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夏天,羅潤發因為身體殘疾,二年級還沒畢業就輟學回家幫父母做家務。
掃地、做飯、洗衣服、拼花成了羅潤發的日常工作。
羅潤發雖然是個殘疾人,但他心裏也有壹個願望。他渴望進入大學,成為壹名科學家或醫生,像其他學生壹樣過那種校園生活。然而,他的殘疾讓他遠離這些。
有壹天,壹個以前的同學來找羅潤發,說找到工作了。羅潤發逼著父母給自己找工作,他要麽拒絕,要麽低頭嘲諷:“我連路都不會走,還想找工作,省省吧……”
壹個好心人開導父母,現在什麽都靠關系,父母就虛心求援。最後壹個福利廠的領導答應過來看看。
那天,羅潤發穿得整整齊齊,早早地呆在家裏等著領導“相親”。結果領導看到羅潤發的樣子後說了壹句“大家商量壹下吧”,就再也沒來過。
羅潤發徹底絕望了。他哭著開始絕食。他壹遍又壹遍地問媽媽:“媽媽,妳不是說我生下來就死了嗎?”妳為什麽要救我?妳不應該救我。如果我死了,我就不會有現在的痛苦了!妳不會有我這個累贅和負擔的!妳為什麽要救我?為什麽?"
母親無言以對,只有眼淚在臉上不停地流。她的心和羅潤發壹樣,不斷被刀子剜出來,不斷流血。許久,她忍住眼淚,勸羅潤發:“兒子,妳不要難過,只是因為妳找不到工作,妳媽媽會養妳,妳媽媽也能養妳。”
於是乎,天生勤勞的肖潤發不僅每天做家務,還不停地學習媽媽布置的作業:會計、縫紉、收音機維修、鐘表維修。能讓小潤發以後有飯吃的技能都是他媽教的。1980年3月,母親甚至在鯉魚橋給兒子找了個老中醫,讓他陪著老中醫,跟他學點中醫。
1980 10壹個叫宣的同學把壹本珍藏在家裏多年的繪本送給羅潤發消遣。於是,羅潤發就用這些繪本在家裏擺了個書攤。借書收費1分錢,成了羅潤發的第壹次創業。羅潤發記得,生意最好的壹天,他花了42分錢。那天他很開心,第壹次用自己的錢給媽媽買了壹斤米酒。
二次創業:父母之愛“開啟”創業之旅
1981,父親單位領導看羅潤發壹直找不到工作,破例讓羅潤發在單位門口擺攤,讓他自立門戶。
165438+10月1日上午,天下著蒙蒙細雨。我媽背著羅潤發來到二建公司門口,擺了兩桌四仙,放了些50元資本認可的瓜子、啤酒、香煙,讓羅潤發擺攤。
每天早上七點,父親帶著羅潤發到公司門口,先擺好桌子,從接待室的櫃子裏拿出物品,分別擺放好,然後上班。晚上,家裏人把這些物品和桌子放回接待室的櫃子裏,然後擡著羅潤發回家。
壹些退休的師傅經常來幫忙。等桌上的酒賣完了,他們會把酒從接待室的櫃子裏拿出來補上,給羅潤發泡茶。
帶著對羅潤發的壹份同情,身邊的人經常來這裏買東西。因為羅潤發行動不便,那些客人都是自己調飲料,自己取貨,然後把錢給他。這個小店變成了自助商店。
冬去夏來,羅潤發在父親單位門前擺了7年的雜貨攤。因為是在屋檐下,冬天冷風吹,夏天太陽曬,他爸每天還要把攤子擺進去,特別辛苦。更重要的是,今年單位在福山西路給父親分配了壹套房,於是在6月1988 10,羅潤發結束了地攤生涯,回到家中,在父母原來的房間裏開了壹家小店,也增加了不少貨,成了壹家像樣的店。
