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5個“全國助殘日”到來之際,5月15日,“關愛殘疾人,關愛社會”義賣活動在平原路校區舉行。活動由歷史與社會學院學生黨支部主辦,參加活動的領導是該校社會工作專業指導老師。在活動啟動儀式上,副主席發表了講話。首先,他肯定了本次義賣活動的舉辦,並高度贊揚了歷史與社會學院的同學們在扶貧濟困、助人為樂方面的善舉。隨後,他表示,作為壹個特殊群體,殘疾人的成長道路充滿艱難困苦,尊重殘疾兒童的受教育權和發展權,給予他們平等的權利和機會,是政府和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最後,他表示學院今後將不遺余力地支持義賣及各類慈善活動,並預祝活動圓滿成功。
義賣在純音樂的優美旋律中有序進行。社工在特殊教育中心和愛諾能力訓練中心出售毛絨玩具、手工藝品、飾品,親自創作殘疾兒童的書畫作品。義賣的攤位和海報五顏六色:“義賣有價,愛無價”“因為愛是音符,才能譜出更好的人生!”愛的旗幟讓整個校園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前來攤位捐贈愛心的同學絡繹不絕,歷史與社會學院的老師們也慷慨解囊,積極參與活動,盡力奉獻愛心。上午11至晚上9點,義賣3820元,其中特教中心1780,愛諾668(詳見附件1)。此次義賣的所有善款都將捐贈給殘疾兒童家庭,幫助更多的殘疾兒童更好地成長。
助人為樂;送壹朵玫瑰,留余香在手。此次活動不僅能讓全校師生參與到助殘助學活動中,還能增強大學生關愛社會弱勢群體的意識,提升社會實踐能力。同時也進壹步營造了我校溫暖、友好、關愛的校園氛圍。
第二章:貧困學生救助概述
為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美德,確保我校貧困家庭學生不因經濟困難而輟學,培養教育貧困家庭學生,幫助他們擺脫和消除家庭條件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促進義務教育的發展,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我校開展了貧困學生幫扶活動。
壹是加強領導班子組織。在校長的領導下,政教處負責資助貧困生,並監督各班貧困生資助教育的實施。
第二,建立貧困生檔案。摸清貧困學生及其家庭的基本信息,了解致貧原因,便於教師在平時工作中給予適當幫助。
三、校領導帶領教師開展壹對多的貧困學生幫扶活動:為貧困學生捐款捐物,做“貼心媽媽(爸爸)”。在充分了解學生家庭情況的前提下,保證每個老師選擇合適的幫助對象,中間不間斷,努力使幫助對象品學兼優,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第四,通過各種渠道,從以下幾個方面教育學生。
1.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幫助貧困生走出家庭貧困的陰影。
鑒於這些學生家庭特殊,有的父母患病多年,沒有經濟來源;有的是單親家庭,缺乏勞動力,有的甚至是孤兒。他們往往缺乏家人的關愛,在生活和學習上偶爾會自卑。因此,教師可以在情感上真正接近他們,經常與他們溝通,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況,有針對性地解決他們的困惑,給予他們精神動力,保持他們積極健康的心理。老師不斷幫助他們克服自卑,樹立自信,自立自強;讓他們認識到人人平等,認識到貧窮是暫時的、多變的,進而激發他們的進取精神,真正認識到多付出就會有多收獲;要求所有老師平時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在學校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讓孩子在學校健康成長。
2.生活上的幫助,解決孩子的後顧之憂。
貧困生通常生活費較低,往往無法滿足最低生活需求。學校組織老師為這些孩子捐贈物資,購買課外書、練習本、筆等學習用品,幫助他們渡過難關,讓他們不因為學習用品缺乏而掉隊,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
3.幫助他們學習,幫助他們提高成績。
由於客觀條件的影響,壹些學生的成績往往不理想。老師利用休息時間,把孩子在課堂上沒有掌握的東西補給後進生,不斷復習所學知識,讓他們在學習的任何壹個環節都不會掉隊。並培養自己刻苦和執著的學習態度教育他。
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掌握學習方法,讓他們學會學習。告誡他們,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的社會立足,才能為社會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5.師生要動員起來,廣泛宣傳,積極動員,讓所有學生都獻出自己的愛心,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從“少吃、少喝、省零花錢”做起,進行愛心捐贈,留住貧困學生。
第六,認真落實國家對貧困學生的教育救助:通過學校和家庭調查,確立對象並張榜公布。
第三章:青年誌願者活動概述
為進壹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誌願服務精神,倡導時代新風尚,促進教育事業發展,擴大師生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的誌願服務行動覆蓋面,我校團委根據縣局文件精神,在全體師生中積極開展以“爭做誌願者,創造新生活”為主題的誌願服務活動。團委及時周密部署安排,圍繞主題組織引導全體師生積極參與誌願服務,推動誌願服務深入開展。這些活動概述如下:
壹是廣泛普及誌願服務理念,大力弘揚誌願服務精神。
