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媒體的定義
“多媒體”壹詞是從英文“Multimedia”翻譯過來的,這個詞是由mutiple和media復合而成的。媒介的本義是雙重的。壹是指存儲信息的實體,如磁盤、光盤、磁帶、半導體存儲器等。,在中文中常被翻譯為media二是指傳遞信息的載體,如數字、文字、聲音、圖形等。,以及作為媒介的中文翻譯。所以對應多媒體的詞就是Monomedia。從字面上看,多媒體是由單聲道媒體組成的。
多媒體技術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定義。例如,有人定義“多媒體計算機是壹套硬件和軟件設備;結合各種視覺和聽覺媒體,可以產生令人印象深刻的視聽效果。在視覺媒體中,它包括圖形、動畫、圖像和文字,而在聽覺媒體中,它包括語言、立體聲和音樂。用戶可以同時從多媒體計算機訪問各種媒體源。”另壹些人將多媒體定義為“傳統計算媒體(文字、圖形、圖像和邏輯分析方法)與視頻、音頻和互動應用程序的結合,用於知識創造和表達”。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就是計算機對多媒體信息——文字、圖形、圖像、聲音進行交互式的綜合處理,使各種信息在邏輯上聯系起來,整合成壹個系統,進行交互。簡而言之,多媒體技術是計算機綜合處理音頻、視頻和圖形信息的技術,具有集成性、實時性和交互性。)。多媒體在中國也有自己的定義。壹般認為,多媒體技術是指能夠處理各種載體(介質)上的信息和各種存儲體(介質)上的信息的技術。
2.多媒體的關鍵技術
因為多媒體系統需要將不同的媒體數據表達成統壹的結構碼流,然後對其進行轉換、重組和分析,以便進壹步的存儲、傳輸、輸出和交互控制。因此,多媒體的傳統關鍵技術主要集中在以下四類:數據壓縮技術、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制造技術、大容量光盤、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由於這些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多媒體技術得以迅速發展,成為像今天這樣處理聲音、文字、圖像等媒體信息能力很強的高科技技術。
然而,當談到互聯網將采用的關鍵多媒體技術時,壹些專家認為可以分為六個方面:媒體處理和編碼技術、多媒體系統技術、多媒體信息組織和管理技術、多媒體通信網絡技術、多媒體人機界面和虛擬現實技術、多媒體應用技術。還應包括多媒體同步技術、多媒體操作系統技術、多媒體中間件技術、多媒體交換技術、多媒體數據庫技術、超媒體技術、基於內容的檢索技術、多媒體通信中的QoS管理技術、多媒體會議系統技術、多媒體視頻點播和交互式電視技術、虛擬現實空間技術等等。
3.通用多媒體系統的組件
壹般的多媒體系統由以下四部分組成:
多媒體硬件系統、多媒體操作系統、媒體處理系統工具和用戶應用軟件。
★多媒體硬件系統:包括計算機硬件、音頻/視頻處理器、各種媒體輸入/輸出設備和信號轉換設備、通信傳輸設備和接口設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根據多媒體技術標準開發的多媒體信息處理芯片、板和光盤驅動器。
★多媒體操作系統:或稱多媒體內核系統,具有實時任務調度、多媒體數據轉換和同步控制以驅動和控制多媒體設備、圖形用戶界面管理等功能。
★媒體處理系統工具:或稱多媒體系統開發工具軟件,是多媒體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用戶應用軟件:根據多媒體系統最終用戶的要求定制的應用軟件或某壹領域的用戶應用軟件系統,是面向大規模用戶的系統產品。
第二臺多媒體計算機的組成
1.多媒體個人電腦解讀
在多媒體計算機出現之前,傳統的微型計算機或個人計算機處理的信息往往僅限於文字和數字,只能算是計算機應用的初級階段。同時,由於人機之間的交互只能通過鍵盤和顯示器,交換信息的方式缺乏多樣性。為了改變人機交互的界面,使計算機能夠集成聲音、文本、圖形和圖像處理,人類發明了具有多媒體處理能力的計算機。讓我們把重點放在個人電腦上(也就是現在的PC)。所以現在妳應該明白了,所謂的多媒體個人電腦(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MPC)無非就是壹臺具有多媒體處理功能的個人電腦(如早期的586機型),其硬件結構與常用的個人電腦並無太大區別,只是增加了壹些軟硬件配置。普通用戶擁有MPC大概有兩種方式:壹種是直接購買帶多媒體功能的PC;二是在基本PC上增加壹個多媒體套件,形成MPC。在PC II橫行的今天,MPC已經成為電腦廠商和開發者必備的技術規範。
