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韓愈《劉子厚墓誌銘》原文及譯文賞析

韓愈《劉子厚墓誌銘》原文及譯文賞析

劉子厚原墓誌銘:子厚,諱宗元。七祖慶,為拓跋衛輔,封殷公。曾伯祖是唐朝的宰相。他和褚遂良、韓淵壹起得罪了武侯,死於皇帝在位。黃忌考鎮,棄太常博士,求為江南縣令。後來我不能奉承權貴,失去了我的帝國。權貴之死,是對禦史的壹種回歸崇拜。沒有。為人剛正不阿,所行所遊都是當代名人。

如果孩子比較厚,比較敏感,就容易接近。當他抓到父親的時候,雖然是少年,但是已經成年了,能夠坐上秀才的位置,壹下子就成了顯赫的人物。據說劉有個兒子。後來以博學宏字,獲集賢堂正字。接君賤而韌,論辯今昔之證,出入古經,意氣風發,屢敗其座。名氣,當時都想和它交朋友。先生們和達官貴人,爭相使我們的門,向它致敬。

貞元十九年,監察禦史藍田白微。順宗即位,拜禮部外交大臣。當用戶冒犯時,例子是秘書處。還沒到,又貶了永州司馬。生活清閑,得益於自學,記事,為字章,泛濫停蓄,為深識無窮。而既然老大在山河。

元和年間,品酒案被召至京師;又是刺史,子厚而柳州。他到了,嘆道:“政惡還不夠嗎?因其地方風俗,以設教禁,州人順來。它的習俗是向男女抵押錢財,並不時贖回。如果兒子也壹樣,就不是奴婢了。子厚和季芳被下令贖回。那些特別貧窮和不能這樣做的人應該成為仆人,如果他們足夠了,他們應該回到他們的質量。觀察使他在其他州受罰,壹歲多,數千人自由歸來。衡湘之南的文人都以子厚為師,從子厚的口傳訓詁和繪畫為文詞的人都知道他們有相當的法度。

被召至京師,歸刺史,中山劉孟德也被發配播州。子厚哭曰:“不忍夢窮,因居非人之地,夢卻在堂。我無話可對父母說;”而且沒有母子要講道理。“請於朝,必拜疏,願柳易播,雖重冒犯,死不相恨。萬壹壹個人做夢夢到的東西,反而夢到刺連州。喔!窮是見義。如今夫妻二人在居裏巷互相傾慕,酒食遊戲互相較勁。他們嘻嘻哈哈,握手言和,秀出肺肝,指著天上的淚點,發誓生死不相負。如果是真的;壹旦有了小興趣,就像頭發,如果不認識的話。如果妳掉進了陷阱,妳將無法拯救它,但妳會擠壓它,妳會再次掉進石頭裏。這就適合動物去做易迪不能承受的事,而人卻認為自己能做到。聞到濃濃的兒風,也能少壹些慚愧。

十幾歲的時候,我很勇敢的做了壹個男人,不在乎家庭。我說我的成績是可以取得的,於是我坐下來,退休了。兩人都退休了,互不相識。那些有實力得到職位的人又推又拉,所以死於貧困。材不為天下用,道不為時代適。子厚在臺省時,自持,能當司馬刺史,也不苛責自己。當妳被辭退的時候,還有人可以解除,他們會被重用。然而時間長了,子厚窮得不得了。他雖然出身於人民,但他的文學作品不可能獨立,這樣流傳到未來,毫無疑問。子厚雖得其所欲,必可辨其二。

子厚死於14年11月8日,享年47歲。十五年七月十日,葬於萬年祖墳旁。子厚有壹子二男:周六龍,四歲始;季七日,厚子死。兩個女人,都很年輕。它必須被埋葬,所有的費用已觀察到使河東裴軍站。臺詞簡潔,和子厚交朋友很重要,子厚也做到了,靠的是實力。把兒子埋得比萬年墓還厚的人,是他的叔叔陸尊。服從、卓越、謹慎和不知疲倦的學習。既然孩子粗粗的訓斥,服從和家庭,把他抓死。以前我把兒子埋得很厚,我會經紀他的家庭,但總有人。