在擺雜貨攤的八年裏,羅潤學會了自信,學會了如何與人打交道。閑暇之余,羅潤發不斷自學寫文章、看書、學英語、學書法。他的文章經常在報紙和期刊上發表,書法在市比賽中獲獎。這也為他以後的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次創業“飛達”創業之路是苦樂參半。
到1988年底,各單位都在搞企業標準化管理和全面質量管理,社會上印刷廠的生意好得出奇。5438年6月+1988年10月,羅潤發的叔叔給他帶了壹臺“雙鴿”牌的舊機械打字機來學習,他也可以給壹些單位打字,賺點錢。經過壹周的學習,羅潤發很快掌握了打字技術,於是開了壹個小店,給別人打字。
壹年後,羅潤發憑借嫻熟的技術和優質的服務出了名,生意也越來越好。他深厚的文學修養也對他的打字事業幫助很大。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周有濤先生特別喜歡讓羅潤發打印他的手稿,羅潤發總是把壹篇篇耀眼的手稿打印成漂亮的文章。市教育局還把研究文章和教育記錄寄給羅潤發打印。市環保研究室主任壽月穗對羅潤發評價很高,說別人是用手打字,羅潤發是用心打字。
時任質量管理協會會長的朱給了羅潤發很大的鼓勵和幫助。
1989 65438+2月,我媽傾其所有積蓄,買了壹臺286組裝電腦和壹臺愛普生打印機。羅潤發開始自學電腦。
由於我只讀到初二,所以根本沒見過電腦。看著那東西,羅潤發不知道從何說起。所以他去找他的好朋友尋求建議。他的好朋友告訴他,學計算機的大學生只能學壹點點。他這種人是永遠學不會的,就別費勁了。聽著別人的勸說,羅潤發搖了搖頭。天生倔強的他堅信別人自己也能做到。於是,不分白天黑夜,羅潤發除了吃飯,其他時間都在電腦上度過。由於過度勞累,羅潤發日漸消瘦,眼睛經常發紅,看不清東西。為了趕時間,講信譽,有時候羅潤發要從早上7點工作到淩晨4點。他太累了,頭發熱,心跳。醫生說他有嚴重的低血糖。那幾天,羅潤發眼睛經常昏花,看不清東西,牙齦不停出血。每次出血,羅潤發都用冰棍或者涼水止住。看不清楚的時候,可以在床上休息五分鐘。
夜似乎很靜,空蕩蕩的巷子裏除了雨點的聲音沒有任何聲音。蒼白的路燈倒映在碎石路上。時針已經指向淩晨三點,壹間破舊平房的窗戶裏,還有燈光,吱吱的打印機聲在這夜空中格外刺耳。遠處,天空已經露出了曙光。
壹天晚上,天空下著雪。羅潤發幹完活正要休息時,外面突然有人敲門。羅潤發起身壹看,原來是壹個在電臺工作的記者,手裏拿著厚厚的壹疊材料,說明天要送到省裏去選拔。妳能幫我趕上嗎?羅潤發也沒說什麽,壹直到淩晨三點也沒在意自己的腿冷。結算的時候,他說要自己掏錢。能便宜點嗎?羅潤發沒有收他。後來朋友知道了,都說他太傻了。他應該多收加班費,但他沒有。不過,羅潤發覺得作為壹個殘疾人有這份工作還是不錯的。如果能給別人帶來方便,他心裏會覺得很幸福。這就是羅潤發的性格,不把盈利看得很重。壹天下午,因為晚上沒有休息好,羅潤發在打字。突然,他感到壹陣眩暈,從凳子上重重地摔倒在地。他的肋骨又斷了,刺骨的疼痛仍然揮之不去。
除了繁重的工作,嚴重的營養不良讓羅潤發的身體越來越虛弱。通常,壹個燒餅是兩頓飯的食物。因為家裏窮,行動不便。每當羅潤發半夜從打字桌上爬下來,就想吃點夜宵,喝點熱水,或者用熱水洗腳。但看到母親熟睡的樣子,羅潤發又不忍心叫醒他們,只好靜靜地躺在濕冷的床上。
