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分享屋頂帳篷的使用經驗,說說那些關於屋頂帳篷意想不到的煩惱,希望能給大家的選購帶來壹些參考。
第壹,超高,超高,超高!屋頂帳篷無法擺脫的痛苦
超高!這是我使用屋頂帳篷遇到的最大的麻煩,麻煩程度絕對超乎妳的想象!有多麻煩?幾乎所有的地下車庫都無法進入!1/3小型車高速公路車道無法通行,很多小區停車場無法通行。在探索農村荒野小路時,經常被限高桿攔住,這讓我有了越野心臟病。甚至在經過很多橋洞和高架橋的時候,我都要恐懼地把頭伸出窗外,我已經確認可以安全通過了。說這麽多好像很麻煩吧?那我告訴妳,實際使用起來更麻煩更煩!我曾經繞了將近100公裏的路,最難受的是因為這個問題放棄了很多美景。
在陽卓雍措,因為超高,別無選擇,只能繞道70公裏。
我們的“白”並不是壹款高配SUV,很多人甚至說從後面看像MPV。就算我升高1英寸,也不過是硬派越野車的普通高度。我的屋頂帳篷也不太高。車身+行李架+車頂帳篷的總高度是2.05米,但是在這0.05米就差了!根據這麽多年上路旅行的經驗,小型車的限高桿大致可以分為1.9 m,2.0 m,2.2 m,其中2.0 m最多。高速公路小車通道和大部分地下車庫限高2.0米,少數小區和地下車庫限高1.9米,大部分小橋、高架橋、涵洞限高2.2米。我在用屋頂賬號之前真的沒有在意過這個問題,而安裝屋頂賬號是我每天都要考慮的問題。有很多人因為沒註意高度而砸了車頂賬號,甚至還有很多人損壞了車輛。
行李架和車頂帳篷固定結構的總高度在40 cm左右,也就是說如果妳的車的高度在1.5米以下,就不用考慮高度問題了。如果妳的車高在1.7米以下,車頂賬戶的高度不會造成太大的麻煩,但是會有影響。如果妳的車高度超過1.7米,就要慎重考慮是否安裝車頂帳篷。最起碼看壹下妳小區停車場和地下車庫的實際高度,看是否超過高度。如果妳的SUV是大型硬派越野車或者高架越野車,那麽妳真的要認真考慮這個超高的問題了。身高1.5m以下是什麽車?恐怕只有轎車和旅行車了,城市SUV都是1.5米以上。1.7m是什麽概念?稍微有點越野能力的硬核越野車基本都要超過這個高度。
超高!很多人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屋頂帳篷廠家也不會提醒妳,但這是我使用屋頂帳篷最大的困擾!
第二,用時尚回來拆?拆除屋頂帳篷很麻煩。
既然是帳篷,那肯定不是每天隨身帶的東西。周末外出時可以戴上,回來時取下,不影響車輛日常使用。這是很多沒用過屋頂帳篷的玩家的美好想法,但在實際操作中,妳會發現這個問題並沒有妳想象的那麽簡單。暫且不討論那個復雜的固定結構拆裝起來有多麻煩。妳有沒有想過這個屋頂賬戶的分量?上壹篇提到,40-60斤。屋頂帳篷安裝在哪裏?安裝在車頂上。記住,是在最上面!在上面!在上面!這不是舉60公斤,而是舉60公斤。想都別想自己拆屋頂賬號。我覺得能把60公斤舉過頭頂,順利放到車頂的人不多。
根據我的經驗,拆車頂賬至少需要兩個不算矮的成年人,如果是硬派大型越野車就更麻煩了。不要相信廠家宣傳的重量有多輕,安裝有多容易。我可以向妳保證,即使妳有壹個強大的五口之家,妳也從來沒有心情出門在家裏收拾拆解,這甚至會成為妳不想出門的壹個重要原因。所以,既然考慮用屋頂賬號,要麽繼續裝,要麽壹年只出去壹兩次。周五,上周日?妳會無聊死的。
