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清朝和鄭成功打了幾次仗?

清朝和鄭成功打了幾次仗?

鄭成功從1646(清順治四年,李勇元年)到1661(清順治十八年,李勇十五年)反清。明亡後,鄭成功退守金門、夏門,在東南沿海堅持反清鬥爭。

金門崛起。

1647年(清順治四年,李詠元年)壹月,鄭成功以“忠孝”為名,在小金門(今金門縣列嶼鄉)宣誓反清。7月,鄭成功、蔡政部隊進攻海城,失敗;八月,鄭成功又以鄭鴻逵部合圍全州府城,清軍漳州副將王錦領兵增援,鄭軍大敗。?[8]?

1648年(清順治五年,二年),南明浙江巡撫盧若騰等人回來,鄭成功積蓄力量後再次進攻。鄭成功的部將主要來自四個方面:壹是追隨他的少數將領,如徐宏等人;二是從福建沿海招募的有誌之士,如海城的甘慧、漳浦的藍登;第三種是追隨鄭之龍降清,轉戰童養甲和李成棟的人馬進攻兩廣。1648年,李成棟反正從廣東回到福建,如施瑯(當時叫施瑯)、洪錫山、黃庭等。第四,清軍駐紮在東南沿海的少數仍懷有祖國之念的將領脫困歸來。總的來說,鄭成功可以平等對待這些來自不同背景的將軍,但這是唯壹的辦法。特別是對軍事組織進行了精心的改組,防止將軍們驕橫跋扈。這是他總結了弘光、隆武以來朝廷姑息養奸的教訓後采取的果斷措施。正是由於建立了極其嚴密的軍事組織和紀律,鄭成功才成為真正的統帥,而不是名義上的盟友。

湯加戰役

1648年(清順治五年、李詠二年)四月十日,鄭成功率兵攻打福建同安縣。清軍副司令連表和遊擊折光秋領兵出城迎敵,大敗退入城內。十八日,鄭軍兵臨城下,張曉玲、連表、清官折光秋,帶著殘兵敗將逃城。入城後,他命令女兒,任命葉為同安縣令,陳定為神諭,號召所有學生反抗他,並建議人民支付工資。就在這時,原來在廣州為唐王朱建立邵武政權服務的連長林察從廣東逃回,報告了廣西、湖廣等地已經建立了皇帝的消息。鄭成功舉手說:“我有壹個能幹活的君主!”“安排香案朝南而拜,從此遙奉千古歷。他派龍吳書法家蔣、帶著他們的題詩由海路到廣東,並向朝廷報告了他們在福建沿海的反清情況,表示願意在朝廷的領導下配合東西,謀求復興。

五月,鄭軍圍攻泉州;七月,清朝靖南將軍陳泰、浙閩總督陳進、福建知府趙國卓轉攻同安,鄭軍大敗,導致指戰員、軍民死傷無數。不久,清軍援軍抵達泉州,前去解泉州之圍,返回海上。同年,清朝江西總兵金聖煥、王德仁在江西起兵抗清,清朝兩廣總督李成棟也投入李詠政權,使抗清復明的勢頭壹時高漲。可惜各方反清勢力大多成了沒有默契、各自為政的局部鬥爭。不久後,清廷在江西鎮壓了金聖煥、王德仁的勢力。第二年,廣東的李成棟軍隊也滅亡了。

1649(清順治六年,三年),鄭成功改李勇為正朔;李詠封他為“延平王”(郡王),從此有人稱他為“鄭燕平”。

潮州之戰

1649年(清順治六年、三年)十月,鄭成功決定出兵南下。除了進攻閩南的清軍,他還計劃制服沿路的城鎮和村莊作為食物來源。壹個多月後,漳浦、小蕓等地被清軍攻占,達濠、霞美等村也有人定居;11月,鄭軍攻打詔安,但決定轉向粵東,攻克分水關至潮州壹帶不合作的零星部隊。次年5月間,朝陽及周邊眾多山寨第壹次被攻克。潮州郡司令郝尚久於1648年(清順治五年、二年)與李成棟反清,但攻打施瑯、鄭鴻逵等部,拒絕了鄭成功“聯軍”的請求。鄭軍攻打新圩村時,發兵刁難,與鄭成功交惡。

