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大學生求職經歷的故事與感悟

大學生求職經歷的故事與感悟

大學生求職經歷的故事與感悟

?大部分人在求職季的求職體驗是怎樣的?下面分享幾個關於求職的小故事,看看他們的求職經歷。

記者手記:去年7月,我和張偉、劉娜、李馨雨壹樣,滿懷希望地投遞簡歷,孜孜不倦地參加周邊地區和高校舉辦的招聘會,精心準備每壹場面試;攢錢買合適的正裝,提前“回答”面試官可能會問的問題...但是找工作的路並沒有因此而更順暢。似乎每個畢業生在找到壹份滿意的工作之前都要經歷壹些起起落落。從去年冬天到今年6月,我報道了十余場我市舉辦的大型招聘會。“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生不妨從‘低處’做起”是我在采訪中聽到的“好建議”。很多畢業生抱怨,專場招聘會、校園招聘會、網上求職等各種方式都試過了,還是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也有壹些畢業生求職成功,但上班時卻無法安心工作。他們總是跳來跳去,錯過機會。“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社會公認的事實。既然無力改變事實,那麽大學畢業生就應該從實際出發,從自己的實際出發,給自己壹個明確的職業定位,盡早做好職業規劃,朝著既定的目標不懈努力,才能讓自己在畢業的時候更有競爭力。同時,在畢業的時候,大學生最明智的選擇就是先工作,在工作中積累經驗,不斷提升自己,最終找到壹份滿意的工作。

祝每壹位畢業生都有壹份好工作。

(1)

7月初,又壹批大學生畢業了。但他們依然“很忙”,有的到處求職;有的忙著找實習單位,積累工作經驗;有的整天學習,為各種招聘做準備...大學生就業問題再次成為社會關註的焦點。

每個大學畢業生的求職經歷都不壹樣,但對他們來說,卻是壹次難忘的成長經歷。讓我們走近這些大學生,聽聽他們的求職經歷。

張偉(中國礦業大學礦山建設專業)半年時間投了四五百份電子簡歷。所有記者遇到張偉的時候,他正在瀏覽招聘網站。從大四下學期開始,瀏覽招聘信息是張偉每天上網時的必修課。可以在網上直觀的看到用人單位的招聘信息。只要看到符合妳專業的職位,他就會壹鍵投簡歷。他說,這半年來,他至少投了四五百份電子簡歷,但都石沈大海。現在,張偉對網絡求職不抱太大希望,瀏覽招聘網站已經成為壹種習慣。

張,家住,是徐州中國礦業大學礦山建設專業的應屆畢業生。2010以609分考入中國礦業大學。壹開始他想學地質勘探,最後因為個子有點矮,選擇了礦山建設。他聽壹個在礦山企業工作的親戚說,男生學礦山建設不成問題,錢還不少。

這個穿著卡其布短褲和白色t恤的大學生給人壹種陽光整潔的感覺。張偉不善言談,但說起自己的學校,壹口氣介紹了很多,自豪之情溢於言表。他說:“中國礦業大學是國家‘211’和‘985’工程重點院校,百年名校,也是全國開設礦業專業最好的壹所,就業率達95%以上。”

張偉成績優異,專業課全部不及格。大二下學期寒暑假期間,他聯系了幾個同學到山西、鄂爾多斯等地的礦山實習,實踐能力很強。那麽,張偉為什麽至今沒有找到工作呢?張偉道出了求職過程中的尷尬:“現在經濟形勢比較嚴峻,很多小礦面臨停產或者關閉,采礦專業的人很難就業。即使壹些大型礦企招人,招的人數也少,要求研究生學歷或工作經驗。”

有人說現在大學畢業生就意味著失業,但張偉以前不這麽認為。畢業半個多月,張偉到處參加招聘會和面試,對工資的要求從最初的每月5000元降到了4000元。“我們的專業人才工作地點偏遠,工作環境艱苦。每個月四五千的工資不算高。現在,我的工資要求更低了。只要能學到點東西,積累點工作經驗,哪怕壹個月兩三千塊錢,我也願意做。我會等到積累了工作經驗再跳槽...老是呆在家裏跟爸媽要錢,真不是個東西!”張偉向記者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張偉告訴記者,他聽說烏海有壹家礦山企業在招礦山施工技術員。他已經和壹個同學約好了,打算近期去看看。

劉娜(河套學院外語專業)想應聘壹名英語老師,但她的專科學歷沒有競爭力,所以她去了壹家房地產公司做銷售。

劉娜是記者在河套學院2014畢業生招聘會上遇到的壹名應屆畢業生。

6月21日,河套學院2014屆畢業生雙選會上,壹個高高瘦瘦的女孩捧著厚厚的壹疊簡歷,認真閱讀著每壹戶單位的招聘信息。每當看到更適合自己的職位,她都會上前詢問。第壹個問題往往是“有沒有專業限制?”