好吧,我假設妳家有五個身體健全的人。妳有沒有想過如何存放拆下來的屋頂帳篷?搬進來嗎?這麽大的電梯能進去嗎?幾十公斤能搬嗎?家裏有修車廠或者關系好的修理廠,想折騰就折騰吧。生活還在繼續,但我不會受那種罪,那種罪會嚴重影響我旅行的心情。
本來我本來打算夏天經常去露營的時候裝,冬天不露營的時候再拆。但今天的現實是,在修理廠壹年拆壹次,當天裝回去,因為驗車必須拆。修理廠是鐵哥們,拆了也不收費。至於晚上的飯局,只是街邊小店的小聚會。我用的現實是,即使在冬天,我的“白”也要帶著這將近100公斤的東西繞城壹周。我真的沒有勇氣把這個東西拆開,也沒有地方存放。
第三,深夜被陌生女人鉆到帳篷裏!擾亂個人隱私
在壹片深藍的湖水中,汽車停在綠草地上,打開車頂享受大自然的氣息,在野外睡了壹個美好的夜晚。親愛的,醒醒!這只是壹個美好的願望。使用屋頂帳篷很難得到想要的效果,因為屋頂帳篷對周圍環境和位置的要求非常高。什麽?搭帳篷這麽麻煩嗎?
首先妳要記住,這是車頂上的帳篷,車頂上的帳篷,離不開車的帳篷。這需要什麽?能搭帳篷的地方壹定是車能開的地方。能用帳篷能省多少地方?不管怎樣,忘了公園裏的草吧。環境優美可供停車的綠地很少。況且屋頂帳篷反正是個新鮮事物,所以只要打開屋頂帳篷,必然會引來各種好奇的人,想要安靜的休息壹下。那只是壹個美好的期待。在公共休閑場所使用屋頂帳篷,會引來好奇的人圍觀詢問,有時甚至想印壹張海報,上面寫著:我是哪裏人?妳要去哪裏?我車裏是什麽?花了多少錢?
我讓問題嚴重了嗎?其實我文字貧乏,無法形容使用屋頂帳篷時經常被打擾的痛苦。甚至這也成了限制我使用屋頂帳篷的最重要的原因。使用屋頂帳篷時被打擾已經成為我露營生活的壹部分,我甚至有過半夜被美女鉆到帳篷裏壹探究竟的經歷。這些情況真的不涉及安全問題。大部分都是出於好奇,想看看是什麽,但足以擾亂妳的休閑優雅。我絕不是壹個不愛分享的人,否則也不會有這篇文章。只是觀光團這種好奇的人會壹直窺探妳的生活隱私。有時候特別感嘆,如果這麽強烈的好奇心永遠活不到電視劇第二集,萬壹這個“大箱子”裏有個哥斯拉或者猥瑣男呢?
屋頂帳篷可以在什麽環境下使用?在城市裏想都別想,不管是停車場還是路邊。公園、景區的停車場可以短暫休息,但是我覺得晚上會遇到很多麻煩,這些地方的管理者大多不允許。要找壹個遠離城市綠地和景區停車場的安靜不顯眼的地方,最好避開大多數人的視線。高速服務區也要找個不顯眼的地方,基本都擠到大貨車停車區了。使用屋頂帳篷最舒服的地方是人少的野外景點,也許是遠離人群的壹條河流;也許是深山裏的壹片石灘;也許是未開發的海岸線;也許是壹個荒蕪的停車場,但有多少人真的敢在這麽荒蕪的地方露營?屋頂帳篷的露營地有哪些具體的硬性標準?我覺得半夜出去休息壹下是很現實的要求,沒有壞處。
不知道有多少人想過被打擾,但這真的讓我很頭疼。帶頂帳篷露營是個技術活。雖然我已經是壹個“狂野”的戶外玩家,但我每天還是會花很多時間尋找適合屋頂帳篷的地方。至於很多人擔心的安全問題,我這麽多年都沒遇到過。可能是我運氣好,也可能是我們周圍的治安環境真的比我想象的要好。想用這個帳篷的戶外玩家,想想可以在哪裏紮營。孤獨或者被打擾真的可以接受嗎?這也是車頂帳篷無法取代房車的最大原因之壹。
第四,利用率和油耗!屋頂帳篷使用起來並不便宜。
很多人買屋頂帳篷是為了節省差旅費,但是屋頂帳篷真的能節省差旅費嗎?下面我們來詳細計算壹下屋頂帳篷的使用成本。首先,使用屋頂帳篷是有購置費的。最便宜的帳篷裝上後估計要3000多塊錢,包括運費。壹般玩家會用幾次?我們三年用60次,每次用的費用是50元。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會壹年使用20次,也很少有人只用3000元就能得到壹頂屋頂帳篷,所以每次使用的購買成本絕對不應該局限在50元。
