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家長可以分辨什麽是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可能發生在:
例如,在面對面的情況下,有人推妳,打妳,故意絆倒妳,侮辱妳,給妳起壹個不愉快的綽號。
在遠處,比如有人到處散布關於妳的謠言(沒錯,八卦天後就像校園暴力),有人聯合起來疏遠妳。
通過溝通的方式,比如,沒有理由壹直掛電話;向您發送侮辱性或威脅性的短信、電子郵件、私人信件和信息;在網上公開自己的個人信息或尷尬信息;在社交網絡上孤立妳。這種校園暴力也被稱為網絡欺淩,是網絡時代校園暴力的壹種新形式。
第二,家長對孩子的學校情況有壹定的了解,並與學校保持聯系。
第三,父母和孩子的關系不壹定是親密的,但壹定是相互信任的。家長經常提醒孩子,在上述情況中,有人在侵害孩子的權益,對孩子實施校園暴力。孩子壹定要及時告訴信任的大人,尋求幫助。
然而,當涉及到校園暴力時,孩子們通常不願意主動告訴父母,除非事情嚴重到無法結束。原因可能是孩子受到了校園欺淩者的威脅,或者是孩子覺得不好意思告訴父母,或者是孩子害怕父母責怪他,或者是孩子擔心父母反應過度,被其他同學嘲笑,等等。
這時候,家長往往可以通過平時和孩子的接觸,找到壹點端倪。
孩子們的行為會因為校園暴力而改變:
不願意上學,不願意參加學校活動。
永遠不要談論妳的朋友。
物品經常丟失,而且沒有原因。
衣服經常穿破。
他經常顯得害怕和焦慮。
情緒越來越不穩定,經常哭。
學習成績明顯下降。
體力下降,晚上睡不好。
我越來越消極地看待自己。
網絡欺淩的癥狀有:
我不太想上網
孩子在被短信、留言、私信、郵件提醒時,會非常緊張。
使用電腦和手機後明顯抑郁。
父母進屋就關掉電腦屏幕,或者把手機藏起來。
收到可疑電話、郵件、短信等。
不想和朋友出去,學習成績下降,做什麽都心不在焉。
很多家長發現了這些線索,憤怒地跑去質問孩子,並揚言要給孩子報仇。這種表現雖然是出於對孩子的愛,但很可能會讓遭受過校園暴力的孩子更加害怕和擔心。因為校園惡霸經常會威脅孩子“如果妳告訴父母/老師,我就……”,父母不可能壹直在學校保護孩子。同時,家長的過激反應可能會讓已經遭受創傷的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更大的傷害。
所以,這個時候,即使家長再憤怒,再熱血,也要讓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坐下來,用支持的態度告訴孩子,妳很擔心他/她的近況,希望能和他/她談談在學校發生的事情,無論發生什麽,妳都會幫助他/她。
父母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壹個面對校園暴力依然自信樂觀堅強的家長,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可能的結果之壹就是孩子拒絕告訴父母。家長要保持冷靜,告訴孩子妳能理解他/她的決定。如果家長覺得問題沒那麽嚴重,可以先什麽都不做,繼續用溫柔體貼的態度和孩子相處,耐心等待孩子開口。如果家長覺得問題比較嚴重,或者比較擔心,建議直接聯系學校了解情況,安排心理咨詢師(如果有的話)或者其他孩子信任的成年人與他們溝通。
第二種可能的結果是,孩子告訴他/她的父母是誰在學校欺負了他/她。這個時候,有了足夠的信息,家長就可以判斷孩子所遭受的校園暴力的嚴重程度。
如果很嚴重,比如死亡威脅,或者校園暴力已經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長應該告訴孩子,這是壹個非常嚴重的事件,家長必須立即向學校甚至警方報告,保護孩子的安全。
如果不是太嚴重,比如同學之間推搡,問問孩子要不要父母出面解決。如果孩子說可以,家長可以聯系學校說明情況,表示願意與學校和欺淩者家長和平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說不願意,家長也要尊重孩子的意願,告訴孩子,妳作為家長,永遠支持他/她。家長可以提出做孩子背後的“軍事顧問”,教給孩子壹些簡單及時的面對校園欺淩的方法,比如大聲對校園欺淩說不,無視校園欺淩者的嘲諷和侮辱,避開有校園欺淩者的地方,鼓勵孩子自己向老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