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中國應該選擇哪個城市申辦下壹屆奧運會?

中國應該選擇哪個城市申辦下壹屆奧運會?

然後呢。《環球時報》署名作者萬喆在《鼓勵中西部城市申奧》壹文中推薦了Xi、武漢、成都等城市。的確,在普通人眼裏,中國這幾年發生了很多大事。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到上海世博會,從廣州亞運會到深圳大運會,“中國盛世”的繁華無處不在。雖然世界的目光壹次又壹次聚焦中國,但舉辦奧運會真的像看上去那麽美好嗎?普通市民能從奧運中得到什麽?

近年來,中國積極舉辦各種國際比賽,通過這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動,展示中國“富國強民”的形象。但是,無論開幕式多麽隆重,規模多麽宏大,對國際友人多麽熱情好客。當人們低頭細看,不難發現,公民出行不得不被限制,地方政府不得不舉借巨額債務舉辦運動會。因為安全原因,“高危人群”不得不被消滅,檢查站和限制無處不在...

我認為英國人羨慕中國人有更多的錢是無可爭議的。從2008年奧運會、2009年國慶大典,到10世博會、亞運會;11年達到頂峰。Xi世博會,上海世博會,深圳大運會,紅歌傳遍中國。在全世界都缺錢的情況下,只有中國還這麽瀟灑。別說奧運會了,光是壹屆深圳大運會就花了四年時間籌備,投入上百萬人力,直接或間接投入2000多億。短短12天的背後,凝聚著深圳人的大運“成本”。

廣州亞運會花了多少錢?對此,廣州市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表示:“從數據來看,廣州亞運會的直接和間接投入非常大。總投資2577億元,其中廣州投資6543.8+095多億元,帶來債務2654.38+000多億元。”他很擔心,這麽大的債務,廣州用於民生的錢不知道從哪裏來。市裏的納稅人要為這幾十年的運動會狂歡付出代價。這不是杜撰,而是蒙特利爾等城市曾經發生過的現實。

壹屆大運會給納稅人帶來的“福利”

花了這麽多錢妳得到了什麽用壹位深圳市民的話來說就是“用納稅人的錢辦的運動會,竟然沒資格看”。因為大運會開閉幕式門票是不賣的。難怪有市民說,“沒有比不經同意亂花錢更慘的納稅人了。“此外,深圳啟動了大規模的城市改造工程,為了讓城市更漂亮,推出了建築物‘穿衣戴帽’工程。有市民抱怨:“‘穿衣戴帽’工程,幾個月就讓幾千萬深圳人生活在壹個充滿灰塵、噪音、油漆汙染的世界裏。"

不僅如此,為了安全起見,深圳警方對常住或暫住人口進行地毯式排查,結果有多達8萬名中國公民被列為“治安高危人員”,被“自動”離開這裏。深圳大運會期間,直升機定期巡邏;武警守衛著體育場的四周;實名購買菜刀,住宿登記,地鐵“每包必檢,每液必檢”,等等。由於大運會,深圳在全市設置了28條大運會專用道,加上公交專用道,很多道路只有兩到壹條社會車輛專用道,所以大運會期間經常出現大堵車的情況。

最讓深圳灣體育館附近小區部分居民無法接受的是,開幕式舉行時,是因為開幕式當晚有多位重量級貴賓出席,“出於安保需要”。我被迫離開我的家。有市民表示,“我不僅沒有機會看大運會,甚至被剝奪了坐在家裏看電視的資格。”對於那些實在不想離開家的住戶,會派安保人員到他們家裏,壹起度過這段時間。很多深圳市民只能選擇回避:大運會期間離開深圳,大運會結束後返回。這些大概就是深圳大運會市民的“福利”吧!

當世博會完成後,有人建議上海立即申辦奧運會。新浪微博對此做了壹個調查。然而,在新浪微博4萬多人的投票中,83%的網民表示暫時不要申辦,應該讓上海休息壹下。有網友坦言:我不反感上海申奧,但我希望先把老百姓的生活搞好。因為中國畢竟是發展中國家,資金有限,成功舉辦壹兩次國際大型活動當然是好事,但舉辦太多活動實際上可能適得其反。

事實上,是否申辦奧運會的態度反映了國家的成熟和人民的成熟。隨著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甚至最近的大運會的相繼舉行,中國公民對世界大型活動的熱情逐漸消退。他們更關心身邊的民生問題,比如交通擁堵、樓價飆升、買不起豬肉等。數千億美元被花費在體育場館的建設上。畢竟過了幾天奧運會,這麽大的資產(運動員村,高端場館等。)幾乎沒有什麽實用價值,反而繼續投入維護成本,成為負擔。畢竟中國還不富裕,還有很多更重要的地方需要錢:希望工程,國防建設,科普教育,高科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