最後,長期繁重超負荷的工作讓羅潤發病倒了。1994 165438+10月1,羅潤發突然覺得右眼看不清了。他以為是因為工作太累了,也許休息壹下就會好的。但到了第二天、第三天,羅潤發的眼睛越來越模糊,去醫院檢查,說眼底血管破裂,必須馬上治療。羅潤發打完針回到家裏。壹位顧客正在等他。看著他焦急的眼神,羅潤發默默打開電腦,用僅剩的左眼為他打完了材料。客戶走後,羅潤發癱在電腦前,眼睛劇烈疼痛。
第二天,羅潤發的左眼也出血嚴重,眼前什麽也看不見。他覺得自己好像掉進了壹個冰洞裏。那壹天,他的父母拖著他去了醫院。
今年冬天,羅潤發覺得特別冷,特別長。更讓羅潤發傷心的是聽到父母在背後偷偷哭泣。他壹邊哭壹邊說:“我這樣打字本來可以找到工作的。誰知道我要是生來就有這種病,以後眼睛真瞎了怎麽辦?”妳真的想讓我們養它壹輩子嗎?為什麽我們的生活如此苦澀...
經過半年的治療,羅潤發的眼睛逐漸好轉。後來,由於反復出血,羅潤發的左眼嚴重黃斑變性,看不清東西,只剩下右眼視力微弱。
我從事打字工作已經五年了,從那以後因為眼疾而擱淺。
第四次創業:電腦培訓學校,古城有名。
1995年4月,前壹位客人帶著女兒到店裏,讓羅潤發教電腦。兩個月後,女兒帶著精湛的電腦技術來到單位,受到了單位領導的高度贊揚。消息傳開後,找羅潤發教計算機的人逐漸多了起來,這讓羅潤發又看到了新的希望。然後,壹個開設電腦培訓班的想法出現在我的腦海裏。
1995年6月,羅潤發用兩個小凳子爬到魯迅小學旁邊的市教委職教處。壹個女老師問他想幹什麽。羅潤發告訴她,她想從事計算機培訓。如果我問了手續,我該怎麽辦?老師怔怔地看了羅潤發兩分鐘,然後給了他三張表格讓他填。
羅潤發特別開心,也特別感動。他首先想到的是努力,做出點成績,否則對不起老師給他的信任和幫助。
正在下樓梯的羅潤發正在思考如何做好學業,卻不知道哪裏出現了壹個孩子。孩子怔怔地看了他壹會兒,突然伸手推開羅潤發,滾到樓下羅潤發多處骨折的腿上。手術沒有做好,但他又躺在了病床上。
1995年9月,飛達電腦培訓中心正式成立。
這不是電腦培訓中心,甚至算不上是培訓班:兩臺舊的小霸王學習機,兩臺沒有聲音的舊黑白電視機(那是我媽給的500塊錢從小區買的),再加上壹臺舊的286電腦,兩張字根表和幾張破舊的小板凳,這是當時飛達電腦培訓中心的全部家當。
當時紹興有大專、師專、王馬電腦學校等學校開辦的電腦培訓學校,也有“市職業技術培訓中心”等官辦培訓機構。師資和設備都很先進,有靠山,而羅潤發什麽都沒有,既沒有電腦設備,也沒有師資,更沒有名氣。當時他唯壹的想法就是如何生存下去。活下來才有希望。
羅潤發記得和朋友有這樣壹段對話:
羅:我想做計算機培訓。
朋友:什麽,妳這麽想做電腦培訓?沒辦法,妳文化太低了。
羅:我知道,我不懂電腦程序,但我做過五年打字員,對Wps比較熟悉。我可以教他們這些經驗。以前有個朋友跟我學,效果很好。這是我的專長。
朋友:但是妳既沒有裝備,也沒有名氣。沒有人會來這麽破的地方學習的。現在很多學校都有電腦培訓,設備比妳好,環境比妳好。都是學生少,妳無從下手。
羅:第壹期不學,還能繼續學嗎?
