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什麽是歐洲聯合快速反應部隊?為什麽我國不成立亞洲快速反應部隊?

什麽是歐洲聯合快速反應部隊?為什麽我國不成立亞洲快速反應部隊?

在亞洲建立像歐盟這樣的組織是不可能的。

論歐盟獨立軍事力量的構建

引入歐元後,建設獨立的軍事力量成為歐盟壹體化的重點之壹。根據5438年6月+去年2月赫爾辛基歐盟首腦會議的決定,到2003年,歐盟將建立壹支由6萬人組成、能獨立采取行動、能在兩個月內部署到危機地區並能在戰區維持至少壹年的“歐洲快速反應部隊”。為了加強對快速反應部隊的領導,歐盟已經按照去年科隆峰會的要求完成了與西歐聯盟的合並,成立了由15成員國代表組成的政治與安全委員會、軍事委員會和軍事參謀部。歐盟獨立軍事力量的建設是歐盟的又壹重要舉措,將對21世紀初歐美關系和歐盟自身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壹個

歐盟決定建立自己獨立的武裝力量,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需要。

(1)歐盟建設獨立的軍事力量是基於自身的安全需要。冷戰結束後,歐洲的安全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隨著蘇聯解體,歐盟成員國面臨大規模外部軍事入侵的可能性不大,但天下並不太平。歐盟正面臨新的安全挑戰,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有組織的跨國犯罪、毒品走私和非法移民。目前,科索沃戰爭雖已結束,但歐盟認為巴爾幹地區仍是歐洲的“火藥桶”。中東歐也是壹個潛在的熱點。因為這裏國家、民族、宗教的矛盾很多,地區沖突的可能性還沒有完全消除。北非、中東、前蘇聯等歐盟周邊其他地區沖突不斷,可能造成難民潮湧向歐盟。

面對新的安全挑戰,歐盟國家必須對其安全政策進行重大調整。前南斯拉夫危機讓歐盟看到,如果沒有美國,它無法獨自解決這種武裝沖突。然而,隨著蘇聯威脅的消失和歐美凝聚力的下降,歐盟國家對美國的可信度產生了懷疑。科索沃戰爭後,歐洲人問得最多的壹個問題是,如果歐洲發生類似科索沃的危機,美國還會再來嗎?事實上,很多歐洲人認為,和科索沃戰爭壹樣,這是美國第壹次也可能是最後壹次為戰爭買單;在該地區未來的沖突中,如果不涉及其重大利益,美國可能會袖手旁觀。總之,建立獨立軍事力量是歐盟國家根據冷戰後歐洲新的安全環境做出的重要決定。

(2)歐盟尋求逐步與美國建立平等關系,成為未來世界格局中真正的壹極。目前,歐盟擁有可以與美國抗衡的強大經濟實力,擁有可以與美元抗衡的統壹貨幣——歐元。但由於歐盟沒有統壹的外交政策,尤其是美國,其國際影響力受到嚴重影響,被稱為“跛腳巨人”。沒有令人信服的軍事支持,歐盟在處理地區危機時總是顯得軟弱無力,所有外交努力都以失敗告終,因此它不得不乞求美國出面解決危機。波黑戰爭是這樣,科索沃戰爭也是這樣。科索沃戰爭後,歐盟意識到外交政策和安全政策必須有相應的軍事手段,只有具備獨立的軍事行動能力,歐盟才能提高在北約中的地位,改變大西洋聯盟內部長期存在的不平等關系。正如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索拉納所說,“沒有軍事能力,歐洲永遠是紙老虎”。

(3)推動歐洲政治壹體化建設。建立“經濟商品聯盟”和“政治聯盟”是《馬斯特裏赫特條約》為歐盟確立的兩個跨世紀的戰略目標。20世紀90年代,歐盟成員國致力於統壹貨幣。在加強政治聯盟建設方面,雖然《馬斯特裏赫特條約》明確規定歐盟將實行“* * *相同的外交政策和安全政策”,但由於種種因素,“相同的外交”始終名存實亡。不久前,歐盟委員會發表了題為《塑造新歐洲》的報告,闡述了未來五年歐盟壹體化建設的重點。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在解釋這份報告時指出,“到目前為止,歐洲壹體化主要體現在經濟領域,比如建立內部市場和引入歐元。未來這將是壹個越來越政治化的過程。”顯然,隨著統壹貨幣的啟動,政治壹體化將成為21世紀歐洲壹體化發展戰略的重點。歐盟政治壹體化將是壹個漫長的過程。歐盟獨立軍事力量的建立將有助於推動其政治壹體化的發展。

