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用戶的角度來看,信息流廣告具有較高的接受度和記憶度,媒體平臺的品牌形象與廣告的品牌形象質檢密切相關。
1,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最大的優勢在於這兩年建立了內容生態,有自媒體作者幫助其創作內容,憑借強大的商業化能力,可以將商業收入分給這些創作者,這是內容生產者第壹次大規模享受到收益,因此會激勵更多的內容生產者加入到自媒體今日頭條的行列中來。
所以今日頭條形成了壹個相對良性的正循環——商業收入由媒體作者籌集,媒體作者在今日頭條創造內容吸引流量。有了流量,就會有更多的廣告庫存進行商業變現,就會有更多的錢去買流量,擴大市場份額。
此外,今日頭條還有壹些技術優勢——壹套更先進的內容分發引擎和廣告分發引擎。
當然,今日頭條還是有壹些缺點的——對機器算法的偏執會忽略用戶作為獨立人的屬性。作為個人,用戶的需求是多樣化的,用戶可能會關註汽車、運動、金融。但如果用戶在壹定時間內閱讀了大量關於汽車的文章,算法推薦的內容大部分是汽車,而忽略了用戶的壹些其他需求,就會導致用戶對機器推薦的內容感到厭倦。所以我說“成功是機器推薦的,失敗是機器推薦的”。當然,頭條已經深刻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過去的半年裏,他們增加了大量的編輯,人工幹預機器算法。
2.騰訊社交廣告
騰訊社交廣告(原廣點通)依托騰訊龐大的自有流量,在商業化方面相對克制,流量儲備充足。另外他們還在補貼用戶,很多app都加入了他們的聯盟,收入還不錯。所以我覺得廣點通在這上面已經形成了壹定的護城河,其他媒體很難搶走它的流量。
其次,就廣告系統商業化而言,我認為Broadlink的系統是比較先進的,壹定程度上給了廣告主很好的營銷效果,所以妳會發現這兩年只要放在移動端,基本沒有不投Broadlink的。
知乎推是騰訊OMG廣告體系和騰訊社交廣告體系內部競爭的產物。隨著他們最近的人事調整,這個產品未來的發展更多的取決於他們內部的決策。已經有了壹定的客戶群,但在收入規模和體量上肯定比不上廣點通。
壹個公司有必要有兩套邏輯相似的廣告系統,然後互相爭奪流量,再為廣告主服務嗎?我覺得這是騰訊高管需要考慮的問題。
3.微博超級範統
今日頭條和微博的距離越來越近。今日頭條想用信息流切割社交,微博用社交內容占領信息流,從對方那裏搶占地盤。微博作為壹個社交平臺,在內容分發方面缺乏經驗,但在熱點事件的爆發和時效性方面仍有明顯優勢。
微博2012推出範統,正式涉足信息流廣告。今年9月,最新的超級範統最大的特點是提供了更豐富的數據標簽選擇、產品形態和投放方式,將更高效地滿足廣告主多元化的營銷需求,幫助廣告主在精準和規模之間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範統有壹些其他平臺不具備的天然特性——註重互動贊轉發。我相信微博會在壹段時間內成為這個行業的第二梯隊。但現在還不清楚是越來越大還是越來越小。
信息流廣告已經成為主流廣告媒體的標配,微博也不例外,貢獻了超過壹半的營收。報告期內,微博廣告及營銷收入為2.76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7%。其他收入為432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4%。
4、新浪傅毅
說實話,我不太看好新浪付逸這樣的平臺,未來幾年可能會掉到第三梯隊。未來,如果大量用戶的手機都裝了騰訊新聞、天天快報、今日頭條,安裝新浪的人會更少,花在新浪上的時間會更少,媒體的廣告庫存也會很小。
當廣告庫存相對較少時,商業變現能力有限。另外,廣告主投放時有運營成本。舉個例子,壹個客戶壹天2萬的預算,妳讓他分成10份,壹個媒體投入2000元,客戶不會這麽做,因為運營成本太高,寧願在壹個平臺投入2萬,只要效果差異不是特別大。這樣壹來,那些投放少的媒體就養不起更多的內容團隊,拿不到更多的流量,所以就會進入壹個負循環,但是什麽時候進入負循環就不好說了。今年新浪還在努力追趕,想成為第二梯隊。
5、UC頭條
我覺得UC頭條大魚也屬於第二梯隊的末尾。UC更註重內容還是搜索,這是UC的老板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如果妳想突出顯示搜索,內容必須受到影響,反之亦然。目前搜索板塊略大於信息流。UC今年產品很少,進入第壹梯隊難度很大。第壹梯隊的門檻越來越高,未來應該定位為100億元才有資格進入。
6.百度信息流廣告
Feed stream是百度今年發力的主要方向之壹。今年以來,李彥宏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到百度Feed流媒體產品。
日前,在百度第三季度財報分析師會議上,李彥宏特別表示,手機百度整合了信息流和搜索功能,可以為用戶提供非常個性化的服務。“我們信息流的內容是基於對用戶需求的理解,尤其是用戶的搜索內容和興趣。在理解用戶方面還有很多潛力可以挖掘,百度的推薦算法每天都在不斷完善。”
百度信息流今年賺不了100多億。至於以後怎麽做,就看百度會不會隨著人事變動產生壹些化學反應,可以極大的推動這件事情。否則在目前的情況下,今年廣告信息流做到100億是無望的。今年還是有可能進入第二梯隊,達到二三十億的營收。
自從百度華麗轉身AI後,書中體現的信息流業務發展趨勢更加明朗。目前信息流幾乎面臨壹場正面戰。最近有消息稱,微信正在改版微信官方賬號,也準備進軍信息流。阿裏也高調推出了專註信息流業務的大魚。BAT顯然壹直在信息流領域暗中較勁。
目前信息流廣告的戰場
所有媒體不壹定要靠信息流廣告賺錢。有些媒體有天然的用戶付費場景,比如陌陌。在陌陌上賣女性口罩超級好。另外,從財報來看,陌陌的直播收入已經占到80%,用戶通過刷禮物付費。這些C端產品非常容易做。如果他們做得好,用戶會主動給妳錢,那妳為什麽還要糾結在廣告主身上賺點錢,然後被用戶罵呢?
第壹梯隊只有收入規模達到100億才能進入第壹梯隊。今日頭條和廣點通拿到了第壹梯隊的票。當然,如果百度未來做得好,未來壹年內仍有機會達到100億元營收,進入第壹梯隊。
第二梯隊,門檻至少是3-5個億,範統和網易。算上已經拿到票的選手,我相信今年達到這個數字是沒有問題的。另外,新浪和搜狐能否進入也值得懷疑,因為他們的部分收入來自PC端。明年上半年到6月份應該能看到。
第三梯隊,包括梨視頻和壹點資訊,還處於拼用戶階段,商業化才剛剛開始。
我覺得他們以後利用廣告進行商業化的時候還是克制壹點比較好。以適合媒體屬性的商業形式實現,既兼顧用戶體驗,又能悄無聲息的賺錢,讓媒體開心,讓用戶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