1650年(清順治七年、四年)六月,鄭成功的軍隊到達潮州,他以“位置不清”為由,出兵攻打郝尚九。郝部失守,退守府城,揭陽、普寧、惠來等縣落入鄭軍之手,不久,清軍再次入侵廣東;郝尚九被搞得腹背受敵,但他壹怒之下,派清軍進潮州城抵抗鄭。鄭軍三月圍攻潮州城,士氣低落,又面臨糧援問題,只好於八月退守閩南。

失落的廈門

1650年(清順治七年、李詠四年),鄭成功叔父蔡政、鄭煉的部隊擁有夏門。鄭成功回到閩南後,為了壯大自己的實力,以鄭煉為借口,在廈勒索錢財,苦害百姓。接受施瑯的建議,有計劃的拿下廈門。同年中秋節,鄭成功乘蔡政離廈之機去看望鄭煉。鄭煉沒有防備,遇刺身亡。不久,當蔡政得知鄭煉的死訊,他更加害怕與鄭成功作戰。回到廈門後,他交出了所有的兵權。此後,接收了和鄭的部分軍隊,實際上取得了廈、金兩地作為根據地。農歷十壹月,清平南、京南二王率領數萬鐵騎進入廣州;鄭成功命令他的叔叔鄭之冠留在廈門。12月,鄭成功到達廣東揭陽,與鄭洪奎會師;卻說引兵南下,鄭鴻逵引兵守夏門。同年,魯王在內閣部曾穎等人的陪同下,來廈投靠鄭成功,被安置在金門。?

1651(清順治八年、李勇五年)正月,鄭成功到達南澳。2月25日,鄭鈞的船隊在兗州港附近遭遇風暴,鄭成功的主船幾乎解體傾覆,船上包括鼎爐在內的器皿幾乎全部丟失。據記載,當時船上連食物都不能準備,鄭成功本人甚至餓了兩頓飯。直到第二天下午,風雨逐漸平息,鄭成功的主要和輔助船只才能返回岸邊迎接艦隊。這是鄭成功本人在海上遇到的最大災難。事後,鄭成功還獎勵了中國軍艦的兩名主副駕駛員。?[11]?

1651年(清順治八年、五年)三月,鄭鈞到達廣東大興所(今廣東惠東)。另壹方面,清朝福建巡撫張學勝得知鄭成功主力大軍已經去了廣東,廈漳防守松動,似乎有了機會。他命令馬德功、王邦俊等人攻打廈門。馬德功挾持在南安的鄭之寶,命其交出船只將清軍擺渡到廈門,在海上成功擊敗鄭軍。面對清軍的進攻,負責廈門防務的鄭之冠戰前害怕,只顧著搬運財物上私船逃生;它使清軍相當輕松地攻破了廈門,並掠奪了鄭氏家族的積蓄和裝備。由於事故的突然發生,董夫人和鄭成功的長子鄭靜只來得及帶著他們的祖先牌位逃離大海。清軍偷襲得手後,無意留在廈門與鄭軍作戰,於是帶著大量戰利品返回內陸。就在這時,趕赴廈門支援的鄭洪奎在海上被馬德功的還軍圍困,卻被馬德功威脅說要殺了他的母親和哥哥(鄭誌龍飾)。無奈之下,他只好放手。很快,鄭成功得知了進攻廣東夏門的消息。起初他還堅持南下勤政,但最後因為官兵想家,哭得到處都是,只好班師回廈門。收復夏門後,追究責任,將叔父鄭斬首,不敢出戰逃跑;而鄭洪奎卻交出兵權,退居東石鎮白沙,不再過問政治。同年農歷五月,鄭洪奎將軍施瑯又降。

