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標準不完善,投資回報沒有量化,導致建築節能不力。”霍尼韋爾自動化控制系統集團大中華區市場信息總監顏寶龍在分析綠色建築實施不到位的原因時表示。智能建築行業的發展趨勢智能建築未來的發展將主要體現在智能建築技術及相關技術的發展、智能建築應用領域的發展以及智能建築及相關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智能建築市場格局分析從區域來看,華東、華南、華北是中國最重要的智能建築市場,華東約占全國智能建築市場的1/4。我們預測,2014-2018年,上述三個領域仍將是主要的智能建築市場。但隨著區域經濟西移的發展,華中、東北、西南地區的建築智能化市場規模也將逐步擴大。圖表中國智能建築區域分布智能建築行業發展趨勢未來智能建築的發展將主要體現在智能建築技術及相關技術的發展、智能建築應用領域的發展以及智能建築及相關行業的可持續發展。(1)智能建築技術及其相關技術將以更快的速度發展。電子技術、自動化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等IT技術以及新材料、新設備等與建築業直接相關的技術的發展,為智能建築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術支持。智能建築的成就和可預見的發展前景吸引了大批優秀人才,為智能建築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人力資源。以國內情況為例,智能建築技術剛進入中國時,從事相關工作的技術人員屈指可數,有經驗的專業人才更是稀缺。經過多年的發展,智能建築及相關技術和行業的專業技術人員數量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並建立了相當數量的從事智能建築研究的專業機構;許多高校開設了智能建築相關課程,壹些大學開設了相關專業,培養從大專到研究生的專業人才,為智能建築技術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資源保障。由於智能建築驚人的發展速度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吸引了大量的資金,為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提供了可靠的資金保障。上世紀90年代末,著名的西門子公司通過收購技術成熟、知名度大、市場占有率高的Landis公司的技術和產品進入智能建築行業,並很快成為國際著名的技術和產品供應商之壹,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二)智能建築及其可持續發展“智能建築”的概念來源於“智能建築”,早期的智能建築主要指“樓宇自動化系統”。隨著計算機網絡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和現代通信系統在現代建築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壹個以“3A”為標誌的智能建築新概念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智能建築”的範圍也在不斷發展和豐富。由於智能建築技術在住宅建築中的廣泛應用,具有智能化、信息化和數字化功能的住宅小區不斷湧現,供人們居住。智能住宅小區動態地改變了“智能建築”的本義,成為“智能建築”的又壹重要組成部分。智能住宅(小區)的建設和發展不僅成為壹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體現,也是壹個國家科技水平的綜合標誌之壹,也成為人類社會住宅建設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人類社會已經進入21世紀的今天,在現代城市中,人們建造了越來越多的具有“智能建築”特征的智能建築(群體)和現代住宅小區。雖然它們都建立了自己獨特的綜合性“信息系統”,但從整個城市的角度來看,它們仍然只是功能完備的“信息孤島”或“信息單元”。如何將這些信息孤島有機地聯系起來,充分發揮其功能和作用,進而推動整個城市走向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城市”的概念應運而生。
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認為“數字城市”是“智能建築”概念的特殊延伸。可以想象,通過信息網絡將住宅、社區、醫院、銀行、學校、超市、購物中心等所有智能建築連接起來,形成的基於“數字城市”信息平臺的智能建築、智能住宅或智能社區,將與現代的智能建築、智能住宅或智能社區有很大的不同。這些可預見的前景預示著“智能建築”有著極其廣闊的發展領域。(三)智能建築及相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國近年來智能建築的發展,帶動和促進了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已成為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建築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智能建築領域的不斷擴大,將使相關產業的規模不斷壯大,發展速度不斷加快。近年來不斷壯大產業隊伍和形成的產業規模就是例證。智能建築的發展也促進了建築設備智能化技術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制冷機組、電梯、配電、照明等系統和設備的控制系統越來越智能化,為智能建築功能的完善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另壹方面也促進了相關行業產品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產品升級。