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資源
泰國的主要礦產資源是錫,總儲量約654.38+0.5萬噸,居世界第壹。泰國98%的錫產量來自砂礦床,含錫量。
高達65%。其他礦物有鎢、褐煤、鐵、銅、石油、天然氣、寶石、鹽、鉛、石膏、銻、錳、螢石、黃金和。
鉻等。泰國的森林資源也很豐富,有各種熱帶常綠樹木,主要有榕樹、露兜樹、樟樹、金雞納樹等。
季風樹主要有柚木、蘇鐵、沙爾、芒果樹,還產各種藤、竹。內陸河流和泰國灣有很多種魚。
淡水魚主要有鯉魚、彈塗魚、鱸魚、鰻魚等。,而海魚主要是鯖魚和沙丁魚。
2.經濟簡史
泰國過去是壹個農業國。1960中,農業收入約占國民收入的80%,農業勞動力占全部就業的83%,而工業僅
5%,服務業占12%。可見泰國的工業基礎非常薄弱,起點低。為了盡快加入工業化國家的行列
泰國政府自1961以來,根據不同時期的國情和經濟發展情況,制定了壹系列方針政策。
制定了六個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劃,作為不同階段經濟發展的戰略和指導原則。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泰國經濟經歷了進口替代、出口導向和協調發展三個階段。得益於政策和措施,泰國經濟在過去20年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率,超過了60年代的8%和70年代的7%。即使在與西方工業國家經濟危機重合的第五個五年計劃(1982-1986)期間,其年均增長率也達到了4.4%。1986之後,泰國經濟突飛猛進,增長率從1987上升到6.3%。與此同時,泰國充分利用低油價、低利率、低匯率的有利國際經濟條件,抓住日本、臺灣省、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大規模對外投資的機遇,大力推行吸引外資戰略,實行放松管制、逐步自由化的經濟政策,使泰國經濟進入了連續四年的高速增長期。
3.經濟概述
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海灣戰爭和國內政局,泰國經濟增長率有所下降,但年均增長率仍在8%左右。隨著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發展,特別是旅遊業的興起,泰國的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從過去以出口農產品為主的農業國轉變為新興工業化國家。從65438到0995,泰國人均收入已經超過2500美元,世界銀行將泰國列為中等收入國家。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現有基礎設施超負荷、工程技術人員缺乏、教育和科技落後,影響了經濟增長。從65438到0996,泰國經濟增速大幅下滑,僅達到6.9%,為過去13的最低水平。特別是對外貿易下滑嚴重,增速驟降至1%以下。經常賬戶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3%,通貨膨脹率也升至6.2%。
在1996財政年度,51國有企業在交通、通信、住房、電力和供水等基礎設施方面投資了2580億泰銖。
1996財年,國家財政總支出為7773億泰銖。
4.行業概述
(1).農業概況
泰國80%的人口從事農業,享有“東南亞糧倉”的美譽,是亞洲唯壹的糧食凈出口國,也是世界主要糧食出口國。
出口國之壹。泰國大米出口世界第壹,木薯出口世界第壹,橡膠世界第三,玉石。
大米排名第四,魚制品出口在亞洲僅次於日本。在泰國10出口商品中,農產品占6,占出口總值。
40%。
到目前為止,新開發的水產品、畜產品、水果、蔬菜和花卉日益成為泰國農業的重要支柱。
目前,泰國已成為亞洲第三大海洋漁業國,其漁業產品在泰國農產品出口中已躍居第四位。在養殖業中,雞
鴨、肉、蛋等畜禽產品不僅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而且出口越來越多。泰國冷凍雞肉、雞蛋、冷凍蝦等冷凍產品出口已成為世界10強出口國之壹。
此外,泰國在果蔬罐頭市場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泰國的菠蘿罐頭如今已經占據了世界市場的35%。泰國的農作物包括大米、橡膠和玉米。
農產品產量統計
(2).工業概況
作為壹個傳統的農業國家,泰國的經濟結構隨著近年來的快速發展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盡管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但制造業在其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卻日益擴大。制造業已成為最大的產業和主要出口產業之壹。泰國工業化進程的壹大特點是充分利用其豐富的農業資源發展食品加工及相關制造業。這種以農業資源為基礎的產業發展模式在過去20年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並將在未來發揮更大的作用。
泰國的礦業曾經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近年來國內經濟的發展和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礦業在泰國的地位正在下降。錫業作為壹家大型外匯公司,也受到了世界市場低價的巨大影響。此外,國內需求的持續增長也導致部分礦產品出口下降甚至短缺。采礦業中第壹個前景樂觀的石油開采。目前,泰國的主要工業產品包括服裝、紡織品、鞋、電機、電子產品、運輸設備等。
未來幾年建築業的發展勢頭還會繼續,但不會像前幾年那麽迅猛。由於建築行業的繁榮,建材市場出現短缺,如水泥、鋼材等,目前依靠進口來補充短缺。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政府積極鼓勵建材行業發展,供需形勢有所緩解。目前,水泥、陶瓷、衛生設備發展迅速。
工業產值統計
(3).服務業概述
泰國旅遊資源豐富,有500多個景點。它壹直以“微笑的國家”而聞名,吸引了許多外國遊客。因此,旅遊業
工業因其巨大的外匯收入在泰國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泰國政府采取了許多措施來吸引遊客,這增加了遊客的數量。
有了很大的增長。金融業和其他相關服務業也穩步增長。
5.主要經濟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1996): 1842億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1996): 6.9%
人均國民收入(1996): 2700美元。
匯率(1998 5月1): 1美元=38.5000泰銖。
通貨膨脹率(1996): 6.2%
失業率: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