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月光族的購房指南

月光族的購房指南

“月光族”如何正確、巧妙的理財,讓自己買房、養家無憂?理財專家的建議或許能給妳啟發。

“月光族”變“首付族”

“月光族”案例:在公司做行政的小董,大學畢業2年,月薪3000元。我以為沒存款沒什麽大不了的,每個月工資都花光了。反正我身邊的壹些朋友也是這樣。然而,直到後來他開始盤算該不該買房時,才發現自己工作後壹分錢都攢不下來,連按揭買房最基本的首付都付不起。懊惱的小董為自己的財務狀況頭疼。

專家點評:其實“月光族”真正的問題不在於收入的高低,更多的是用錢的方式。很多年輕朋友認為“錢是賺來的,不是存起來的”。這看似很有道理,其實只說對了壹半。“不積少成多”。廣開財源自然是好事,但能夠減少支出,才能更積極地把握今天有限的資金。

理財法寶:掌握自己的財務狀況,確立理財目標,逐步儲備,積少成多。工作幾年,也能打下壹定的經濟基礎,準備買房的時候,也不會有像小東感嘆樓房的苦惱。

“房貸族”變“理財族”

“房貸族”案例:張先生,28歲,某機關公務員。2002年6月,他按揭買了壹套總價35萬的二手房,安置了新婚家庭。然而,婚禮後的“二人世界”並不愉快。每個月他都覺得自己的錢因為房貸很緊張。他說自己已經成了壹個痛苦的“房貸族”——“按時還款,開鍋不了”。

專家點評:像張先生這樣的“房貸族”大多都有壹個通病,就是申請房貸時預算不足。這主要是因為貸款額度高,但房貸期限短,導致每月還款額高,幾乎占家庭月收入的70%。理財專家指出,月收入1萬元以下的家庭,每月的房貸還款最多不要超過家庭收入的50%。按揭購房不僅僅是簡單的“月供”,它應該作為壹種消費金融的技術手段,其應用是否合理對於購房者來說非常重要。要明智、客觀、靈活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房貸方式,擬定適合自己的還款計劃。

理財法寶:25-30歲的年輕人選擇買房時,不要大喜過望。他們應該摒棄買房壹定要壹步到位的觀念,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尤其是在選擇抵押方式時,不宜過分要求期限短,或急於盡快還清貸款,過分減少日常生活開支,降低本應維持的生活質量。

“購房者”成為“投資者”

《投資人》案例:謝先生發現自己原來的房子已經不能滿足生活需要。所以,他準備賣掉原來的房子,買壹套新的。房產分析師聽得出來,原來的房子還有很大的升值潛力,賣掉不劃算。但如果老房子不賣,買新房就要花更多的錢,容易增加家庭的經濟負擔,處理不好還可能出現赤字。謝先生不知道怎麽辦,希望有壹個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

專家點評:很多準備二次置業的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而謝老師希望的兩全其美的方案也能實現。近年來,銀行和抵押貸款機構相繼推出了許多新的建築抵押貸款產品,這些產品可以為購房者提供符合他們個性化需求的服務,使他們了解如何合理選擇對他們有利的形式。

理財法寶:對於像謝先生這樣的置業者,可以考慮“抵押舊買新”的貸款業務,解決購買新房的資金問題;同時將老房子出租,用於出租。

80後情侶月入8000元引熱議,壹網友月入賬單,眾多網友跟帖;記者調查:很多80後感嘆每月入不敷出。

核心提示

從還房貸到逛超市,壹個月要花8000元,這對小兩口來說是壹筆不小的開支。壹對80後夫婦制作了壹張他們每月開銷的表格並放到了網上,這在80後年輕夫婦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也引來了網友的熱議。在感嘆生活成本高的同時,網友們批評這對年輕夫婦生活過於奢侈。

網友發帖稱,年輕夫婦覺得生活成本高。

網友“復制幸福2009”在天涯論壇發帖稱自己每月生活費太高:他和妻子都是80後,住在海口,有壹個不到壹歲的寶寶。雖然我不抽煙不喝酒不去夜店,老婆也在家看孩子,壹周去壹次超市,但是每個月生活費太高,總覺得錢花得太快。最後,該網友將7月份的月支出賬單掛在了帖子上,花費高達八千多元。這位網友說,他和妻子維持日常生活的開銷都很瑣碎,主要體現在衣食住行四類開銷上。記者在該網友上傳的費用單上看到,孩子的費用只占了三四百元;每月的房款和水電物業費在開銷中占比很大,接近1800元;在超市購物購物花費最多,接近3000元。另外賬單上有幾項屬於機動費,不在每月費用範圍內。比如買手機、給親戚買飛機票、買眼鏡等費用就花了近3000元。除去這些,家裏每個月的開銷在5000元左右。

此帖壹出,立刻引起了眾多80後年輕情侶的罵聲。記者看到,發帖不到三天,帖子的訪問量就超過了壹萬。已有近200人跟帖。網友們對此議論紛紛,各執壹詞。有人認為該網友是在拿自己的高消費作秀,也有人認為80後年輕夫婦在海口生活的成本真的太高了,入不敷出。

有網友支持發帖人的觀點。

面對網友的賬單,網友回復“日濁影碎”:“樓主的帖子很無聊,每個月也不是這樣的開銷。這樣做有什麽意義?妳是在炫耀自己的收入有多高嗎?我們夫妻倆每個月的工資加起來只有3000多塊,但是他們還是很幸福。關鍵是看妳怎麽花!”