2.多媒體計算機的基本配置(和可選配置)
壹般來說,多媒體個人計算機(MPC)的基本硬件結構可以概括為七個部分:
★至少壹個強大快速的中央處理器(CPU);
★可以管理和控制各種接口和設備的配置;
★有壹定容量的儲物空間(盡可能大);
★高分辨率顯示界面和設備;
★能處理音頻的接口和設備;
★能夠處理圖像的接口設備;
★可以存儲大量數據的配置等。
以這種方式提供的配置是最基本MPC的硬件基礎,它們構成了MPC的主機。此外,MPC可以擴展的配置還可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光盤驅動器:包括可擦寫光盤驅動器(CD-R)、WORM光盤驅動器和CD-ROM驅動器。其中,光驅為MPC帶來了廉價的650M存儲設備,擁有圖形、動畫、圖像、聲音、文字、數字音頻、程序等資源的光驅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所以現在光驅對於廣大用戶來說是必備的。而可重寫盤和WORM盤更貴並且目前不太流行。另外DVD在市場上出現也有壹段時間了,存儲容量更大,達到了17GB左右,是升級換代的理想產品。
★聲卡:連接在聲卡上的音頻輸入輸出設備有麥克風、音頻播放設備、MIDI合成器、耳機、揚聲器等。支持數字音頻處理是多媒體計算機的壹個重要方面。聲卡具有轉換A/D和D/A音頻信號的功能,可以合成音樂,混合各種音源,也可以連接MIDI電子音樂設備。
★圖形加速卡:圖文並茂的多媒體性能需要壹塊分辨率高、色彩豐富的顯卡在同壹個屏幕上。
支持,但還需要Windows顯示驅動,Windows下像素操作速度更快。所以現在帶有圖形用戶界面GUI加速器的局部總線顯示適配器大大加快了Windows的顯示速度。
★顯卡:可細分為視頻采集卡、視頻處理卡、視頻播放卡、電視編碼器等專用卡,其功能是連接攝像機、錄像機、電視等設備,以便采集、處理和表現各種動畫和數字視頻媒體。
★掃描卡:用於連接各種圖形掃描儀,是靜止照片、文字、工程圖的常用輸入設備。
★打印機接口:用於連接各種打印機,包括普通打印機、激光打印機、彩色打印機等。打印機現在是最常用的多媒體輸出設備之壹。
★交互控制界面:用於連接觸摸屏、鼠標、光筆等人機交互設備,將大大方便用戶使用MPC。
★網絡接口:是實現多媒體通信的重要MPC擴展組件。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相結合的時代已經到來,這就需要專門的多媒體外部設備來傳輸或接收大量的多媒體信息。通過網絡接口連接的設備包括可視電話、傳真機、局域網和ISDN。
3.媒體播放器在WEB中的應用
我們知道,由於音頻點播和視頻點播應用程序沒有完全集成到當前的Web瀏覽器中,所以它需要壹個單獨的應用程序來幫助。通常,我們使用媒體播放器來播放音頻和視頻。典型的媒體播放器執行多種功能,包括解壓縮、消除抖動、糾錯和用戶回放。現在,您可以使用插件技術將媒體播放器的用戶界面放在Web客戶端的用戶界面上。瀏覽器在當前網頁上保留屏幕空間,並由媒體播放器管理。目前,大多數客戶端使用以下方法讀取音頻和視頻文件:
★通過Web瀏覽器將聲音/視頻從Web服務器傳輸到媒體播放器;
★將音頻/視頻直接從網絡服務器發送到媒體播放器。
★直接將聲音/視頻從多媒體流亡服務器傳送到媒體播放器;
在此過程中,媒體播放器的主要功能如下:
★解壓:幾乎所有的音視頻都是壓縮存儲在內存中的,所以來自內存或網絡的音視頻都要解壓。
去抖動:由於每壹個語音包和電視圖像包到達接收端的時延都不是壹個固定值,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將數據發送到媒體播放器,聽起來就像抖動壹樣,甚至連語音和電視圖像所表達的信息都無法理解。在媒體播放器中,限制這種抖動的壹個簡單方法是使用緩存技術,即先將聲音或電視圖像數據存儲在緩沖存儲器中,延遲壹段時間後再播放。
★錯誤處理:由於互聯網上不可接受的流量擁塞,數據包中的部分信息可能會在傳輸過程中丟失。如果連續丟失太多數據包,用戶接收到的聲音和圖像質量將無法忍受。采用的方法往往是重傳。
用戶可控界面:這是用戶直接控制媒體播放器播放媒體的實際界面。媒體播放器為用戶提供的控制功能通常包括音量、暫停/重啟、跳轉等。
第三篇圖像和圖形
1.關於顏色的基本知識
我們知道所有的顏色都可以用亮度、色相和飽和度來描述,人眼看到的任何彩色光都是這三個特性的綜合作用。那麽亮度、色相、飽和度分別是什麽意思呢?
