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半吃第壹頓飯,學習三個小時。晚飯後洗澡,九點半開始,學習到下午四點半吃第二頓飯(北方單位節假日壹般只吃兩頓飯),吃晚飯。
活動結束後,壹個多小時到七點左右,然後學習到十壹點,這樣總共可以學習十幾個小時;其他節假日休息幾天,學習幾天。比如春節期間,我們連續學習四五天。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和想要達到的英語水平不壹樣,沒必要每天學那麽長時間。然而,學習的收獲與妳付出的勞動成正比。尤其是初級階段,每天至少要學習三個小時,才能盡快上壹個臺階。在北京工作期間,不住在工作單位。每天從家到辦公室要坐70分鐘左右的公交車,來回大概三個小時。我的商務工作比我在沈陽時忙多了。我該怎麽辦?我很快就“適應”了,並且找到了學習英語的時間。首先,早上5點20分起床後,無論是洗臉、做早飯還是吃早飯,都要聽磁帶,或者在上班的路上聽磁帶。提前壹個小時到辦公室後,馬上查不懂的單詞,把懂的輸入電腦。就這樣,我從起床到上班,兩個半小時沒有離開過英語,至少壹個小時!下班回來的路上聽磁帶,晚飯後八點到十點學習兩個半小時,這樣每天可以學習三個小時以上。星期天和節假日,和我在沈陽單身的時候壹樣,學習十幾個小時。
1990單身在南京工作,有很好的條件學習英語。在過去的四年裏,我把大部分的業余時間都花在了自學和輔導別人學習英語上,不僅提高了自己的英語水平,也積累了壹些教學經驗。1994年初退休後,我花了更多的時間學習英語。我每天聽(錄)兩個小時的英語廣播。有什麽不懂的就壹個字壹個字撿起來,不僅提高了英語水平,開闊了視野,也給自己的退休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見縫插針”就是利用大多數人看不起的空閑時間。比如等車,開會或者等人到幾分鐘甚至更久,排隊購物等。根據記憶心理學原理,利用課余時間復習外語等以機械記憶為主的內容是非常有效的。
“見縫插針”也要“適應”,即有能力使自己適應客觀環境。隨著學習的深入和水平的提高,英語學習也是如此
它會逐漸成為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妳會覺得學習英語是壹種樂趣和享受,妳會壹直擔心學習英語。壹天不學,好像少了點什麽。有了這種懦弱,我們就再也不會強調客觀條件,遇到任何不利的客觀條件,我們也不會遷怒於他人,而是會積極去適應它,利用它,使之成為尋找新的學習方式,到達新的轉折點的催化劑。比如1985,我不幸遭遇了壹場嚴重的車禍。右腿骨折,石膏打在大腿根部,動不了。我在床上躺了大約三個月。面對這種情況,抱怨是不是不耐煩了?還是安息,利用臥床不起的時間學英語充實自己?我選擇了後者。壹開始,我只是聽,不寫。過了幾天,感覺收獲不多。如果我想寫作,我不能坐起來。我們做什麽呢我試著在床尾綁壹個背包帶,可以帶著它坐起來,上面放著厚厚的字典寫字。這樣,我每天能聽寫十幾個小時,每天能聽懂並寫出兩個小時以上的所有英語廣播。聽不懂就打電話叫翻譯。因此,英語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康復後和外國人交談時,他們都驚訝地問我,這三個月有沒有去外語學院深造。車禍對我來說真的是壹場災難,但也成了我學習英語的好機會,所以我把這三個月的聽寫記錄命名為“災難的結局”。我康復後,再也不敢坐公交車時聽磁帶錄音學英語了。過了幾天,覺得每天花三個小時在路上,白白浪費,太可惜了。我必須找到利用它的方法,不久我就找到了學習英語的新方法。公共汽車上的其他乘客聽著小收音機裏的中文新聞廣播,所以我試著把中文新聞翻譯回英文。當我遇到不會翻譯的單詞時,我回到家或辦公室後就立即在漢英詞典中查找。這樣做壹段時間,不僅時間得到了有效利用,而且感覺這是壹種獨特的英語學習方法。
出差往往是很多人停止自學的原因,但也是我自學英語的好機會。首先是充分利用來回路上的大量乘車時間。出發前,我準備了足夠路上聽的電池和磁帶。遇到不懂的地方,不方便在車上查字典,就記下磁帶的大概位置,到了目的地再聽壹遍。如果妳要去開會,只要妳不是會議的組織者,妳就會比上班的時候更自由。只要妳不沈迷於打撲克等活動,妳會有更多的時間學習英語。
我們不應該低估在業余時間和假期學習的作用。積少成多,滴水成流壹天兩個小時相當於壹年六七百個小時,相當於所有中學英語教學時間的總和。幾年後不就相當於上大學了嗎?
另壹個重要的“見縫插針”的方法就是把英語學習滲透到日常生活中,處處學,事事學。只要妳有強烈的學習英語的願望。
而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為英語學習的第二課堂。這樣學的英語和壹些特定的環境有關,所以快速牢固的記憶是非常有效的。以下是我第二堂英語學習課的壹些例子。
(1)當我在工作中需要閱讀參考資料時,只要有可能,我就會強迫自己閱讀英文而不是中文,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2)練習用英語記日記。為了學習英語,我從1981開始練習用英語寫日記,雖然寫的日記都是小學生寫的壹樣。
壹筆流水賬,但從學英語的角度來說還是有收獲的。在記憶的過程中,妳會遇到很多妳不會的英語單詞和表達。通過查閱漢英詞典或
求別人解答,這樣可以學到很多英語知識
(3)看《中國日報》是學習英語的好方法,尤其是了解新的趨勢,學習壹些新的英語單詞。國際形勢不斷發展,科技日新月異,英語新詞層出不窮。這些新的英語知識,妳是無法通過閱讀舊的詞典和書籍來學習的,但它們在《中國日報》上有及時的報道。
(4)向專職翻譯學習。除了向他們提問,我還參加了技術交流:我仔細地將他們的翻譯與我自己的口述進行對比,以查看他們。
怎麽翻譯,馬上記在本子上。因為我沒有系統的學過英語口語,所以我說的話要麽是錯的,要麽是從書本上背下來的,不口語化。而翻譯則不同。他們的語言是標準化和口語化的。通過聽他們的翻譯,妳可以學到很多口語表達。
同樣,在與外國人的技術交流中,無論妳是否擔任翻譯,只要妳有不明白的地方,妳就應該要求對方重復或解釋,以便學到更多的英語,而決不能假裝聽不懂。
通過看電視學習英語。比如看新聞聯播節目的國際新聞時,經常可以在電視屏幕上看到壹些英文單詞和口號。妳應該好好註意妳的學習。如果妳不明白,妳應該立即查字典。如果壹次記不住,重播的時候再看壹遍。如果妳不確定,看英語服務的時候讀壹讀,記壹記,這樣可以學到很多英語單詞。
(6)在路上看到各種英文廣告和標語時,要仔細閱讀購物時帶來的英文說明。如果妳不懂,就查字典。
(7)即使妳幫助別人學習英語,妳也能從中學到很多英語知識。比如我幫兒子學初中英語,學到了很多。另外,妳也可以從頭開始
學者們從研究中遇到的困難和提出的問題中得到啟發,我書中的很多內容就是這樣積累起來的。比如“聽寫結果正確嗎?”被壹個同事向我提出:“沒有指導,妳不會自己聽聽寫嗎?”我覺得他這個問題不錯,就壹直想,寫了壹個專題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