而且有網友非常贊同發帖人的觀點。網友“煩”認為80後的年輕夫婦在海口生活,開銷真的很大。80後出生,有個寶寶很懂樓主的開銷。“我們每個月也差不多花這麽多錢,有房貸沒車,每個月都有不少開銷。”

在網友們激烈討論的同時,“復制幸福2009”在跟帖中上傳了賬單。短短壹周,就花了2000多元。“我也覺得超市花錢太多。我離超市很近。三個月前辦了會員卡,積分接近6000。這個月我想存錢。至今去過壹次超市,盡量少買,但賬單也是200多元。而且每個月總有壹些壹次性消費,比如結婚紀念日,老婆買衣服等等。今天才8號,我們已經花了2450元了。”

這樣的費用有什麽不合理的地方?80後年輕夫婦平均每月花費多少?是什麽促使他們“強制”高消費?80後年輕情侶如何省錢,擺脫“月光漩渦”?

記者調查後,他成了“月光族”,不得不“吃老本”

記者調查了解到,海口普通公務員、事業單位員工月收入在2000-3000元左右,能源、電力、航空以及壹些大型國企的技術崗位工資可達4000元以上。但總體來看,平均工資1.500-3千元的人很多,私企小員工和普通農民工收入徘徊在較低水平。有的公司業務員完不成分配的任務就入不敷出,月薪只有900元,很難做到收支平衡。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很多80後在參加工作後經常入不敷出,因為他們已經養成了在大學花錢太多的習慣。2003年從海口某大學畢業的小張告訴記者,他在海口壹家企業上班,月薪2400元,只能和女朋友維持簡單的生活。他說,身邊的同學大多都是這樣,生活甚至比大學時還要艱難。往往到了月中,口袋空空如也,兩人甚至靠借錢度日,陷入惡性循環。“吃飯穿衣需要面子,給孩子提供房子和車子。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導致許多80後月光族,無論他們掙多少錢,有時他們不得不“啃老”。"壹位80後這樣對記者感嘆。

28歲女會計說收入太低不能結婚。

在海口美蘭區某事業單位工作的閆朝樂給記者算了壹筆賬:“我是公務員,月收入3500元,我老婆月收入2100元。加在壹起,近6000元的收入似乎不少。我們能面對的不僅僅是自身生存的壓力,還有教育孩子和贍養老人的壓力。孩子上幼兒園每個月要去800元,要還房貸1.800元,吃喝1.600元,養車1.000元。人情往來分開算,家裏的煤氣費水電費都是我媽幫忙交的。不要生病。如果妳生病了,妳可能要從我媽媽那裏得到補貼。工資真的不夠。”

郭莉媛在海口壹家公司做網頁設計師,月薪2300元。她說她幾乎每天都從網上買東西,從電吹風到壹條肥皂都有。“每天點壹點鼠標,花錢不眨眼。還好在父母家吃飯不花錢,不然不知道要餓死多少次。“在海口從事建設監理的於大川告訴記者,他是最大的80後,他期待著三十多歲,但他仍然過著‘壹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生活,因為他的收入只能做到這壹點。”月收入2500元左右。我厭倦了經營自己的生意。不敢結婚怕養不起老婆孩子。" 28歲的女孩白茹在壹家酒店做會計,她說自己月收入1800元,平時也不敢出去吃飯,只能去菜市場買菜回來做。海口的農副食品價格壹直處於高位,但還是比在飯店吃飯省了不少錢。白如曉說:“以我自己的收入水平,根本不敢結婚,怕拖累別人。"

城中村已經成為80後居住區的壹部分。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目前海口房價、房租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租房蝸居成了壹些80後的無奈選擇,城中村各個村都成了80後租房、蝸居的集中區域。在石海附近租房的範曉和小張合租,每月租金1000元,占他們總收入的20%,剩下的收入用於吃飯、娛樂和儲蓄。範告訴記者,他還年輕。反正他買不起海口房價的房子,租房結婚也沒什麽。等他有錢了,可以直接買大房子。雖然租房三年我交了三萬多,但是買房相當於把小兩口所有的流動資金都拿出來付首付,每個月還房貸,相當於背上了壹座大山。“我很想有壹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但每當我提起房子,我老婆小張都會很不情願地支支吾吾:等等,等我賺到更多的錢再說。”

出生於1983的王魯陽和李欣玫是2005年的大學生。畢業後,他們從重慶搬到了海口。2008年結婚後,他們分別在金花村、白坡裏、坡香路租房。他們說每次搬家都只能在村裏找房子,因為這裏的房子相對便宜。但每次搬家,都覺得流離失所。讓他們興奮的是,他們在房價飆升前買了壹套小戶型,下半年就能收房了。除了每月支付房租,小兩口已經開始定期去銀行辦理月供,還要為以後的裝修準備“銀幣”。生活很拮據。

專家建議:年輕人要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學會壹些省錢的小技巧。

面對80後海口年輕夫婦的高消費,海口期貨理財專家劉政表示,80後要想擺脫“月光漩渦”,需要關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劉錚提供了幾個省錢的小竅門:

第壹,利用商場打折季買壹年的衣服。

第二,盡量減少外出就餐,多去市場買菜。

第三,妳要抓住機會買房,這是符合妳自身經濟實力的。

第四,盡早購買自己的商業保險。

五、盡量推遲購車計劃,積極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第六,申請壹張屬於自己的信用卡,建立自己的信用檔案,巧用信用卡“免息還款期”

七、對壹只或多只基金進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