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生集體報學校。這種方法是最常見的。當學校食品衛生出現問題時,學生可以集體抗議,不在學校吃飯,連續壹周不在學校吃飯,然後集體簽名向學校反映這個問題。這是對學校最直接的反饋。把健康問題的證據寫出來,最好能附上壹些照片作為證據。這樣更有說服力,也容易引起學校校長的註意。
2.給當地教育部門寫壹封投訴信。如果學生聯名向校長舉報,但食堂衛生仍無改善,可以寫信到當地教育部門投訴,但要找到正確的途徑和地址,防止投訴信被當作垃圾文件拒收。
3.在網上發帖投訴。現在網絡這麽發達,只要網絡上出現問題,就能迅速傳播。妳可以把食堂不衛生的問題和照片告訴父母,父母會在朋友圈發布的時候密切關註。或者在網上發帖,在校園網上說實話,也會引起很多關註。
4、找新聞媒體曝光。如果各種方法都失敗了,可以找當地新聞媒體曝光。如果新聞媒體曝光,就會出現在全國各地的電視和網絡上,這種傳播力也很強。國家的未來就是孩子的未來,學校食堂不衛生的問題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未來。所以找新聞媒體曝光投訴也是不錯的選擇。
二、承包食堂需要什麽證件?
所需文件:
1,有效的工商營業執照及各種國地稅證;
2.餐飲服務許可證;
3、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員證書;
4.廚師等級證書和人員健康證。
所需資質(嚴格來說不是必須的,但可以優先考慮):
1,有運營能力的公司或私人;
2.有壹定的管理聲譽;
3.合同期內通過評審的原承包商和個人;
4.通過ISO認證的餐飲服務企業優先。
3.食堂管理有哪些註意事項?
學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壹直是社會關註的焦點。從小處說,關系到全校師生的健康,從大處說,關系到社會的穩定。確保學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對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我們的觀察發現,學校食堂的隱患始終存在,威脅著學生的健康。作為社會的壹員,我們非常有必要發現和分析學校食堂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合理的建議。
(壹)存在的問題
1,食堂硬件設備不完善,不適合學校發展。具體來說,首先,食堂的食品冷藏、清洗、消毒、防蠅等設施不能滿足需求。有些學校食堂雖然有這些設施,但在監管中並沒有真正有效利用,而是束之高閣。其次,食堂不標註清洗過的餐具和不幹凈的餐具,冰箱裏的生熟食物擺放錯位,容易造成交叉汙染。
2.食堂制度不完善,沒有得到有效執行。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責任制包括從業人員的衛生管理制度和培訓管理制度,加工經營場所和設施的清洗、消毒和維護制度,購買食品、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的取證和票證制度,進貨查驗和臺帳記錄制度,留樣制度,關鍵環節的操作規程等。很多學校領導都有壹定程度的麻痹大意,但這些制度在食品安全管理上並沒有真正落實,只是名存實亡。
3.食堂的壹些工作人員有健康問題。學校食堂部分工作人員“帶病堅持工作”,不僅違反了學校食堂應遵守的每日晨檢制度,也給學校食堂的衛生管理留下了巨大的食品安全隱患。按照國家規定,學校食堂要建立每日晨檢制度,並做好記錄。食堂從業人員出現發熱、腹瀉、皮膚傷口或感染、咽部炎癥等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應立即離崗,待查明原因並治愈有礙食品安全疾病後,方可恢復工作崗位。
(二)解決問題的建議
1,學校負責人對食堂食品安全責無旁貸。
校長作為學校食品安全管理的第壹責任人,應肩負起監督學校食堂安全管理的責任。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要做好包括學生和食堂工作人員在內的所有人群的食品安全教育。可以通過食堂安全知識講座、安全管理培訓等方式普及預防食物中毒、傳染病等衛生防疫知識,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增強食品安全意識。
2.做好食材的采購工作。
食品原料的采購作為食品質量控制的第壹道關口,要嚴格按照采購衛生的要求,科學合理地儲存食品,確保食堂食品的可靠、規範、衛生。根據要求,學校食堂必須使用新鮮安全的原料制作食品,不得采購《食品安全法》禁止的食品,不得加工或者使用腐敗變質、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原料。同時,相關部門表示,學校在采購主食時要取得100%的憑證和票證,做好詳細記錄備查,原料信息實時公示並在區教委備案供應商名單。
3、做好食堂的監督管理。
食堂監督管理包括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在內部監管上,食堂要建立健全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做到責任到人、人員到崗、措施到位;在外部監管上,食堂除了嚴格遵守政府部門的規定外,還可以引入食堂食品安全監管公司進行智能化信息監管。
以上是投訴學校食堂找哪個部門的相關內容。我們知道投訴學校食堂可以向學校相關領導反映,向當地教育部門寫投訴信,或者利用媒體作為證據起訴。這些知識有點復雜,但也很重要。如有其他問題,請咨詢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