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重慶市工商局、市消委會聯合舉辦2017重慶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大型宣傳咨詢活動。工作人員現場為消費者出謀劃策,並向大家傳授“不容忽視的買房知識”,教大家如何通過房價、圖片、稅費等關鍵信息發現租房、買房中的各種貓膩。
大學生被騙6萬元租門面
去年五月,剛從大學畢業的肖鵬和他的同學討論開壹家茶葉店。當他把自己創業的想法發布到網站上後,江北壹家名為夢工廠的商務咨詢機構的工作人員馬上給他打來電話,說南坪萬達廣場有壹個門面出租,非常適合他開奶茶店。地址是萬達廣場1號門旁邊的麥當勞甜品門面。看到門面位於這樣的核心區域,肖鵬自然很滿意,當即付給中介公司“意向金”1,000元。
隨後,肖鵬經中介公司介紹。在不了解樓盤背景的情況下,與自稱是門面業主的羅簽訂了租賃合同,並支付了66000元現金,包括第壹季度租金。合同約定出租人為萬達廣場,出租人為羅,約定羅於去年6月13日將門面交付。
然而,在6月13日,肖鵬發現麥當勞的工作人員仍然在這裏工作。他給羅打電話,發現對方已經失聯。萬達商業管理部的工作人員表示,這個門面的租戶壹直是麥當勞,萬達的門面根本不會轉租。肖鵬意識到自己被騙了,中介公司拒絕退款。
網上虛假房源成為“重災區”
肖鵬的經歷並非個案。58.同城此前曾發布過2016中國生活服務領域互聯網黑產報告,證明重慶市民吃了不少苦頭。
報告顯示,在Top10報告的城市中,重慶占2%。從58同城網報平臺的房產業務報告來看,人均詐騙金額為2560元。房屋租賃的相關報道占總數的97%,是黑產活躍的“重災區”。無良商家慣用的伎倆是編造虛假房源,然後以不在本地、身體不方便、家裏出租屋有糾紛等為由,要求受害人提前支付押金和房租。很多租房者經常因為粗心被騙。
另壹家房產門戶網站的數據顯示,67.9%的受訪者表示“在網上找房或租房時遇到過假房源”,56.1%的受訪者表示“不完全相信網上房源信息”,只有7.2%的受訪者表示“相信網上房源信息”。
去年,市消委會共受理房屋、建材類投訴289件,同比增長30.3%,成為僅次於汽車、食品類投訴增速的第二大類投訴,其中不乏虛假房源。
妳們沒有討論假房源信息集。
為什麽剛發布的房源信息壹眨眼就被租出去了?房子是不是太好租太好賣了?
壹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透露,壹些分類網站上的二手房信息,50%以上都有問題,很多都是虛假房源信息。這些分類網站之所以這麽做,是為了用好的房源吸引更多的客戶,把這些客戶“套”到店裏,然後借機推薦其他房源,逐步摸清客戶的底細。
“很多分類網站實際上只是提供平臺,並沒有履行相應的監管和審核程序,這就為虛假的網上房源信息提供了空間。”消息人士透露。
■支持
識破虛假房源信息四招
面對紛繁復雜的網上房源信息,消費者如何避免上當受騙?市消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天上不會掉餡餅,消費者其實可以從這些房源信息中發現隱藏的貓膩。
A
房價遠低於同區域均價。
比如周邊房子均價8000元,但這套沒有明顯缺陷只有6000元,顯然不“科學”。
B
看房平臺承諾虛假房屋賠償嗎?
比如平臺對房屋真假的監管就很重要。如果向平臺舉報假房源,會獎勵舉報人嗎?
C
圖片與房源信息不符。
比如公寓展示壹套60平米的兩居室,圖片顯示客廳面積過大,臥室面積過小。
D
房屋介紹缺少稅費等關鍵信息。
比如商住兩用房涉及的稅很多,但是在房評或者介紹裏都有提到。
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房源信息描述過於專業,或者室內圖片風格不壹致,圖案、朝向、文字不符,大多是虛假房源。同時,房屋租售時,最好選擇網站上有“真實房源”、“認證房源”等標簽的;看房時,要求對方出示身份證件和房產證,核對信息是否壹致;報名鑰匙前不要交任何費用。另外,如果妳在選房過程中覺得房子的真實性有什麽問題,可以向網站舉報。
(來源:重慶商報)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3-13。請以目前實際購房政策為準。)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