朋友:它們是分階段運行的。第壹期完成後,他們將在下壹期滿員後運行。也就是說,壹個月不學,下期就沒辦法練了。
羅:他們在星期天、晚上和節假日休息嗎?
朋友:他們當然要休息。有沒有學生對他們來說無所謂。
羅:那我壹定有事!節假日和晚上我都不能休息。壹個月不學,還可以繼續學。我可以不吃不睡地教學生。他們壹兩個辦不起課,我可以教壹個學生兩個學生。反正我在家也沒事幹。
那壹年,羅潤發首次提出了“隨時學,保教會”的教學模式。
1995年65438+2月11的早上,來了壹個學生。這個學生非常理性。她來這裏幾次後,引起了羅老師的註意。羅潤發問她想不想學計算機。她說條件這麽差,質量還可以嗎?那些學校的設施非常好。
羅潤發讓她坐下,對她說:“我知道妳說的是真的,但是我現在的條件不允許。如果妳讓我不能像現在那些學校那樣辦,我沒有條件。但是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妳,我壹定會讓妳的學習滿意的。
妳是來學習知識的。雖然他們裝備精良,但妳帶來的是知識而不是裝備。"
她聽羅潤發說得那麽真誠,就相信了他,報了名。
整個訓練過程中,羅老師都認真耐心的教她,有時候會教到晚上十二點左右。經過壹個半月的訓練,她終於非常滿意了。畢業那天,她特意送了壹塊硯臺給羅老師留念。
羅潤發知道自己點燃了壹把火,這把火將照亮他未來的職業道路,帶著真誠和執著的辦學理念。
短短半年時間,計算機培訓在社會上已經小有名氣。為表彰羅潤發的成績,1995年底,市教育局授予飛達電腦培訓中心“市級成人教育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電視、報紙等媒體紛紛給予報道。
羅潤發珍惜每壹個學生。他知道自己沒有什麽好條件,有的只是壹點點可憐的自信和毅力。市場競爭是規模、環境和實力的競爭。所以,每時每刻,羅潤發都在小心翼翼地維護著這棵弱小的幼苗,生怕它壹不小心就死掉了。他知道,他能做的,也是他現在唯壹能做的,就是認真教好身邊的每壹個學生,讓他們真正學到東西。只有教好身邊的學生,這些學生出去後才能引進新的學生,培訓中心才能壹天天地生存下去。
人是需要目標的,但是需要壹步壹步去實現。講究階段性,太遠的目標往往是空洞的。
現在的培訓行業已經開始關註培訓後的就業問題,但是羅潤發在1995年剛開始培訓的時候,就已經考慮給學生介紹工作了。他知道自己的環境,設備不如別人,硬件沒有優勢,所以從其他方面考慮。學生壹個月不學,可以免費學;學好了以後,如果想找工作,先註冊,再想辦法給他們找相應的工作;工作中遇到技術問題,可以回來學校解決;如果公司或者自己的電腦壞了,可以帶到學校來,我們可以免費給他們修。截至目前,已為學生免費維修電腦近700臺。
羅潤發的真誠和自強,最終感動了很多人,彌補了硬件的不足。畢業後學生介紹朋友報名,小平房裏整天擠滿了學生。
每天從早上7點開始,羅潤發就開始了他忙碌的工作,搬著兩個小凳子給學生上課,輔導,出去辦事。有壹天,他外出辦事,途中翻車,膝蓋骨裂成兩截。那天,壹位好心人帶他去了學校。從那以後,羅潤發每次出門都要帶壹個幫手。
有壹年暑假,學生很多,小房子都住滿了。外面的陽光使房間看起來像個蒸籠。那天下午,羅潤發上完課,覺得很累。他的身體很熱,體溫39℃。睡了兩個小時,突然學生進來說壹直在等羅老師給他們上課。
羅潤發掙紮著起身給學生們上課。上了壹個小時的課,羅潤發只覺得世界都在顫抖。到最後壹句的時候,羅潤發已經沒有力氣爬到下面的凳子上了。
