負責人和群眾隊伍的作用,只要符合社會發展的長遠利益和大多數居民的合理迫切要求,就以協商會、座談會、協商會等形式解決問題。如“平改坡”綜合治理項目涉及部分居民樓拆遷,友誼小區黨總支、居委會通過走訪、協商、座談會等方式,努力協調各方,使居民最終達成* * *諒解,實現“我有號召,民有響應”的局面。
“雄關漫道真如鐵,如今已是壹步之遙。”2009年,友誼小區黨總支、居委會將以迎世博、創建和諧示範居委會為契機,進壹步開拓思路、開拓進取,努力在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壹線崗位上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用真情、真心凝聚黨心、民心,實現小區有序、健康、和諧發展。
(adsbygoogle = window . adsbygoogle | |[])。推送({ });友誼小區附近有上海動物園、創意園、宋慶齡陵園、上海消防博物館、上海中山公園等旅遊景點,有上海玉雕、四喜烤麩、如意鴨卷鮮、烤紅薯、許制罐等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