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美國領導人聲稱擔心中國對冠狀病毒肺炎-19的處理,外交部對此作出了回應。

美國領導人聲稱擔心中國對冠狀病毒肺炎-19的處理,外交部對此作出了回應。

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陳青青在65438年10月5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外媒記者提問稱,美國總統拜登表示對中國目前對冠狀病毒肺炎-19的處理感到擔憂,稱中方對當前局勢比較敏感。妳對此有何評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稱,我已經詳細介紹了相關情況。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壹直以公開、透明和負責任的方式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分享相關信息和數據。剛才我已經詳細介紹了中國和世衛組織相關部門的數據共享情況。

數據屏幕

毛寧表示,根據65438+6月4日世衛組織發布的消息,中國衛健委提供的病毒基因數據顯示,目前國內主要流行毒株與其他國家提交的中國感染客毒株壹致,未發現新的變異或顯著變異。中國將繼續密切監測病毒變異,及時發布疫情信息,與國際社會壹道應對疫情挑戰。同時,我們也呼籲各方堅持科學原則,采取不針對特定國家的科學、適當的防疫措施,避免將疫情政治化的言行,* * *與安保人員正常交往,* * *共同努力,盡快戰勝疫情。

世衛組織表示,中國應該披露有關疫情的更詳細和準確的信息,外交部對此作出了回應。

據北京日報客戶端消息,65438年10月5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

日本富士電視臺記者問及新冠肺炎疫情。世界衛生組織表示,中國發布的信息不能反映情況,應該公開更詳細準確的信息。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毛寧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壹直以公開透明的方式與國際社會共享相關信息和數據,首次共享了新冠肺炎的基因序列,為各國研發相關疫苗和藥物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長期以來與世衛組織保持著密切的合作,與世衛組織總部、西太區及駐華代表處保持著密切暢通的溝通渠道。據不完全統計,自新冠肺炎疫情報告以來,雙方已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治療、疫苗研發、病毒溯源等進行了至少60次技術交流。

毛寧說,自中國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以來,中國多次與世衛組織舉行技術交流會。我向大家簡要介紹壹下有關情況:

65438年2月9日,中國國家衛生委員會與世衛組織駐華代表處召開專題交流會,向世衛組織通報中國疫情防治情況。

65438年2月30日,中國與世衛組織再次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交流會,雙方就疫情、醫療救治、疫苗接種等技術問題交換了意見。中國專家深入講解了優化防控政策的背景和依據,全面介紹了中國疫情情況。

65438年10月3日,應世衛組織邀請,中國派出中國疾控中心專家參加世衛組織新冠肺炎凈化技術顧問團會議,全面介紹了我國近期疫情和突變株情況。

65438年10月5日,世衛組織將為成員國舉行壹次簡報會。中方已組織專家與會,進壹步通報中國疫情防控的具體情況,並重點回應各方關註的技術問題。此外,中國有關部門最近通過全球流感共享數據庫共享了中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的病毒基因序列。

毛寧指出,世衛組織多次向中方表示,中國與世衛組織的技術交流會開得很好,取得了積極成果。中國提供的相關信息和數據將有助於世界各國科學家了解中國病毒的演變,樹立國際科學界對中國防控的信心。事實證明,中方壹直本著合法、及時、公開、透明的原則,與世衛組織保持密切溝通,及時分享相關信息和數據。

“目前中國的疫情是可控的。隨著中國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我們將繼續與世衛組織開展技術交流。我們也希望世衛組織秘書處秉持科學、客觀、公正的立場,努力在全球應對疫情挑戰中發揮積極作用。”毛寧說。

延伸閱讀

專家:新冠肺炎真的不能被視為“無法傳播”病毒後,大感冒感染高峰。

自5438年6月+2023年10月8日起,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由“A類管”改為“B類管”。調整後,新冠肺炎將不再對感染者實施隔離措施,不再判斷密切接觸者,不再劃定高、低風險區。疫情防控的重點將從預防感染轉向醫療救治。針對醫療資源能否滿足老百姓醫療需求的問題,6月65438+10月1日晚播出的《面對面》,采訪了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司司長焦亞輝。要點如下:

春節臨近,農村出現感染高峰,如何應對?

隨著春節的臨近,中國即將迎來大規模的城鄉人口流動,這必然導致新冠肺炎的快速傳播。由於農村地域遼闊,人口眾多,但人均醫療資源有限,如何應對農村感染高峰成為巨大挑戰。

“我們最擔心的是,三年過去了,大家都沒有回家過年,今年終於可以回家過年了。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出現城市人湧向農村、回家探親過年的報復性高峰,所以我們更擔心農村的疫情。”焦雅輝認為,農村最重要的是兩點。

壹是保證藥能上,供應量必須覆蓋春運高峰期甚至更長時間;

還有壹個很重要的是,如果這些大病的人可以轉移,至少可以轉到縣醫院治療。

為了應對新冠肺炎即將到來的感染高峰,全國醫療衛生系統已做好準備,盡最大努力做好各方面準備。正是基於對病毒變異、疫情和我國防控基礎的綜合評估,我國具備了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從“乙類A管”調整為“乙類管”的基礎條件。

為什麽我們準備的這麽充分,卻感覺還是措手不及?