★亮度:是光線作用於人眼所產生的明亮感,與被觀察物體的發光強度有關;★色調:是人眼看到壹種或多種波長的光時的顏色感覺,反映了顏色的種類,是決定顏色的基本特性。比如紅色和棕色指的是色調;
★飽和度:指顏色的純度,即白光混合的程度,或者說顏色的深淺。對於同色相的色光,飽和度越深,顏色越亮或越純。通常我們把色相和飽和度稱為色度。現在妳應該明白了,亮度是用來表示某種色光的亮度,而色度是表示顏色的類別和深淺。此外,自然界常見的各種顏色的光可以由紅(R)、綠(G)和藍(B)以不同的比例組成。同樣,絕大多數顏色的光都可以分解為紅、綠、藍三種顏色,這就形成了色度學中最基本的原理——三原色原理(RGB)。
2.目前常見的圖形(圖像)格式
壹般來說,目前的圖形(圖像)格式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位圖;另壹種叫做繪圖類、矢量類或面向對象的圖形(圖像)。前者以點陣的形式描述壹個圖形(圖像),後者是由數學描述的幾何元素組成的圖形(圖像)。壹般來說,後者對圖像的表達細致而真實,縮放後圖形(圖像)的分辨率保持不變,因此廣泛應用於專業圖形(圖像)處理中。
在介紹圖形(圖像)格式之前,我們確實有必要了解壹下圖形(圖像)的壹些相關技術指標:分辨率、色號、圖形灰度。
★分辨率:分為屏幕分辨率和輸出分辨率兩種。前者以每英寸行數表示,數值越高,圖形(圖像)質量越好。後者測量輸出設備的精度,用每英寸像素表示;
★色號和圖形灰度:以位表示,壹般寫成2的n次方,其中n代表位數。當圖形(圖像)達到24位時,可以表示1677萬種顏色,即真彩色。灰度的表示是相似的;
下面我們通過圖形文件的特征後綴名稱來逐壹了解常見的圖形文件格式(如圖。bmp): BMP、DIB、PCP、DIF、WMF、GIF、JPG、TIF、EPS、PSD、CDR、IFF、TGA、PCD和MPT。
★ BMP(位圖圖片):PC上最常用的位圖格式,有壓縮和解壓縮兩種形式。格式可以表示從2位到24位的顏色,分辨率也可以從480x320到1024x768。這種格式在Windows環境中相當穩定,在文件大小不受限制的情況下被廣泛使用。
★ DIB(設備無關位圖):描述圖像的能力與BMP基本相同,可以運行在多種硬件平臺上,但文件較大。
★PCP(PC paint brush):Zsoft公司創建的壹種壓縮且節省磁盤的PC位圖格式,最高可表示24位圖形(圖像)。曾經有壹定的市場,但是隨著JPEG的興起,地位逐漸淡化。
★ DIF(繪圖交換格式):AutoCAD中的圖形文件,以ASCII碼存儲圖形,顯示圖形尺寸非常精確,可以被CorelDraw、3DS等大型軟件調用編輯。
★ WMF (Windows圖元文件格式):微軟Windows圖元文件,具有文件短、模式化建模的特點。這種圖形比較粗糙,編輯只能在微軟Office中調用。
★ GIF(圖形交換格式):壹種壓縮的圖形格式,可以被各種平臺上的各種圖形處理軟件處理。缺點是存儲的顏色最多只能達到256種。
★ JPG(聯合照片圖形專家組):壹種可以大幅壓縮圖形文件的圖形格式。對於同壹個圖片,JPG格式存儲的文件是其他類型圖形文件的1/10到1/20,顏色數量最多可達24位,因此在互聯網上的主頁或圖片庫中被廣泛使用。
★ TIF(tagged image file format):文件巨大,但存儲的信息量也巨大,有很多細微層次的信息,有利於原作色調和色彩的再現。格式有壓縮和未壓縮兩種形式,支持的顏色數量最大可達16M。
★ EPS(encapsulated PostScript):用PostScript語言描述的ASCII圖形文件,可以在PostScript圖形打印機上打印高質量的圖形(圖像),最多可以表示32位圖形(圖像)。格式可分為Photoshop EPS格式、adobeillustrator EPS格式和標準EPS格式,其中後者又可分為圖形格式和圖像格式。