漳州之戰

1652年(清順治九年、六年),農歷正月,清海城司令何文興向鄭成功投降。二月,鄭軍攻打長泰,清朝派陳進率軍救援。兩軍在江東大橋大打出手。熟悉閩南地形的鄭成功在江東大橋附近布置了多次伏擊,打敗了陳進,消滅了大部分清軍,取得了江東大橋之戰的勝利。不久,長泰被攻占。攻克長泰後,鄭成功集結大軍攻打漳州府城,層層包圍。四月,為解漳州之圍,清朝募數百船進犯廈,攻可存。鄭成功派陳暉、周瑞和100多艘戰船去迎接他。余崇武擊敗清軍,取得崇武之戰勝利。鄭軍在海上大獲全勝,因此漳州城的壓力不減反增;但漳州守軍也相當頑強,使得圍城局面持續了大半年。幾個月下來,漳州城內的水和食物已經耗盡,無數士卒和百姓餓死。據說當時城裏的軍民互相爭搶食物,連家裏有飯吃的人都不敢做飯,因為壹旦被發現點燃了煙,人就會被搶,甚至據說有人吃人肉。歷史上“城中百姓自食,百姓八死,兵馬皆饑。”同年九月,清軍大將孤山額濟納金率萬人大軍至福建,入泉州府。鄭成功下令解除敵人對漳州的包圍。鄭成功在江東布置兵力,試圖用打敗陳進的辦法伏擊金立軍,卻被金立孤山抓住,兩軍展開混戰。鄭軍的黃山提督、鎮的陳峰、右先鋒鎮的、秦鼎鎮的、右鎮守鎮的洪都在激戰中陣亡。戰鬥失利後,鄭軍不得不撤退,以確保海城和廈門的安全。清軍乘勝收復南京、漳浦、平和、詔安四縣。

海城之戰

漳州之圍戰敗後,鄭成功命部將鎮守海城,於1653年(清順治十年,七年)回廈。定西侯張明真建議,利用麾下清軍主力集中於福建、浙江、江蘇的事實,率原水師北上長江,“搗其心腹”,使清方進退兩難。鄭成功同意了這壹提議,並可能提供了壹些船只、食物和設備。這年秋天,張明真、張煌言等人率領水師前往江浙。?

4月,李晶動員水陸官兵準備攻打海城縣和中左所(夏門)。28日,清軍在李晶的指揮下在祖山頭紮營,並開始進攻海城。五月的第壹天,鄭成功的統派軍隊抵達海城。第四天,李晶調集了數百支矛槍轟擊鄭軍陣地,鄭軍的許多長矛和柵欄都被損壞了。第二天,侯莉鎮的陳葵和後沖鎮的張燁見被動挨打不是辦法,要求主動出擊。鄭成功同意他們的觀點。清軍壹見邴正出營,立即遭遇密集炮火。鄭成功下令撤退並堅持下去。清軍繼續用長矛轟擊,鎮遠村附近新建的長矛等工事被夷為平地。鄭軍兵失屏障,官兵皆驚。鄭成功下令挖掘地穴藏身,同時鼓舞士氣。為了進壹步堅定戰士們的決心,鄭成功親自冒著密集的炮聲爬上高聳的敵臺觀察敵人的位置。他判斷清軍在開了兩天矛槍後,即將發動全面進攻。當晚,他派神器鎮的何明、洪山在兩軍相持的河溝邊埋下大量火藥,並準備好導火索備用。

入夜後,清軍不斷鳴槍。第五鼓的第七天,李晶命令綠營士兵在空炮的掩護下帶頭,滿洲裏士兵緊隨其後,蜂擁而入填河登門,直抵城門,箭如雨下,企圖壹舉入城。天亮後,鄭成功看到大部分士兵都過了河,立即命令何明等人點燃導火索。沿河埋藏的火藥同時爆發,煙塵遮天蔽日。剛渡河的清兵大部分都被燒死了。甘慧趁機橫掃軍隊,把清軍搞得壹塌糊塗。眼看敗局已定,李晶急忙下令士兵強迫民夫攜帶火炮連夜逃回漳州。鄭成功在海城之戰中的勝利,沈重打擊了錦裏部清軍,恢復了漳州戰敗造成的低落士氣。?

