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澳大利亞電子政務建設考察報告

澳大利亞電子政務建設考察報告

20 * * 10月5日至25日,隨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管理與辦公建設”培訓組赴澳大利亞培訓調研。在澳期間,參觀了澳大利亞聯邦政府信息管理辦公室、司法部、聯邦政府通信與信息技術部、新南威爾士州首席信息官辦公室、維多利亞州首席信息官辦公室、民政局等部門和單位,聽取了悉尼科技大學、堪培拉大學等學院相關專家的專業講座。通過參觀學習,聽專家講課,開闊了視野,開闊了思路,受到了啟發。現將我們了解到的主要情況和壹些啟示報告如下:

壹、澳大利亞電子政務的發展歷程和主要成就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澳大利亞的電子政務建設不斷發展。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政府將信息網絡技術(ict)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大力推進信息網絡技術在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中的應用,提高了電子政務的應用和發展水平。澳大利亞電子政務的建設大體經歷了三個或三個階段:

第壹,辦公自動化階段。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個人電腦的出現和普及,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開始利用信息網絡技術處理機構內部事務,實行辦公自動化和無紙化。通過這壹階段的工作,澳大利亞政府辦公室實現了從紙質文件到電子文件的轉變,不僅強化了政府工作人員的信息意識,還提高了政府辦公效率,節約了行政成本。

第二,政府上網階段。從65438到0993,澳大利亞啟動了國家信息基礎設施項目(nii)建設網絡化服務型政府。1997年,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提出,聯邦政府所有部門在2001年底前接入互聯網。為了向公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聯邦政府於2000年組織實施了“政府在線”項目。通過這壹階段的工作,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各部門順利完成了通過互聯網為公眾提供所需信息和服務的目標,贏得了公眾的好評。

第三,服務整合階段。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密切與公眾的關系,在前兩個階段工作的基礎上,2002年,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提出了以“更好的服務,更好的政府”為目標的電子政務發展戰略,旨在整合聯邦、州和地方政府及部門之間的在線服務,促進不同級別政府和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為公眾提供壹站式服務。通過這壹階段的工作,信息資源的整合和信息享受水平有了顯著的進步,為公眾服務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經過多年的發展,澳大利亞的電子政務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主要表現在:第壹,從國際比較來看,澳大利亞的電子政務發展水平位居世界領先行列,僅次於美國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二是政府門戶網站建設成效顯著。澳大利亞各級政府和部門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站,涵蓋了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各部門基本實現了網絡鏈接和互聯互通。2004年7月初開通的澳大利亞政府門戶網站鏈接了700多個澳大利亞政府機構的網站,可以鏈接到超過654.38+0萬個政府部門網頁。網站提供了強大的檢索功能,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務按照用戶群體和主題進行了細致的分類,方便用戶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該網站整合了澳大利亞各級政府信息和服務,形成了傳遞速度快、內容全面、針對性強的壹站式門戶網站。第三,公眾滿意度高。到目前為止,聯邦政府向公眾提供的所有適合接入互聯網的服務都是通過互聯網進行的。最新調查顯示,39%的澳大利亞成年人通過網絡查詢政務信息,64%的成年人通過網絡辦理退稅等電子支付事宜,90%的網民信息和服務需求得到了滿足。第四,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雙贏。通過推進電子政務建設,不僅政府的管理職能得到充分發揮,而且政府的公信力明顯提高,政府的行政開支大大降低。據維多利亞亞洲首席信息官介紹,通過電子政務的應用,州農業局、基礎設施建設局、社會服務局、環保局每年節省的辦公費用超過654.38+00萬澳元。

二、澳大利亞電子政務建設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澳大利亞在電子政務建設方面有很多好的做法,積累了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經驗。培訓考察中,以下幾點給我印象最深:

(壹)發展思路清晰,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較為完善。

澳大利亞政府把電子政務建設作為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壹項長期戰略任務,堅持政府主導、公眾為中心、公共服務為主線、標準化為技術支撐的原則,長期規劃、合理布局、協調推進、小步快跑。從聯邦政府到各州政府都制定了長期發展目標和短期建設計劃,各個政府部門也根據這些目標和計劃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推進電子政務,政府部門要先從需求迫切、效益明顯、容易實施的項目入手,取得成效後再推廣應用。各級政府和部門也制定了績效評估體系,統壹了技術和服務標準。這樣,各級電子政務建設目標明確,標準統壹,既保證了政策目標和效果的壹致性,又有效避免了重復建設和浪費。