★PSD(Photoshop standard):Photoshop中的標準文件格式,專門針對Photoshop進行優化。
★CDR(CorelDRAW):CorelDRAW的文件格式。另外,CDX是壹個所有CorelDraw應用程序都可以使用的圖形(圖像)文件,是壹個成熟的CDR文件。
★ IFF(圖像文件格式):用於大型超級圖形處理平臺,如AMIGA,好萊塢的特技多采用這種圖形格式處理。圖形(圖像)效果,包括顏色和紋理,生動地再現了原始場景。當然,這種格式會消耗大量的內存、外存等計算機資源。
★ TGA(tagged graphic):是True vision公司為其顯卡開發的圖形文件格式,建立較早,最大顏色數可達32位。VDA、皮克斯、溫、BPX、ICB等。都屬於它的旁系。
★ PCD(Photo CD):柯達公司開發,只能用其他軟件系統讀取。
★ MPT(macintosh畫筆)或MAC:Macintosh畫筆使用的是灰色圖形(圖像)模式,分辨率只能是720x567。
此外,Macintosh電腦專用的圖形(圖像)格式包括PNT、PICT、PICT2等。
第四種聲音(音頻)
1.多媒體中的音頻處理技術
多媒體涉及許多音頻處理技術,如音頻采集、語音編碼/解碼、文本到語音轉換、音樂合成、語音識別和理解、音頻數據傳輸、音視頻同步、音頻效果和編輯。其中,數字音頻(digital audio)是壹個關鍵概念,指的是壹個用來表示聲音強度的數據序列。通過采樣(即每隔壹個時間間隔在模擬聲音波形上取壹個幅度值)、量化和編碼(即把聲音數據寫成計算機數據格式)得到。數字聲音存儲在計算機數字CD和DAT中。模數轉換器將模擬聲音轉換成數字聲音;數模轉換器可以恢復模擬聲音。
壹般來說,計算機語音輸出的實現方式有兩種:壹種是錄音/回放,另壹種是文語轉換。第二種方法是基於聲音合成技術的聲音生成技術,可用於語音合成和音樂合成。第壹種方法是最簡單的音樂合成方法,先後產生了使用調頻(FM)和波表的音樂合成技術。
2.樂器數字接口MIDI的概念
MIDI(樂器數字接口)是使用頻率最高的音頻術語之壹,以“樂器數字接口”的縮寫形式出現,用於指代數字音樂的國際標準。因為它定義了計算機音樂程序、合成器等電子設備交換信息和電子信號的方式,可以解決不同電子樂器之間的不兼容問題。此外,標準的多媒體PC平臺可以通過內置合成器或連接到電腦MIDI端口的外置合成器播放MIDI文件,使用MIDI文件播放音樂,需要的存儲最少。
至於MIDI文件,指的是存儲MIDI信息的標準文件格式。MIDI文件包含多達16個通道的音符、定時和演奏定義。該文件包括每個通道的演奏音符的信息:鍵通道號、聲音長度、音量和強度(鍵被按下時達到最低位置的速度)。因為MDDI文件是壹系列指令,而不是波形,它需要很少的磁盤空間。而且現在加載MIDI文件比加載波形文件容易多了。這樣在設計多媒體程序的時候就可以指定什麽時候播放音樂,會有很大的靈活性。在以下情況下,使用MIDI文件比使用波形音頻更合適:需要長時間播放高質量的音樂,如果要在硬盤上存儲音樂4分鐘以上,硬盤沒有足夠的存儲容量;需要用音樂作為背景音效,同時從光盤加載其他數據,比如圖像和文字的顯示;需要使用音樂作為背景音效,同時播放波形音頻或者實現文字到語言的轉換,從而實現音樂和語音的同時輸出。
3.常見的聲音文件格式
接下來,我們介紹七種最受歡迎的多媒體聲音文件效果供您了解:
★ WAVE,extension WAV:這種格式記錄的是聲音的波形,所以只要采樣率高,采樣字節長,機器速度快,這種格式記錄的聲音文件就可以和原聲基本壹致,質量很高,但是這樣做的代價就是文件太大。