碑文曰:“是室只厚子,既固而安,以利其後人。」

劉子厚墓誌銘翻譯及註釋翻譯子厚的名字叫宗元。第七個祖先劉清在北魏當仆人,被封為尹姬公爵。高伯祖劉英,唐朝前宰相,因與褚遂良、韓淵等得罪吳侯,在高宗年間被處死。父親叫柳鎮。為了侍奉母親,他放棄了太常大夫的職位,請求到江南做縣令。後來因為拒絕奉承權貴,失去了禦史的官職。直到這位有權勢的人去世,他才被任命為顧問。人們都說他剛毅正直,交往的都是當時的名人。子厚十幾歲的時候就很聰明,沒有什麽不懂的。趕上他父親在世的時候,雖然年紀很小,但已經成大器,能夠以秀才的身份通過考試,顯示了他的才華。大家都說劉家有能揚名立萬的子孫。後來通過了博學宏詞的考試,被授予集賢堂官職。他才華橫溢,勇敢無畏。他作評論時能引用古今案例作為依據,精通經典和史書。他發表評論時才華橫溢,口若懸河,常常讓在場的人印象深刻。因此,他的名聲轟動壹時,人們有壹段時間很崇拜他,希望與他交往。那些官員和達官貴人爭相讓他成為他們的門生,並異口同聲地推薦和贊揚他。貞元十九年,子厚從藍田縣尉調任監察禦史。順宗即位,升任禮部尚書。每當掌權者被判有罪,也被貶為京師刺史,但還沒上任,就被貶為永州司馬。在壹個休閑的地方,我更加努力地學習,專註於閱讀和寫詩。我的文筆在汪洋中奔放簡潔,像無邊的海水壹樣深邃寬廣。而他自己也沈迷於山川。元和年間,曾和同案被告壹起被召回京城,壹起被發配做刺史,兒子被分配在柳州。上任後,他感嘆:“難道在這裏不值得做出成績嗎?於是按照當地的風俗,他為柳州制定了教旨和禁令,全州人民都服從和信任他。當地人習慣用孩子做抵押向人借錢,約定如果不能按時贖回,當利息等於本金時,債主就沒收人質,讓他們做奴婢。為此,子厚想盡辦法讓借款人贖回自己的孩子。特別窮又無力贖回的,讓債主記下孩子當傭人的工資,等到期工資足夠抵債時,讓債主返還抵押的人質。觀察已將此法推廣到其他縣,壹年後已有近千人被免除奴婢身份,回到家中。衡山、響水以南要考進士的,都把子厚當老師,凡是子厚親自教過、指導過的人寫的文章,都能看出是符合規範的。被召回京師再次發配做刺史的時候,中山人劉夢德玉璽也被發配,要去亳州。子厚流著淚說:“亳州不是壹般人能住的地方。另外,我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夢想陷入尷尬的境地。他不能告訴他媽媽這件事。“再說了,母子倆也沒理由壹起去啊。”向朝廷請求,並準備提交奏章,願以柳州換播州,稱即使再被定罪,死而無憾。偏偏有人把夢告訴了皇帝,夢就改成了連州刺史。喔!秀才窮的時候,才能看到他的正直和忠誠!鄰裏之間有人互相傾慕討好,有人經常吃喝玩樂,說大話,盡量微笑,互相表示願意生活在對方之下,握手言和,互相展示挖出自己肝肺的形狀,指著太陽哭,發誓無論生死,誰也不拋棄朋友,像真理壹樣可信。壹旦遇到小的利益沖突,就像壹根頭發絲那麽小,就會翻臉不認人。當朋友掉進陷阱時,他不會伸手去救。反而會趁機推他,扔石頭下來。到處都有這樣的人!這應該是連那些畜生和野人都不忍心做的事,但那些人自以為有辦法。當他們聽到子厚高尚的道德時,他們應該感到有點慚愧!子厚年輕的時候,很勇敢,幫助別人。他沒有重視和珍惜自己,認為名利可以壹蹴而就,所以受到牽連和鄙視。貶謫後,沒有熟悉他的、有權力有地位的人推薦、介紹,就死在了壹個偏僻的地方,他的才能不能為天下所用,他的抱負在當時也無法施展。如果子厚當時在禦史臺、尚書省做官,他可以像在司馬氏、刺史那樣小心翼翼地克制自己,自然就不會被貶。被降職後,如果有人能推薦,會重新任用,不會差。但如果子厚被斥責的時間不長,貧困狀況還沒有到極點,他雖然可以投身官場,但他的文學詩詞壹定不會像今天這樣地下,流傳後世。這是毫無疑問的。就算讓子厚實現願望,壹旦官階平起平坐,用那個換這個又有什麽得與失呢?肯定有人能認出來。子厚死於元和十四年十壹月初八,享年四十七歲。15年7月10日葬於萬年縣祖先墓地旁。子厚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星期六,才四歲;最小的叫周琦,生於子厚死後。兩個女兒,都很年輕。他的靈柩可以葬在家鄉,費用全部由河東人裴李猩先生支付。李航先生是壹個正直誠實的人。他是子厚的朋友,子厚對他也很盡心。最後,他依靠自己的力量處理事務。把子厚葬在萬年縣公墓的,是他的堂弟陸尊。陸尊,涿州人,為人謹慎,對學習從不滿足。自從子厚被人告發後,陸尊就跟著他,和家人壹起生活,直到去世。可以稱得上是壹個有始有終的人,既然送子侯下葬,準備安排家人。碑文說:“此為幽室厚子,既堅固又舒適,必益於子子孫孫。」

