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參觀者總是遲到或耽擱。妳有沒有按照咨詢裏的設定去做?

參觀者總是遲到或耽擱。妳有沒有按照咨詢裏的設定去做?

心理咨詢是壹個稍微特殊的服務,是壹個基於時間的服務。咨詢付費的方式是根據咨詢時間的長短。如果來訪者遲到了,咨詢師通常能做的就是等待。來訪者和咨詢師同時同意,大家都會遵守時間設定。

參觀者遲到是常有的事。大部分對心理咨詢不太了解的人,都會忍不住覺得這個時間應該推遲。反正輔導員看起來那麽“閑”,花了那麽多錢。

有時,當來訪者在50分鐘的咨詢中遲到了半個小時,卻被告知只剩下20分鐘可以毫不拖延地交談時,很容易對咨詢師發火。但是,當壹個時間和精力都是租來的咨詢師,在急切地等待壹個自稱“堵在路上”的來訪者,思考這個來訪者的處境時,就不可能把那段時間用於其他目的。心理咨詢是壹項極其累人的工作。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為了保證工作質量,通常只定期、穩定地接待壹定數量的來訪者。這樣壹來,來訪者的臨時變動或者無故缺席,都會極大地幹擾咨詢師的工作。

在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壹切都可能是某種阻抗,或者我們可以說也是壹種心理防禦機制,所以我們總是從阻抗的角度去理解這些現象。

其實阻力對我們心理咨詢的進程,對咨詢師,或者對整個咨詢過程都是壹種反生產力。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說,它阻止了咨詢師與來訪者自由交往,阻止了他記憶,或者阻止了他理解,包括改變的欲望,這是適得其反的。所有這些我們稱之為阻抗,或者更進壹步,所謂的阻抗就是心理防禦機制,是心理治療過程中的具體表現。

但關鍵的壹點是,這是下意識的,並不是有意阻礙。為什麽說來訪者沒有妨礙他們的意思?我覺得從潛意識的角度來說,因為壹個人觸動了沖突,受不了,太多的痛苦是他潛意識裏的東西,所以他會啟動防禦機制。心理咨詢過程中防禦機制壹旦啟動,就是壹種阻抗。也就是說,我主觀上想觸碰自己內心的傷口,但我還沒準備好。我壹直用各種防禦來應對,這樣的防禦也會出現在咨詢關系中。所以,這是必然的。因此,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在心理治療過程中識別阻抗並對其進行工作是精神分析的主要治療內容。

在心理咨詢中,阻抗是很常見的現象。所以在做規範化、系統化的心理治療時,要有基本的設置。只有有了設置,我們才能敏感地感受到或感知到這些現象,因為設置意味著每壹次都有固定的時間,然後我們就會知道自己為什麽遲到,要求延期。

即使我們不立即對來訪者“遲到”的“阻抗”進行野蠻分析,但需要註意的是,咨詢師並沒有義務為來訪者自己浪費的咨詢時間買單。學會對自己負責是成長的第壹步。

心理咨詢師和來訪者的關系永遠只是咨詢關系。然而,基於這種關系的咨詢設置總是受到來訪者的挑戰。如果顧問不維護設定,會損害雙方利益。

俗話說,“沒有規則可以使方圓”,有時我們告訴遊客,如果妳想讓我以妳想要的方式與妳相處,首先,我不能。其次,如果妳選擇咨詢我,妳就要“忍受”我是這樣的咨詢者。如果想換咨詢師而不是自己,咨詢是浪費時間和金錢。

然而,遵守該規定是雙方繼續協商工作的先決條件。我們喜歡給出最坦率的解釋:當咨詢師因為來訪者的不斷突破而遭受時間、經濟和精力的損失時,他必然會感到憤怒,而我壹旦對來訪者產生持續強烈的負面情緒,就很難為他們提供應有的幫助。

還有壹個普遍現象,就是遊客要求延期。比如面對壹個有依戀問題的來訪者,咨詢師往往會通過他們的加班咨詢察覺到來訪者的反共情,通過無助和依賴理解來訪者呈現出壹種需要被照顧的角色。不同的來訪者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含義。

雖然有些咨詢師明明知道延遲的影響,卻不會嚴格按照這個設置來做。也許他們沒有考慮到,如果時間超過,顧問的責任就會減輕。在規定的時間內,他們會覺得這是自己的責任,應該全神貫註。但是,超出了時間限制,他們會覺得這是自己的時間。遊客想拖延,聽不聽,就不會對自己有那麽高的要求,會覺得不舒服,會犯困。

面對來訪者壹再要求延期,也許妳可以告訴他,“我也需要整理消化這麽多信息。如果繼續下去,我會覺得有點累,對妳不負責。如果真的需要,要不要我們約個時間,把這個問題說清楚壹點?”或者在結尾給訪問者壹個提醒。如果他堅持要談,可以先處理好他目前的情緒,再讓他對事情做個大概的解釋。然後討論接下來的詳細討論等。,是壹種策略和方法,可供我們借鑒。只要對咨詢有用,我們都可以嘗試,就像解數學題壹樣。平時只是我們經驗庫中單壹的壹種方法,當我們的經驗多了,就逐漸變成了多解、多樣、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