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水稻拋秧、育秧、直播栽培的技術規範是什麽?

水稻拋秧、育秧、直播栽培的技術規範是什麽?

我國水稻種植環境多樣,種植制度多樣,品種類型豐富,品種生長期多樣,為不同的水稻種植方式提供了基礎。隨著農業勞動力的轉移,水稻生產迫切需要省工節本的水稻栽培技術來提高勞動生產率。因此,在不同的水稻生產條件下,發展了拋秧、放秧和直播技術,以節省勞動力和成本。在適宜應用拋擺直播技術的地區,只要品種選擇得當,技術運用到位,水稻高產高效是可以實現的。增產增效:直播水稻是在田間播種水稻種子,提高了播種速度,節省了育秧的人工和成本,每畝節省1.5 ~ 2個工人,節本增效明顯。

水稻拋秧是利用缽軟盤、旱地無盤育秧等方法代替傳統的手工插秧。移栽改為拋秧,減輕了栽秧的勞動強度,提高了栽秧效率,節約了種子和稻田,節約了成本,高產增收。在壹些水稻主產區,該技術可有效解決晚播晚育秧、生育期縮短、種植季節緊張等產量限制因素。它具有高產、穩產、省工等優點。

水稻育秧采用盆缽育秧,而不是傳統的手插苗床,將插秧改為育秧,減輕了插秧的勞動強度,節約了秧田和種子。移栽後秧苗返青快,發芽早,增產效果明顯,特別是在移栽時氣溫較低的地區,如東北地區。水稻旱缽育秧稀植擺栽技術是壹項高產栽培技術,具有秧苗根系營養面積大,移栽時不散落營養塊,分秧時不傷根,栽後苗直,群體分布合理,返青快,分蘗早,低位分蘗充分利用,有效分蘗多,每穗粒數和千粒重增加,結實率提高,抗旱增產等特點。

(1)水稻直播。技術要點是:①品種和直播方式的選擇。根據生長季節,選擇生育期適宜的抗倒伏水稻品種。根據季節、種植制度等因素,選擇幹直播或濕直播。目前在國內,直播以手工為主,也有壹些機械直播。2播種。播種前,施底肥,直到土壤被打碎並平整。浸泡種子吸收足夠的水分,加速發芽播種。種衣劑可用於拌種和播種,防治地下害蟲的危害,提高出苗率。播種量:常規早稻品種3 ~ 4公斤,雜交早稻2 ~ 3公斤,單季常規粳稻3 ~ 4公斤,單季雜交秈稻1.0 ~ 1.5公斤。③雜草控制。雜草嚴重的田地可以除草三次。先把水田整平後,灌溉3cm水層,然後每畝噴丁草胺100 ~ 150g。施藥後,保持水分5 ~ 7天,然後排水播種。第二,選擇合適的除草劑,在播種後殺死雜草。第三,在幼苗出現後,使用殺蟲雙、除草劑丹和丁草胺除去雜草。雜草不嚴重的田地,選擇前兩次除草。(4)密植。在苗木3-4葉期時,應稀植,在密植區進行補植,做到均勻、整齊、苗壯苗。⑤水管理。催芽直播時,保持畦面濕潤,3-4葉期後開始保持淺水,促進分蘗。直播稻分蘗期後的水分管理與移栽稻相似。當分蘗數達到預期目標穗數時,及時旱田,控制無效分蘗。⑥肥料管理。施足基肥,壹般每畝有機肥1000公斤左右,碳酸氫銨25-30公斤或尿素10公斤,過磷酸鈣25-30公斤,氯化鉀6-7公斤。分蘗肥壹般分兩次施入。第壹次在3 ~ 4葉期配合灌溉,每畝施尿素4 ~ 5公斤,施後7 ~ 10天每畝施尿素5 ~ 7公斤。穗肥的施用時期和用量根據苗情確定。壹般每畝追肥5公斤左右。⑦化學控制措施。壹是播種前,用2000 mg/kg (30 ml水15 kg)的通用水稻通天寶浸種催芽;二、拔節期葉面噴施萬能稻噸天寶,每畝15公斤水噴施30毫升稻噸天寶;三、灌漿期(齊穗期)葉面噴施萬能水稻通天寶,水稻通天寶30毫升,噴施15公斤水,1畝地。