註(1)子厚:柳宗元詞。作為墓誌銘,應該叫死者的官銜,因為韓愈和柳宗元是密友,所以叫字。禁忌:名字。生者名之,亡者諱之。(2)七世:史書大臣柳宗元,七祖劉清,任職於北魏,北周時為公。兒子劉旦,北周任中書侍郎,封為殷公。韓愈錄錯了。服務員:門下巡撫負責傳達皇帝的命令。北魏時,大臣同丞相。拓跋衛:北魏國君姓拓跋(後改稱袁),故稱拓跋。(三)曾伯祖郢(師):字,劉旦之孫,柳宗元曾祖父夏之弟。對於高伯祖來說,這是曾伯祖的錯誤。在貞觀年間(627-649),劉石是壹位中國書法家。因為他的侄女王是皇太子的公主,她被提升為兵部侍郎。王稱帝後,升任中書侍郎。652年(永輝三年),褚遂良被任命為刺史秘書,相當於宰相。後來,高宗想廢武則天為皇後,漢元帝和褚遂良為之努力。武則天誣稱劉欲與漢、楚謀反,被殺。(4)楚()隋良:字善,曾在吏部為官,同書進士,中書侍郎。臨終之際,唐太宗命他與孫昌無忌壹起輔佐高宗。後來,他因勸阻高宗改武侯而被貶並病死。韓源:字於波,官至仆役,為救褚遂良也被貶。(5)科舉:古代在位皇帝對始皇帝的尊稱,後引申為祖宗的尊稱,在本文中指先父。(6)太常博士:太常寺負責祠堂禮儀的官員。柳鎮在唐肅宗時,佐為帶領政府軍士兵參軍,輔佐郭子儀守北。後被調至長安為主薄,母親去世後哀悼。後來,他被封為泰昌博士。尊老愛幼、孤獨體弱的在吳屢遭婉言謝絕後,願意出任自稱(今屬安徽)的縣令。說“太常醫生被母親拋棄”可能是作者的錯誤。(7)達官貴人:此指竇神。柳鎮壹度移至宮中協助欽差大臣,但在欽差大臣問題上拒絕與陸承合作。,丞相竇慎壹起誣陷禦史穆贊,後來又冤枉了穆贊,得罪了竇慎,又因其他事情被竇慎誣陷降職。(8)權貴之死:竇神後來因犯罪被降級,次年被唐德宗處死。(9)石:禦史臺官員,負責糾察法警,審問案件。(10)號為人正直直爽:郭子儀曾經跟柳鎮說要參軍去錦州當辦事員,錦州太守驕橫兇狠,官員不敢跟他壹般見識,柳鎮只能跟他鬥,所以才這麽說。(11)柳宗元,當代名人,記載他的父親有67個朋友,寫在壹塊墓碑的陰影裏。他還說:“在妳的前輩們生活和結交的地方,世界上所有的好人都聚集在壹起。戴:他父親活著的時候。柳宗元小時候,父親柳鎮去了江南,他和母親留在長安。十二三歲的時候,柳鎮跟隨父親去了湖北和江西做官。七九三年(貞元九年)柳鎮病逝,柳宗元二十壹歲。接住,等等。(13)成年以來:柳宗元十三歲寫《守望崔忠誠與何懷光》,劉禹錫為文集作序,說:“子厚始為少年,貞元初有奇名。(14)走金希諾。:793年(貞元九年),柳宗元中進士紀,21歲。(15)展然:展然的意思是傑出,但它所指的,在這裏指的是傑出的成就。見(賢):同“現在”。這裏指出人頭地(16)生兒子:指有個光耀美門的兒子。(17)學了宏字:柳宗元於796年(貞元十二年)二十四歲學了宏字。在唐代,進士和入科舉的人,都可以在博學宏言的基礎上選拔,勝出後授予官職。集賢堂:集賢堂書院,出版編纂經典,尋找佚書。正字:集賢堂設有學士、正字官,正字負責古籍的編校和正字的出版。二十六歲時,柳宗元授集賢堂正字。(18)連寒:方正,清廉,堅毅。(19)證據古今:引用古今事例作證。(20)存取:取長補短,通俗易懂。(21)屈(chuō)李鳳發:暢所欲言,苦練文字,博學多聞。龍,遠李,高。(22)率:經常。彎曲:讓它屈服。(23)收他為徒:意思是大家都希望他成為自己的門生,以獲得榮耀。(24)交集:合唱。(25)藍田:此屬陜西。魏:縣衙中負責治安、抓賊的官員。監察禦史:禦史臺的下屬,負責監察百官,巡察郡縣,糾獄,清理朝臣事務。(26)禮部外交大臣:官名,負責確定和制定禮制和校貢之法。柳宗元是由王和魏誌毅推薦的。(27)用者:掌權者指王、。當還是太子的時候,王擔任皇太子。順宗即位後,王擔任該部侍郎,深得順宗信任。所以他引用了新的進步並實施了改革。舊族和宦官的緩沖地區建立他們的兒子春李為憲宗,貶謫王,後來殺死他。