為確保電子政務的順利實施,澳大利亞成立了在線理事會、聯邦政府信息管理戰略委員會(imsc)、聯邦政府首席信息官委員會(cioc)和聯邦政府信息管理辦公室(agimo),建立和完善了電子政務建設的戰略管理機構、組織協調機構和辦公室,為推進國家電子政務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在線服務委員會是壹個跨聯邦、州和地方政府開展咨詢和協調工作的組織。其主要任務是保證全國電子政務建設的協調發展。聯邦政府信息管理戰略委員會是國家電子政務建設的戰略管理機構,負責制定統壹的電子政務管理政策,領導政府在信息網絡技術領域的投資、研發和建設,並向內閣提供建議。聯邦政府信息管理戰略委員會主席由財政和行政部長兼任,成員包括總理內閣部、國防部、通信和信息技術部等11聯邦部門的最高行政首長。聯邦政府首席信息官委員會是電子政務建設的組織協調機構,主要負責公布信息管理戰略委員會確定的優先項目,指導信息網絡技術在政府部門的推廣應用,決定發展戰略問題。CIO委員會向信息戰略委員會報告。聯邦政府信息管理辦公室由聯邦政府首席信息官領導,負責對電子政務的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執行信息管理戰略委員會的決定。其具體職責包括領導和管理政府部門的信息網絡技術項目,管理政府在線和電子政務服務,促進政府部門信息服務和應用的合作。

(2)重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互聯網普及率。

澳大利亞政府非常重視電子政務基礎設施的建設,並采取了有效措施加以推進。首先是政策引導。聯邦政府發布了《國家網絡帶寬需求報告》,制定了改善偏遠地區通信條件的產業投資計劃和行動框架,以及實施數字通信的計劃,並相繼出臺了壹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如對信息產業所需進口設備減免關稅)。二是加大投入。澳大利亞財政每年都會安排預算支持電子政務建設。2004年,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批準了壹項信息產業科技創新計劃,總預算為53億澳元,用於支持信息產業的研發。澳大利亞聯邦政府還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投資11億澳元進行電信基礎設施建設,並投資20億澳元改善偏遠農村地區和土著社區的網絡覆蓋水平,以提高互聯網普及率。三是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取消持牌經營的數量限制,實現完全開放競爭。澳大利亞通信公司也開始了私有化的進程,其私有份額在1999達到49.9%。自市場開放以來,已有30多家公司進入澳大利亞電信市場。通過采用市場機制,開展工程招投標,提高了信息化建設的速度和質量,有效改善了信息資源的配置。由於引入了競爭機制,企業和市民的網絡溝通成本明顯降低。

(三)堅持以人為本,為公眾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

澳大利亞政府將公眾視為政府的“顧客”,將以人為本作為電子政務建設的基本理念,努力為公眾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首先,根據公眾需求設計和建設電子政務系統。澳大利亞政府確立了電子政務建設的三三原則,即“目標導向、用戶導向、問題導向”,並根據市場和用戶的需求及時修訂不同時期和階段的建設目標。在電子政務初期,澳大利亞政府部門的網站主要是根據政府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設計的。政府網站太多,內容復雜,使得用戶從互聯網上獲取信息既費時又費力。為了解決這壹問題,澳大利亞政府及時將之前以政府為中心的建設原則調整為面向用戶、服務公眾的原則,並根據用戶的需求重構政府服務流程,不斷拓展服務領域,使公民和企業更方便地獲得政府在線服務。二是積極推進政府門戶網站建設。澳大利亞政府通過建設政府門戶網站,為用戶整合網站建設。澳大利亞政府通過建設政府門戶網站,為用戶整合網上信息和服務,簡化公眾查找政府服務和信息的流程。用戶無需了解政府內部的組織架構和職能分工,就可以通過壹個“窗口”直接獲取所需的服務內容,大大節省了公眾的時間。據介紹,傳統方式註冊公司需要15個工作日,而網上註冊只需要15分鐘;傳統方式退稅需要14個工作日,而網上申請退稅只需要4個工作日。除了綜合性的門戶網站,澳大利亞各級政府還建設了很多專業性的門戶網站,主要分為用戶群體和行業。用戶群網站主要有企業網站、老年網站、女性網站、青少年網站、原住民網站、家庭網站等,行業網站主要有農業網站、文化網站、教育網站、就業網站、環保網站等。專業門戶網站建設也取得了顯著成效。以企業網站為例。除了提供有關創業、稅收、許可證和法律的信息外,該網站還為企業提供2900多種政府服務。在檢查中,我聽到了許多通過政府門戶網站方便公眾獲取信息和服務的例子。比如,老年人退休後,可以在線獲取醫療、保險等福利信息,在線辦理相關手續;孩子需要上學,家長也可以通過網絡獲取相關的流程、註意事項等信息。三是完善為特殊群體提供的專業化信息服務。澳大利亞政府提出,所有澳大利亞公民都可以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好處,政府服務不應局限於富裕精英或少數科技愛好者。為此,澳大利亞政府專門建立了面向農村、偏遠地區和老年人的信息服務中心,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提供專門的信息服務,如建立專門的網站、開發盲人閱讀系統等。

