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案1壹、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和理解來欣賞語言的美。
2.通過電腦多媒體提供的圖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通過閱讀和品味優美的句子,想象句子所創造的情景之美,運用觀想移情的方法欣賞自然之美。
4.體驗山川融合的自然之美,場景融合的奇妙之境。妳可以用“欽佩-描述”來表達妳熱愛自然美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學過程:
(壹)首先,從觀察上,在生動的畫面中整體觀察和感知“從畫中學習”。用壹句話來形容多媒體提供了美麗的畫面。達到“文化-畫面”的結合。
(2)抓住關鍵句子品味語言之美,體驗語言的節奏之美,讀懂桂林山水之美。
(3)通過閱讀,品味優美的句子,想象句子外的美景,體會桂林的美景。
三、教學重點:
了解和體驗漓江“靜、清、綠”和桂林山“奇、美、險”的特點。通過閱讀和觀看移情,感受多媒體信息和語言提供的想象場景,讓學生領略桂林的美景。
四、教學準備:
壹個多媒體教學軟件。
第壹類
壹、教學內容
1,第壹遍讀課文,標註生字,查字典,學習生詞。結合上下文說出“天衣無縫”這幾個字。
2.理解文章的主旨,圍繞主題劃分段落。
3、對畫面的初步觀察,對畫面所展示的美景的整體感知。
4.文中畫出了表達漓江“靜、清、綠”和桂林山“奇、美、險”特點的文字。
二、教學過程:
預覽查詢
(壹)擺放桂林山水的圖片投影或錄像。看圖,啟發學生看自然美。
1.勵誌對話:(展示桂林美景)妳去過桂林,看過那裏的美景嗎?從視頻上看那裏的風景和其他地方有什麽不同?
看完這些視頻,妳能贊壹下眼前的桂林美景嗎?老師用“贊嘆-描述”的方法演示:桂林的山水有多迷人?它讓妳覺得妳在壹個仙境。)
3.老師展示了幾張分別描繪漓江水和桂林山的彩圖,按照老師的方法贊美桂林山水。
(2)板書題和閱讀題。想想吧。從題目中妳對這篇文章有什麽了解?先寫水,再寫山,山水交融。)
1.自由閱讀全文,寫“?”閱讀時不理解的單詞。標註,重要的詞標註為“△”。
2.看文章是如何圍繞題目寫的,然後用壹句話講出每壹段的大意。
3.提出妳不明白的地方。
(3)合作與交流
(1)全文由四段組成:第壹段是關於乘船欣賞桂林山水。第二段描寫漓江的水。第三段描述了桂林的水。第四段描寫桂林的山和水。
(2)師生討論後總結:
1.第壹次看完整篇課文,妳覺得題目和課文內容有什麽關系?課文內容是圍繞桂林的“山”和“水”寫的。
2.這篇課文是按什麽順序寫的?妳總是先寫什麽?妳分別寫了什麽?妳在最後寫什麽?全文的敘述順序是“先——(總是先開始)然後——(再敘述)然後——(後來總結)”
第二節課
桂林山水圖片,文字和聲音出現:(1)漓江的水好靜!(2)漓江的水好清澈!(3)漓江的水真綠!)
桂林的風景太美了,讓我們劃船去欣賞這裏的美景吧!
3.我們和作者坐在壹艘木船上。首先,最吸引我們的地方是什麽?吸引筆者的是眼前的“水”。)
4.先看圖,再看第二段,看看漓江的水有多美,它的主要特點是什麽?大家在閱讀時,要學會抓住主要意思,用“△”畫出具有桂林水鄉特色的詞語。
5.學生報告:找出漓江的三個特點:靜、清、綠。
6.老師拿出幾個帶圓點的詞來對比,說哪個詞讓人覺得漓江的水太美了,作者忍不住脫口而出。
漓江的水好靜啊!
(2)漓江的水好靜啊!
(3)漓江的水很靜!
真的,好的,非常好,上面這幾個詞哪個更好?“真相”更深。還能怎麽說“真”這個字——非常非常非常。
7.要讀好《真實》,就要讀重點,稍微提高聲調。反復閱讀:漓江的水真靜!作者看到這樣安靜的水,贊不絕口,然後描述漓江的水是多麽的安靜。我們把作者使用的這種方法稱為“欣賞-描寫”。
(3)進壹步理解關鍵詞,閱讀說明,邊玩邊讀出看到的美景的喜悅。
(用上面的‘多媒體軟件讀磁帶’作為閱讀指南:漓江的水真靜;漓江的水好清澈。漓江的水真的很綠。)
1.讀壹讀,感受壹下關鍵詞:這麽安靜,水呢——不然怎麽說這個意思,這個感覺?(漓江的水很靜,多靜啊...)