同時將柳宗元、柳宗元貶為八司馬,封為“八司馬”。(28)例:按規定發出。805年(永貞元),柳宗元被貶為邵州(今湖南邵陽)刺史。(29)降級:依據《條例》對官員進行降級。永州:今湖南省零陵縣。司馬:原是州刺史下掌管軍務的副職,到了唐朝成了冗員。(30)閑暇:指業務上的閑暇。(31)背誦:背誦和閱讀。這是比喻努力學習。(32)溢:汪洋恣意寫。停儲:文風濃烈簡潔。(33)無量(si):無量。妳和妳都在水邊。(34) 4:愛情。(35)開初:815(元和十年),柳宗元等“八司馬”同時被召回長安,但也被移往更遠的地方。(36)柳州:唐智,屬嶺南路,即現在的廣西柳州市。(37)政治惡還不夠嗎?是否意味著在這裏不值得政教合壹?是的,它的意思是這裏,這裏,它的意思是值得嗎?(38)起因:追隨,追隨。當地風俗:當地風俗。(39)教學禁令:教學命令和禁令。(40)順來:順從與信任。(41)質押:典當、抵押。(42)不定時贖回:不按時贖回。(43)子基金,即利息。本:校長。牟:平等。(44)否:沒收。(45)和債務人壹起計劃:為債務人想辦法。(46)註:全部。(47)書:記下。仆人:作為員工。這裏指的是員工勞動的價值,也就是工資。(48)充足:指幫工的價值足以抵消貸款本息。質量:人質。(49)觀察使:又稱觀察使,是中央政府派往地方負責監督的官員。下壹個方法:實施贖回人質的方法。(50)比:且等到。(51)衡湘:衡山、響水,泛指嶺南地區。贊成:參加考試。(52)法規:規範。(53)中山:今河北省定縣。劉夢德:玉溪人,生於彭城(今江蘇省銅山縣),以中山為縣。劉勝,韓晶的兒子,曾經是中山王。王失敗後,劉禹錫被貶為郎州司馬,這次又被召回京,再貶為亳州刺史。(第五十四回)易:走。亳州:今貴州省綏陽縣。(55)在教室裏:媽媽活著。(56)貧窮:尷尬。(57)成年人:父母。這裏指的是劉禹錫的母親。很難把這種不幸的情況告訴我母親。(58)SHS:提交論文。(59)和劉壹壹起播種:指柳宗元自告奮勇去亳州,讓劉禹錫去柳州。(60)崇罪:增加另壹項重罪。(61)“遇”句:指當時禦史中的程佩度、崔群為劉禹錫進行交涉的事實。(62) Sting:用作動詞。連州:唐屬嶺南道,州屬今廣東連縣。(63)標誌:即將到來,壹個接壹個:隨它去。征用,頻繁往來。(xǔ):)徐旭(64)誇張、諂媚。qiǐng(qiǐng):勉強、矯情、脫:指采取謙虛的態度。(65)秀肺肝:以此類推,做出壹副很真誠很坦白的樣子。(66)忍:背叛,變心。(67)如發比:比喻事物的微妙。比,相似。(68)陷阱(jǐng)陷阱,災難。(69)少:壹點。(70)做人:助人為樂。這裏認為柳宗元加入王集團是政治上的輕率。所以下面就說“不貴”吧。吉谷:古曦。(72)立即:立即得到。(73)坐:因為別人被定罪而被牽連。棄:指偏遠之地,不為朝廷所用。(74)實力:有權力有實力的人。推拉:推薦和推廣。(75)窮人:貧窮偏遠的地方。(76)臺灣省:禦史臺、尚書省。(77)自力更生:自我努力。(78)暫時只有程頤後來被李遜推薦為宰相,但不久就去世了,也沒有什麽政績。在這裏,秘密借用的過程是不同的。(79)元和:唐憲宗年號(806-820)。十四年,也就是819年。11月8日:壹個是“10月5日”。(80)萬年:在陜西省臨潼縣東北部。萬年縣袁奇峰。見柳宗元《先出席禦府神道表》。(81)周琦:即,字用益,柳宗元遺腹子。(82)河東:山西省永吉縣。裴:江州稷山(今陜西稷山縣)人,時任桂冠觀察員,柳宗元上司。(83)節小結:節操的衡量。(84)重申妳的承諾:珍惜妳的承諾。(85)盡力而為:盡力而為。(86)陸尊:叔父柳宗元之子。(87)卓(Zhuū):今河北省涿縣。(88)從而家:追隨柳宗元為家。(89)經紀:管理和餐飲。(90)姬叔:近似,差不多。(91) Only:是。室:幽室,即墓室。(92)繼承人:後代。