海城之戰後,李晶被清廷召回京師。青和鄭再次相持不下。

清廷投降了

1653(清順治十年,七年)農歷五月,清軍兩次大敗後,順治帝封鄭成功為“海成公”,鄭成功不接受。八月,雙方與泉州府安平弘治議和,鄭鈞得以休薪,稍作整頓。11月,順治皇帝再次加封,答應給壹座房子(全州府)安置士兵,但鄭成功仍不接受。

1654(清順治十壹年,李勇八年),定西張厚明鎮看到清軍已集中兵力於福建,江浙防禦勢必空虛;於是,他向鄭成功請了壹位老師,率領數百艘戰船北上,攻占了長江以南地區。張明鎮北伐之師沿長江進攻,直抵金山寺,威脅南京城。然而,由於缺乏後援,我不得不返回李。二月,清廷又派特使到鄭成功,答應把地方讓給興化、全州、漳州和潮州。鄭成功再次拒絕,理由是“兵馬多,地方不夠幾個省用。”八月,清朝派使節來議;鄭成功的兄弟杜政和尹正也在特使之列。鄭成功說“清朝沒有誠意”,“只要我不被召見,我父親在朝鮮就很榮幸”,再次拒絕了清朝提出的條件,堅持抗清。南明熙寧王李定國聯系鄭成功,希望從東西兩個方向共同進攻廣東,使明朝的勢力得以融合;如果沿長江北上,攻打江西、安徽、江蘇三省,復興大業可期。鄭成功派林查、周瑞西征,卻因故推遲了與李定國的約會;結果李定國孤軍奮戰。雖然收復了肇慶,但還是敗在了廣州城外。李定國對與聯合北伐寄予厚望,甚至促成了李與鄭煉的聯姻以鞏固聯盟。但令李定國頗為失望的是,鄭成功因為屢戰屢勝,錯過了這壹盛事。同年,清朝漳州守將劉國軒向鄭成功投降,率領鄭軍進入漳州府城。漳州將軍鎮張詩堯見大勢已去,以下官員全部投降鄭軍,十二月,鄭軍分兵進攻,攻占同安、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五縣,大軍進入興化。

1655(清順治十二年,李詠九年),由於李詠和鄭成功的勢力相距甚遠,鄭成功被授權設六部官,並獲準任命官職,設武官壹名,文官六名。每次鄭成功祭奠官員時,他都會邀請寧靖、樹貴和其他明朝皇室成員觀看儀式,以示對制度的尊重。鄭成功還將夏門(當時叫中左所)改名為“思明府”,並建有武館,親自監督官兵們練習。9月,清廷定遠將軍、太子鄭親王率3萬大軍進入福建,與駐閩部隊壹起準備攻廈。鄭成功鞏固了金門和廈門的防禦。同時,派遣部還會帶領艇師分兩路出擊,壹路北上浙江,壹路南下廣東,清軍很難兼顧頭尾。北有鄭軍連戰全勝,攻舟山。鄭軍雖曾南征揭陽,但被清軍援軍擊敗,傷亡慘重。

1656年(清順治十三年,十年)四月,調集各路水軍攻廈,在圍頭海域被鄭重創,清軍大敗。鄭軍打贏了泉州之戰。12月,鄭成功的部隊在閩東北的護國嶺戰役中獲勝。

三入長江

1654年(清順治十壹年、李詠八年),張厚明鎮、南明定西監三次領兵入長江口。壹月,南明軍順流而上,到達鎮江附近的瓜州、金山。4月,南明軍再次進入長江,直到鎮江和壹真(今江蘇儀征),離江寧更近了壹步。12月,張明真等人率領400余艘戰船到達江寧北部的燕子磯地區。清軍早有準備。經過壹場激戰,明軍回到崇明島。雖然長江“探險”沒有取得很大的成果,但南明方面采取的海上遊擊戰,讓清軍完全陷入被動和無奈。

