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吳頌今的事跡

吳頌今的事跡

歌曲永遠不會過時。

從他的成名作《井岡山種南瓜》到《灞橋柳》(張彌)、《風帶情水帶笑》(楊鈺瑩)、《情歌到南方》(陳思思)、《那裏下過雪嗎》(周亮),晉松先生已經在歌壇打拼了近30年。他說:“我從來沒有像別人玩音樂那麽瀟灑過。多年來我壹直在努力,努力。“作為壹名頗具資歷的著名詞曲作者,晉松以其勤奮、敬業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流行樂壇不斷書寫著新的篇章。

培養楊鈺瑩在音樂界的聲望。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當港臺歌曲在中國大陸鋪天蓋地之時,已調任中國唱吧廣州公司任音樂編輯的吳頌今,壹直想探索壹條將民族音樂的情感“大眾化、市場化”的道路,以找到與流行音樂的契合點。然後,他想起了楊崗麗(楊鈺瑩,後來紅遍全國)——壹個小時候在南昌少年宮唱著他的作品《井岡山種南瓜》長大的小女孩。他特意安排時間帶她去廣州,在錄音棚輔導調整,安排她去廣州發展。

他向中國歌手、太平洋、白天鵝以及十余家中外唱片公司推薦了肖央,但最後都被認為“不確定”。她被介紹到廣州歌劇團,但對方只答應讓她做合同工...但晉松認定,她是壹塊潛力巨大的璞玉,壹旦雕琢,就會大放異彩。正好,剛剛創業的新時代音像公司準備錄制壹張專輯叫《為愛祝福》,想請當時最紅的“甜歌皇後”李來演唱,但對方因故壹直未能前往廣州。為這張專輯寫歌的晉松再次邀請楊崗麗演唱。雖然“新時代”對此有些猶豫,但面對晉松的“全合壹”,以及這個不起眼的小女孩之前為她錄制了壹盤“口水”歌曲磁帶的事實,她沒想到銷量竟然高達20萬。經過晉松和新時代音樂編導、作曲家韓成光、錄音師羅辰的共同努力,無數個日日夜夜磨練了青年歌手“三試”的錄音演唱,楊崗麗成為了楊鈺瑩。晉松的《風與愛和水歡歌笑語》唱了壹首《甜美的歌和美麗的女孩》。“甜歌”的始作俑者。

江西兵團總司令

羊城廣州有壹群江西人,在遠離家鄉的地方,為建設藝術王國而努力,無怨無悔。、朱、金玲、、譚、、劉婷、、小曾、皮蔡曉、劉巖、黃玉英、李文華、黃蓮、黃天、燕紅、燕軍、童飛、童丹、譚耀君、林梅、葉磊...這是壹些活躍在廣東樂壇的歌手。如果說鄧建國的明星工作室是廣東影視的壹匹黑馬,那麽晉松工作室就是江西人挺進廣東樂壇的橋頭堡。

吳頌今是壹位以創作歌曲《井岡山上的南瓜》而聞名的音樂家。那壹年,他從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畢業後,在江西擔任《心曲》主編。20多年來,他在井岡山下的紅土上執著地、大力地種植“音樂南瓜”,並移植到南粵大地,在那裏以兵團的形式大量生產,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吳頌今是“甜蜜歌曲”的創始人。在廣州工作後,他壹直在追趕時代潮流,不斷調整和更新自己的音樂思維。80年代末90年代初,與韓成光合作,為李、、朱曉琳、等歌手創作了大量民族化的甜美歌曲,改變了港臺壟斷市場的局面。

吳頌今視人才如生命。活躍在粵樂壇乃至國內樂壇的、金陵、、劉婷、、譚、,都是吳頌今這位伯樂的培養和推薦。吳頌今說:“我更喜歡培養來自江西的歌手。”幾年前,吳頌今種植的兩個情人不辭而別,這讓他感到痛心。但痛苦過後,他又重操舊業,壹如既往地當起了“江西郵政總隊”的“運輸大隊長”。他曾向廣東樂壇輸送了譚等壹大批人才,並為他們錄制了多張音樂專輯。但當時他們缺乏宣傳意識,成了廣東樂壇的過客,他還耿耿於懷。此外,還有來自江西的歌手,如於希和溫韜,以及青年歌手郭水良。吳頌今也希望能有機會和他結緣,為廣東音樂的繁榮而努力。

“晉松音樂工作室”

