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學校管理當好小學校長
小學校長是學校的行政負責人,是學校的法定代表人。其主要職責是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法規,自覺抵制各種違背教育方針、政策和法規的不良傾向。壹名合格的小學校長應該是壹名具有良好道德品質、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熟悉教育教學規律、知識面廣、了解學校管理的專業人士。那麽,如何認真履行壹個校長的職責,加強學校管理,做壹個好校長呢?
第壹,要有強烈的事業心。
作為壹名校長,他應該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教育,有壹顆赤誠的心,把壹切都獻給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有了這顆心,我們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端正辦學方向,不斷增強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自覺性;有了這顆心,才能在逆境中經得起考驗,自強不息,勇於創新,勇於探索,永遠向前;有了這顆心,就會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開放心態,坦誠相待,任人唯賢,在學校工作中克己奉公,無私奉獻。
第二,要有很高的業務能力。
小學校長不僅要做“管理方面的專家”,更要做“教學方面的專家”。只有這樣的校長,群眾才會由衷地佩服妳,才會成為教學中的“領頭羊”,才會得到老師們的支持。除了上級正常的業務培訓,我還要經常學習教學雜誌上發表的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方法。並且應該堅持寫業務學習筆記,規定學校不少於20節課,校長選修壹門主課(語文或數學)。爭取多上課,上好課。
第三,要有很強的組織管理能力。
什麽樣的校長,什麽樣的教師,什麽樣的學校。校長負責組織和管理學校的全面工作,有權對學校的各項工作進行決策和規劃。好的決策是學校領導和群眾集體智慧結合的產物。因此,校長要精心設計工作項目和措施,從多種方案中找出最合適的方案,寫出順利實施的方案。近年來,我校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制定了各項制度和評分細則,有力地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編制了管理制度,包括教職工15種管理規則、內容5個評分規則、素質教育方案實施、教職工獎懲制度、學校各項工作計劃等,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按制度辦事。
四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作為壹名合格的校長,無論年齡大小,都應該是學生的老師,教師的好朋友。這對校長在教育教學、學校工作、生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教書育人的角度,從培養學生成為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要求來看,校長應該是學生學習和敬仰的楷模。因此,校長在學校的壹切教育教學活動中,甚至在言行舉止上,都必須嚴格要求自己,註意給學生以良好的教育和影響。校長必須在要求學生和老師做的事情上起帶頭作用。小學生正處於長思維、長知識、長身體的重要階段,具有很強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先進的例子就是沈默的力量。所以校長帶頭以身作則,即以實際行動教學,以起到“潤物細無聲”的巨大作用
五、作風要樸實,具有團結協作的精神。
有壹個好的樸實的作風,是壹個校長的必要條件,也是最重要的思想素養。校長要有理論聯系實際、批評與自我批評、密切聯系群眾、發揚民主、勤政辦學的作風。只有這樣,才能凝聚教職工的積極性。校長要開辟教師參與管理、施展才華的舞臺,善於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傾聽教師的意見,依靠群眾,發揮集體的力量,把學校管理好。
六、具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
創新是壹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這就要求我們的校長要有創新意識,敢於跳出舊模式,積極探索,大膽改革,改進管理方式和教學方法,努力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和教師的教育理念。在知識經濟時代,這就要求我們的校長們要謀其策,與時俱進,勤奮工作,無私奉獻,不斷學習,以身作則,提高管理和業務能力,要有蠟燭精神,努力在職責範圍內為壹方教育的發展和振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好校長就是好學校,好學校必須有優秀的教育教學管理體系和壹流的教育教學質量。這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管理者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和努力,承擔更多的壓力、挫折和責任,始終站在教育的最前沿,抓住機遇,探索以人為本培養高素質創新型頂尖人才的新思路。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十年的苦心探索磨練了我,工作更堅定了我的信念。先後擔任過班主任、學年組長、教研組長、校長助理等。,並多次帶出省市優秀班級,數學奧林匹克全國優秀導師稱號。當我站在沈陽市優秀教師、十大傑出青年知識分子的領獎臺上,我感受到了培養人才的榮耀;當我晉升為高級教師,踏上沈陽市學科帶頭人的行列時,我感受到了培養人才的使命。副校長的工作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教育教學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強烈的責任感,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有信心肩負起這個重擔,專註於培養人才的事業,發揮自己的能力,與戰友齊新壹起努力,不辜負學校的培養和厚望。
