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誰能給個湖北漢正街的日化資料?

誰能給個湖北漢正街的日化資料?

漢正街是中國最早的日化批發市場之壹,在中原地區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改革開放之初,漢正街商業繁榮,商戶興旺,經銷商龐大,其過往風貌頻頻見諸各大媒體。但隨著渠道改革,如全國各地其他小商品市場的異軍突起,大型國際商場的進駐,超市的出現,漢正街反過來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壹度低迷。漢正街日化市場大起大落的原因是什麽?現在,漢正街走出陰影了嗎?在中原日化市場中起著怎樣的作用?帶著疑問,本報記者在漢正街走了幾圈,走訪了漢正街數十家新老商戶,以及武漢漢正街市場管委會等相關管理部門。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漢正街的老市場裏,淩亂的市場、狹窄的街道、低矮的店鋪、擁擠的居民區、蛛網般的電線被印了出來;然而,在新市場,我們看到了與舊市場相反的景象:整齊劃壹的街道,寬敞明亮的商業區。新舊市場的明顯反差說明漢正街正在升級改造,徹底改造還需要壹段時間。我們也要拭目以待。

輝煌與頹廢並存,繁榮與失意相遇。

漢正街,古漢口的“主街”,興起於明代成化年間,位於長江與漢水交匯的北岸。歷史上是著名的商埠,有500多年的歷史。漢正街是“韓派”商業文化的發源地。早在明末清初,漢正街就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煙、紙、糧、木、藥材集散地之壹,呈現出“十裏帆依城,萬家燈火”的繁榮景象。從65438年到0979年,漢正街在全國率先恢復小商品批發市場,鼓勵個體私營經濟發展,逐漸成為全國著名的小商品批發集散地。漢正街憑借九省通衢的地理優勢,贏得了“天下第壹街”、“中國改革開放風向標”的美譽。而壹部叫《漢正街》的電視劇,讓漢正街在全國幾乎家喻戶曉。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漢正街的表現精彩而深刻。改革開放至今,漢正街已經經歷了30年的發展。武漢漢正街市場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鄒惠來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30年來,漢正街的發展大致分為四個階段:從1979到1983,漢正街市場開始崛起,成為全國第壹家自營道路批發市場。接下來的四年,漢正街開始蓬勃發展。個體戶開始了“前店後廠,自產自銷,現場加工,現場銷售”的壹條龍生產銷售模式。許多個體大戶采取租賃、承包、合資、聯營、入股、購買等方式進行規模化經營。在此期間,漢正街第壹座專業市場大樓落成,市場逐漸實現“退入室內”。從1992到1999,漢正街處於繁華階段。在這壹階段,老城區已被相繼改造。改造後,漢正街市場經營面積近654.38+0萬平方米,大中型室內專業市場64個。2000年左右,漢正街的發展遇到了瓶頸,經歷了低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漢正街的發展明顯落後於國內其他新興專業市場,如浙江義烏小商品城、山東臨沂批發市場、沈陽艾蕪市場、石家莊南三條、鄭州新華中學、烏魯木齊月明樓等。這些批發市場就像壹個魚塘,妳的客戶就是魚塘裏的魚。如何留住池塘裏的魚,讓池塘裏的魚越來越多,需要市場管理者有長遠的戰略眼光。

漢正街以天下第壹的精神為自己贏得了“天下第壹街”的美譽。但改革開放30年,漢正街從馬路市場發展成為集商貿旅遊為壹體的專業市場,有順境也有挫折。這是任何事物發展都要經歷的壹個過程,漢正街的發展也逃不過這個經歷。

漢正街作為中國最早的日化批發市場之壹,在中原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通過漢正街將產品傳播到全國各地的市場,其中漢正街商戶眾多,商業繁榮,培育了壹批大經銷商。就像康佳日用化妝品經營部的應國初先生壹樣,他是在漢正街長大的大流通商人。他用非常簡單的壹句話描述了當時生意的繁榮:商品供不應求,他從不擔心產品賣不出去。但隨著市場的競爭,漢正街的日化商戶也隨著漢正街的發展而波動。有些商家越做越大,但大多數商家整天愁眉不展,甚至搬出了漢正街。