註:直播成敗的關鍵在於基礎苗的合理數量。如果苗數不均勻,就要移近,移細。開排水溝,壹起排苗,控苗防倒伏。原則上直播不適合南方連作晚稻。

適宜區域:連作早稻和華南部分單季稻區。

(2)拋秧。技術要點如下:

①選擇合適的品種。選擇抗病抗倒伏能力強,中大型穗型的水稻品種。

(2)培育適齡壯苗。已經開發了諸如適於拋秧的水稻育秧盤育秧和無盤旱育秧的技術。

壹、水稻育秧盤育秧技術。苗床可以是泥水田或旱地。選擇土壤肥沃的平地作為苗床,使用壯秧營養素等專用肥料,做成營養土。根據季節、品種類型、秧齡和種植密度,選擇不同孔的拋秧盤。對於雜交水稻,應選擇孔徑較大(每盤孔數較少)的秧盤。壹般按1: (35-40)的秧田比標準,每畝地要用55-60張塑料軟盤(434孔)。根據當地水稻的安全齊穗期,確定適宜的播期。常規粳稻田用種量3公斤左右,雜交中秈稻1 ~ 2公斤,雜交稻2 ~ 3粒/穴,常規稻2 ~ 4粒/穴。浸種催芽後,用萬能水稻通天寶(2000 mg/kg,30 ml水15 kg)浸種8小時,拔前取出,瀝幹水分,播種,播種後蓋營養土。旱地育苗,播種前要給苗床和秧盤底部土壤澆足水。連作早稻和部分單季稻育苗時需要覆蓋地膜保溫。適時揭膜、施肥、澆水。壹般苗齡20 ~ 30天,4 ~ 5年生葉時施放。

二、水稻無盤育秧技術。a .選擇合適的型號。幹育保姆主要有兩種,壹種是拋秧型,壹種是插秧型。拋秧技術應選擇拋秧類型。b .確定劑量。幹育保姆350克包衣水稻種子1 ~ 1.2公斤..c .通用通天寶浸種。用2000毫克/公斤水稻噸天寶(30毫升水15公斤)浸種。播種前將稻種浸泡在2000mg/kg米噸天寶水溶液(30ml水15kg)中8h,低溫浸泡12h,然後取出稻種瀝幹水分。d .塗殺菌劑。將包衣劑(殺菌劑)倒入臉盆等圓底容器中,然後將浸泡後的水稻種子慢慢加入臉盆中進行滾包衣,邊加入種子邊攪拌,直至包衣劑完全包裹在種子上。e .給腳底澆水。應充分澆幹苗床底層水,使苗床0 ~ 10 cm土層含水量飽和。f .均勻播種。無盤拋秧播種壹定要均勻,做到秧苗攜帶的泥球大小相對壹致,提高拋秧成苗率。g、播種後覆蓋細土。播種後,苗床要用細土覆蓋,然後用噴壺澆水,再噴灑旱育秧田專用除草劑。h、覆膜,保溫保濕。為保證秧苗整齊、均勻、壯實,播種後要覆膜,秧苗整齊後逐漸揭膜,揭膜時壹次性補水。壹、拔苗前壹天下午,要給無盤拋的苗澆足水,將土浸透壹次,保證拔苗時苗根攜帶吸水泥球。j .其他管理以旱育秧常規管理為基礎。註:播種前來不及用噸田保浸種的,可在1的心期噴在兩片葉的葉片上,濃度為30 ml水15 kg,這是1畝地噴灑用的苗數。