7月18日,記者見到了劉娜。穿著正式的西裝,她比初次見面時更健談了。劉娜說,她已經在壹家房地產公司找到了壹份置業顧問的工作,也就是壹名房產銷售員。

談到現在的工作,劉娜只是笑了笑,表情中有壹絲無奈。她的話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大學生壹踏出校門就‘失業’了。如果他們連肚子都填不飽,體面有什麽用?”在交談中,記者了解到,劉娜是家裏的獨生女,她的父母希望她成為壹名英語教師。他們覺得女生當老師體面穩定。但是現在招聘教師要求高,報考大專學歷的教師受到限制。“自從我開始銷售以來,

父母不敢出門,怕親戚朋友鄰居問起我的工作。有親戚私下聊天,說我讀了三年大學,大學生居然把房子賣了。我媽媽非常生氣,幾天都吃不下飯。"

說起6月21日在河套學院舉行的2014屆畢業生雙選會,劉娜告訴記者,130多家用人單位中,只有兩家民辦幼兒園各招聘壹名幼兒園英語老師。雖然月薪不到2000,但是競爭的人還是很多。“我當時填了求職登記表,之後就沒有妳的消息了。競爭太激烈了。除了我校英語專業的畢業生競爭這個職位,其他學校的英語專業本科生也報名。我們是專科生,和別人比起來,自然不是很有競爭力。”

雖然她現在的工作對劉娜來說並不理想,但她對自己的工作很樂觀。“先找壹份工作做,自己養活自己就知足了。和我壹起申請的還有兩個本科生,我沒有什麽不平衡的。現在,我只想努力工作,積累更多的工作經驗……”

劉娜說,不管將來發生什麽,她都會努力工作。畢竟這是她人生中的第壹份工作。李馨雨(內蒙古財經大學會計專業)因為沒有工作經驗,在六次面試中被淘汰。現在他報了會計培訓班,彌補“短板”。

都說選擇會計專業好就業,所以四年前,面朝河流的李馨雨毫不猶豫地報考了內蒙古財經大學會計專業。大學四年,李馨雨各門專業課成績優異,畢業前拿到了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李馨雨性格開朗,善於與人交流。大學期間擔任過專業的團支書和學生會幹部,組織能力很強。所以,這個自信的女孩,從來沒有擔心過自己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然而,她畢業前參加的很多招聘會和面試都屢屢碰壁。

“從5438年6月到去年10月,我已經參加了兩次學校舉辦的招聘會,參加了壹次內農大的雙選會,參加了兩次呼和浩特舉辦的大型招聘會,回老家的時候參加了兩次。7場招聘會,我投了20多份簡歷,得到了6次面試機會,都因為沒有工作經驗而被淘汰了……”說起我的求職經歷,李馨雨很無奈。李馨雨面試過的職位有很多,但是對方要求有工作經驗或者至少有實習經驗,這樣可以在工作中直接上手。遺憾的是,雖然李馨雨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他並沒有真正實踐,對會計工作的實際操作也不太了解。

7月初,李馨雨拿到文憑後,並沒有急於找工作。相反,他報名參加了何琳的會計培訓班,學習企業記賬、納稅申報和檢查等實用知識,以彌補自己的不足。李馨雨的培訓班將持續三個月,但她對自己充滿信心。“兩個多月下來,我已經掌握了會計工作的實際操作。就算我有‘工作經驗’,我也壹定會找到好工作。”李馨雨笑著告訴記者。

(2)

進入大四後,很多同學開始談就業。肖旭對此有點“不屑”。她對自己的實力和未來充滿信心。肖旭的就業目標是成為壹名“理想的”記者。她給自己定了個目標:地級以上的媒體和單位都不去。“當時我的想法是,我可以壹直站在省會濟南;退壹步說,就算不能留在濟南的媒體,去更大的雜誌社也沒問題。”說這話時,肖旭苦笑了壹下。“現在我明白了,現實遠非理想。我高估了自己的實力。”

春節前,壹些用人單位開始校園招聘。其他學生忙著制作簡歷,向雇主推銷自己,而肖旭卻在圖書館悠閑地看書。她有自己的想法:媒體壹般春節後才招,憑她自己的本事,就業不成問題。眨眼間,到了三月份,雇主的需求達到了頂峰,肖旭可以搬家了。她給幾家喜歡的媒體和雜誌投了簡歷,也參加了壹些筆試和面試,但沒有壹家錄用她。

幾次打擊之後,肖旭開始“懷疑”自己,變得有點慌張。“當時我突然意識到,我的職業規劃不壹定合理。”她開始“退而求其次”,決定放棄做媒體人的夢想。當時正值校園招聘高峰期,機會確實很多,包括壹家中外合資企業打算聘請她做秘書,但考慮到可能會有更好的工作,她猶豫了壹下,放棄了。“就像俗話說的,有機會的時候,總有些舍不得,以為會有更好的工作,結果好工作就這樣溜走了。”

畢業的日子越來越近,肖旭的壓力越來越大。她不得不改變主意,打算先找個單位工作。但此時用人單位的大規模招聘計劃已經過去,招聘要求越來越高,要麽要求有工作經驗,要麽要求研究生學歷,找工作越來越難。肖旭變得猶豫不決。“那些日子真的很難。看著同學壹個個和用人單位簽約,我後悔了。”肖旭甚至做了最壞的打算:如果再找不到工作,就去超市當促銷員,或者去餐館當服務員。

畢業前半個月,肖旭收到壹家廣告公司的邀請,從事文案策劃工作。雖然她對這份工作不滿意,但還是和單位簽了勞動合同。“我只能說,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壹開始我太自信了,沒有認清自己,沒有做好充分的就業準備。”許感慨地說,找工作的過程讓自己變得成熟理智,不僅對自己有了清晰的認識,對社會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應當事人要求,文中人物使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