-

(1)光明日報1999 65438+2月2日。

-

歐盟建設獨立軍事力量有以下優勢:

(1)英國改變了之前反對歐盟建立獨立軍事力量的態度。英法是歐盟軍事強國。歐盟獨立軍事力量的建設離不開英國的參與。但長期以來,英國對歐洲壹體化持否定態度,尤其是在安全和防務政策領域。1997工黨上臺後,布萊爾首相放棄了前保守黨政府在歐洲問題上的“不合作”政策,轉而支持歐盟。1998年6月,他和法國總統希拉克發表了著名的《聖馬洛宣言》,首次提出建立歐洲快速反應部隊的建議。正是在英法建議的基礎上,1999年2月歐盟赫爾辛基峰會做出了建立獨立軍事力量的決定。英國之所以改變態度,主要是擔心失去對歐洲事務的影響力。由於英國沒有加入歐元區,英國政府認為,如果英國不在安全問題上采取行動,英國將很可能被排除在歐盟決策圈之外,在美國外交戰略中的重要性將下降。

(2)美國開始理解歐盟建立獨立的軍事力量。盡管美國在冷戰後極力要求其歐洲盟友與其“共挑重擔”,但並不希望歐盟建立獨立的軍事力量。鑒於自身安全離不開美國,歐盟國家壹再向美國保證,歐洲快速反應部隊的建立只是為了未來歐洲的地區沖突,只有在北約不願意介入的情況下,歐盟才會動用這支軍事力量。歐盟建立獨立的軍事力量不會取代北約,歐洲防務的基石在未來相當壹段時間內仍將是北約。經過反復磋商和解釋,美國對歐洲建立獨立武裝力量的看法發生了壹些微妙的變化。雖然對歐洲快速反應部隊未來發展的疑慮並沒有完全消除,但至少在表面上,美國已經公開表示支持。

(3)“加強合作”原則可以克服歐盟獨立軍事力量建設中的壹些障礙。為促進歐盟在內政、外交、防務等領域的進壹步融合,法國、德國等國主張歐盟內部實行“強化合作”原則,即部分成員國實行比其他成員國更緊密的合作,同時允許其他成員國逐步加入。這壹想法被寫入去年5月生效的《阿姆斯特丹條約》。實行“強化合作”制度,意味著即使壹個或少數成員國反對參加快速反應部隊,也不妨礙其他大多數國家以歐盟的名義采取行動。這無疑有助於歐盟在未來的地區沖突中更有效地應對。

目前,歐盟在建立快速反應部隊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難。

(1)歐盟成員國國防開支持續下降。歐盟建設獨立的軍事力量,意味著成員國需要增加國防預算。然而,冷戰結束後,歐盟國家的國防預算壹直在下降。“冷戰結束後,美國的國防開支約為每年2850億美元,約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3.2%;歐盟成員國的國防開支加起來壹年只有6543.8+065億美元,只占其GDP的2.654.38+0%,不到美國的60%,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下降。”①歐盟最大最富裕的國家德國,國防開支不到65438+GDP的0.5%。由於失業率仍在10%左右,加上減稅壓力,德國國防支出近期增長前景渺茫。

(2)歐盟國家的軍事力量結構不適應遠距離快速反應的需要。歐盟國家現有的軍事力量主要是為本土防禦作戰而建立的。為了滿足新時代快速反應的需要,歐盟國家首先需要增加遠程投送的力量。其次,歐盟軍事裝備,尤其是情報獲取手段和作戰飛機急需更新。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哈姆雷認為,歐洲盟國對美軍的依賴主要集中在戰略空運、後勤保障和情報收集、處理和分發方面。(2)北約歐洲成員國雖然有4000多架作戰飛機,但都沒有配備紅外和激光制導系統,或者無法攜帶那種“靈巧”炸彈或者其他有命中精度要求的炸彈,所以都是過時的。③