★ MOD,擴展MOD,ST3,XT,S3M,FAR,669等。:這種格式的文件存儲了樂譜和音樂使用的各種音色樣本,具有播放效果清晰、音色類型不限的優點。但它也有壹些致命的弱點,以至於逐漸被淘汰。目前只有MOD粉絲和部分遊戲程序還在使用。
★ MPEG-3,擴展MP3:現在最流行的音頻文件格式,因為壓縮率高,被廣泛應用於網絡可視電話通信,但是相對於CD唱片,音質不是很理想。
★ Real Audio,extension RA:這種格式真的是網絡的靈魂,強大的壓縮和極小的失真使其在眾多格式中脫穎而出。和MP3壹樣,也是為了解決網絡傳輸帶寬資源,所以主要目標是壓縮比和容錯,其次才是音質。
★創意音樂格式,擴展CMF:創意公司的特殊音樂格式,類似於MIDI,但在音色和效果上有壹些特點。專門用於FM聲卡,但兼容性也差。
★ CD Audio音樂CD,擴展名CDA:唱片采用的格式,也稱為“紅皮書”格式,記錄波形流,絕對純凈HIFI。但缺點是不能編輯,文件長度太大。
★ MIDI、extension MID:目前最成熟的音樂格式實際上已經成為壹種工業標準,其科學性、兼容性、復雜度等方面當然遠遠超過本文介紹的所有標準(除了symphony CD和Unplug CD,其他CD往往都是MIDI制作的),其通用MIDI是最常見的標準。MIDI作為音樂行業的數據通信標準,可以指揮各種音樂設備的操作,它有統壹的標準格式,可以模仿原始樂器的各種演奏技巧甚至無法演奏的效果,文件長度很小。
總之,如果有專業的音源設備,那麽HIFI聽同壹首歌的程度就是:
原聲樂器演奏> MIDI > CD > MOD > MIDI在所謂的聲卡上> CMF,而MP3和RA則取決於節目源是MIDI、CD還是MOD。
此外,在多媒體材料中,用於存儲聲音信息的文件格式也需要被識別,包括:
WAV文件,VOC文件,MIDI文件,RMI文件,PCM文件和AIF文件。
★ WAV文件:微軟公司的音頻文件格式,來源於聲音模擬波形的采樣。用不同的采樣頻率對聲音的模擬波形進行采樣,可以得到壹系列離散的采樣點,將這些采樣點的值轉換成不同量化位(8位或16位)的二進制數,然後存入磁盤,這樣就產生了聲音的WAV文件,也就是波形文件。微軟聲音系統軟件Sound Finder可以將AIF SND和VOD文件轉換成WAV格式。
★ VOC文件:創意公司的波形音頻文件格式也是聲霸使用的音頻文件格式。每個VOC文件由壹個文件頭塊和壹個音頻數據塊組成。文件頭包含壹個標識版本號和壹個指向數據塊開頭的指針。數據塊被分成各種類型的子塊。比如聲音數據的靜音標誌表示ASCII碼文件重復的結果重復,終止標誌,擴展塊等。
★ MIDI文件:樂器數字接口的縮寫。它是由世界主要電子樂器制造商制定的通信標準,規定了計算機音樂程序、電子合成器和其他電子設備之間交換信息和控制信號的方法。MIDI文件包含多達16個通道的音符定時和樂器定義,每個音符都包含關鍵通道號持續時間、音量和強度等信息。因此,MIDI文件記錄的不是音樂本身,而是壹些描述音樂演奏的指令。
★ RMI文件:微軟公司的MIDI文件格式,可以包含圖片標簽和文字。
★ PCM文件:模擬音頻信號經模數轉換(A/D轉換)直接形成的二進制序列。此文件沒有附加的文件頭和文件結束標記。在聲霸卡提供的軟件中,可以使用VOC-HDR程序給PCM格式音頻文件添加文件頭,形成VOC格式。Windows的轉換工具可以將PCM音頻文件轉換成微軟的WAV文件。
★ AIF文件:蘋果電腦的音頻文件格式。Windows的轉換工具也可以將AIF格式的文件轉換成微軟的WAV格式。
第五個視頻(動畫)
1.動態圖像的合成
動態圖像包括動畫和視頻信息,是連續的、漸進的靜態圖像或圖形序列,沿著時間軸依次顯示,從而形成壹種運動的視覺媒介。當序列中的每壹幀圖像都是人類或計算機生成的圖像時,我們通常稱之為動畫;當序列中的每壹幀圖像都實時捕捉到自然場景或運動物體時,我們往往就變成了視頻,或簡稱為視頻。動態圖像演示往往與聲音媒體合作進行,它們的共同基礎是時間連續性。壹般來說,說到視頻,往往包括聲音媒體。但在這裏,視頻(動畫)是專門為不包含聲音媒體的動態圖像制作的。
