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的教育科研工作遵循“立足規範、研究本質、服務地方、提升本質”的工作原則,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以深化“三科”研究為重點,從教學、科研、科研緊密結合入手,以有效的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為依托,以提高中小學骨幹教師培訓水平為依托, 圍繞全面提高教師教育科研能力,圍繞“如何做壹名科研教師或科研校長”
壹、突破性工作:
1.召開以“如何做壹名研究型校長或教師”為主題的交流會。
為貫徹落實長春市教委“開展教育大討論”的指示精神,踐行科學發展觀,提高校長和教師的科研水平,促進校長和教師由事務型、經驗型向科研型、專家型轉變,突出科研的引領作用,努力開創全區教育科研工作的新局面,我們於XX年6月2日召開了以“如何做壹名科研型校長或教師”為主題的交流會。哈達小學李長法校長、迎賓路小學施建如副校長等10人參加了會議,與會人員也進行了認真的討論。根據學校和學科的特點,交流人員擬定了小標題。語言簡潔恰當,有壹針見血的效果,可以被別人引用。很多例子都很有說服力和感染力,激發了參與者的科研熱情。這次交流會準備充分,涉及面廣,以身作則,針對性、典型性、反思性、實效性強。各中小學校級領導和科研骨幹教師參加了這次會議。我校張敏校長對會議進行了總結,為長春市教育大討論的第二階段——論壇階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召開吉林省教育科學“xx”規劃重點課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機制構建研究)現場會。
總結會於5月25日在龍子新希望學校舉行。市教育局周局長主持會議,王樹斌局長宣讀總結報告。結題後,經核實,我區共有11個子項目順利結題。八十七中、西校、綠園小學、雷鋒小學、正陽小學5所實驗學校和4所小學被評為優秀實驗學校,我區被評為優秀實驗區。
我們教育學院也對朝陽區11學校的子課題進行了評審。
3、召開市級策劃課題(中小學生社團活動的實踐探索與研究)子課題(開展學生社團活動,促進區域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項目申報會。
為進壹步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關於進壹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幹意見),創新和深化德育工作和團隊工作,全面提高我區青少年綜合素質,推動素質教育深入發展,促進區域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實踐和研究。我們積極參與並確立了子項目(開展學生社團活動,促進區域學生思想道德建設)。3月組織了區級項目申報會,分別由中西學校、民主學校、春陽學校、春光學校等87所學校申報,做好項目的引導、論證、填報、實施工作。6月,市教科所所長王晶對我們實驗學校的老師進行了專題指導(如何開展社團活動,做好兼職編輯工作),為課題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吉林省基礎教育校本科研基地(美國技術課程整合與校本教材開發)開班會召開。
根據省教科所文件精神,市教科所要求各區建立有研究價值的校本研修基地。楊家小學的項目(美國技術課程整合與校本教材開發)無論是市裏還是省裏都很感興趣。經查,楊家小學被列為省級校本研修基地。XX年6月24日,楊家小學舉行項目開班暨教學開班活動。會前參觀了師生的軟陶作品。會上,楊家小學校長崔發表了講話。省教科院張艷華院長宣讀了項目答辯。項目主持人尹芳副院長做開題報告。項目實驗老師董開春做了典型發言,展示了壹堂美國工藝課程(軟陶)的活動課。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池昌武院長、長春市基礎教育崔主任進行了點評和指導。他們對活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為項目的實施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5、抓隊伍,培養骨幹,打造壹支會科研、會創新的科研團隊。
(1)加強科研領導團隊建設;
為搭建我區科研交流平臺,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資源共享,科學制作和使用博客,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4月28日,XX所周秀娟副所長進行了中小學科研帶頭人專題培訓(制作科研博客搭建信息交流平臺),使科研帶頭人了解博客的起源、定義、類型、用途、分類、體裁等。,並將申請制作博客。
(2)註重科研帶頭人和骨幹隊伍建設:
為促進學校教育教學,提高教師專業水平,推動大眾化教育科研的普及和深化,市教育學會號召全區各中小學積極開展小規模研究,讓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科研,更好地開展校本研究,走研究型學校之路。XX年6月9日,辛峰老師做了“開發教師小課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專題講座。使科研帶頭人和科研骨幹明確什麽是小課題,如何實施,促進小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
二、重點工作:
1,完成了中國教育學會和省教育學會的項目結題工作。
(1)中國教育學會“xx”科研規劃項目子課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發展性評價研究)的結論與成果集。
召開項目總結會,明確任務,準備相關材料,指導總結報告的撰寫。我區* * *九個分課題征集成果16,出版圖書15,提交結題材料美觀、統壹、整潔。受到了中國教育學會的高度評價(待續完)(分別為:126中學“學生寫作創造素質與實踐能力發展的實驗研究”、“函數與生活實踐辯證關系的發展性研究”、“提高英語作業效果的研究”、“87中、西學校“生物發展的初中生評價體系研究”、“金城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 迎賓路小學“整合學科資源提高教學質量研究”、正陽小學“新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研究”、楊家小學“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研究”)