歐盟快速反應部隊不是獨立的歐洲防務力量,而是外國軍事幹預力量,其影響將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北約的地位將下降,歐盟在這壹地區的影響力將進壹步增加。冷戰結束後,歐洲國家希望保留北約,主要是擔心俄羅斯卷土重來。在歐洲人看來,北約的作用可以被視為壹種“安全保險”

-①2000年7-8月期《美國外交》。②國防大學年報1998。③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報告1999-2000。

-

從新總統黃的難產看美式民主的弊端壹般來說,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是人人享有平等的政治權利;這個國家由人民或他們的代表治理。國家根據人民的意願和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為最大多數人謀利益。美國自詡為世界民主的“榜樣”,其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誠然,美國的“民主政治”有其自身的特點。但是並不完美,從今年的大選中就能看出來。選舉後壹個多月,結果遲遲不出,新世紀第壹任總統候選人難以選出。長期執掌國家政權的民主、* * *和兩黨把國家的政治生活帶到了危機的邊緣。美式民主的弊端由此可見壹斑。第壹,大選的操作違反了民主原則。美國有自己特殊的選舉制度。與其他西方國家不同,其總統候選人不是由全國選民直接選舉產生,而是由壹個只有幾百名成員的選舉團選出。美國的這種選舉制度違背了民主原則。1.漫長而復雜的選舉過程扼殺了許多選民投票和行使民主權利的政治熱情。在美國競選總統必須經歷壹個“馬拉松”的過程。整個選舉從選舉年的第三個星期二開始,壹直持續到6月第壹個星期壹之後的第壹個星期二,165438+。大致可以分為幾個階段:預選、總統候選人提名(黨內)、選舉、全國大選(包括部分議員、州長和總統選舉人的選舉)、選民投票選舉總統。在此期間,選民不僅要經歷各種形式的聚會、演講和籌款活動,還要面對各種媒體鋪天蓋地的競選廣告,還要接受候選人相互攻擊甚至謾罵的口水戰,從而越來越感到厭煩甚至厭惡和沮喪,以至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投票。因此,美國大選的投票率壹直在下降。總統選舉的平均投票率在19年末為70-80%,但在20世紀已經下降到50%左右。國會議員和州長選舉的投票率更低,據說最近壹段時間只有20%左右。在今年的大選中,美國選民的熱情仍然很低。在約2.05億選民中,只有654.38+4億人登記。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俄羅斯未來發動對歐盟的武裝入侵幾乎是不可能的。隨著歐盟應對地區危機能力的增強,北約的作用勢必越來越小,歐盟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將進壹步增強,有望在壹定程度上扭轉其“經濟巨人、政治侏儒”的國際形象。

(2)歐盟對美國的安全依賴將進壹步降低,外交獨立性將增強。冷戰期間,歐洲國家因無力應對蘇聯集團的威脅,被迫與美國結成軍事聯盟。歐洲弱美國強的立場決定了大西洋聯盟內部的不平等關系。反映在國際事務上,為了維護同盟的團結,歐洲國家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有美國。蘇聯解體後,歐洲國家的獨立意識明顯增強。正如法國國際戰略協會主席博尼法斯所說,“歐洲和美國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夥伴關系,而不是主從關系、支配關系和被支配關系。”隨著歐盟獨立軍事力量的建設,歐洲不需要在安全領域向美國求助。這將有助於歐盟在國際事務中制定和實施自己的獨立外交。

(3)歐盟對外“人道主義幹預”的範圍和方式將發生變化。根據歐盟赫爾辛基首腦會議的決定,歐盟快速反應部隊的活動將主要在巴爾幹、中東歐和歐洲其他周邊地區。但歐盟領導人也指出,如果15國家壹致同意,這支部隊願意接受聯合國的部署,參與歐洲大陸以外的維和行動。過去,歐盟在前南斯拉夫等危機地區發揮的作用主要是外交斡旋和“經濟制裁”等“軟幹預”。隨著歐盟“快速反應部隊”的建立,歐盟采取“硬幹預”的傾向將會增加。