實在沒辦法再支撐下去了,他父母帶著羅潤發回了醫院。
即便如此,羅潤發還是很開心。在他心中,學生的利益比他的生命更重要。
對於羅潤發來說,工作是壹種事業,壹種想要體現人生價值的表演。為了這個價值,羅潤發願意付出任何壹種努力。
羅潤發知道自己能力有限,腦子不夠聰明。他是這樣想的:如果工作做得更好更細致,讓別人做不了,或者自己不願意做(又累又臟又苦),那麽顧客就會把生意帶給他,就會有生意(以前開小雜貨店的時候,羅潤發總是把蚊香片自己用,把好的按照顧客的要求留給別人,這樣小店的生意就會好壹些。
知道了這個想法,我就知道了為什麽像羅潤發這樣的殘疾人,能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壹步壹步走到今天,取得現在的成就。
“我可以夜以繼日地認真工作,讓客戶服務滿意。除此之外,我沒有別的辦法。不像有些人,我可以搞關系,可以社交。我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我沒有這個能力。我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受苦。”
羅潤發壹直這麽想,也壹直這麽做。
由於羅潤發對工作的認真堅持和對學生的真誠關心,培訓中心的生意壹天比壹天紅火,經常幾個學生爭壹臺電腦。尤其是暑假的時候,小小的培訓中心擠滿了人。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提高教學管理,羅潤發發明了壹天跑五節課的方法,從早上七點半到晚上十點滾動訓練,每天工作時間增加到十五六個小時。
羅潤發又開始超負荷工作了。就像開打字店壹樣,沒日沒夜,變成了工作狂,眼睛好了又開始超負荷工作。暑假結束,羅潤發的眼神深邃,臉色蒼白。
從65438到0997,培訓中心在紹興已經很有名氣了。暑假期間,每天有1300多人在這裏訓練。
2000年,羅潤制作了第壹套教學軟件《辦公自動化》,並編寫了配套教材。後來又陸續編寫了平面設計、工程制圖、三維效果圖設計、刺繡制版、印刷素描等課件和配套教材,首次通過多媒體課件授課。
規模也發展到了600臺高端電腦,1000平米的訓練場地,每天5節課,壹年6000多名學員。已成為集多媒體教學軟件開發、計算機教材編寫、計算機教學網站建設為壹體的浙江省大型計算機專業培訓機構。
2005年與中國計算機函授學院、重慶大學網絡學院合作,開設計算機專科班。
同時,為400多名殘疾人朋友提供了免費培訓,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自18以來,* * *已培養各類計算機人才8萬余人,提供就業援助近3萬人。
培訓中心還為6名殘疾人提供了就業機會,幫助他們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目標,改變了精神面貌。
第五次創業:電商創業,為了更好的明天。
2008年4月,羅潤發成功轉型,和學校6名殘疾員工開始涉足電子商務,在淘寶上賣紹興酒。
羅潤發又開始了第五次創業,又搬了兩個小板凳,跑工商、稅務、淘寶,壹次次和他們溝通協調。他們被這位意誌堅強的“矮子”所感動,盡快為他辦妥了各種手續,並提供了最大的優惠幫助,尤其是淘寶公司,為羅潤發提供了非常優惠的扶持政策。
後來,羅潤發去各個酒廠尋求他們的幫助和支持。古越龍山酒莊破例為羅潤發頒發了首張授權證書。隨後,會稽山酒廠和鹹亨酒廠也提供了各種授權證明和貨源。