為了鞏固江寧等地的防禦,1655年(清順治十二年、九年),清廷將存放在江寧倉庫的“殺手鐧武器”——紅加農炮移至鎮江堡。清廷沒有想到,更大規模的長江會戰即將到來。

輸掉第壹場戰鬥/比賽

1658年(清順治十五年、李詠十二年)期間,清軍集中主力圍剿雲貴南明的李詠政權,東南防禦較為空虛。鄭成功預料江寧防守薄弱,決定利用這壹有利戰機全力進攻江寧,並於8月率領艦隊從舟山北上。但是,鄭成功的船隊長期在福建海域活動,對浙江海域並不熟悉。另外,它航行到洋山(今浙江舟山大洋山島)時,遭遇臺風襲擊。從8月9日到11日,暴風雨從未停止。

面對陌生的海域和突如其來的臺風,鄭成功的船隊壹下子陷入了絕境。船只在巨大的風浪中不堪壹擊,有的直接葬身魚腹,有的四散漂流,有的擱淺在大陸海岸。鄭軍官兵及家屬傷亡慘重。超過8000人淹死,包括鄭成功的妃子和三個兒子。這場強臺風阻止了鄭成功的北上,也暫時化解了清軍面臨的危機。

清軍反攻了

鄭成功北伐的形勢

郎左婷燒毀了南京城外城墻附近的房屋,並將南京城十裏內的居民全部遷入南京城內。其次,貼出告示,安撫人心,派兵嚴密檢查,杜絕內政,嚴懲趁機搶劫鬧事者。最後要加緊儲存糧草,購買武器,收修船只。此外,我們還需要修復槳、繩等物品,招募舵手和水手,為未來的水陸反攻做準備。

這時,鄭成功在祭拜明陵的時候,也讓士兵喝酒慶祝。他被壹時的勝利沖昏了頭腦,被清軍的招數迷惑了,使戰事拖延了壹個月。被困在南京的清軍總督郎,抓住鄭軍將士為祝壽,“飲鴆止渴”,鬥誌渙散的有利時機,指揮清軍水陸夾擊。1659年(清順治十六年,十三年)七月二十四日,清軍南京最高統帥卡卡木組建八旗軍和綠營軍混合編隊。陸上兵分三路,水上兵分壹路,殺出城外與鄭軍決戰,與此同時,江蘇巡撫蔣派出兵相助。?具體進攻方向如下:第壹路是清軍,從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北六個方向圍攻幕府山鄭軍主力。第二路,清軍從西面進攻幕府。第三路清軍從北面進攻幕府山,伺機在長江上焚燒鄭軍船只,切斷他們回江的路。第四路清軍,從水路出發,由提督關忠義率領,攻擊鄭軍河上的船只。

北伐慘敗

清軍用大炮轟擊鄭軍的營地,然後直接發起沖鋒,騎兵也下馬徒步作戰。不到半天時間,鄭軍多處營壘相繼被清軍攻破,剩下的人馬都逃到了河邊。鄭軍水師壹邊指揮黃安及其部下拼死壹戰,壹邊掩護從岸上逃跑的敗兵及其家眷撤退,救出了數千名跳河從水中逃回的鄭軍將士。在激烈的戰鬥中,鄭軍的海軍損失了500多艘船只。但他們最終頂住了清軍的水上攻勢,掩護殘軍撤至船上,避免了全軍覆沒的悲劇。

鄭成功率部急退金門、廈,但張煌言被孤立,從浙東撤退,北伐最終失敗。

來源:百度百科-鄭成功反清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