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昆明葛輝地震

昆明葛輝地震

昆明主城區就像壹個“安全島”。1500以來,5級以上地震只有3次,但雲南5級以上地震有126次。

“只是相對安全,因為沒有大的斷裂帶穿過主城。

市防震減災局相關人員認為。

盡管如此,昆明人還是覺得不安全。

資料顯示,昆明位於小江斷裂帶和普渡河斷裂帶上,屬於地震多發區和易發區。

歷史上,昆明周邊發生過多次強震,19世紀中期,曾發生過壹次接近裏氏8.0級的大地震。

近年來,雲南強震活動由西向東轉移。

壹旦啟動地震活躍期,未來10年,全省將發生多次6級以上地震。

根據全國地震區劃圖,昆明市14個縣(市)中,抗震設防9度的有3個縣(區),地震烈度7度的有8個縣(區)和3個縣(區),均被列為國家和雲南省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震情十分嚴峻。

那麽,昆明目前受地震威脅有多大?根據防震減災局的監測數據,近期昆明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沒有異常,壹般不會有強震。

1833年9月6日,嵩明發生8級地震。

壹年後,元江、澄江、路南發生地震,兩年後,元江、新平發生地震,都是嵩明地震的余震。

據記載,嵩明地震前,周邊氣象變化異常。

首先,“黃沙遮日,暮光分不清,三日三夜”;是“雨下九天,雨黑。”

地震要發生的時候,天是黑的,過了壹會兒又亮了,地震就發生了。

“地震前壹定有異常。當然,有異常就不壹定有地震,但沒有異常。壹般不會有強震。

市防震減災局副調研員平原說,所謂的“異常”也叫地震前兆,如地下水化學成分的變化、水溫、動物異常等。

異常現象是地震預報的內容之壹。

昆明建成了“昆明地震監測前兆數字臺網”,在雲南乃至全國走在前列。

全市共有***33個水位、水溫、水中汞、氦、電磁波儀器等數字和模擬前兆觀測項目,分布在昆明市十個縣(市)、區,記錄各地異常變化。

汶川地震前,黑龍潭出現異常。

去年大年三十之前,黑龍潭渾濁了幾千年的泥水,變得清澈了好幾天。

2月6日至10,池中錦鯉等觀賞魚陸續死亡,數量達到3噸以上。更讓人驚訝的是,汶川地震前兩個半小時,壹萬條錦鯉剛剛被放生到清水池中,不斷躍出水面,有的還跳得很高。

有關部門排除了中毒等因素,最終認為是地質變異所致。

平原認為,這和汶川地震絕對有關系。“只要地震有可能波及到昆明,周圍就應該有異常。”

根據昆明市近期的地震監測數據,市防震減災局副局長夏平成、副調研員平元、監測預報處處長陳靜都認為,“近期昆明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兩個斷裂帶影響昆明。

在新構造分區中,昆明位於川滇斷塊隆起區昆明凹陷第三紀新構造帶,是區域新構造隆起背景下滇東強斷陷湖盆的重要組成部分。

昆明盆地是雲南高原最大的第四紀繼承性斷陷盆地,主要受南北走向的普渡河第四紀活動斷裂控制,同時受多組東北和西北方向的第四紀活動斷裂影響,形成極其復雜的盆地基底形態。

在地震帶劃分上,昆明夾在著名的小江南北向強震帶和易門南北向中強地震帶之間,位於普渡河南南北向中強地震帶上。

此外,南部還有壹條北西向的通海-石屏地震帶;西部有壹條近南北向的塘朗-易門中強地震帶;東部有宣威-彌勒地震帶,是強地震活動區向弱地震活動區的過渡。

其中,小江斷裂帶對昆明地區影響較大,其次是普渡河中強地震帶、塘朗-易門中強地震帶和區外通海-石屏地震帶。

“小江斷裂帶活動水平比較高,在全國都是有名的,但在昆明並不活躍。

“陳靜說,考慮到小江斷裂帶是強震區,直接經過東川區和尋甸縣,抗震設防烈度定為9度,而昆區其他縣(市)的壹般建築(包括別墅、多層建築、高層建築)均按8度設防。

2

由直通昆明市區的普渡河斷裂組成的中強地震帶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6級以上中強地震,最大震級為1985祿勸6.3級地震;小江斷裂帶組成的強震帶歷史上發生過多次7級以上地震,其中最大的壹次是1833的嵩明M8地震,震中距昆明市區僅30公裏。易門斷裂組成的中強地震帶歷史上發生過多次6級以上的中強地震,最大的是1995的武定6.5級地震。