調查其受挫的原因,記者綜合了漢正街十幾家新老日化商戶的回答,得出壹個結論,主要離不開主客觀原因。其中,客觀原因主要體現在:壹是日化產品假貨、水貨充斥市場,嚴重影響了市場形象;第二,專業市場在中國遍地開花,沖擊著原有的市場空間;三是漢正街商業布局混亂,商業空間復雜,傳統市場業態落後,交通不便擁擠。四是日化產品渠道發生變化,終端市場多元化。日化廠商更加重視終端門店,發展分銷網絡,提高市場份額。比如大型超市、連鎖店、加盟店等來自EMKT.com.cn模式的新興營銷的出現,直接影響了日化批發市場的經營;5.產品結構的變化,產品種類的增加等。主觀原因主要表現在市場管理者沒有及時發現和調整市場定位,市場投資主體多元化,日化商家沒有更新營銷觀念。這些問題是發展中不可避免的,也是競爭的結果。所以,只有通過發展和競爭,才能突破和解決,同時在不斷探索新思路的過程中,才能逐壹解決。

另外,應國初先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漢正街日化市場萎縮是因為二三線品牌市場直接輻射,不需要經過漢正街日化批發市場的渠道;同時,壹些老板管理素質低,經營觀念難以更新,不懂售後服務。目前日化市場,70%-80%的老板都是假貨和水貨,缺乏職業道德,尤其是寶潔等壹級經銷商假貨和水貨嚴重。此外,二三線品牌價格相對較低,利潤空間小,品牌容易死亡。在過度競爭中,經銷商很容易經營不善,導致無法經營。最後,由於日化產品的特殊性,對倉儲和物流的要求比較高,但目前在漢正街無法解決,這也是很多日化商家在漢正街的店鋪比較小的原因。

正是因為以上原因,在服裝布匹規模化經營的形式下,日化行業在漢正街很難形成大氣候,而且還呈現出下滑的趨勢。

打造漢派品牌重塑地域文化

近年來,武漢市、區政府高度重視漢正街的發展,推出新項目提升漢正街。鄒惠來副主任說,面對新的競爭,漢正街從2000年就開始謀劃轉型升級。漢正街先後引進五大集團,投資近50億元對其進行開發改造,建成了漢正街第壹大道、集集商場、漢正街品牌服裝批發廣場等壹批多功能、高品位的大型商場和特色街區。目前,漢正街營業面積220多萬平方米,專業市場70多個,商戶2.7萬個,商品總量654.38+萬余種。2007年,漢正街年銷售額達480多億元,2.56平方公裏的市場面積稅收5億元,2008年預計近7億元。

500年前,漢正街因水而建,因水而興,接下來的改造依然是圍繞水打造品牌。副主任鄒惠來說,現在漢正街的發展定位是在多福路上建設漢正街商務旅遊區,初步形成集購物、旅遊、觀光為壹體的中央商業街。這條商業街將成為武漢規模最大、面積最大、環境最好、經營品種最全的第壹條街。為了打造壹個全新的漢正街商圈,近年來人行道也進行了改造,要求高標準、高質量的新市場環境,最終形成壹個美化、明亮、人性化的新市場商業環境。

湖北省是壹個擁有千湖的省份。漢正街位於兩河交匯處,面對漢水和龜山,與琴臺相伴。基於這壹特點,將科學規劃漢正街,使之符合武漢的發展需要,充分發揮人文和自然優勢,用旅遊支撐市場發展,用市場發展壯大旅遊,通過購物、旅遊、娛樂的模式,使漢正街煥發新的商機和新的發展。對此,鄒惠來副主任強調,在這些規劃中,要打造“三個特色”,即打造有特色的漢派經營項目,如漢派服飾、漢派小商品等;打造有特色的零售文化商業街;打造有特色的武漢外灘。通過“三專”的打造,還原歷史,再現漢派文化特色。同時,通過文化與市場的結合,有效合理配置市場資源,發展產業集群,促進產業與市場的有效對接和高效合作。通過搭建市場平臺,提升漢正街的展示功能和競爭力。此外,還可以完善營銷體系,凸顯漢正街商業文化的魅力和品牌號召力。