焦雅惠接受采訪

“其實我壹直在關註網絡上的輿論。

我覺得更多的是醫學。早期發燒,更多的是藥的問題,因為買不到藥,也拿不到藥。在這方面有許多公眾意見。焦雅輝說,我們當時提出的思路是,給這些醫療機構,包括基層醫院,包括二級以上的醫院,藥品壹定要配給到位,充足。於是,發熱門診、發熱門診開了,但藥品供不應求,供不應求。

是什麽原因導致藥品暫時無法使用?

焦雅輝認為這有很多原因:

壹是零售藥店被搶購,市場上出現藥品囤積現象;

第二,藥品的生產和供應是根據市場需求來提供的。面對短時間內市場需求的增加,

提高生產率和產量需要時間;

第三是

生產企業也面臨著人員感染和減員的問題,諸多因素導致藥品壹度短缺;

另外,我國正處於老齡化階段,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很多。面對這麽多危重病人,而且大家都要去三級醫院,尤其是著名的三甲醫院,

供需矛盾尤為突出。

奧米克隆菌株對健康無害,妳需要再看看新冠肺炎嗎?

快速的傳播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大面積感染,感染後的各種疾病讓很多人對奧米克隆病毒產生了擔憂。那麽奧米克隆對身體有害嗎?妳需要再看看新冠肺炎嗎?對此,焦雅輝表示,三年來,用很多網友的話來說,國家和政府壹直在嚴密的保護大家,盡可能的減少感染人數,及早發現,切斷傳播途徑,特別是保護這些弱勢人群。現在因為病毒的毒力大大減弱,傳播力很快。短時間內,更多的人被感染,影響不同年齡,不同身體狀況的人。人們被感染了,發高燒,喉嚨痛,渾身疼痛。這是人們談論最多的癥狀。這些對每個人來說壹定很不舒服,

但在臨床上,這些癥狀都是常見的疾病癥狀。作為醫學分類,這些患者是典型的輕度新冠肺炎患者,絕大多數人仍有輕度表現。

視頻圖像

奧米克隆病毒感染可以算是大感冒嗎?

據專家分析,新冠肺炎感染的重癥和危重癥患者仍集中在患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中。

奧米克隆病毒高傳播、低毒力的特點沒有明顯改變,但仍不能算大感冒。

焦雅惠接受采訪

焦雅惠說,“雖然網友都在說肯定不是大感冒。這是真的,它不是壹個大感冒,我們經常混淆感冒和流感,所以我們實際上是比較新冠肺炎和流感,而不是新冠肺炎和流感。感冒的癥狀真的很輕微。壹周的自限性疾病,其實不用吃藥壹周就能治好。但是流感不壹樣。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也有全身癥狀,如發燒、咳嗽和嚴重的肺炎。而且根據病毒的不同,其致病性也不同。比如2008年甲型流感H1N1,印象非常深刻,那壹年的流感也很重。曾經有壹次人感染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死亡率很高。

。所以相對於流感來說,即使其中壹部分會有壹些肺炎,但這種肺炎也遠非網友所說的“白肺”。經過這次治療,他會好起來,恢復得很快。"

這波感染治愈率有多高?

“武漢以來我們國家的治愈率壹直保持在90%以上。在武漢最差的時候,我們的治愈率是90%以上,後來是93%和94%,越高越好。但是從這壹波來看,大家感受到的並不是這個低比例。”對此,焦雅輝表示,

“大家感受到的是壹個絕對值。我們的基數很大,所以可能感覺自己病重、病危或生命垂危的人數在增加。”

從全球範圍來看,中國的新冠肺炎感染高峰並不是壹個獨特的現象。

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度過這個最困難的時期?

焦雅惠接受采訪

抗擊疫情是壹場非常艱苦的戰鬥。焦雅惠說,

“急性傳染病有其自身的規律。急性感染高峰期過後,第壹周到第二周是最難熬的。現在壹些城市正在經歷緊急和嚴重的高峰,這可能是我們最困難的時期。這波感染高峰過去後,未來會有下降趨勢。病毒的傳播必然有其傳播系數。傳播到壹定程度,病毒總會越來越弱。我們壹般說不能傳播。在這樣的階段,這個困難壹定會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