2.讓學生模仿疊詞的方法說出贊美漓江的感受:好清澈,好綠...
3.老師朗讀示範學生試讀:漓江的水真靜。輕聲說“安靜”,把聲音稍微拉長,然後壓平;“清”字先升壹點,再輕輕拖;綠色是美麗的。學生們試著說出美的含義。
4.師生或男女生互讀,讀出驚喜的感覺。老師——漓江的水好靜啊!生活是如此安靜,以至於妳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5.在閱讀理解關鍵句子時,相機理解“無瑕玉”這幾個字的意思。
(4)創造性聯想訓練。妳是如何“觀賞”如此美景的?
1.給我看看“漓江的水好靜啊!太安靜了,妳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看完之後我整理了壹下:“欣賞——描寫”。
2.對話創造了壹個場景:妳看漓江的水那麽靜,那麽清,那麽綠。妳站在壹艘木船上,停下妳的木槳。妳想幹嘛?(靈感:看著清澈碧綠的河水,好想——(雙手做勺子;跳入水中;妳感覺如何?
老師給我看:漓江的水真是()!()妳必須...
▲擬生1:我把壹桶水潑到臉上了。漓江的水真涼!太爽了,妳會覺得臉上有冰,麒麟。
▲求婚學生2:漓江的水好清澈啊!像...壹樣清楚...
▲擬生3:我在搖雙槳,“咕咚——咕咚——”的聲音真好聽...
3.形象創作現場:請關註“香山圖”。看,這只“大象”把它的長鼻子伸進了清靈靈的水裏。這只“大象”會怎麽想,怎麽說?
▲擬生1:看著慶嶺的河水,真想跳進河裏玩!……
▲求婚學生2:漓江的水好甜...它讓妳感覺像吃西瓜壹樣舒服。
(5)進壹步了解漓江的特點。總結:妳剛剛和作者去了麗江。麗江的水妳看了還是喜歡了?為什麽?
(6)先總結課文中的學習方法,然後理解第三段,體會桂林的山的特點。
1.想想看,剛才我們是怎麽欣賞漓江美景的?(先看圖,進入美景;讀句子,品味美景;想象過後,欣賞美景。總結後,老師在黑板上寫字。)
2.妳打算怎樣遊覽桂林的風景?
3.老師展示了壹幅描繪桂林山的畫。用另壹句話來贊美地圖上描繪的桂林的山。
4.畫出桂林山的三個特點,老師出示描述桂林山三個特點的文字:多麽奇特,多麽美麗,多麽危險。我還能說什麽呢?說壹下這種感覺。模仿剛才讀“靜”“清”“綠”的方式,怎麽讀,讀出來很怪很美很危險的感覺。(奇怪,先把音調擡高壹點,然後輕讀均勻;秀,可以讀得流暢壹點,重音停頓時間長壹點;險,先提高聲調,讀短壹點。)
5.以“欣賞-描寫”來讀。用各種形式讀出妳對桂林山水的熱愛。
{邊閱讀邊展示多媒體軟件:出現三張圖片,分別重現文字和聲音:(1)桂林好奇怪的山啊!桂林的山真的很漂亮!(3)桂林的山真的很危險!}
6.營造場景,欣賞美景。
(1)看圖說“怪”:先放壹張香山的圖。看,壹只巨大的大象來到了河邊。它在做什麽?請用“欣賞-描述”來想象美景。
▲擬生1:桂林的香山真的很奇怪。它來到河邊,津津有味地喝著甘甜的河水。
(2)再給我看壹張駱駝山的照片。看,這只巨大的駱駝正蹲在山上四處張望。它在看什麽?
(3)妳會做什麽,如何“享受”這樣壹座神奇的山?老師啟發後,說:
(4)妳能拿出相機拍下這些照片嗎?
教師對桂林山水教案的思考(二):
這壹課是小學課本上的壹個著名故事。全文以總體-分割-總體的結構,展現桂林山水之美,情在山水,情在山水,美在語言,美在意境,美在情懷。學生通過自主欣賞,發現美、感受美,培養審美能力。鼓勵學生利用收集到的材料進行創造性學習,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展。
設計特色:自主欣賞,開放學習。
信息材料:
1.師生咨詢有關西湖、泰山、香山、大海、桂林山水等桂林方面的信息。
教學目的:
1,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
2.學習本課生詞,帶著感情朗讀和背誦課文,促進學生的語言積累。
3、圖文結合,自主鑒賞,培養學生的初步審美能力。
4.借助收集到的數據,開展開放性、創造性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過程:
第壹節課:
壹、激發興趣,創設情境。
1,讓學生展示收集到的關於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等的信息。
2.播放桂林山水的視頻或幻燈,引導學生先觀察山水,再觀察整體,再觀察山水。思考:桂林山水與以上四種山水有哪些相似之處?