目前,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已經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面對新的形勢,如何更好地發揮其潛力,進行創新發展,是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教學是學校的靈魂,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科學管理是前提。因此:
壹是做好制度建設,向管理要質量。在繼承的基礎上,進壹步完善包括教學管理制度、質量評價制度在內的各項制度。未來社會的競爭,本質上是少數高素質創新型頂尖人才的競爭。天才教育作為壹種特殊的教育模式,在教育改革中應保持其個性化傾向。在調查的基礎上,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人格和創造精神,註重積極情感和意誌的培養,特別是制定壹些適合學生充分發展個性、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展示創造力的制度。
第二,做好團隊建設,從課堂上求質量。名校三要素:硬件、師資、管理。師資隊伍建設是核心因素,名校要有名師。隨著學校發展規模的穩定,教師數量也會相對穩定,教師的培養和成熟已經成為學校發展日益迫切的任務。斯圖爾特說:壹個人窮得像教堂裏的老鼠,他永遠無法慷慨地給予別人。任何不能發展、培養和教育自己的人,也不能發展、培養和教育別人。我們學校的青年教師占絕大多數,都是各高校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充滿活力和激情,是學校發展的不竭源泉。在虛心向老教師求教、向教師學習的同時,如何使他們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樹立現代教育理念,需要從解放教師個性、確立教師主體地位入手,提供更多展示才華、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激發他們的創新熱情,更好地因材施教。建立大學應屆畢業生實習基地,舉辦青年骨幹教師培訓班,開展各種教學競賽和教學實踐研究,走出去、請進來等,都是很好的形式。這樣,就會形成尊老愛教的良好氛圍,才能逐步建立起壹支新老結合、富有團隊精神、團結協作、創新進取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促進骨幹教師和名師脫穎而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動發展是兩個深層次的核心問題,重點是“激發興趣——教學方法——形成習慣——培養能力——形成品格”。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認真實施整體教學改革,創造多種有利於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模式,實現“八個現代化”和我校的培養目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第三,搞好教學研究,從科研中求質量。我校優秀人才是壹個極具現實意義的科研課題,為我們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素材和命題,值得深入研究和總結。我們應該抓住這壹促進學生發展、自我發展和學校發展的難得機遇,認真投入,拿出更多能夠代表我國各學科教育當代水平的科研成果,以科研促進學科建設,註重工具學科建設和與相關學科的融合,以科研提升研究生質量,以科研促進校本課程。以科研促進教師隊伍建設,將使教學和科研成為每壹位教師的雙刃劍,“教研相長”,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形成壹批名師。
第四,搞好研究性學習、分層遞進教學、學分制、雙語教學等。,以培養可持續發展的人為目標,以學生發展為根本,培養更多國內各科壹流的優秀學生。
如果說德育是學校發展的主導因素,那麽教學就是學校發展的主體。教學管理不是坐著幹的。要站著多看、多聽、多學,提高教育教學的理論素質,轉變教育觀念,善於破舊立新,然後坐下來辦實事,搞研究,搞教育。
我會繼續以此為座右銘,永遠保持對工作的熱情。無論遇到什麽困難,我都會堅持原則,保持科學嚴謹的頭腦,發揮大家的積極性和熱情,充分利用人的長處,發揮群體的智慧,共同做好工作。IBM總經理沃森說:我從不猶豫重用那些與眾不同、直言不諱,但有真才實學、專註工作的人。如果我們能在身邊發現許多這樣的人,耐心地聽取他們的意見,那麽我們的工作在任何地方都會進行得很順利。教育人的力量有兩種,壹種是真理的力量,壹種是人格的力量。我們都是凡人,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但我想,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發揮所長,互相信任,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團結協作,就壹定能做好工作,做出不平凡的事業。
培養人才的事業是每個培養人才的人的事業。能為培養我的東北育才學校做貢獻,實現我的教育理想,是壹件非常幸運的事情。我希望並且相信我能有這個機會。這是壹個對錯的選擇,我會好好珍惜,不遺余力。
我願意鼓勵妳,給妳榮譽和恥辱,還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