2008年5月,壹個全新的淘寶團隊正式成立,8名員工各司其職,協同發展。分工上,殘疾朋友負責裝修店鋪,提供售後服務。在業余時間,他們繼續培養新的殘疾人朋友,而身體健全的人則負責采購、裝運、包裝和運輸。
羅潤發因為熟悉各個部門,辦事方便,負責淘寶各方面的協調。並把16創辦的電腦學校交給下面的工作人員管理。
誰知大家高興了幾天,卻遇到了困難。因為淘寶店鋪已經不允許經營酒類,剛剛上傳的產品已經下架。
看著那些終於建立起信心的殘疾員工,壹臉愁容,羅潤發再次來到淘寶與管理員溝通。
那天,羅潤發讓助手推著輪椅從杭州汽車站到文二路上的淘寶公司。淘寶小二第壹眼看到羅潤發,就被羅潤發自信的笑臉和堅持所感染。聽完報告,他被創業團隊感動,答應開綠燈。於是,壹切恢復正常。
另壹個障礙已經過去。
終於,生意來了。我記得第壹個來買酒的客戶是壹個內蒙的客戶,買了兩壇九斤的王寶和黃酒。因為沒有和物流公司打過交道,為了保證運輸安全,羅潤發特意讓人跟著坐輪椅的配送員,到達中通物流公司,希望他們安全小心,態度非常誠懇。畢竟當時很脆弱,所以那時候不要賺錢,要賠錢。
接下來的幾天,大家都活在恐懼中,害怕聽到顧客說酒壞了。好在東西終於安全到達,懸著的心放下了。
由於黃酒體積大,易碎,不便於采購和運送,位於四樓電腦教室的倉庫已經不能滿足這項特殊工作的要求。他們在延安廬山路再就業市場的壹個倉庫裏找到了臨時住處。
因為倉庫太破舊,環境潮濕,存放在那裏的黃酒時間久了會發黴變醜,影響銷售。三個月後,羅潤發不得不尋找新的場地。
2009年6月5438+10月65438+5月,在相關領導的幫助下,羅潤發搬到了城東平江路的網絡科技創業園,終於有了理想的辦公場所。
辦公場所理想,生意越來越好,年銷量不斷攀升,這讓羅潤發和他們的殘疾人團隊對未來充滿了幸福感和信心。
心中願望:建立全國殘疾人精英創業培訓基地。
在羅潤發的心裏,始終有壹個夢想,壹個無法抹去的情結在困擾著他:辦壹個真正能幫助殘疾人,幫助他們成功的基地。這個夢困擾了羅潤發很多年。
雖然羅潤發的電腦培訓學校已經培訓了上百名殘疾人,也在學校安置了很多殘疾員工,但是每當看到更多的殘疾人因為行動不便或者聽力不好找不到工作,羅潤發總會感到無奈和難過。
雖然很多殘疾人因為掌握了熟練的電腦技術,通過羅潤發的人臉推薦找到了理想的電腦工作,但是更多的殘疾人如何通過創業就業自食其力呢?羅潤發想建立壹個能真正為殘疾人提供技術和創業就業幫助的基地。這個夢困擾了他好幾年。
羅潤發決定成立殘疾人創業基地,為那些想創業、想成功但缺乏機會和平臺的殘疾人提供實質性的幫助。
據朋友勸說,現在辦公場地不錯,租金不高,生意不錯。安心做生意,攢點錢,為以後的人生積累點財富。為什麽壹定要創業基地,那麽辛苦?
但是,在羅潤發的心裏,為殘疾人做事情,讓更多的殘疾人成功,比什麽都省心。
於是,在羅潤發笑臉的懇求下,妻子開始為他尋找新的更大的基地。
2012年2月,妻子給羅潤發在東湖鎮永寧工業園找了壹套房子,有宿舍,有食堂,有晾曬衣服的花園。羅潤發非常滿意。
2012年8月,“羅師傅”全國殘疾人精英創業培訓基地正式成立,開始為全國的殘疾人朋友提供線上創業培訓,實現了他們多年的夢想。
在這裏,我們除了繼續在網上賣米酒,還為全國各地的殘疾朋友提供免費的網上創業培訓,從網店設計、產品定位、開店到推廣,讓更多的殘疾朋友通過這次培訓走上自主創業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