主城區從未發生過大地震,如“安全島”

雲南地處印度與歐亞大陸碰撞帶邊緣,地殼運動劇烈,地震災害頻繁。

5級以上地震平均每年發生3次;每兩年發生6~6.9級地震1次;每8年有1次7級以上地震。

在全國4%的土地面積上,釋放的地震能量占全國的23%。1970以來,發生7級以上地震8次,造成經濟損失約8億元。

資料顯示,上世紀百年間,雲南共發生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333次。

壹些地震研究者通過長期研究發現,地球某壹地區的地震周期與日環食大致相同,約為15至20年。

比如之前普洱發生的6.4級地震,就是繼1996年雲南麗江7級地震之後,該省震級最高、烈度最強的壹次。

從歷史上看,自1500年以來,雲南發生5級以上地震126次,昆明發生21次,但昆明主城區僅受到3次影響,分別是1600年官渡5.3級、1696年官渡5.8級、1944年官渡5.8級。

昆明主城區就像壹個“安全島”,很少受到強震的影響。

從1984,昆明有監測地震的儀器,市防震減災局也有統計。“壹般每年有2次3到4級的有感地震和20次1或2級的小地震。

但是沒有這個數據,因為5級以上的地震太少了。

昆明之所以說“相對安全”,是因為沒有大震區直接穿過,歷史上也沒有遭受過非常強烈的地震。

狹窄的城中村通道將成為重災區。

北京師範大學的科學家評估了中國30個省會城市的地震災害風險。

主要考慮三個指標的影響:導致災害的強度因子、承災體的脆弱性指數和應對能力。

研究顯示,昆明在30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24位,排名倒數第7,高於北京、上海、重慶等城市。

而地震風險指數(UERDI)大於0.25的江門、懷化、阿圖什等40個城市,風險較大。報告建議這些城市應該加強他們的地震預防。

研究解釋說,雖然海口、北京等城市的近源地震當量震級相對較高,但由於建築物抗震能力強等人為因素,地震風險相對降低。

據了解,1978年,昆明主城區建築抗震設防標準為7度,1989年升至8度。

在專家看來,昆明主城區8度的建築抗震設防標準,已經屬於“超過昆明地震風險”的水平。

但是這個標準只是針對昆明的城市建設,村裏的住房建設並沒有限制。

市建設局的楊益言工程師認為,即使發生強烈地震,也不會對主城區的建築造成毀滅性影響,薄弱點還是在城中村。

目前,昆明共有300多個村莊,面積2609萬平方米,常住人口20.4萬人,流動人口約80萬人。

據地震學家介紹,壹般情況下,兩三層的房子可以抵抗5級以上的地震。每增加壹層,房屋的抗震能力就會降低0.4-1度。加到六層,基本就失去抗震能力了。壹旦發生地震,這種房子肯定是承受不了的。

有專家認為,壹旦發生8級以上地震(相當於震害6級),昆明市“城中村”60%以上的房屋將嚴重損壞或倒塌,傷亡和無家可歸人數可能超過31.7萬人。

市防震減災局防震減災處處長金樹才說,由於歷史原因,昆明的村莊壹直沒有統壹規劃,業主壹墻之隔,導致通道狹窄,沒有逃生通道和避難場所。

壹旦地震發生,就會成為真正的“地震死亡圈”。

作為CPPCC的成員,陳靜也在去年的CPPCC會議上提交了壹份關於此類問題的報告。

鏈接:昆明地震歷史

1500以來,昆明發生5級以上地震:

普渡河斷裂帶沿線有五次歷史地震:1600年官渡M = 5.3,1696年官渡M = 5.8,1927年富民M = 5.3,1943年西山M = 5.0,1985年鹿泉M = 6.3。

小江斷裂帶有16次歷史地震:1500宜良7.8級、1506尋甸5.5級、1560宜良5.5級、1612嵩明5.3級、尋甸5.5級、655。1733東川7.8 8月2日1833嵩明8、1927尋甸6、1966東川6.5、6.2、1985 4月18鹿泉6.3。

名詞解釋

地震震級:地震震級的量度。

每次地震只有壹個震級,震級越高,釋放的能量越多。

震級是由地震釋放的能量決定的。能量越大,幅度越大。

震級差壹級,能量差30倍左右。

1次6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廣島原子彈。

地震烈度:指地震對地面、房屋等建築物的破壞程度。

對於同壹地震的不同地區,烈度是不同的。

靠近震源,破壞大,烈度高,對面烈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