鑒於制作人的作用日益突出,為適應流行音樂的發展,1995 1月中揚廣州公司正式批準成立“晉松音樂工作室”。作為公司的壹個生產部門,開始了動態的運作。

工作室成立後的第壹個“產品”是陳思思個人專輯《情歌到南方》的發行。陳思思出生在湖南常德,湖南靈山的美景賦予了她清麗甜美的噪音和精致美麗的面容。65438到0993,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藝術系,只身闖入深圳娛樂圈。憑借實力,她很快躋身“深圳十大青年歌手”。後來,她被推薦與中國歌唱廣州公司簽約,晉松先生根據她的歌曲路徑進行編曲和創作,並很快錄制了她的首張個人專輯。《南方情歌》MTV在央視播出後,獲得了壹年壹度的“中國音樂電視銀獎”。作為“中國大陸第壹民謠歌手”,她迅速走紅。

投入妳的真情實感。

吳頌今先生的敬業精神在圈內是眾所周知的。他可以為專輯《臺灣省小歌手》找壹張理想的封面彩色照片,走遍廣州,然後拿著手裏的照片去幼兒園找小朋友進行“民意調查”;為了《中國美食唱響-佛跳墻》中歌曲《臭豆腐香》的音效,麥克馮被拖出錄音棚,直接進廚房現場演示。20世紀90年代初,該公司推出了減少開支和降低每個節目制作成本的措施。他註意到,笑話、幽默等書籍在書市上很受歡迎,電視節目中的喜劇小品也很受歡迎,但相聲的新創作卻跟不上。於是吳頌今從圖書館找了很多笑話資料,還特意找了當時在海峽之聲電臺工作的徐子凡來表演。為了加強現場效果,他從體育學院請來了年輕的笑聲...不知道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壹個全新的卡帶品種《玩笑連篇》誕生了,徐小帆被包裝成“玩笑大王”笑面扇,壹經投放市場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歡迎。無論是在擁擠的街道上還是在奔馳的火車車廂裏,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妳總能聽到“笑話,笑話.....”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專輯發行10集後,其《精選》獲得了中國視聽界的最高榮譽——金唱片獎。在中央電視臺' 95中國音樂電視大賽中,晉松工作室壹舉獲得兩項銀獎,成績斐然。

十年音樂擁軍——軍營民歌唱響軍營

吳頌今對軍樂情有獨鐘,30多年來創作了大量軍歌。70年代初,他寫了壹首贊美紅軍傳統的兒歌《井岡山種南瓜》。《戰地新歌》出版後風靡全國,成為他的成名作。上世紀80年代中期,晉松的隊列歌曲《射擊歸來的快樂》獲得《解放軍歌曲》優秀作品獎,並被總政治部選為向全軍推薦的歌曲。上世紀90年代,軍營民謠《我的老班長》《軍中綠花》傳遍軍營,深受戰士們的喜愛。有的還被編入解放軍藝術學院專業聲樂教材。

長期以來,他壹直在為軍隊發掘和培養音樂藝術人才。陳思思,優秀青年民謠歌手,曾為北京二炮文工團培養。節目中還介紹了小曾、老兵、黃誌堅、劉陽、秦天、高格、胡平、江蘇等20多位軍營民謠歌手。我在部隊培養輔導過很多優秀的詞曲作者。比如詞人,著名的軍旅如海政歌舞團的車庫(代表作《常回家看看》、《好日子》)、範(代表作《好人好夢》、《再借天道五百年》)、戰士歌舞團的陳步春(代表作《夢裏滿桂花》),都是在上世紀80年代由他創辦的“心聲出版學校”開始學習的。最近總政推薦的戰鬥精神歌曲《當妳的頭發像我的鋼槍》源於《軍營民謠》,歌詞及其作者王樂妍都得益於這位音樂園丁的支持和栽培。

十年來多次帶領旗下歌手擁軍,為央視警衛連、塔山英雄團、崗八連、白臺山英雄團等英雄連隊贈送歌曲和碟片。他到北京、廣東、廣西、河南、江西、雲南、貴州、江蘇、山東、安徽等十多個省市舉辦擁軍演出,親自教戰士唱歌。還與廣州軍區《政治指導員》雜誌聯合舉辦了歌唱創作大賽,並向花都坦克旅等部隊贈送了磁帶,受到解放軍官兵的好評,被譽為和平時期“音樂擁軍的典範”、“軍營民歌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