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真正想從事運營的小夥伴會陷入小白沒有工作經驗找不到工作——無法積累工作經驗——繼續找工作的怪圈。眼看操作的門檻就在眼前,他進不去。
作為壹個曾經的傳統業務員,壹個0運營背景的小白,壹個現在的運營從業者,壹個互聯網公司的小領導,我想告訴妳:
如果我是兩年前,我會覺得這種想法沒有錯:我不指望賺錢,我能活下去,哪怕沒有工資。關鍵是要學點東西,我肯定會全力以赴去努力的。
乍壹看覺得很真誠,洋洋得意老板肯定會被感動,但真實情況是對方無奈的壹笑+委婉的拒絕妳+覺得妳很幼稚:
我付錢給妳,妳告訴我妳是來學習的?就算妳不要工資,我找人帶妳培訓妳,妳也不壹定能做好...妳說妳會全力以赴,但是妳沒有任何和我肉眼能看到的手術相關的準備。我怎麽能相信呢?
當初抱著這樣的心態找工作失敗了很多次,被社會爸爸教著網上做人:公司是壹個以盈利為目的的組織,妳不能產生價值,也不能賺錢。我為什麽要招妳?
至少來的時候不會憋著。來了壹些工作可以馬上上手,剩下的不用太麻煩帶妳就可以背。總而言之,不能壹無所知。另外,直白壹點,妳得做好準備!
年初升任運營部主管,參加招聘面試。從雇主的角度來看,妳至少要具備以下素質:
溝通技巧
其實不管妳在哪個公司,哪個行業,不管妳是正式運營還是運營助理,溝通能力都是基礎的基礎,也是重點,因為:
對外,運營的工作對象歸根到底是人,其工作內容其實就是與人打交道,自然少不了與人溝通。就像用戶運營壹樣,可能需要通過溝通了解用戶需求,並給出合適的解決方案。
在內部,運營是壹個需要團隊合作的崗位,需要通過溝通來完成,不像流水線上的工人,可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作為運營助理,尤其要和上級溝通,了解TA的訴求,和TA同步自己的任務,做壹個省心的助理。
b .基本業務知識和工作方法
(重點來了,可以用小本子記筆記。)妳至少應該知道操作是什麽吧?工作內容有哪些?對應的能力是什麽?
運營是什麽?
A.這裏引用度娘的壹句話:從廣義上來說,所有圍繞網站產品的人工幹預都叫運營。
B.我知道對小白來說,這還是壹團迷霧,然後我可以形象地回答這個問題。運營其實指的是互聯網運營,是隨著互聯網的興起而誕生的壹個新的工作名稱。本來只存在於純互聯網公司。現在隨著互聯網對各行各業的滲透,壹些傳統公司或者轉型階段的互聯網公司也設立了運營崗,最常見的就是新媒體運營。比如這是招聘網站BOSS的首頁截圖。壹個典型的互聯網公司會設置的崗位如紅框所示,分別是技術崗、產品崗、設計崗、運營崗、市場崗(有些小的互聯網公司會把市場和運營結合起來,所以兩個崗位的工作內容是重疊的)。
互聯網公司的產品相當於商品,比如知乎app,就是這家公司在知乎的產品和商品。營銷人員負責銷售知乎,讓更多人知道和使用;運營方通過各種手段(如策劃活動、設置規則機制等)激活產品的用戶,讓知乎用戶產生更多的內容,增加用戶在產品中的停留時間。技術和產品屬於創造和改造知乎的人。產品人員設想如何把知乎的app做得更好,讓用戶更好地使用,而技術人員就是用技術手段實現產品人員設想的人。
C.運營崗位細分為新媒體運營、產品運營、用戶運營、社區運營、內容運營等。工作內容有區別,也有差異。相應的,不同的運營助理的工作內容也不同,需要結合公司的招聘需求和職位描述來看。
想了解這些運營崗位是什麽,各自的工作內容是什麽,可以去我的日記,裏面有具體的介紹:想從事跨行業的互聯網運營,從哪個運營崗位入手比較好?
