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和本來生活都是個性極其鮮明的電商。作為壹家民營企業,其創始人或老板的個性必然會深深滲透到企業的文化基因中。
有人說2012是中國生鮮電商元年,有壹定道理。因為這壹年,生鮮電商正在蜂擁而出,而且頗具戲劇性:壹、5月31?順豐優選?線上,6月1,亞馬遜中國跟風賣生鮮;然後7月17?原本生活?7月18日,JD.COM商城隨即宣布開通生鮮頻道;不甘心的淘寶跟風。先是6月初正式推出其生態農業頻道的二級域名,8月再次推出新域名搶眼球。
電商大佬強勢介入生鮮領域,雖然看熱鬧,但多是壹種搶位或者搶鏡的沖動。本質是商業試錯和圈地行為。目前討論價值不大,但敢吃螃蟹的,集中在生鮮領域的兩家垂直電商。值得研究分析。生鮮電商是壹個大生意,但也是壹個極其艱難的生意。壹方面是中國農產品電商市場的商業誘惑(2014年規模預計超過1000億元),另壹方面是3萬多家農業電商平臺,其中3000家農產品電商平臺全部處於虧損狀態。順豐雖然用本來的生活平穩運營了壹年多,但仍處於爬坡階段,可能不容易總結出什麽成功的商業模式或結論,但也能積累足夠多的經驗和案例,供圍觀者和後來者學習和分享。
企業基因現實主義的謹慎與理想主義的輕率。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順豐和本來生活都是個性極其鮮明的電商。作為壹家民營企業,其創始人或老板的個性必然會深深滲透到企業的文化基因中。
順豐優選的老板是快遞業巨頭王衛,原老板是傳媒界傳奇人物余華峰。王偉是上海人。高中畢業後自己創業,從底層做起?水貨商?幾十年風風雨雨,終於成為擁有幾十架飛機,幾十萬員工,年營業額300多億的物流帝國掌門人。這樣的背景和經歷,讓精明、務實、謹慎、低調成為王維做事最重要的風格。俞華峰,湖北人,人大高材生,畢業後加入南方報業系。僅僅做了幾年的采編,他就開始專註於媒體的運營。最後,他憑借先進的營銷理念、大膽的市場勇氣和腳踏實地的拼搏精神,創造了壹個又壹個媒體營銷奇跡,如《南方都市報》、《新京報》等。南方部記者的理想主義和媒體中濃郁的人文情懷,自然造就了壹個感性、理想、大膽、高調的余華鳳。所以,王微的順風滿滿?表達基因?余華鳳做的充滿生活氣息?媒體基因?,是很自然很自然的事情。
這種區別從兩個人做生鮮電商的決策過程就很容易看出來王微決定做生鮮電商,據說是受壹個?粽子?靈感來源於。2009年端午節,順豐的壹個分公司突發奇想,為了創收或者創新,用快遞給客戶賣粽子。沒想到,效果出奇的好。壹個端午節就賣了654.38+0萬多,第二年也是如此,取得了500多萬的營銷成績。2010年初,精明的王微就已經意識到這裏蘊藏著巨大的潛在商機,並且受到當時JD.COM獲得快遞業務資質的消息刺激,淘寶在星星的份額告急,這些電商大佬紛紛發誓要打造?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受三位壹體物流閉環控制商業模式的啟發,我們決定發揮物流優勢。反擊?電商,做決定?順豐e商圈?項目。然而,王偉的謹慎是出了名的。對於不熟悉的電商領域,他壹直抱著小心試錯,不斷調整的心態。2010年8月順豐e商圈?自正式投入運營以來,壹直在進行改造試錯。線上到線下,最開始是從月餅業務開始,後來擴展到禮品、母嬰用品、茶葉、地方特產等十余種商品,並嘗試與便利店合作,之後經營不善。2011年6月主動退出內地區域業務,主攻香港市場,主營有機蔬菜和食品。順豐這壹年來的電擊測試可能不太成功,但至少讓王微心裏有了底。2011 1二月底,在他公司?順豐寶?在正式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後,他註冊10萬元在北京成立新公司,正式發力電子商務領域。三個月後,某高端禮品平臺?尊重儀式?上線,三個月後,定位?全球美食優品網上商城?什麽事?順豐優選?正式上線。
從順豐優選的誕生過程不難看出,王衛在下壹盤大棋,順豐優選只是他布局的關鍵壹枚棋子。就王衛的商業邏輯而言,順豐在電商領域的定位非常關鍵。它賣什麽並不重要。關鍵是如何充分盤活順豐固有的資源優勢和基因潛力。只有充分了解這壹點,才能理解為什麽順豐的首選定位總是那麽不確定,先是高端禮品,然後是進口食品,再涉足生鮮食品。順豐的第壹任CEO劉渺並沒有完全理解這壹點,他期望建立壹個?銷售健康安全食品的網絡平臺?不是王衛的本意,也沒有順豐的戰略支持,所以突然下臺。後來主管順豐航空的順豐航空副總裁董力執掌順豐快遞,意義不言而喻。那是順豐的首選定位和發展,必須服務於順豐的物流戰略。因此,順豐首選開始生鮮業務,最終是為發展新的冷鏈物流業務儲備經驗;做大進口食品業務,是為了充分激活順豐航空這壹優質資產的核心競爭力。
相對於王微的謹慎和沈著,余華鳳是否操作?原本生活?決策過程充滿了傳奇和浪漫。2010年8月,余華峰辭去網易副總裁半年後,攜大筆神秘投資,在上海成立宏基元投資有限公司,註冊資本5億元。或許是基於對余華峰人品和能力的充分信任,投資方給予充分授權,投資回報期限和項目走向完全由他決定。於是,1多年後,余華鳳和他的老搭檔老友記來訪了?基本上所有涉及互聯網的行業?是的,近百家企業決定進軍生鮮電商。
有意思的是,余華峰雖然是記者,但也和物流快遞行業關系密切。眾所周知,他是從成功運營發行《南方都市報》起家的。雖然《南方都市報》(今天的《杜南快報》)的物流部與他並無關聯,但其運營團隊和管理風格應該與他密不可分,所以說他是半個物流專家也不為過。在涉及電商項目的考察調研過程中,也應該對物流的重要性很有感觸。所以早在2010年初,11,他就決定先投身物流行業,並於2011年4月在北京成立微快遞有限公司,註冊資金1億元。壹年後,北京奔奔工場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5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