智能建築及其相關的高科技產業能在世界範圍內高速發展,是個人意誌所不能及的。其固有的優勢,特別是巨大的經濟效益,使其充滿活力,方興未艾,將成為21世紀的主要高新技術產業之壹。智能建築市場規模預測與分析投資顧問在《中國“十三五”在建智能建築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中指出,中國智能建築市場規模將從2012年的4.27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104億美元,為先進建築技術和服務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未來將呈現亞洲新建築市場快速發展的景象,這也將推動智能建築的快速發展。到2030年,亞洲的能源消耗將占世界總能源消耗的45%,其中建築將是電力消耗大戶。亞洲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將通過智能建築的發展減少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在亞洲,智能建築的概念包括綠色建築和智能建築。在這方面,綠色和智能建築有許多關鍵的評價標準。在許多亞洲國家,智慧城市已經實現了可持續的城市發展模式。智慧城市包括很多內容,主要是通信技術(ICT)的基礎設施,以及生態、可持續、綠色、低碳的城市,詮釋了不同的綠色元素。日本和韓國分別有兩個智慧城市,藤澤和松島。中國正在建設的智慧城市有36個。到2050年,新加坡將成為智慧國家,馬來西亞的伊斯坎達成為其旗艦智慧城市。德裏和孟買工業帶未來將成為印度的智慧城市。中國正投資2500億元人民幣將天津建成低碳示範城市。智慧城市為通信和信息技術、軟件、電子硬件產品和低碳產業提供了大量商機。目前,通信信息技術和軟件企業正在智慧城市市場中成長。系統和服務提供商與政府建立合作關系,成為獨立的投資者。除了日本,零能耗建築在許多亞洲國家更多的是壹個概念,而不是更高的目標。通常,零能耗建築被用作各種低碳技術應用的示範。在發展中國家,智能電網的關鍵在於升級現有的電網基礎設施,而在發達國家,則與電網通信系統有關。對於中國和印度來說,升級電網以應對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是當務之急。不同國家處於智能電網發展的不同階段。中國市政府承諾投資6543.8+050億美元升級電網。許多其他亞洲國家也在投資發展智能電網。亞洲國家的電力市場仍然是國有壟斷的,只是澳大利亞完全放開了管制。在發展中國家,壹般采用人工需求管理(DSM)來解決電力短缺問題。自動管理反思(AutoDM)在亞洲處於起步階段,但現有的DSM市場為AutoDM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商機。智能建築項目未來發展方向根據《十三五中國在建智能建築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智能建築行業景氣度較高,未來將向三個維度發展:(1)智能電網與智能建築將逐步融合,向綠色節能方向發展。從國外的發展歷史和經驗來看,智能電網和智能建築的融合是壹種趨勢,核心是提供更多的節能建築。不僅有利於營造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也有利於給用戶切實的節能體驗,享受節能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差別電價,減少電費支出,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這也是智能建築全方位營銷的核心。(二)智能建築逐漸從商業建築延伸到社會公共建築和住宅。在美國,基於智能建築的節能已經從商業建築領域擴展到社會公共建築領域。(MUSH主要指市級機構(市政府和州政府)、學校(包括大學)、醫院等。).中國主要集中在商業建築領域。未來,隨著我國節能減排的不斷推進,節能的範圍將逐步擴展到社會公共建築領域。目前業內公司的業務已經開始向醫院、會展、展覽滲透。隨著ZigBee、WIFI等無線網絡技術應用的不斷發展和成熟,無線連接家庭成為可能,且成本低於有線,推動智能家居營銷掀起新的浪潮。(3)國內設備開發商延伸產業鏈,逐步參與為行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國外行業的龍頭公司是設備供應商,而提供解決方案和能源服務的公司市場份額很小。由於中國與國外在設備技術研發上的差距,中國只專註於智能設備的集成,大部分還是使用國外的設備。隨著中國技術逐步實現更大範圍的自主創新,如華為、同方、浙江孔眾等,他們在設備研發方面有壹定優勢,未來會延伸產業鏈,切入具體行業解決方案。目前,同方股份全資子公司同方泰德的主營業務為建築自動化設備的R&D和銷售以及建築節能專業解決方案。浙江孔眾和華為也是如此。未來行業主流的集成解決方案提供商將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加強自身服務,提高行業競爭力。基於通信和信息技術(ICT)、能源和低碳技術的所有方面,智能建築被集成以形成智能城市和智能電網。政府、最終用戶和建築業主都是智能和綠色建築發展的驅動力。智能建築在智慧城市中不斷發展,綠色建築也將成為亞洲新建築的主要趨勢。未來,到2020年,亞洲建築市場份額將占全球的43%,中國、印度、日本、印尼將是智能建築行業發展最快的地區。到2020年,在城市化、智慧城市和政府碳減排目標的推動下,亞洲智能建築市場規模將達到6543.8+0.4億美元。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