這還只是購買成本。我們來計算壹下屋頂帳篷的其他使用成本。車頂帳篷油耗成本的估算也是很多人不考慮的。車頂裝這麽大的東西,油耗至少增加15%-20%,就算1L/100km我們也要算壹下。按家用車平均每年1.5萬公裏計算,如果常年帶著這個東西跑,每年要多花1萬元左右的油費,相當於妳每使用20次就增加50元的油耗。如果不是每天都帶著這個東西,按照平均每天行駛300公裏計算,每天的費用是20元,前提是不用花錢拆這個東西。
這是使用屋頂帳篷的全部費用嗎?這不是故事的全部。更多的,比如停車的時候,因為超高只能選擇高價停車場;當限高桿無法通過時,它繞道而行;每天找營地耽誤的時間成本和油耗等。,但這些成本不容易計算,我無法列舉數字。如果安裝屋頂帳篷的目的是為了節省差旅費,那麽我真心建議放棄。這東西不如預期的經濟。
5.底紋?防雨?也許不是妳想的那樣。
絕大多數的屋頂帳篷廠商都是為了保護自己免受風雨而宣傳自己的產品。真的是這樣嗎?以我的經驗,我可以告訴妳:“看看就好,別當真”。屋頂帳篷畢竟是帳篷,重量和結構設計不可能用太厚的布。給屋頂帳篷擋風沒問題。雖然帳篷會被大風吹得嗖嗖作響,甚至身體也會隨之搖擺,但是真的不透氣,只要妳心裏能承受。妳從未見過被風損壞的屋頂帳篷。但是如果妳相信屋頂帳篷可以擋雨,那麽妳就不太了解帳篷產品。
其實坦白說,別說幾千元的屋頂帳篷,就是上萬元的探險登山帳篷也不能完全擋雨。帳篷有壹個指標叫防水系數,指的是帳篷面料能承受多大的水壓,但沒有說在這個水壓下能堅持多少小時不漏水。另外,專業帳篷防水主要依靠多層結構,外層帳篷分流雨水,使內層帳篷保持幹燥。而有多少屋頂帳篷是雙層設計的?壹般來說,屋頂帳篷不怕大雨,反而怕慢雨。如果連續下了壹夜的雨,基本上是前半夜沒雨,後半夜帳篷上會有些濕。早上可以看到墻角有輕微的積水。很多廠家的宣傳並不是這樣,但是我用了很多型號的屋頂賬號,基本都是壹樣的,除非在帳篷外面加壹個二層結構,我就是這麽解決這個問題的。
其實還有壹個比防雨更嚴重的問題,就是防曬。相信我,這個問題絕對比妳想象的嚴重。經常住帳篷的旅行者都知道,帳篷裏的睡眠時間到日出就結束了。除非陰天下雨,否則太陽出來後帳篷裏的溫度會瞬間飆升到30度以上。受重量、成本、結構等因素限制,戶外帳篷的面料基本達不到遮陽的效果,屋頂帳篷也是如此。日出後的陽光會把帳篷變成性能極佳的溫室。當然,屋頂帳篷可以通過開窗通風的方式降溫,但溫度還是會很高。這不僅是屋頂帳篷的劣勢,也是所有帳篷產品的劣勢。想遮陽嗎?然後停車時找準日出的角度,盡量減少投影面積。如果日出時太陽直射在側面,妳幾乎睡不著懶覺。
第六,重心上升!屋頂賬戶帶來的最危險的問題
很多人考慮過屋頂帳篷的重量,但不知道有多少人考慮過屋頂帳篷的重心,比重量更嚴重。重心怎麽說?車頂增加五六十公斤的重量,不僅僅是重了壹點點,反而會讓車的整體中心提升很多,嚴重影響車輛的操控安全性,尤其是高速過彎時的側傾角度。為了說明問題有多嚴重,我們不做實驗了。背著5 kg的背包去跑步,OK!沒問題。沒多大關系。那把這個5公斤的背包頂在頭上跑步怎麽樣?妳感覺到壓力了嗎?有沒有感覺重心不穩?妳知道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嗎?
