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村”網絡簡介
縣村三級電子政務平臺
百萬村(社區)上網工程
村(社區)自治門戶網站
l萬村的概念。com
什麽是電子政府?定義太多,表述不壹,特點不壹。就筆者而言,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建設和應用的概念或定義傾向於電子政務專家汪玉凱先生的壹些觀點(詳見附件)。中國電子政務如何實現“低成本、集約、實效”的目標?萬村。com已經邁出了探索的第壹步。萬村設計。com就是建立在這樣壹種政府服務型、人民接受型的連接模式上,這就要求政府部門強調公仆的主動性和人民的便利性。雙方的互動要人性化,要開放,要實用。雖然電子辦公是電子政務的理想模式,但在目前行政辦公模式的限制下,進展不可能太快。培養人們使用電子政務的習慣,逐步實現電子辦公為民、為政,無疑是壹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Wancun.com的理念是:加強地方行政領導,完善縣鄉政府服務職能,改善行政長官態度,方便群眾獲取政府信息,提高村(社區)級文化建設,推進村民自治,發展村社區經濟!
l .客戶的最低行政區劃、便利化和習慣化
“萬村”網絡建設初期,在調查農民對電子政務的認知時,有這樣壹個有趣的過程。我拿著筆記本電腦,讓壹個60歲的黨員看看搜狐的網站,給他講講電腦。他只是用眼睛掃了壹眼。然後我打開他們縣政府的門戶,指著縣長的照片說:“這是妳們縣長。”他只是盯著照片看了幾眼:“就是他。人看起來挺精神的。”我接著打開“萬村”網站,向他介紹:“這是妳們村的網站,這是村務公開,這是政務公開,這是……”他馬上走過來打斷我:“慢點,慢點,上面還有這些嗎?”我耐心地告訴他。他壹直指著各個欄目,讓我給他打開。但因為當時只是試玩版,沒有內容。他嘟囔著罵:“為什麽這些個人(指村幹部)不把東西放上去?”
老農的反應說明了什麽?說明他關心的是他需要的,而不是宏觀的文件政策。這也說明電子政務需要有群眾基礎,需要選擇合適的表現形式,才能引起人民群眾的關註,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l .確定人與電子政務之間的關系
政府的主要職責是為人民服務,所以人性化服務需要人民參與,尤其是公務員。就目前情況來看,電子政務只需要向民眾發布信息,讓民眾通過網絡參政、議政、民主監督。人民群眾對身邊的事最感興趣,身邊的事都是基層公務員需要深入解決和回答的具體事項。與此同時,人民對政府事務視而不見。我們也做過這樣壹個測試:我們試著和壹個縣的公務員談農口的行政部門和職能,查了壹個小時才說出來。想象壹下,如果對象是壹個農民。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在設計“萬村”網絡架構的時候,是以村莊和社區為入口的。經過嚴格的註冊流程,公務員在公務員後臺設計了壹個可以向所轄區域任意組合發布信息的系統,即向全縣或任意數量的鄉鎮或社區發布信息。設計思路迎合了政府是服務型政府的特點,表現形式是在村落社區為個人發布政務。
問題咨詢實現了鄉鎮與縣城的互動。人民群眾瞎提問,公務人員主動回答,充分體現了公務人員的主觀能動性。綜上所述,這就要求電子政務必須始終貫穿為民建網的宗旨。
l電子政務應進行戰略品牌化和平臺化
第壹點說明了電子政務與平臺的關系,需要權威發布。既然權威需要品牌,那麽專家就要對各種電子政務網站的理念和設計思路進行評估,確定壹個模式,使其成為權威媒體,不重復建設。如果將“萬村”確定為縣、鄉、村三級電子政務的指定網站,那麽國家將集中人力、物力在這個平臺上對“萬村”現有框架下的軟硬件進行升級改造,不僅可以造福於民,還可以減少更多不必要的投資!
