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關系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關系

/u/1233721385

供應鏈管理與物流管理的關系

-

陳文,伶仃洋

(上海海關大學,上海210204)

供應鏈管理是企業進入21世紀後適應全球競爭的有效途徑和新的管理模式。本文從整個供應鏈的角度闡述了各節點企業資源的整合與協調,強調戰略夥伴的合作、信息資源的整合、快速的市場反應和為用戶創造價值。

供應鏈管理;關鍵詞;物流管理;增值鏈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F270文件識別碼A貨號1007-7723(2006)04-0035-02

壹,供應鏈的概念

早期的觀點認為,供應鏈是制造企業內部的壹個過程,是指通過生產轉換和銷售等活動,將從外部企業購買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轉移到零售商和用戶手中的過程。傳統的供應鏈概念局限於企業內部運作層面,關註企業自身的資源利用。

後來的供應鏈概念註重與其他企業的聯系和供應鏈的外部環境,認為應該是“通過鏈上不同企業的制造、裝配、分銷、零售等過程,將原材料轉化為產品,再到最終用戶的轉化過程”,這是壹個更廣泛、更系統的概念。美國的史蒂文斯認為:“通過增值過程和分銷渠道控制從供應商到用戶的流動,這就是供應鏈,它始於供應源,止於消費端。”Evens認為:“供應鏈管理是通過前饋信息流和反饋物流、信息流,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和最終用戶連接成壹個整體的模式。”

近來,供應鏈的概念更加關註圍繞核心企業的網絡鏈關系,對供應鏈的理解形成了網絡鏈概念。哈裏森進壹步將供應鏈定義為:“供應鏈是壹個購買原材料,將其轉化為中間產品和成品,並將成品出售給用戶的功能網絡。”在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我們可以給供應鏈下壹個定義: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制作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通過銷售網絡將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和最終用戶連接成壹個整體的功能性網絡鏈結構模式。它是壹種更廣泛的企業結構模式,包括所有參與的節點企業,從原材料供應開始,經過鏈上不同企業的制造、加工、裝配、配送等過程,直至最終用戶。它是連接供應商和用戶的物質鏈、信息鏈和資金鏈,是增值鏈。由於加工、包裝和運輸的過程,材料增加了其在供應鏈中的價值,這給相關企業帶來了好處。

二,供應鏈管理的概念

供應鏈管理是壹種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在供應鏈中執行從供應商到最終用戶的物流計劃和控制功能。供應鏈管理不是供應商管理的另壹個名稱,而是壹種新的管理戰略,它整合不同的企業以增加整個供應鏈的效率,並註重企業之間的合作。最早,人們把供應鏈管理的重點放在庫存管理上,作為平衡有限生產能力和適應用戶需求變化的緩沖。它通過各種協調手段,尋求產品快速可靠地交付給用戶的成本與生產和庫存管理成本之間的平衡,從而確定最佳的庫存投資。因此,它的主要任務是管理庫存和運輸。當前的供應鏈管理將供應鏈中的所有企業視為壹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使得供應鏈中所有企業共享的采購、生產、配送、銷售等職能成為壹個協調發展的有機體。

三、供應鏈管理的內容

供應鏈管理主要涉及四個主要領域:供應、計劃、物流和需求。供應鏈管理由同步和集成的生產計劃和供應鏈管理來指導

在各種技術的支持下,特別是依托於Internet/Intranet,圍繞供應、生產運營、物流(主要指制造過程)和滿足需求而實施。主要包括物料(備件、成品等)的計劃、配合和控制。)和從供應商到用戶的信息。目標是提高用戶服務水平和降低總交易成本,在兩個目標之間尋求平衡(這兩個目標往往是沖突的)。供應鏈管理還包括以下主要內容:合作夥伴關系管理,戰略供應商和用戶;連鎖產品的需求預測和計劃;供應鏈的設計(全球節點企業、資源、設備等的評估、選擇和定位。)集成供應鏈管理同步,集成生產計劃,為生產物流需求提供各種技術支持;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物資供需管理;基於供應鏈管理的產品設計和制造管理、集成生產計劃、跟蹤和控制;用戶服務和物流(運輸、庫存、包裝等。)基於供應鏈的管理;企業間資本流動管理(匯率、成本和其他問題);基於Internet/Intranet的供應鏈互動信息管理等。

在全球市場競爭環境下,任何企業都不可能成為所有業務中的佼佼者。只有聯合行業內其他上下遊企業,才能建立起經濟利益密切相關、實現優勢互補的行業供應鏈,充分利用壹切可利用的資源,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競爭環境,從而提升市場競爭力。因此,企業內部的供應鏈管理已經延伸和發展為全行業的產業鏈管理,管理資源也從內部擴展到了外部。

在這個供應鏈管理過程中,首先在全行業建立壹個環環相扣的供應鏈,使多個企業在整體管理下實現協同運作,協調運作。將這些企業分散的計劃納入整個供應鏈計劃,實現資源和信息的共享,從而大大提升供應鏈在大市場環境下的整體優勢,使每個企業以最小的個體成本獲得成本優勢並轉化為原有的成本優勢,及時獲取最終消費市場的需求信息,使整個供應鏈跟上市場的變化。21世紀,市場競爭將演變為供應鏈之間的這種競爭。