③拋秧密度。保證合理的基本苗,提高拋栽質量。本田精耕要求田面高差不超過3 cm,根據天、苗適時拋秧,提倡定向點拋秧,拋足基本苗,提高均勻性。南方稻區早稻和晚稻每畝種植3萬穴左右,雜交中稻每畝種植654.38+0.6萬~ 654.38+0.8萬穴和4 ~ 5萬株基本苗。常規粳稻每畝田拋1.8萬~ 2萬穴,6萬~ 8萬基本苗。北方稻區畝產1.8萬~ 2萬穴,基本苗5 ~ 6萬株。田間每隔3 ~ 5米留壹條寬30厘米的工作溝。拋後保持淺水層,促進活樹分蘗。

④肥水管理。根據水稻拋秧後苗期短、活樹早、出葉快、分蘗早的特點,采用先移後施氮的平衡施肥技術,基蘗肥與穗肥比例壹般為6 ∶ 4 ~ 5 ∶ 5。田間水分管理采用濕潤活樹、淺水分蘗、早曬控蘗、孕穗期至抽穗期間歇灌溉的方法。

⑤病蟲草害的防治。根據水稻病蟲害的發生規律,進行綜合防治,有效控制病蟲害的危害。

⑥化學控制措施。壹是播種前,用2000 mg/kg萬能水稻通天寶(30 ml水15 kg)浸泡種子,加速發芽;二是拔節期葉面噴施通用水稻通天寶,在15公斤水和1畝土地上噴施30毫升水稻通天寶;三、灌漿期(齊穗期)葉面噴施萬能水稻通天寶,水稻通天寶30毫升,噴施15公斤水,1畝地。

註意事項:選擇合適的秧齡期拋秧,提高拋秧的均勻性。

適用地區:主要用於南方稻區不同季節和尚未推廣機插秧的地區。

(3)水稻插秧。技術要點如下:

(1)缽苗盤準備和播種。a .品種選擇。選擇優質、高產、抗病、分蘗能力偏穗的中優質重型品種。苗床準備。東北地區應采用溫室保溫育苗。播種前1周準備好苗床,使苗床土壤細而平整,床面無殘茬和雜物。苗床的有效寬度與秧盤的組合寬度壹致。對於溫室旱地育苗,可以在苗床周圍建壹個5厘米高的小壟(平壟)。c .缽苗盤的選擇和營養土的配制。東北地區壹般選用352孔缽育秧盤(拋秧盤),每畝水田36 ~ 43盤(由出苗率和移栽密度決定),每盤用營養土2公斤左右。營養土與肥沃旱地土和腐熟豬糞按7∶3的比例混合堆放,播種前過篩,使用前加入適量壯苗劑充分混合。種子處理。播種前將種子曬幹3天,用9% ~ 10%鹽水或黃泥水精選,取出谷殼,洗凈後用斯波克浸泡消毒(水溫15 ~ 16℃,浸泡5 ~ 7天);浸種後加速發芽,待芽長到1 ~ 2mm e .播種。播種前要通過底部給床土澆水,盆孔底部要與床面緊密接觸,不能留縫隙。播種前,將營養土放入缽苗盤孔的2/3處,刮去多余的營養土,用細眼噴壺輕澆。營養土沈澱後,就可以鋪開了。用播種機播種或手工播種,每穴2 ~ 4粒。然後,覆土0.5厘米,最後把草封好,蓋上塑料薄膜。