自推出以來,Wancun.com壹直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批評。迄今為止,它已註冊了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和2個特別行政區。265個地級市,32個地區,30個自治州,5個盟;808個市轄區,393個縣級市,1489個縣,116個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2個特區,20358個鎮,18847個鄉,1165438。有近30萬個行政村和居委會,登記在冊的村每天都在持續增長。
Wancun.com的投資得到了民眾和各行各業的認可,對全國電子政務的推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具體總結如下:
1.不必要的政府投資減少了。
按照目前的情況,建設壹個縣、鄉、村三級的門戶資源信息外網網站需要花費約1萬元,萬村架構模式將減少政府社會投入約80億元。這還只是保守的直接成本,還不算維護、人員工資、基本辦公設施、日常開銷等費用。
2.優化整合資源。
資源分散、可用性差甚至枯竭可以說是壹般網站的通病,尤其是村級門戶網站,甚至有些網站在政府號召下會逐漸消失。另壹方面,萬村在全國縣村集約化建站平臺上,免費為30萬個註冊村建設二級域名網站。在減少政府投入的基礎上,還整理匯總了近500萬條信息,形成了統壹、完整、健康、清晰的信息資源清單,在村級、村際、村際的溝通互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3.它極大地促進了電子政務的發展。
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電子政務的推廣和發展,同時投入了數百億資金用於電子政務的發展。因此,各級各部門同時開展了“千村網絡工程”、“村村通工程”、“門戶網站工程”,但與投入的資金相比,效果仍不理想。萬村建設。com從概念上將人們對電子政務的認識提高到了壹個新的普及水平。以村社區為門戶的形式,為全國3萬多個縣級和鄉鎮街道建設了網站,同時為30多萬個行政村建設了自己的網站。這只需要壹年時間。相對於各部門自建的門戶網站,可以說“萬村模式”是提升績效的最佳方式。作為壹個民營企業,以較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成效,是每個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道理。政府參與推廣和呼籲使用電子政務也是如此。Wancun.com進壹步實現了電子政務的全面普及和發展,成為電子政務建設新的裏程碑。
4.加快了村級文化建設、經濟建設和民主監督的快速發展。
擁有龐大的資源和用戶流量,萬村。com成了加快各地經濟發展的催化劑,同時市縣鄉村的文化、旅遊、工業、產業都有了展示的平臺,招商引資成了村民的話題。萬村在線已經成為壹些村普及技術、招商引資、調整產業的主要工具。網上政務、村務、財務、村級貼吧的公開,對提高村級幹部和地方公務員的道德水平有積極影響。
5.加快了村民自治的步伐。
我國《村民自治法》實施10周年以來,為村民自治提供了法律依據,民主參與、民主監督、民主自治、民主管理也成為村民的知識。財政、政務、事務的公開透明是Wancun.com的特色。村民學習和借鑒Wancun.com優秀的自治法規和方法,對推進和諧魅力鄉村建設有著可靠的依據。“三務”的公開透明和監督,也為村民積極參與、主動監督、民主決策提供了平臺。
目前l萬村網絡存在的主要瓶頸問題
壹年多來,Wancun.com的健康穩定運行得到了群眾和網民的高度評價,在社會上取得了很高的贊譽。同時,對電子政務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得到了相關專業人士和專家的壹致認可。然而萬事開頭難,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壹些制約萬村普及發展的問題,成為阻礙電子政務實施的頑疾。
主要原因如下:
1.對電子政務重視不夠。
電子政務建設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近年來在地方政府部門之間形成了壹套設置。然而,它的作用與其建設的根本目的並不相稱。究其原因,是各級領導對電子政務建設重視不夠。申請怕被監督,人是事情發展的關鍵,領導不重視。按照現在的體制,壹把手不支持的事情,在地方政府或者壹個單位都無法開展,更別說發展了。萬村。com作為村村通政務網站建設的樣板網站,是先行者。其公開透明性得不到各級各部門領導的重視,根本得不到支持,無法發揮其對電子政務的積極推動作用,更談不上優勢。
至今沒有壹個公務員註冊使用。
各級公務員的參與是電子政務建設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但在深入了解中,筆者認為,相當壹部分公務員在思想上還遠遠沒有認識到電子政務的長遠意義、電子政務為民服務的優勢、網絡電子政務的重要性,而是固守現行的政府辦公形式,忽視了電子政務的輿論作用。特別是對於壹個民營企業網站來普及電子政務的概念,人們往往以狹隘的思維去思考和認識新事物,所以從思想深處抵制和拒絕接受新事物。正是這種認識上的偏差,成為制約萬村推廣應用的最大“瓶頸”。com在各個級別和部門。
3.地方保護主義嚴重
地方保護主義在任何壹級政府或部門都會存在,阻礙新事物的發展,獲取小規模利益,這就是權利本位主義的特點。萬村。com作為深度收費,正在百萬村建設電子政務,想在其保護區開花結果,但難度和阻力有多大。比較自私的是“怕”,怕電子政務公開的透明和監督,怕標準效益下降,斷了利己之路,怕人民真正當家作主,怕人民監督等等。這些不正當的動機也阻礙了電子政務的實施。
4.存款不足
雖然Wancun.com被全國幾十萬個村、社區、街道所認可,但其電子政務和其海量的信息資源也對登記村的經濟發展、旅遊開發、招商引資、特色產業、科普宣傳、電子政務、文化積澱、村史檔案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然而,Wancun.com畢竟是壹家私營企業,其有限的資本投入已成為進壹步發展的障礙。
總之,就目前情況來看,電子政務要盡快轉型,實現統壹平臺,結合軟件技術實現低投入高效率,摒棄短論,循序漸進。首先強調政務,然後進行電子!強調實施,支持品牌,號召人民參與。國家應確定壹個專門的部門,重點負責品牌外網平臺的建設和應用,並結合電子政務網絡所有者制定專門的規則和評估管理。為各級政府部門提供各種信息,造福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農民。我堅信,通過專家、業主、關心電子政務的地方行政官員的共同努力,中國的電子政務將迎來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