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也很重要。興趣是孩子學習的起點。沒有興趣,讀書就會變成壹件很痛苦的事情。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教育規律,我非常贊同深圳四季花城幼兒園姜老師關於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觀點。她認為:
首先,要給孩子創造壹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在早期閱讀活動中,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為幼兒提供大量有意義、生動形象的讀物,並放在幼兒容易拿到的地方,讓幼兒自主選擇讀物,自主感受、體驗、探索。比如每次閱讀活動前,老師都會在活動區和圖書角擺放相應的新書和圖片,向孩子介紹書籍和圖片的名稱和內容,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此外,根據兒童聽力和閱讀教材,我們利用壹切機會和場所,將季節變化、動植物生長規律、兒童日常生活與閱讀教育相結合,讓兒童充分感受書面語言,潛移默化地接受有關語言的知識,從而提高閱讀興趣。
其次,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作為孩子的第壹任老師,父母的壹言壹行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需要和孩子建立* * *和閱讀的互動關系,在幫助孩子閱讀的同時,引導孩子充分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剛開始的時候,可以給孩子講壹些童話故事,讓他們明白;和孩子壹起讀書並講解內容,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給孩子買適合他們年齡的書,但不壹定要買很多書。更好的方法是在假期和其他休息時間帶孩子逛逛商店,告訴他們書有很多種。讀書可以讓人變得更聰明,從而激發孩子的求知欲,讓孩子意識到讀書和看電視是不壹樣的。另外,孩子可以多讀壹些圖文並茂的書籍,開闊視野,提高閱讀興趣。
第三,良好的語言教育活動也是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重要環節。虹口實驗幼兒園李建軍老師從孩子的認知和生活經驗出發,“廣而淺”的語文教育內容值得借鑒:
1,選擇兒童的自我認識和日常生活經驗作為兒童語言教育的內容。
這些來自孩子自身和日常生活的內容,孩子都相當熟悉。通過教師的合理組織和引導,兒童可以在回憶相關生活經歷的基礎上,對相關信息進行綜合加工,組織成更規範的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同時也引導孩子對自己和日常常見現象進行關註、總結和交流。如:小班:《我的家》《玩爸爸媽媽》《玩具展》。中產階級:“能幹的手”和“有趣的書”大類:“生活中的數字現象”和“硬幣”。
2.選擇孩子能理解的社會信息作為語言教育的內容。
如:足球隊比賽,天氣預報,奧運會,交通規則。這樣的內容讓孩子感到新奇,孩子也非常願意表達和交流自己的所見所聞,並經常就此展開激烈的討論甚至爭論。這種語言活動不僅發展了孩子的語言,也完善了他們的社會感受。
3.選擇孩子能接受的科技發展信息作為語言教育的內容。
整理兒童可感可懂的科技發展信息,深入淺出地進行引導,為兒童的語言發展和其他發展服務。比如:電話、專用電話號碼、環保標誌、橋梁、家用電器、漫遊火車等等。這種語言教育內容信息量大,不僅大大增加了孩子的語言表達量和運用量,而且對他們的思維進行了明顯的加工和總結。兒童的語言和思維在互補的過程中得到有效的整合和發展。
活動形式為小組學習、集體學習,主要通過談話、操作、參觀等方式實施。
(1)語文教學活動以對話和討論為主。
在幼兒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采用談話討論的形式,讓幼兒在感知和理解的基礎上,在輕松民主的氛圍中表達自己的經歷和願望,從多角度與同伴和老師交流。如教育活動“生活中的數字現象”。
(2)操作與敘述相結合的語言教學活動。
即讓孩子在操作中講述,在講述中操作。這種方法更適合兒童認識和探索新事物,對兒童思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參觀總結社會實踐教學活動。
比如在戶外尋找春天,在超市購物,參觀自然博物館,參觀雄偉的東方明珠。孩子們發現、討論、交流、總結,他們的思想在頭腦中是“活的”,他們的評論也是非常豐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