(2)苗期管理,培育壯苗。壹是防止溫室溫度過高培育弱苗,二是防止低溫缺水培育幼老苗,三是防止因溫度劇烈變化導致苗死亡。a .苗齡。苗齡壹般為35 ~ 40天,出4.5葉,平均1分蘗的大苗。b .溫度控制。幼苗不同生長階段所需的適宜溫度不同。播種至出苗溫度低,大棚以密封保溫為主。出苗時出現“頂蓋”現象時,應及時將壓土打碎,輕澆、覆土。秧苗都齊了之後,放下塑料薄膜。苗期1葉心期1溫度控制在25℃左右,株高4.5 ~ 5.5 cm。1的兩片葉心溫控制在20 ~ 25℃,株高7.5 ~ 8.5厘米。1心期3片葉溫度控制在20℃,苗高12.5 ~ 13.5 cm。c .水管理。水分管理要缺水補水,尤其是2.5葉以後。由於缽苗抗旱性差,要註意澆水。早晨苗尖露水減少或中午卷葉時,早晚及時澆水,防止幼苗因高溫而死亡。水要慢慢的來回噴,不要泛濫。苗期1葉片1在心期開始通風鍛煉,促進向下控制。壹般晴天9: 00 ~ 10: 00開始通風,14: 00 ~ 15: 00閉膜保溫。通風時間和通風量應根據溫度而定。氣溫較低時,應減少通風時間和通風量。先註意通風口的下風側,慢慢打開通風口,每次逐漸加大通風量。育苗後期氣溫較高時,應從兩側同時通風,移栽前3 ~ 5天可晝夜通風或揭去大棚膜。疾病預防和控制。為防止氣溫急劇變化,應以青枯病和猝倒病為主要防病措施。在1.5 ~ 2.5的苗期,噴施移栽靈、育肥靈或抗枯凈預防青枯病和猝倒病或結合澆水,噴施pH為1 ~ 3倍的酸化水預防猝倒病,然後用清水沖洗。肥料管理。幼苗第三葉期後,如果葉片普遍青黃,可用硫酸銨將水噴在葉片上,噴完肥後要澆上水,防止幼苗灼傷。

③整地和施基肥。翻地前每畝施農家肥1500斤(隔年施)。肥料壹般為每畝磷酸二銨6.7 ~ 10公斤,硫酸鉀6.7 ~ 10公斤,尿素16.7 ~ 20公斤。耙前施硫酸鉀3.35 ~ 5公斤和65438+磷酸二銨0.7 ~ 2.5公斤作底肥。尿素11 ~ 13kg,磷酸二銨3.25 ~ 4.9kg作為分蘗肥,尿素5.7 ~ 7kg,磷酸二銨1.75 ~ 2.6kg作為穗肥,其余3.35 ~ 5kg作為穗肥。提倡秋耕春耕,用幹耙或旋耕,然後灌溉為水耙。盆栽軟盤用土培育矮壯苗,整地要求田塊平整爛,高度不超過寸(3.3厘米),不露水。根據地區和品種的特點調整育苗密度。

④適當稀植:行距30 cm,株距15 ~ 22 cm,每畝10,000 ~ 15,000穴,每穴15 ~ 22穴。黑龍江第壹、二積溫帶可稀植,每平方米15孔左右,第三積溫帶密度可適當增加,每平方米18 ~ 22孔。苗要放在同壹深度,每穴壹盆體,深度1 ~ 2 cm,保證行直、穴平、根不嵌套。

⑤本田管理:水稻擺栽後本田的肥、水、病、蟲、草防治技術與手插秧、機插秧的高產栽培管理基本相同。可以采用與手插秧和機插秧相壹致的高產栽培管理技術。

⑥化控措施:壹是播種前,用2000mg/kg萬能水稻通天寶(30ml水15kg)浸種催芽;二、拔節期葉面噴施萬能稻噸天寶,每畝15公斤水噴施30毫升稻噸天寶;三、灌漿期(齊穗期)葉面噴施通用型水稻噸天寶,每畝噴施15公斤水30毫升水稻噸天寶。

註意事項:控制每穴2 ~ 4粒的播種量。培育幹燥健壯的幼苗,以合理的方式種植。適宜地區:水稻擺秧適宜在東北稻區、北方稻區、南方單季稻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