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套餐中,騰訊醫療表明他們已經為這壹願景做好了準備——基於大數據、人工智能、LBS、社交、安全的發展,騰訊有能力向城市全面輸出智慧健康生態管理。現在騰訊可以在城市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生態中扮演“數字化助手”的角色。
壹部手機管理健康:互聯網+貫穿智慧健康管理全過程
在本次發布會上,騰訊醫療展示了易建通如何在便捷就醫和健康管理的全周期場景下,實現“壹部手機管理健康”:
就醫時,“易建通”可隨時隨地提供壹站式醫療服務,包括智能分診、預約掛號、在線支付、檢查結果查詢等。,大大提高了門診效率和醫療資源的匹配效率。騰訊睿至AI引擎對疾病的判斷準確率高達99.2%,每位患者平均就醫時間減少150分鐘,實現壹鍵智能就醫。
在健康管理的場景下,“益健通”成為了全家的健康管家。“益健通”從生命誕生開始,就能對每壹次產檢進行實時智能提醒,記錄胎兒在母體每個階段的發育數據,並向孕婦推送個性化育兒知識。從兒童時期的智能健康服務,到成年後的健康自我管理,再到中老年人慢性病的精準關懷,“益健通”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能力,分析潛在疾病,提前預警疾病風險。
“醫健通”壹系列服務場景背後,從預防、診斷、健康管理,騰訊醫療的基礎核心和騰訊多部門業務不斷輸出能力:
騰訊大數據和雲計算幫助宜昌建立市民全周期健康大數據的持續采集和分析,幫助宜昌健康管理大數據中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平臺、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實現數據互聯互通和實時共享,也支持當地醫療衛生機構便捷開展區域醫療健康管理服務。目前,騰訊已經協助宜昌市衛計委完成了三年數據的分析,構建了壹期中風風險預測模型。高危預測準確率80%以上。
宜昌的醫院陸續采用騰訊的騰訊睿至醫療AI引擎,為患者提供智能問診服務。市民有醫療需求。預約掛號時,他們已經了解了“這是什麽病”、“應該掛哪個科”、“應該掛哪個醫生”三大問題。系統對患者和醫生的資源進行精準適配,既減少了醫療資源的浪費,又讓優質的醫療資源到達最需要的患者手中。“益健通”通過騰訊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輔助,從健康醫療大數據中提取疾病特征,分析市民潛在疾病,提前預警疾病風險,通過微信觸達用戶,實現早發現、早治療。成為市級“智慧健康超級大腦”。
大數據可視化能力的實現是此次合作的又壹成果。騰訊盤羅通過3D可視化和人工智能模型預測挖掘宜昌人口結構、年齡分布等大數據,幫助衛生部門對接醫院運營資源實時數據,從而實時了解慢性病患者的動態治療軌跡,並可分析預測天氣因素、環境因素對市民健康的影響。
基於開放平臺和數據保護能力的積累,騰訊與宜昌建立了健康大數據應用與安全聯合實驗室,* * *共同探索制定數據使用保密協議、數據使用技術標準和數據使用安全體系,保護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
互聯網+中的上述基礎能力服務和技術,最終通過易建通落地,成為了宜昌人實實在在的便利。市民只需綁定微信“醫健通”小程序,即可實現市民卡、社保卡、健康卡、醫療卡的“多卡合壹”,在手機上體驗從診前到診後再到健康、提醒、信息、就醫、健康管理的全過程。
騰訊“互聯網+醫療健康”:在合作中進化
今年7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深化“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利民活動的通知》。明確要加快智慧醫院建設,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改造優化診療流程,貫穿診前、診中、診後各個環節,改善患者就醫體驗。通知並出,如何抓住互聯網醫療服務和健康醫療大數據的發展機遇,借鑒成功案例,成為各地衛計部門和醫療機構的重要探索方向。
事實上,在宜昌與騰訊在“互聯網+醫療健康”合作落地之前,騰訊在“互聯網+醫療”方面已經積累了很多成功的合作案例:
在上海,自去年9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與騰訊醫療達成戰略以來,雙方實現了微信無卡就醫、預約掛號、微信支付、就醫提醒、報告查詢、動態候診排隊提醒等全流程便捷智能就醫。截至目前,已有超過654.38+萬患者使用了微信無卡醫療服務,654.38+0.2萬次微信掛號,654.38+0.9萬次移動支付,近47萬次檢查報告在線查詢。同樣的合作也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進行。