(4)完善安全體系,確保電子政務系統的安全。

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旨在建立壹個安全可靠的網絡空間,並努力做好安全工作。首先是培養安全人員,強化安全意識。聯邦政府信息管理辦公室聯合聯邦政府相關部門、研究機構和相關企業,在it教育中增加了信息安全課程,建立了信息安全專業認證體系。與此同時,制定了壹項涵蓋各類組織和所有公民的提高公眾信息安全意識的計劃。對於企業來說,重點是普及信息安全與企業生存發展息息相關的理念;對個人而言,重點是普及安全法律知識、安全道德教育和安全使用互聯網。二是制定安全法律法規。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各部門制定了壹系列與信息安全相關的法律、標準和指南,包括電信傳輸法、反垃圾郵件法、數字保護法、信息安全手冊等,使信息安全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加大對保障體系建設的投入。在2002-2003年度預算中,政府提議在今後四年中投資2490萬澳元用於國家信息安全戰略。在國家財政資金的支持下,澳大利亞於2003年6月5438+2月開設了壹個專門的安全網站,使澳大利亞政府機構能夠更加快速有效地應對信息安全攻擊。四是構建國家電子政務認證框架,確保聯邦政府部門和州政府的安全系統互聯互通,為壹站式綜合服務的發展提供安全保障。第五,註意個人隱私(個人信息)的保護。澳大利亞的個人隱私包括空間隱私、領域隱私、身體隱私和身體隱私。政府通過法律法規對政府部門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做出了嚴格的規定。

第三,壹些啟示和建議

澳大利亞電子政務的發展有其特定的經濟、政治和社會背景,在體制、機制和法律制度方面具有明顯的特點。澳大利亞政府推進電子政務的壹些政策和措施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完善,對我國的電子政務建設具有壹定的參考價值。啟示和建議如下:

(壹)進壹步明確電子政務的發展方向。澳大利亞的經驗是,電子政務的建設和發展遵循“以公眾為中心,以服務為主線,長遠規劃,統壹布局,整體推進,小步快走”的模式。目前,我局正處於推進電子政務建設發展階段。我們應該借鑒澳大利亞的經驗,處理好眼前與長遠、傳統服務與電子服務、現有模式與未來發展的關系。在建設過程中,要切實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壹是要註意統壹規劃。借鑒“面向對象、面向用戶、面向問題”的建設原則,制定電子政務規劃和保障措施,確保規劃之間的銜接和協調,避免電子政務發展中的條塊分割和重復建設問題。第二,註重信息資源的整合。特別是要加強各單位網上信息和服務內容的整合,促進單位之間的信息共享,為公眾提供壹站式綜合服務。三是堅持政務優先、用戶至上的原則。在內容設計上突出政府職能轉變,充分體現服務型政府、以人為本的理念,避免重電子、輕政務、重硬件、重軟件、重建設、輕應用的問題。

(二)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政府信息公開對於增強政府工作透明度、加強行政監督、促進政府信息資源社會化和推進電子政務具有重要意義。借鑒澳大利亞政府在政府信息公開方面的做法,建議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壹是完善我局政府信息公開的制度和方法,確保信息公開有章可循。二是國務院批準我局的行政許可和行政審批事項,及時通過互聯網網站向社會發布非涉密政府信息。三是建設和完善政府門戶網站,作為直接向公眾提供信息和服務的重要渠道,方便公眾及時、快速、高效地獲取我局信息和服務。

(三)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確保信息和技術安全。做好安全工作,建立安全可信的電子政務開發環境,不僅是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電子政務健康持續發展的前提。我局壹直高度重視電子政務的安全問題,局領導多次作出批示並提出要求。我局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計算機網絡安全措施。但是,有的同誌思想上、工作上還不夠重視,有的不按要求處理網上涉密信息。因此,建議明年制定信息安全管理辦法,確保我局電子政務和信息安全。

(4)牢固樹立節約觀念,降低為民服務成本。在電子政務建設中,澳大利亞政府壹直強調發展電子政務要務實,在規劃和實施電子政務項目時,不能貪大求全,不能過於超前。為此,澳大利亞政府制定了多種電子政務績效評估工具,幫助各級政府及其部門評估對電子政務服務的需求,評估在線服務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進而不斷改進服務。同時,澳大利亞政府非常重視電子政務服務的成本控制,努力降低為人民服務和接受公眾服務的成本。澳大利亞政府制定了詳細的政府信息公開價格規則,列出了可以全部或部分免除費用的情況,明確了政府機構參與信息公開事務的年度成本預算,以控制政府信息公開成本,節省公眾獲取信息需要支付的費用。我局信息化建設壹直沒有專項資金。每年局領導都想辦法從其他資金中調劑。為此,要堅持建設與節約並重,統壹規劃,統壹建設,統壹管理的原則,特別是對新項目,要嚴格審查把關,用好有限的資金,努力增強實用性,提高服務,不能只註重形式而忽視內容,造成財力、物力、資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