以我家“白”的真實經歷為例。改裝減震器後,以50-60km/H的速度通過山路180 U型彎,行駛平穩。後來裝了車頂帳篷,40km/H的車速已經傾斜的很厲害了,好像要翻車了。之後我換了壹個數值為0的輪轂,相當於車輪照片比原車數據寬了5 cm,勉強能達到40KM/H過彎。妳可以說我的車性能不好,但這是同壹輛車上的實際對比數據,變化量是準確的。如果是山彎,有側風,車頂的重量會讓優雅的師傅瞬間變成新司機。
當然,妳可能不會以這麽高的速度通過彎道,甚至很少跑山路。但是妳有沒有想過遇到緊急情況,比如變道避讓,急剎車,超車等等?這不是駕駛樂趣的問題,而是生命安全的問題。這個問題會影響什麽?不會影響什麽,慢慢跑就解決了。但這仍然是壹個大問題,妳必須考慮。
連續兩篇文章,說了那麽多關於屋頂賬號的“壞話”,卻沒能說出屋頂賬號帶來的所有困擾。看到這裏,很多讀者可能會問:“屋頂帳篷這麽麻煩,為什麽我用了這麽多年?”因為屋頂帳篷真的是不可替代的戶外自駕裝備,因為它陪伴我征服荒野,享受自然,它是我的另壹個家,我經常開玩笑說我的屋頂帳篷就是壹個“移動的閣樓”。
很多人會把車頂帳篷和床車、房車相提並論。其實這三個產品是完全不同的,定位和適用範圍也不盡相同。床車是go on road trip中最簡單方便的宿營方式,但不適合長期從事go on road trip且裝備很多的玩家。首先,我192cm,220斤的身體睡在車裏不舒服,每天在車裏被人打鼓絕對是噩夢。我是從臥車上親身體驗的。即使是打包行李箱,也會遇到身高、重心、油耗等諸多問題。
至於房車,最大的限制就是使用成本和通過性。房車的使用成本很高。對於我這種常年打野路的玩家來說,拖走房車路費翻倍,油耗增加至少30%,調頭也不方便,這是無法接受的。然而,自行式房車的使用僅受限於通過性。自走式房車基本離不開公路,笨重的車身和雙輪驅動結構徹底告別荒野。
連續寫了兩篇關於屋頂帳篷的文章,說了這麽多屋頂帳篷的缺點。並不是讓大家放棄屋頂帳篷,而是建議大家合理消費,認真考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屋頂帳篷。車頂帳篷在澳洲、美國等房車普及率非常高的國家也是非常受歡迎的裝備,因為改裝車頂帳篷的越野車在通過性和便利性上是房車無法比擬的。
在美國和澳大利亞,屋頂帳篷的使用者壹般有兩種類型。第壹種是我這樣的極限冒險玩家,喜歡穿梭在無人區和荒野之間,對車輛通過性要求非常高,經常在外面,不想用床車對付,不會拖房車。二是家庭短途休閑,只是短途休息而不是普通帳篷,沒有太多的期待和要求。妳適合用屋頂賬號嗎?請仔細考慮後再做決定,因為這件事無論如何是壹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