據鄒惠來副主任介紹,近年來,漢正街商品質量大幅提升,市場向室內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努力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目前市場結構基本是壹級市場和二級批發市場並存;總經銷商、總代理和自產自銷並存;既要有農村等低消費群體的壹般商品,也要有白領等高端商品。另外,在武漢周邊城市開辟生產基地,建設漢正街商業園區。特別是韓派商品要有自己的生產基地,這樣才能在包裝和品牌方面形成強大的競爭力。

作為漢正街的壹個區域,日化商業區與其他專業市場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記者在走訪壹些日化商家時發現,日化商家冷清,很少有人進店看產品、問價格。記者上前采訪店主時,大多數店主都向記者抱怨生意難做,現在只能維持簡單的生活。後來記者了解到,這些店主在漢正街經營的時間很短,壹般只有兩三年。在漢正街經營了十幾年的店主告訴記者,生意不錯。目前是日化業務淡季,主要銷售防曬霜、花露水、沐浴露等夏季產品。他們已經有了壹批常客。這些客戶主要通過電話購買所需產品,不需要進店采購。來店裏詢問的客戶壹般都是流動客戶。壹年後,平均每天會配送100件左右。

目前,漢正街有500多家日化商戶,日化商戶主要集中在漢正街李記段。據武漢市漢正街市場管委會商業辦主任李傳華介紹,與十幾年前相比,近年來日化產品結構已經相當豐富,產品細分化趨勢明顯,從過去的洗護單壹產品結構向多元化發展,如洗滌、化妝品、兒童用品、女性用品、男性用品等。

為了更好的管理日化經營區域,營造良好的日化經營環境,漢正街化妝品商會於2004年成立。其主要目的是規範日化市場經營,對產品質量提出嚴格要求,要求日化商家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發展、自我完善。據李傳華主任介紹,漢正街上有工貿洗潔精、李彪日化、嘉信日化、康佳日化等多家大型經銷商。

從漢正街起家的日化產品大經銷商應國初先生說,目前很多日化商家都在漢正街設門面,或者幹脆有個小辦公室方便接電話,而倉庫壹般設在周邊其他新興市場,比如舵落市場,送貨都是周邊其他新興市場送出去的。同時,作為漢正街化妝品商會的副會長,應國初先生坦言,商會對漢正街日化商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沒有為他們做什麽實事。尤其是那些新來的商人,很少有人知道商會的存在,希望以後能為他們做點什麽。

對於很多日化經銷商搬離漢正街的說法,應國初先生和李傳華主任均予以否認。他們說,目前很多日化經銷商在漢正街都有門店。隨著業務的擴大,他們紛紛在周邊市場或大型商場設立分店,擴大規模。記者在舵落市場也發現,日化經營區的門面幾乎全部關閉。走了壹圈,十幾家日化配送店都開著,更多的是物流運輸車輛。記者在舵股市場隨機采訪了壹些日化經銷商。他們說,舵股市場只有建材、摩托車等行業有發展,其他都不理想。幾乎所有的日化業務領域都是租賃給物流公司。2005年底買門面的時候,希望這個市場行得通,但是現在看來和當時的初衷相悖,現在只能算是投資。

同時,記者在漢正街走訪時發現,漢正街的服裝批發市場環境優雅,生意興隆。但是日化市場經營區域的環境與服裝批發市場相差甚遠。狹窄的街道兩邊有壹些小的日化商店。在逛漢正街市場時,記者看到,除了李記路上集中的日化商店外,壹些日化商店散落在各個角落。這是記者在采訪日化經銷商時得到的最壹致的回答:目前日化業務還處於分散狀態,集中還需要壹段時間。