根據縣局文件精神,學校團委將及時做出安排。通過輿論引導、課堂教學、誌願服務、道德實踐等方式,將誌願精神融入教育教學活動全過程,讓更多的人成為誌願者,讓更多的誌願者成為社會良好風尚的倡導者、傳播者和實踐者。二、積極組織“弘揚雷鋒精神,開展誌願服務,建設文明校園”主題活動。
今年3月5日是毛澤東等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向雷鋒同誌學習的題詞發表50周年,也是中國實施青年誌願者行動20周年。50年來,雷鋒精神激勵和鼓舞著壹代又壹代青少年不斷進取,茁壯成長。為進壹步學習和弘揚雷鋒精神,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誌願服務精神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誌願者精神,在縣局的號召下,我校團委組織全體師生積極開展“弘揚雷鋒精神,開展誌願服務,建設文明校園”主題實踐活動。學生以團支部為單位,緊緊圍繞團委的部署,按照我校的活動計劃開展班級建設。
建立和組織各種活動來貫徹雷鋒精神。這次活動加強了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養了學生高尚的情操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營造了生動活潑、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第三,組織開展“植樹保綠”和衛生保潔活動,積極建設和諧文明的新校園。
在3月11日的升旗儀式上,該校團委向全體學生發出呼籲:人人都要參加植樹節護綠養綠系列活動,為美化凈化環境盡壹份力。並向全體教師發出倡議:開展“愛樹育人”活動,教師要結合自身學科特點,在班級深入開展綠化環保教育,愛樹護樹,培養學生保護環境、愛護家園的良好行為,努力形成人人關心綠化、參與綠化、爭做文明使者的良好氛圍。
3月12日下午,下課後,全體黨員、團員、青年誌願者帶頭行動,分組組成護綠小組,在校園內認養綠化植物,開展撿垃圾、落葉、清理花壇、挖土、維護綠化校園花壇等活動。黨員、團員、青年誌願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了身邊的每壹位師生。不時有同學加入我們的行列,為美化我們的校園貢獻力量!
3月13日,全校舉行以“護綠、愛綠、美化校園”為主題的班級活動,深化學生思想覺悟。在活動中,學生們了解了植樹節的由來和意義,以及如何愛護綠樹。並讓同學們說說校園裏破壞環境的不文明行為以及面對這些不良行為我們應該怎麽做。此外,同學們還收集交流了環保宣傳標語。還有班裏打來的電話:讓學生利用周末的時間,自發地去學校和自己居住的社區看看。
愛樹護綠,給小樹澆水、施肥、除草等。,是既有思想認識又有實際行動的活動,深受師生歡迎。
在“植樹護綠”活動中,各位老師都結合自己的學科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活動。如語文老師,讓學生收集和了解有關樹木的知識,植樹節的由來及其重大意義;美術老師讓學生們開展壹場繪畫比賽,主題是“我和小樹壹樣長”;思品老師開展了尋找生活垃圾等有意義的活動;信息技術課老師讓學生從網上了解樹木知識及相關內容,進行壹次樹木知識調查,並在課堂上進行匯報交流。
團委還組織全體師生開展了大規模的義務環衛保潔服務。師生們積極開展大掃除,打掃了身邊的每壹個角落,凈化了校園的教育環境,使校園始終煥發著幹凈整潔的優美環境。3月5日下午兩點,團委組織100多名師生前往千湖濕地公園門戶區開展撿垃圾、擦遊樂設施、打掃衛生等活動。師生在勞動的過程中感受到了付出的快樂。同時,他們向師生宣講雷鋒的事跡和學雷鋒的意義,號召大家學習雷鋒精神,努力做好事。
四、以“關愛他人、關愛社會”為主題,積極開展系列扶貧濟困活動,普及文明風尚。
為進壹步開展誌願服務活動,學校團委全面拓展誌願服務活動,在全體教師中開展了以“學雷鋒當老師”、“走進家庭共同育人”為主題的誌願實踐活動。幫助貧困學生,聽取學生、家長和群眾的意見,促進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壹體”的教育合力。組織青年誌願者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大力倡導扶貧濟困、助人為樂。
快樂的傳統美德。組織誌願者在節假日、休息日走上街頭,開展交通禮讓、文明出行等宣傳勸導活動;組織誌願者深入社區,開展科普、教育、法制、衛生、道德等宣傳活動,大力宣傳文明禮儀知識,傳播文明理念,倡導團結友愛精神,勸阻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不文明行為,促進和培育全社會良好文明風尚的形成。
四、堅持形成誌願服務長效機制,努力打造紅山誌願服務品牌。學校團委把誌願服務作為壹項重點工作,作為體現團委執行力、凝聚力、吸引力的長效機制。團組織充分認識到,誌願服務活動的蓬勃發展,必將成為壹個地區社會文明進步和和諧發展的標誌。團委決定每年寒暑假的第壹周和三月作為師生集中活動周和活動月。團委提前謀劃,周密安排,將參與誌願服務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堅持形成誌願服務長效機制,努力打造紅山誌願服務品牌。
未來,我們將通過更加務實的誌願服務公益行動,向全社會傳播“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誌願精神,普及誌願服務知識,不斷創新形式,加強和改進誌願者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誌願服務的專業化水平和組織化水平,形成良好的誌願服務長效機制。通過* * *共青團的壹系列誌願服務和公益實踐活動,為千陽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和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