我們還指導八十九中完成了中國教育學會“xx”科研項目(校園文化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研究),並獲得了結題證書(該項目由市教育學會立項)。
(2)吉林省教育學會“xx”科研規劃項目、吉林省教育學會第八次教育科研優秀成果征集。
我區7個課題共收集到138個結果,提交的結題材料“條理清晰、有據可查”、“規範整潔”得到了省學會的好評(等待結果)(分別為:88中學“初中語文教學分層教學實證研究”、“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探索與創新研究”、“中學生環境意識培養策略研究”, 78中學“學案導學資源系統建設”,民主小學“構建特色課堂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模式研究”,晉城學校“在
通過各級項目結題工作,提高了項目負責人的科研能力,我區壹大批教師經歷了壹次科研活動的鍛煉和洗禮。
2.完成並發放綠園第五屆教育社改選人員名單。
為了完善綠園區教育學會的組織建設,加強教育學會的工作,加強對社會團體的研究,使區域教育學會的工作更有效率地運作,我們改選了長春市綠園區第五屆教育學會組織。經過民主測評和我區中小學反饋,所有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全部清點通過,組織換屆。
3、多方調研,增強工作的針對性。
為更好地了解我區中小學科研項目的開展情況,推動科研工作的進展,我們於3月至4月深入鹿苑小學、雷鋒小學、民主小學、正陽小學等20所中小學(含3所農村中小學)進行了調研,與校長、科研帶頭人、科研骨幹和部分教師進行了面對面的談話,並實地查看了研究室和項目檔案。通過調研,了解科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明確工作方向,解決領導和教師課題中存在的困惑問題。每個人都寫了壹份研究報告。
(第頁)
4.完成了區域(中小學教育整體質量提升實施策略研究)項目詳細目標表和資料的匯總整理工作。
這個話題是馬雪導演的重點。為使本課題現場順利完成,撰寫課題具體實施方案及總結,詳細研究撰寫本課題完成前的成效匯報會具體實施方案,並精心安排實施。還利用考察學校的有力契機,重點了解了“引領”項目在基層學校的實施情況,掌握了第壹手材料,並對本項目的七個研究領域進行了詳細的目標分解,制定了“重點關註xx的基層學校目標明細表”(包括“基層學校開展的活動、基層學校上交的材料、教育局的支持、同行系統的支持”)。通過會議將此表下發到基層學校進行修改,明確責任,實現宏觀調控指導和微觀任務落實。各個學校會根據目標準備材料,準備題目。
5.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收集壹些成果。
召開了區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擴大會議。傳達了市文件精神(深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推廣研究成果),征集上交心理學會理事9名,“先進實驗學校”7名,優秀心理班會7次,組織開展市(心理健康教育)項目活動2次。
6、加強科研基地建設,發揮基地的示範作用。
為確保科研示範基地在“研究型學校”戰略實施中的示範引領作用,市教育辦將重新認定第壹批、第二批教學示範基地,同時在原有100所基地學校的基礎上,重新認定壹批科研基地學校。我們設計了“基地學校申請表”(包括:學校自然情況介紹、項目實施情況、開展的活動、取得的成果)。在自願申報的基礎上,“87西校”被確定為我區第二批示範基地。同時幫助綠園小學完善科研工作,做好驗收準備。
7.為吉林省教育學會30周年校慶做準備。
我們查找檔案,回顧歷史,總結成果,為省教育學會出版的“三本書”(《吉林教育學會研究成果選編》、《大有可為的事業——獻給吉林教育學會三十華誕》畫報、《吉林教育學會工作相冊1989-XX(前十年續))準備材料。
三、日常工作:
1,召開年度科研工作會議,明確工作思路。
為使科研任務明確,有針對性,有章可循,提高認識,3月24日召開了XX年度教育科研工作會議。對XX年的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布置XX年的任務,努力把握方向,引導和采取措施,使科學研究真正起到前瞻、引領和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作用。
2.做好整體項目管理:設計發放7張表格,對各級各類教研項目進行綜合統計。目前國家項目15,省計劃項目18,市計劃項目32,中國教育學會項目14,省學會項目9,市學會項目2,其他項目6。我們科學分類、分級管理,做到宏觀導向、中觀調控、微觀細致,努力形成科學、規範、先進的管理格局。
3.收集盛市各級名校長、名教師、骨幹科研人員證書復印件並做好統計。其中校長3人,教師3人,省級骨幹教師7人,市級骨幹教師19人。
4.查找並整理符合標準的資料,打印目錄。
5.設計進修學校領導“xx”科研課題統計表,並進行統計。
6.及時接收和分發各種雜誌。
7.聽64課。
四。成就:
1,吉林省教育科學“xx”計劃重點項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機制構建研究),我區5所實驗學校被評為優秀實驗學校,我區被長春市教育局評為優秀實驗區,取得科研成果134項,獲得特等獎23篇,發表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機制構建研究)系列論文中。
2.***12課題(省教科院11課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機制構建研究)和中國教育學會1課題(校園文化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3.教育學院工作人員在省級雜誌和省級系列上發表的文章有5篇。
4.教育學院工作人員的兩篇文章獲得了教育科研成果獎。
5.馮靜被評為長春市學科骨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