歐盟獨立防務的進展與問題

2004-08-27

隨著歐元的出現,建立壹支獨立的軍事力量成為歐盟壹體化的緊迫任務和優先事項之壹。歐盟對獨立安全和防務建設的熱情表明,冷戰結束後,長期生活在美國安全保護傘下的歐洲國家由於經濟壹體化的發展,希望實現政治獨立,增加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歐盟在近幾年的幾次戰爭中被美國“邊緣化”的事實也說明,美國只有盡快建立獨立防務,擁有足夠的軍事手段,才能認真傾聽歐盟的聲音,才能使歐盟成為多極世界中強有力的壹極。

1.歐盟長期以來壹直在尋求獨立防務。

歐洲對獨立防務的追求可以追溯到上世紀40年代末,當時歐洲提出了“歐洲防務”或“保衛歐洲”的概念。所謂“歐洲防務”,就是歐洲人自己建設防務。1948年期間,壹些西歐國家試圖建立獨立的歐洲防禦體系,但失敗了。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分別制定的歐洲防務政策“普列文計劃”和“福克斯計劃”均無果而終。1970發起的“歐洲政治合作”成效不大。上世紀80年代末成立的法德軍團規模小,能力有限。雖然西歐聯盟(WEU)作為壹個歐洲軍事組織已經存在了50年,但在北約的強力約束下形同虛設。可以說,整個冷戰時期,西歐在安全領域壹直依賴美國和北約,因為它沒有自己獨立的防禦能力。

歐盟真正在安全和防務上邁出實際步伐是在冷戰結束後,尤其是1990年生效的《馬斯特裏赫特條約》和1999年生效的《阿姆斯特丹條約》,凸顯了歐盟的安全和防務政策。科索沃戰爭暴露了歐盟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的巨大差距。歐美巨大的軍事差距導致歐盟在安全上嚴重依賴美國,阻礙了歐盟實現擴大和提高國際政治地位的野心。正是基於這種認識,1999年6月召開的歐盟科隆峰會任命前北約秘書長哈維爾·索拉納為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專員。從未涉足防務領域的歐盟終於突破禁區,將這壹問題提上日程。

1999 12 10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的歐盟首腦會議通過了《關於加強歐洲安全與防務政策的報告》,宣布在2003年底前建立壹支擁有6萬人的“歐洲快速反應部隊”,使歐盟能夠在沒有北約參與的情況下獨立開展危機管控、維和及救援行動。這支部隊應在接到任務後60天內部署完畢,有能力進入科索沃這樣的熱點地區,可以借用北約資產維持至少壹年的軍事行動,且不損害北約效率。加上輪換的士兵,總兵力將達到20萬人。這壹決定顯示了歐盟獨立防務的初步輪廓,標誌著醞釀已久的歐盟獨立防務計劃正式啟動。

二。歐盟獨立防務取得重大進展

歐洲聯盟建立快速反應部隊標誌著歐洲在獨立防禦的道路上邁出了寶貴的第壹步。從此,歐洲防務不再是烏托邦,它正在壹步步成為現實,其進度比建立歐洲統壹貨幣——歐元的進程要快得多。近年來,歐盟為實現獨立防務的戰略目標采取了各種措施,並取得了重要進展。

首先,2003年,歐盟成功采取了兩次軍事行動,壹次是在馬其頓執行維和任務,另壹次是出兵剛果(金)。前者動用了北約的軍事手段,後者“放棄”了北約的首次獨立行動,被視為歐盟“實現共同安全與防務政策”的壹大步。此外,歐盟將於2004年底接管北約在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部隊。

二、2003年6月底11,在那不勒斯召開的歐盟外長會議上,所有歐盟成員國和準成員國壹致決定建立和發展歐洲獨立防務,並將其載入歐洲憲法。這標誌著歐洲國防建設取得重大突破。這次會議的有關決定不僅是“* * *安全與防務”的原則聲明,還包含相應的計劃和行動綱領。法、德、英就歐洲防務的以下三個敏感問題達成妥協。(1)關於“結構性合作”的問題。實施“結構性合作”機制,在各成員國都制定了防務規則的基礎上,壹些希望在防務上走得更快更遠的國家可以作為“歐洲防務核心”牽頭,其他成員國在達到“標準”後可以申請加入。(2)關於“共同防禦條款”的問題。歐盟憲法中明確規定,包括中立國在內的所有歐盟國家,在其成員國遭到恐怖襲擊或外敵入侵時,將實施集體防禦。這從法律上確認了歐盟的獨立防務性質。⑶關於建立壹個自治的歐洲司令部。英國已與法國和德國秘密簽署協議草案,同意建立獨立於北約的歐盟軍事指揮部。這是歐盟走向獨立防務的關鍵壹步。如果總部建成,這將是壹個質的飛躍,美國將逐漸失去對歐洲的戰略控制。