通過四景與桂林山水的對比,突出桂林山水特色,渲染氛圍,激發學生興趣。)
3.引導學生看後談談自己的感受。
(鼓勵學生表達,有助於發現學生觀察圖片能力的水平,同時也使學生接受壹次言語表達訓練。)
第二,朗讀課文,自學單詞。
(以自學和小組交流的形式,為後面的學習做鋪墊。)
第三,自主發現,自主鑒賞。
1,自己讀,找欣賞點,填寫記錄。
我最喜歡的理由(單詞、短語、句子、段落、標點符號等。)是()。
尊重學生的國學主人翁地位,他們必須得到解放。欣賞點是學生眼睛發現的文章精華。壹定要堅持以閱讀為主,自我閱讀,自我欣賞。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閱讀產生興趣,形成個性化的體驗,達到積累語言、增強語感的目的。)
2、交流、欣賞,結合資料談談體會。
采用小組欣賞或班級欣賞的方法。讓學生自由談論自己的欣賞點,並表達對課文相關內容的個人感受。欣賞的方法可以由學生自由選擇。諸如
(1)情感閱讀:聯系語境,體會詞語的準確和句子語言的優美。
(2)自問自答:如果問自己為什麽桂林山水天下第壹?那妳自己回答吧。
(3)替代、刪減、添加的比較:比如漓江的水,靜得妳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去掉真心話,啊還是後半句,和原句對比壹下,體會壹下表達效果。
整個環節意在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進他們閱讀理解、語言表達、交流與合作的發展。)
第四,通讀全文,升華情感。
在自主鑒賞的基礎上,我以各種形式帶著感情讀課文,並嘗試背誦課文。
(通過閱讀,進壹步感受文章的語言美和情感美。)
第二節課
先看電影的介紹,復習上壹節的內容。
1.通過視頻或幻燈片展示桂林的景觀圖。師生可以帶著感情讀全文,也可以試著背。
2.復習上節課的內容,掌握桂林山水的整體特征。(水:奇秀保險
山:寧靜而綠色)
第二,匯報交流信息,老師吸收反饋。
引導學生交流課後收集的關於桂林山水和桂林其他方面的信息。
(對自己收集的信息進行匯報和交流的過程,實際上是學生獲得成功經驗的過程,是交流的過程,也是教師吸收反饋信息的過程,教師從中可以找到教學的新突破點和學生知識技能的新增長點,有利於教學目的的新建構。)
第三,提示學習建議,分組學習。
根據學生的信息和學生的不同水平,老師可以給學生以下學習建議,或者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學習主題。
1.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練習情感背誦。並且試著說為什麽喜歡或者為什麽要這樣讀和背。
2.談談學習課文的哪壹部分與學習相結合。
桂林山水教案第三部分教學目標:
1,學提綱背課文。
2.學習9個新單詞,理解19單詞的意思。
3.理解作者對事物特征的把握和細節描寫的寫作方法。
4.感受桂林山水之美,激發熱愛祖國美麗的思想感情。
重點和難點:
理解課文是如何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並詳細描述的。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會課文的提綱和背誦。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物理投影儀。
教學時間:
2個課時
教學要點:
1,第壹遍閱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2.仔細閱讀課文的第二段和第三段,理解抓住桂林山水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3.動情地讀第二、三段,初步感受桂林的美景,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美麗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課前組織教學:妳去過哪些地方?
首先,欣賞視頻,介紹新課。
1.學生去過桂林嗎?想去嗎?今天,老師將帶領大家遊覽桂林。
展示課件。(桂林山水視頻)
2.用壹句話說出妳的感受。
3.揭示話題。壹起讀。妳覺得作者看完題目會寫什麽?(圍繞題目提問)
估計:桂林的山水有什麽特點?
課文是如何具體描述桂林山水的特點的?