其次,在市場、加工/裝配、制造、流通之間建立業務相關的動態企業聯盟(或虛擬公司)。即多個企業聯合起來完成向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的任務,並通過信息技術將這些企業連接成網絡,從而更有效地向市場提供商品和服務,完成單個企業無法承擔的市場功能而形成的壹種合作組織形式。這不僅使每個企業保持自己的個體優勢,而且擴大了其資源利用的範圍,使每個企業都可以享受聯盟中的其他資源。比如,流通環節是連接制造和流通領域的橋梁,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以它為核心,可以讓供需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在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為了加快產品的流通速度,往往以配送中心為核心,與生產加工領域相連,與批發商、零售商、連鎖超市相連,建立企業聯盟,將其納入自己的供應鏈進行管理,發揮連接作用,最有效地規劃和調用整體資源,實現其業務的跨行業、跨地區甚至跨國經營,對大市場的需求做出快速反應。在其作用下,供應鏈上的產品可以及時生產、及時交貨、及時發貨、及時送到最終消費者手中,快速實現資金循環和價值鏈增值。

這種廣義的供應鏈管理拆除了企業的圍墻,將各個企業獨立的信息孤島連接在壹起,建立了壹種跨企業的合作,從而追求和分享市場機會。電子商務通過互聯網,整合了過去各自為政的業務流程,覆蓋了從供應商到客戶的全過程,包括原材料供應商、對外加工裝配、制造、銷售配送和運輸、批發商、零售商、倉儲和客戶服務,實現了從生產領域到流通領域的轉變。

第四,物流管理與供應鏈管理的關系

物流管理作為現代供應鏈管理的源頭,也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傳統的物流管理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理解供應鏈管理的本質和物流管理在供應鏈管理中的作用,就必須了解物流管理的形成和發展。

在物流管理出現之前,企業並沒有獨立的物流管理業務部門,只是被視為制造活動的壹部分。20世紀80年代出現了集成物流的概念,將企業的輸入輸出物流管理和部分市場、制造功能集成在壹起。供應鏈管理是20世紀90年代才出現的壹種新的管理模式,隨後出現了集成供應鏈的概念,通過與其他供應鏈成員的物流協調來尋求商機。

物流是指供應鏈內部企業之間的物質轉移活動(不包括內部生產活動)。現代企業物流管理把生產的采購和配送兩個領域統壹起來,形成了物流供應鏈,這就是現代物流管理的含義。所以國外有人認為供應鏈管理實際上是物流管理的延伸和擴展。從社會的角度來看,物流可以理解為所有向最終消費者提供商品和服務的活動網絡,即供應網絡。而供應鏈是渠道之壹,它與幾個不同的管理概念相關聯:

供應管理:如采購、庫存、運輸、訂單處理等。,與供應商的業務有關,處理企業與供應市場之間的各種業務活動,但不包括供應商。

物流:指通過分銷渠道到達最終用戶的物資管理和信息管理。

物流管理:與企業最直接的用戶打交道,主要是壹類用戶,不涉及二類用戶之間的業務關系,把產品賣給用戶,而不是間接用戶。

物料管理:指供應鏈物流和信息流的中間部分。包括采購、庫存管理、倉儲管理、生產計劃和控制、配送和分銷管理。即從原材料的采購、生產到產品交付給用戶(壹級用戶),不包括供應商、經銷商和供應商的最終用戶。

供應鏈管理:是比物料管理更廣泛的跨企業管理。它從戰略層面把握終端用戶的需求,通過企業間的有效合作,獲得成本、時間、效率、靈活性等方面的最佳結果。包括從原材料到最終用戶的所有活動,是整個鏈條的過程管理。

五、物流管理在供應鏈管理中的地位

壹般認為,供應鏈是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統壹體,因此物流管理自然成為供應鏈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供應鏈管理和物流管理有什麽區別?壹般來說,供應鏈管理涉及制造問題和物流問題,物流涉及企業的非制造問題。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別如下:

1.物流涉及原材料和零部件在企業之間的流動,但不涉及制造過程的活動;

2.供應鏈管理包括物流活動和制造活動;

3.供應鏈管理涉及從原材料到交付給最終用戶的產品的整個物流增值過程。物流涉及企業之間的價值流動過程,是企業之間的聯合管理活動。

物流管理在供應鏈管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可以通過價值分布來考察。物流價值(采購和配送之和)在各類產品和行業中占整個供應鏈價值的壹半以上,制造業價值不到壹半。在易耗消費品和壹般工業品中,物流價值的比重更大,達到80%以上。說明供應鏈是壹個增值鏈過程,應該對物流過程進行有效管理,提高供應鏈的增值水平。物流管理不再是傳統的保證生產過程連續性的問題,而應該在供應鏈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創造用戶價值,降低用戶成本;協調制造活動以提高企業敏捷性;提供用戶服務,塑造企業形象;提供信息反饋,協調供需矛盾。

為實現上述目標,物流系統應準時交付貨物,提高交付可靠性,提高響應能力,降低庫存成本。

不及物動詞結論

現代市場環境的變化要求企業加快資金周轉,快速傳遞和反饋市場信息,不斷溝通生產與消費的關系,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產品,生產滿足客戶需求的定制產品,提高用戶滿意度。因此,只有建立敏捷高效的供應鏈物流系統,才能滿足提高企業競爭力的要求。供應鏈管理將成為21世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物流管理將成為供應鏈管理核心競爭力的主要組成部分。

參考

羅納德·巴羅。企業物流管理[M]。王曉東等。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2](美)唐納德·j·巴爾索克斯等.供應鏈物流管理[M].李西文等。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3]王建。現代流通中心的系統構建[J].中國循環經濟,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