劉子厚墓誌銘賞析此文為元和十五年(820)韓愈在沅州任刺史時所作。韓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中相應的領袖人物。我私交深厚,友情深厚。柳宗元死於元和十四年,韓愈寫了許多悼念和紀念的文字,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壹篇。本文概述了柳宗元的家世、生平、交遊和文章,重點介紹了他的政治成就和文學風格。韓愈贊揚了宗元的政治才能、勇於做人的美德、急朋友之所急的精神和奮發向上的精神。想到他長期流亡的坎坷經歷,同情的淚水充滿了他的眼睛。然而,宗元早期參與王集團,企圖變法,是極為忌諱的,而且措辭含糊,顯示了作者的保守思想。韓愈肯定了柳宗元在文學上的傑出成就,揭示了柳文的犬儒主義思想及其現實意義。全文寫得酣暢淋漓,失意苦悶,是韓愈真情流露所致。

墓誌銘是壹種古老的文體。墓內或墓旁有刻石以紀念逝者,以便後人近距離瞻仰。文章通常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是序言,敘述死者的姓氏、爵位、世系和生平事跡。後半部分是用韻的碑文,表達對死者的悼念和贊美。這個墓誌銘的題字特別短,是壹種畸形。

從全文中可以看出比較含蓄的兩點:壹是暗示做人與寫作的關系。二是做人和做官的關系。合二為壹,也就是壹個以人品為根本的問題。這個問題是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問題,韓愈對此問題的態度是相當客觀的。他特別尊重柳宗元這個人,所以這篇論文壹直是圍繞著“人的素質”這個關鍵問題展開的。雖然有很多自然的段落,但是上面的中心思想是清晰壹致的。

這篇文章之所以家喻戶曉,經久不衰,是因為作者在其中浸透和傾註了豐富的情感。於是乎,怒筆頻出,恩怨常見。傳統的碑文形式在書寫中自然被打破,形成了壹種敘事、議論、寓意深刻、真誠委婉的特殊風格魅力。這個特征即使在最後的銘文中也是非常明顯的。碑文自古以來都是由四字韻組成,大多是用來概括上面提到的東西。但韓愈有意識地只寫了三個邊角押韻但又不合風格的奇數行,於是壹筆勾銷。這只是為了改革作風嗎?如果後人能理解柳宗元對自己孱弱幼子的眷戀,那麽韓愈的這三句題詞就是對逝者最貼切的話,能讓逝者安息。

墓誌銘作為文學文體之壹,有自己的風格,比如要回憶墓主之前的祖先,然後交代許安及其身後子女的情況,這些都是為名人寫墓誌銘時無法回避的。寫這類文章時,不被文體完全束縛,積極運用文體才是上策。本文先描述子厚的祖先,著重展現他的正直與正直。後來,裴和陸尊致力於子侯的喪事安排和家庭養老,表現了他們不變的友誼,可以體現墓主人的風格,使全文成為壹個有機的整體。沈德潛評價說:“陰郁淒涼,墓誌銘永不會再唱!這篇文章總結得相當好。

詩:劉子厚墓誌銘詩作者:韓愈唐代詩:古文、墓誌銘、悼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