2.動畫的定義
什麽是動畫?所謂動畫,就是以每秒15到20幀(相當接近全運動視頻幀率)的速度順序播放靜止圖像幀,制造出運動的錯覺。因為眼睛可以保留圖像足夠長的時間,讓大腦以連續的順序連接幀,所以它可以產生運動的錯覺。我們可以通過改變顯示的圖像來生成簡單的動畫。最簡單的方法是在兩個不同的幀之間重復。這種方法是表示“是”或“否”的好辦法。制作動畫的另壹種方法是以循環的形式播放幾個圖像幀,以產生旋轉效果,並且可以依靠計算時間來獲得更好的播放效果,或者使用計時器來控制動畫。
3.常見的視頻文件格式
在計算機中存儲視頻信息有多種格式。目前,最流行的兩種格式是:
蘋果的Quicktime和微軟的AVI。
★ Quicktime:是蘋果公司為終端用戶桌面系統采用的壹種低成本、全運動視頻模式,現在也用於軟件壓縮和解壓縮。它的矢量量化是Quicktime軟件的壓縮技術之壹。它以每秒30幀的最高速度提供320x240的視頻分辨率,壓縮率可以從25到200不等。
★ AVI:類似於Quicktime,是微軟采用的壹種音視頻隔行格式,也是桌面系統上壹種低成本低分辨率的視頻格式。AVI可以在160x120的窗口中以15幀/秒的速度回放視頻,帶有8位聲音,或者在VGA或super VGA監視器上播放。AVI的壹個重要特點是可擴展性,AVI算法的性能取決於與之配合使用的基本硬件。
第六條多媒體數據壓縮編碼技術標準
目前,國際社會廣泛認可和應用的通用壓縮編碼標準有四個:
H.261,JPEG,MPEG,DVI。
★h . 261:CCITT(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采用的音視頻業務的視頻編解碼(也稱Px64標準)采用壹幀內有損壓縮(基於DCT)和幀間無損編碼兩種壓縮方式,並在此基礎上編碼器采用DCT加運動估計和DPCM(差分脈碼調制)的混合模式。該標準與JPEG和MPEG標準有明顯的相似之處,但關鍵區別在於它是為動態使用而設計的,並提供完整的組織和高級交互控制。
★ JPEG:全稱是Joint Photographic Coding Experts Group,是壹種基於DCT的靜止圖像壓縮解壓縮算法。由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和CCITT(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共同制定,經過1992廣泛采用後成為國際標準。它去除了冗長的圖像信號和其他類型的靜止圖像,甚至縮小到原始圖像的1%(壓縮比100:1)。但是這個級別,畫質不好;當壓縮比為20:1時,可以看到圖像略有變化;當壓縮比大於20:1時,壹般來說,圖像質量開始變差。
★ MPEG:運動圖像專家組的縮寫,實際上是指ITU和ISO發布的壹套視頻、音頻和數據壓縮標準。它使用壓縮算法來減少圖像的冗余信息。它提供的壓縮比可以高達200:1,圖像和聲音的質量也非常高。現在通常有三個版本:MPEG-1,MPEG-2和MPEG-4,以滿足不同帶寬和數字圖像質量的要求。它最顯著的三個優點是兼容性好、壓縮比高(高達200:1)、數據失真小。
★ DVI:其視頻圖像壓縮算法的性能與MPEG-1相當,即圖像質量可以達到VHS的水平,壓縮後的圖像數據速率約為1.5Mb/s/s..為了拓展DVI技術的應用,Intel最近推出了壹種DVI算法的軟件解碼算法,稱為Indeo技術,可以作為壓縮的數字視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