精細化管理,做大做強品牌

上世紀80年代,浙江等地區的日化商家聚集在漢正街經營日化產品。直到90年代中期,日化產品專業市場開放,日化產品品類逐漸增多,店鋪數量大幅增加。經過幾年的努力,漢正街的日化專業市場已經形成,成為中原地區最大的日化市場。

據李傳華主任介紹,因為當時日化專業市場的形成,迅速推動了日化市場的規模化經營,很多商家都湧向漢正街。目前日化經營區域相對於其他專業市場比較分散。為了改變這種分散的狀態,漢正街相關管理部門正在努力協商,準備建設壹個全新的日化產品專業市場,將日化產品總經銷商、總代理集中起來,讓全國知名品牌走出漢正街,從品牌等各個層面提升日化產品的市場層次。同時,通過升級,繼續發揮壹流品牌優勢,步入時尚美容前沿,美化人民生活,將日化市場定位為全國時尚美容集散地。

目前,漢正街日均客流量近20萬人次,其中客戶654.38+萬。由於日化產品運輸的特殊性,漢正街老市場難以滿足大量貨物的運輸,市場內交通不便,物流運輸不暢,直接影響了日化市場的發展。對此,武漢將準備投資20億元,完善整個漢正街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壹是建立漢正街國際現代物流中心,占地500多畝的物流基地正在建設中。二是將漢正街首個漢水橋改造為清川橋,建設1.700米漢江河灘。三是改造市場內的交通流通線路,包括沿途所有電線入地、環境綠化、立面改造等。努力把漢正街建設成為專業化、系列化、現代化的全國商品流通中心、信息中心、會展中心、旅遊中心和物流集散地,成為中部地區開放度高、環境優美、輻射力強、文化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商貿旅遊區。這些措施的實施將有助於改變漢正街日化市場目前的困境。

副主任鄒惠來表示,漢正街未來的發展方向已經明確,主要是建立特色商業和旅遊區,建立民俗文化商業街,逐步恢復某壹區域的老品牌,建立民俗文化街,實現休閑、購物、旅遊的結合。2008年4月,國內幾家旅行社與漢正街簽訂協議。因此,未來的團體購物也將把王漢正街帶入未來的商業和旅遊區。

在經歷了80年代的高速發展和90年代初的輝煌後,漢正街壹度陷入低谷。市場管理者看到了問題,想辦法解決漢正街的問題。除了引進大項目,漢正街市場整體布局也規劃合理,產業集群化,實行功能分區,實現差異化競爭,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漢正街市場小、亂、臟、差的局面。另外,要改變過去對市場的粗放式管理,采取精細化管理,在全國各地市場的激烈競爭中生存發展,建立相關產業鏈,把漢正街市場做大做強。

壹些漢正街的新商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漢正街的未來還是很茫然,唯壹的要求就是做好今天的生意。大部分日化商家表示,漢正街本身已經是大品牌了。除了之前積累的客戶,漢正街還有很多流動客戶。希望漢正街相關管理部門能及時調整戰略思路,借助這個平臺的品牌優勢拓展業務。

註意:這個“火爐”不是另壹個“火爐”

武漢被稱為四大火爐之壹。這次記者的武漢之行,真的體驗到了“火爐”的滋味。當國內其他大大小小的批發市場如火如荼的時候,武漢的漢正街卻遭遇了滑鐵盧。市場規模擴大了,商戶卻搬出了漢正街。原因是終端零售、連鎖經營等新興業態正在沖擊傳統渠道模式。終端變了,渠道也變了。註定了漢正街日化批發市場的角色發生了變化,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批發市場的日化管理陷入了困境。以往生意火爆的場景,只能坐以待斃回味壹下。日化批發市場想要逆勢而為,似乎不是那麽容易給機會的。

原文發表在《中國洗滌化妝品周刊》第6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