在廣州,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首次與騰訊合作推出智能引導系統,由醫療AI引擎騰訊睿知提供支持。系統7×24小時運行三個多月,疾病判斷準確率達到94%,醫生推薦準確率達到96%以上。它每天接待和服務2000多人。
在貴州,騰訊與貴州省政府、貴州省衛計委、貴州百靈合作開展“互聯網加慢病管理”試點項目。吳波表示,目前,貴州的慢性病管理處於領先水平,未來有機會將相關經驗帶到宜昌。
壹系列的合作案例表明,騰訊醫療在異地醫療健康生態建設中的角色和功能正在不斷演進,也得到了各地醫療機構的認可。在馬馳2018醫院協會信息網絡大會上,騰訊醫療、騰訊智慧安全等多個合作案例作為優秀案例在現場展示,並推薦了其中兩個案例。
技術“閉環”:推動區域醫療升級,快速構建城市級智能健康大腦
騰訊與宜昌在單醫院、亞醫療領域壹系列成功合作後,合作建設“易建通”,在政企互動模式上實現了技術的“閉環”和合作的“開環”,對各地具有示範作用。
技術的“閉環”,是指從醫療流程的角度,這種合作貫穿於“健康評估、診前掛號、診療、診後健康管理、針對特定人群的健康幹預”的整個醫療流程,實現了首尾相連;從服務群體來看,此次合作尤其針對兒童、孕婦、慢性病等群體,通過手機和PC為他們建立真正的全周期健康智能評估和精準幹預,實現特定人群的全覆蓋;從數據安全的角度來說,所有的數據都在衛計委的管理和監督之下,各業務部門都應該有權使用,保證用戶的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
為了實現更好的“閉環”技術,騰訊整合了內部騰訊醫療、騰訊智慧安全、騰訊雲等多元服務的力量。基於醫療合作夥伴的需求,構建了多場景連接模式,連接了醫生、患者、醫院、服務、設備,改變了醫療生態中不同環節信息孤立、不同場景數據無法互聯利用的現狀,讓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全周期管理真正落地。
“閉環”和完整的技術解決方案,加速了宜昌“互聯網+醫療健康”的發展步伐。接入騰訊的互聯網和科技能力後,宜昌可以在原有醫療信息化的基礎上,實現全市醫療資源的互聯互通和線上線下健康服務的精準化、智能化、壹體化管理。在控制自主性、建設成本、落地周期、實施效果、拓展空間等方面更具優勢,能適應當地具體情況,快速建成城市級。
合作“開環”:開啟“互聯網+醫療健康”生態
“易建通”的正式上線,也標誌著騰訊在“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合作模式上,具備了“開環”的靈活性。這種“開環”模式呈現出兩種新趨勢:
第壹個趨勢是,騰訊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提供完整技術解決方案的企業,可以適應不同地方的需求,整合各地現有資源,進行靈活定制。比如貴州的慢性病管理,基於山區群眾看病難,開始提供遠程健康管理技術。在與宜昌的合作中,基於宜昌在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方面的良好基礎,是全國38個試點城市之壹,在現有架構上提供騰訊的AI和大數據能力,如騰訊睿至醫療AI引擎、騰訊雲、騰訊智慧安全等。在其他城市的推廣中,騰訊也提出了基於分布式集成平臺的互聯解決方案,幫助實現區域醫療服務的互聯共享。
第二個趨勢是,騰訊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生態建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在“醫健通”的合作中,騰訊發揮了自己最好的平臺和連接作用,幫助公共衛生、計劃生育、醫療服務、醫療保障、綜治等不同環節的業務部門和合作夥伴進行連接,通過騰訊的平臺將各種醫療場景中的相關方聚集在壹起。地方醫療衛生系統、醫院、藥企、醫療企業、健康保險單位、醫療金融服務機構以及各類第三方服務商都可以在此基礎上創新合作模式,為地方智慧健康管理提供更多創新服務,實現產業生態的良性發展。
“醫健通”的上線,不僅對宜昌和騰訊各自的“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具有裏程碑式的作用,也全面展示了騰訊的城市級智慧醫療健康能力,對國內其他城市的“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具有借鑒意義。在這種情況下,騰訊在醫療體系生態中的平臺支撐作用,以及連接行業各端和場景的作用進壹步確立。這種成本低、見效快、拓展空間大、自主規劃能力強的合作模式,未來很可能會移植到其他城市,根據自身特點稍加改造,快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