二、聚焦第二段,領略桂林水的“美”。
1.聽著。思考:桂林的水有什麽特點?妳覺得哪句話最「美」?畫出來大聲讀出來,看看“美”在哪裏。
2、根據學生的發現,隨機學習。
討論:(1)桂林水的特點是靜、清、綠。
(2)學習句子1。水的美在哪裏?“沒見過漓江這樣的水”,體會到了水的獨特美。
再讀壹遍句子1,質疑壹下。好像這句話和文章聯系不緊密。為什麽要寫這句話?釋疑的想象:“壯闊”與“平如靜”通過對比體驗漓江獨特的“美”。(展示課件:《海闊天空》、《西湖如鏡》、《漓江之水》圖片)
(3)學習第二句話,水的“美”在哪裏?點名讀,暢所欲言。
A.對比句子,妳覺得哪個句子寫得好,為什麽?
漓江的水很靜,妳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漓江的水很靜,妳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討論,比較相同的意思但不同的感受。第二句包含了贊美麗江的思想感情。
指導朗讀:妳認為應該怎麽讀?試讀,名讀,壹起讀。
動情地讀課文第二句。
b、填空練習理解寫作。
漓江的水真安靜,();漓江的水真清澈,();漓江的水真的很綠。
先填空,再理解內容。有哪些寫作方法值得學習?
討論:從不同角度(感覺、視覺、想象)對關鍵詞(靜、清、綠)進行詳細描述。
(展示漓江的課件圖片,體驗寧靜、清澈、翠綠的程度)讀完整個句子。
丙、
在課堂上練習,說第二句中的句子。
公園裏的花香()
校園很幹凈()
樹林裏的空氣很新鮮
3、情感閱讀第二段。嘗試閱讀,壹起閱讀。(附音樂圖片)
4.總結。通過這壹段自然的學習,妳讀了什麽,怎麽讀的?
三、自主學習第三段,領略桂林山水的“美”。
1.自由閱讀第三段,看看妳有什麽發現。用簡潔的語言或圖片表達妳的發現。(給每人壹張白紙)不明白的地方標出來。
學生自主學習。
2.交流討論。
(1)妳發現了什麽?討論時將練習紙放在物理投影儀上。
壹、寫作方法:(比較簡單,大部分同學都能找到)
b、理解單詞的意思。理解起來比較難,主要是通過學生的簡筆畫、桂林山的照片和老師的提示來幫助理解。)
如:奇峰上市
從地面升起,然後斷開。
屏障的顏色鮮艷美麗(展示課件,將“屏障”的外觀與桂林山進行對比)
險峰挺立,奇石植於崎嶇。
3.聽課文錄音,欣賞桂林山圖片,感受桂林山的“美”。
4、配樂有感覺壹起看第三段。
總結壹下。質疑和提出難題,開拓思維。
再次欣賞配有音樂和圖片的課文朗誦材料,感受桂林山水之美。
第四,作業。
1,練習本(1)第4題。
2.試著在黑板上背2-3段。
桂林山水教案第四部分教學目標:
1.第壹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學習課文1和2的自然段落,了解桂林山水和漓江的大致特點。
3.對照文本觀察圖,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式。
教學過程:
(1)進口
今天我們要學習“桂林山水”這壹課。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那裏的山綠,水美,洞奇,巖異,園美。桂林的風景是世界上最好的,顯示了她獨特的美麗和人們對她的由衷欽佩。
1.展示書中的插圖(或投影);
2.播放桂林山水的視頻;
3.教師示範閱讀文本;
4.學生談論他們的感受。
(二)學習第壹自然段
1.按名字讀第壹段。想壹想:文中有哪些文字引起了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向往?這壹段在全文中起什麽作用?
2.關鍵體驗就是人家說桂林山水天下第壹。
(提示:這裏的“都”字道出了桂林山水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那麽,桂林山水是不是人人都贊?只有親身感受才能下結論。天下第壹就是天下第壹。這壹段作者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總體特征,在文章中起到了總攬全局的作用。)
學習第二段
1.大聲朗讀第二段,思考:漓江的水有什麽特點?
2.默讀課文,用筆畫出漓江的特征,思考如何把這些特征寫在課文裏。
交流討論
京:我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感覺)
青:妳可以看到河底的沙子和石頭。(視覺)
綠色:像壹塊無瑕的玉。(想象)
3.體驗單詞和句子。
投影:漓江的水真的很綠,仿佛是壹塊無瑕的翡翠。這句話是什麽?談談無瑕和翡翠的含義。
這是壹句比喻的話,從色彩和質感上突出了漓江的美。無瑕:沒有斑點,非常純凈;祖母綠:壹種有光澤的綠色翡翠。)
4.練習朗讀,讀出漓江的美,讀出對漓江的熱愛和贊美。
5.檢查朗讀,註意真無聲、真清晰、真綠色的正確發音。
(4)作業:
1.背誦第壹段和第二段。
2.大聲朗讀第三和第四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