網絡意識
說白了,網絡感就是對網絡熱點的敏感程度,年輕人在這方面更有優勢。但我也遇到過壹些年輕的“老幹部”,他們消息閉塞,趕不上最新流行的網絡用語,思維、愛好、言行也像上壹代人壹樣偏頗。因此,培養他們的網絡意識在於保持好奇心,勇於嘗試和接受新事物,平時多上網,了解當代網民的表達方式。
其實我覺得如果妳沒有網絡意識也不是壹件壞事。但是,想做生意,有網絡意識是基本條件。畢竟,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將越來越基於互聯網。做生意的時候,經常會以互聯網為載體開展工作。運營商主要和網民打交道,網絡感是妳的重要道具。
推薦兩個熟悉網絡熱點的網站,有空可以當新聞:1.36kr互聯網資訊平臺,互聯網從業者必看,提供創業資訊、科技新聞、投融資對接、股權投資、極限融資等創業服務。2.AnyKnew提供微博、知乎、網易新聞、今日頭條等熱點榜單,實時熱搜新聞聚合網站,幫助您快速獲取全網熱點資訊。
基本的文案和編輯能力
e .數據收集和分析能力
雖然操作種類很多,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工作內容和不同的技巧,但是文案和數據分析的能力是必須的。
作為運營,妳經常會遇到需要寫文案發布給用戶的情況(如果妳要從事新媒體運營,妳的日常生活很可能就是寫寫講講),這裏的文案可能是產品推廣的軟文;可能是要拍的短視頻的劇本;也可能只是壹個要在社區發布的活動通知,社區...
數據收集和分析的能力更容易理解。在傳統行業,領導或公司可能憑感覺做決定,但互聯網公司不是這樣。互聯網環境下,數據形成和沈澱更容易,用戶的行為路徑和做某件事的效果都可以通過數據展現出來。每個員工都需要按照數據的指導去做事,操作就更差了。
例如,該公司新開發了壹種旅遊產品。妳的工作就是給產品引流,讓目標用戶知道這個產品的存在。然後我們需要收集這些數據——目標用戶聚集在哪裏?妳喜歡什麽樣的內容?有哪些需求和痛點?.....只有通過數據真正了解妳的用戶,妳的運營才是有效的。
關於這兩種能力的學習,如果有壹定的文案基礎,可以多寫多練,積累自己的文案作品。如果妳完全沒有文案和數據基礎,可以找專業人士帶妳入門或者自己在網上找課程學習。
“我根本沒做過什麽運營,從助理做起積累經驗和能力,在助理的崗位上逐步晉升和成長。”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是這麽想的,但現實根本不是妳想的那樣,因為:
運營助理的招聘需求遠遠小於運營。
目前在壹家互聯網公司做運營主管,涉及運營相關崗位的招聘。站在用人單位的角度,如果我以公司的大局來考慮:
答:我會優先考慮招聘正式的運營專員,而不是運營助理。
優先順序如下:找壹個能給我帶來立竿見影的價值,花更多錢的專業運營>找壹個需要培訓,工資低的助理。我寧願花更多的錢來放大效益,也不願糾結於工資的蠅頭小利,因為只有公司把事情做好了,才能產生更大的效益。
所以妳會發現招聘網站上發布的運營崗位招聘人數遠遠大於運營助理。就算我發布“運營助理”的招聘信息,要麽就是占個坑,讓招聘信息得到更大的曝光;要麽就是抱著找個能正式做運營工作的人的期望。
B I將優先考慮操作專家,而不是助理。
打個很不恰當的比方,雖然不是故意的,但不可否認的是,老師從小就對資優生和差生有不同的關註。不管是誰,都會傾向於做付出最少,收獲最快的事情,這是人之常情。
助理C做的很基礎,很難接觸到運營的核心工作,成長緩慢。
縱向看,妳在學習,在升職,但是速度很慢,那麽橫向看,妳在退步。從投入產出成本來看,妳至少要在助理崗位上呆半年,才能跳槽,或者晉升為運營專員。需要半年時間,錢比運營專員的工資少很多。
老板不會把真正能鍛煉硬核能力的事情交給壹個助理,所以大部分助理的工作狀態就是做壹塊磚,哪裏需要就往哪裏搬;打零工,做壹些機械和行政手工;接觸的東西瑣碎而不系統,需要很長時間去總結和整理。
作為壹個從零經驗沒接觸過運營,從傳統銷售轉到運營崗位的有經驗的人,我的體會是:
有D 0工作經驗的人可以直接找運營專員的工作。
如果妳擔心自己不夠資格找運營專員的工作,那麽我可以告訴妳,沒有正式工作經驗的新人可以,但是比找運營助理更難。但是如果妳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申請運營專員的成功率還是很高的。
0經驗的小白,可以自己立項,在運作的過程中獲得技能,積累項目成果,在面試階段展示自己的項目經驗,彌補工作經驗的不足。
對於這部分過程,我其實在其他答題過程中也分享過,並引用了我之前的回答:
1.系統學習,掌握基本的專業知識
時間:2周。
模式:聽線上課+做筆記。
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有:
①互聯網思維
②操作方法
③什麽是運營,它是做什麽的,它的工作目標是什麽?