第三,歐盟25國國防部長和外交部長壹致決定於2003年6月+2003年10月成立歐洲軍備局,負責加強歐盟解決危機問題的國防能力,統壹協調各成員國的國防資源和武器生產,力爭在2010前形成統壹的作戰能力。此後,歐盟還計劃大幅增加安全支出,將國防和安全研究預算從每年2000多萬歐元增加到20億歐元。這壹數額將與美國國土安全部的支出相當。

第四,2004年2月,德國、法國和英國提出了在歐洲建立壹支快速幹預部隊的計劃。根據計劃,2007年將組建幾支不同軍種之間的戰術部隊,每支部隊由1500人組成,可在15天內部署到任何地方。其主要目的是落實歐盟安全戰略,執行聯合國授權的維和任務。這壹計劃與歐盟整個快速反應部隊計劃融為壹體,突出了德、法、英三國先鋒集團在歐盟建設中的作用。特別是,英國的參與為歐洲防務提供了“大西洋主義”保證。

第三,歐盟獨立防務面臨的挑戰

與歐洲建設中的其他事務壹樣,歐盟不可能實現完全的獨立防務,也不可能在軍事上與美國“並駕齊驅”。需要註意的是,獨立防務不僅是歐盟內部事務,還涉及跨大西洋關系。目前,歐盟建立獨立防務主要面臨以下挑戰。

第壹,美國不允許歐盟建立真正獨立的防務。美國對歐盟獨立防務的態度是矛盾的:既希望歐盟國家增強穩定歐洲安全的能力,減輕美國的壓力,又擔心歐盟的防務羽翼變硬,使美軍失去留在歐洲的理由。因此,美國雖然口頭上表示支持“歐洲獨立防務”,但骨子裏不希望歐盟走得太遠,不允許歐洲在北約體系外另立門戶,變相架空美國。因此,美國壹方面不反對北約發展“歐洲防務特色”,另壹方面也絕不會放棄對北約的領導權和在歐洲安全上的主導權。在歐盟宣布建立快速反應部隊後,北約也決定建立類似的部隊來遏制其作用。對此,歐盟壹再表示,增強防禦能力是對北約的“補充”,以安撫美國。

第二,歐美的軍事差距使得歐盟不可能在短期內完全擺脫對美國的依賴。與美國相比,歐盟成員國的軍事實力之和只有美國的十分之壹,年軍費總額約為6543.8+0400億歐元,僅為美國軍費預算的40%。10新成員的加入雖然使歐盟人口增加了20%,但只能使歐盟軍費增加3.5%。此外,歐盟國家的軍事機構和裝備重疊嚴重,層次不壹,分屬不同成員國,缺乏協同作戰的能力。目前,他們只能專註於人道主義救援和維和行動,在發生地區危機時,歐盟仍將不得不向美國求助。

第三,歐盟內部對獨立防務意見不壹。法國、德國、比利時和盧森堡強烈主張盡快建立獨立防務;以英國為首的幾個國家左右搖擺,願意做美國的“小夥伴”;波蘭和其他新加入的中東歐國家在安全上幾乎完全依賴美國;歐盟其他壹些小國對法國和德國試圖在歐洲安全中扮演“核心角色”心存疑慮。所有這些因素都不可避免地使歐盟難以在防務和安全問題上形成統壹的立場。

然而,歐盟獨立防務的建立和發展畢竟是大多數歐盟領導人的知識,而且開了個好頭,取得了重大進展。隨著歐洲獨立軍事力量的不斷增強,“壹個沒有美國參與的歐洲安全模式尚未出現”遲早會出現。對此,《歐洲新聞》的評論已經做出了有力而確鑿的預測:“歐洲,當它真正聯合起來的時候,它可以得到任何壹個單壹成員國想要而得不到的東西,如果它有權利和理由得到它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