這部分妳可以自己在網上搜很多。聽完了自然就知道了。最後的“閱讀原文”會鏈接壹些我平時看的課程。如有需要,可以點擊閱讀原文。
2.實踐,積累真實的項目經驗。
時間:1.5個月。
方式:實際去做。
渠道:小紅書、知乎、微信官方賬號、微博...
打好基礎後,妳就開始用妳的知識去實踐~
所需技能:
①主流媒體平臺(渠道)的玩法、機制、後臺運營
②文案技巧
③數據思維和數據分析
④網絡交流中的溝通表達能力。
點1對於壹個0經驗的轉行者來說是肉眼看不到的,因為知識思維太虛擬,HR無法了解和評價。
但第二點是求職者面試時肉眼能看到的巨大好處。為什麽?人家招人的時候不就看妳的經歷嗎?妳為什麽不給他看看妳的經歷
我自己是怎麽做到的?
直接拿到了個人訂閱號,這是我的項目經歷。(其實也可以試試頭條號,,百家號,小紅書等。)
這樣就是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可以向面試官證明我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真槍實彈。
面試前,我已經不是零經驗的小白了。
大部分公司在招聘時都會寫“1年工作經驗”。其實他們關心的是妳有沒有做過相關工作,能不能馬上上手,不會死計較年限。試想壹下,如果妳已經具備了這份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並且有數據為證,那它不給妳面試的理由是什麽?
退壹步說,如果公司還是用“沒有工作經驗”來壓我,我也不會把它當成最好的選擇——靠經驗排資太不互聯網了。
當初,作為壹個沒有任何實際工作經驗的轉行者,我找到了工作,到現在,原本掛著的簡歷還在繼續被我的公司勾搭,問我要不要換工作。我能在這樣的起點上成功。妳害怕什麽?那麽,為什麽不全力以赴,找壹份運營專員的工作呢?
3.錦上添花,準備面試。
時間:平均時間為1天。
模式:根據外部信息,實際去做。
渠道:PPT
最後分享壹個可以提高面試成功率的面試作品。
當妳收到壹家公司的面試邀請時,妳可以花壹天的時間來完成面試。
本次采訪工作包括:
①對目標公司現有業務的調查
②分析目標公司存在的問題。
③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附上自己收集的數據,證明自己的解決方案是有道理的。
為什麽是大殺器?因為通過這次面試,妳提前了解了目標公司的業務,分析了他們的競爭對手,以及他們可以從競爭對手身上學到什麽,最後發布妳的解決方案。
面試官看完會很感動,因為這個人在入職前就對公司的產品有很深的了解。這種態度扼殺了壹大批有工作經驗卻空手而來的應聘者,好感度直線飆升。
當我感動的時候,我會理性的看到妳的能力,增加對妳的認同。因為這個面試工作直接關系到對方公司的業務,是他們熟悉的領域,體現了妳的思維。
過程的詳細版本寫在我的日記裏:經驗分享|非互聯網人如何轉行做互聯網?
我整理了壹些學習網站,書籍,微信官方賬號和我學習運營時用到的壹些職場技能課程,放在石墨裏。我需要自己帶他們:https://shimo.im/docs/EBoRPnISxhEdNxQt/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