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接到好久不見的郭先生的電話,寒暄了幾句後,他說出了打電話的原因。
郭先生的朋友小楊欠了他幾萬塊錢,壹直沒還。催了幾次,號碼竟然是空號。四處打聽才知道小楊的工作單位。家裏直接要錢我都不好意思。突然想到在同壹個單位上班,就希望能給他小楊的號碼。
聽了郭先生的故事,我不禁感慨自己應了那句話:借錢看人心,還錢看人品。
郭先生和小楊彼此不熟悉。他們是在壹次飯局上經朋友介紹認識的,後來在不同場合見過幾次面,印象不錯。
壹天,郭先生接到了小楊的電話。他說他買了房子,準備和女朋友結婚。但是現在首付還是幾萬塊錢,身邊的朋友都借了。他在家想了很久,覺得在大公司上班的郭先生壹定會幫他。然後我說了壹些贊美的話,比如我的朋友說妳是最忠誠的,總是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及時的幫助。
小楊把郭先生捧上了天。郭先生不好意思拒絕,就把錢借給了他。小楊感激萬分,拍著胸脯保證半年後全額歸還。
然而半年過去了,半年過去了,小楊還是沒有還錢的意思,郭先生開始著急了。有壹次無意中跟朋友提起這件事,他們都異口同聲地說,錢可能收不回來了。
原來,這些年來,小楊向很多朋友借了錢,少則幾十,多則壹兩千,但壹直沒還。朋友只能自認倒黴,要花錢買個教訓。後來小楊向他們借,大家都斷然拒絕。
郭先生是小楊的新朋友,不知道他的過去。見他溫文爾雅,失去了戒心,納悶誰不需要幫助,就大方地給了他。沒想到會變成這樣。
這時,壹個朋友說:“聽說小楊結婚了,住新房。上次我看見他開著車,帶著帳篷去公路旅行。”
現在郭先生生氣了:有錢結婚娶媳婦,有錢買車在去公路旅行,卻還欠朋友錢,去逍遙自在。
借著酒勁,郭先生馬上撥通了小楊的電話,希望他能趕緊把欠自己的幾萬塊錢還上。
小楊態度誠懇,講了壹句客氣話。然後要了郭先生的銀行卡號並答應先把手機銀行裏的錢轉過去,剩下的回家和老婆商量後再匯過去。
幾分鐘後,短信顯示收到3000元匯款,匯款人為小楊。郭先生松了口氣。
但是兩個月過去了,剩下的錢還是沒有進入郭先生的賬戶。
郭先生又撥通了小楊的電話。這壹次,小楊的態度明顯有點不耐煩。他說:“我永遠記得我欠妳的錢。妳總是打電話找我討債,卻不相信我,也不把我當朋友。”
郭先生壹時語塞,說不出話來。
小楊接著說:“妳放心,再給我兩個月,我壹定還妳。”
郭先生又等了半年,這次再打電話,對方手機號已經成了空號。
郭先生嘆了口氣說:“現在不還錢的人怎麽這麽有信心?”如果妳去討債,很可能是妳的錯。因為在對方嘴裏,妳會變成壹個愛錢的小氣的人,最終落得壹鼻子灰。他還生氣地說:‘不是這樣的,我買不起!’"
但這種人最討厭的就是沒錢還,有錢又不想還。
他們想用這筆錢做點別的,直到不能再拖的那壹天。他們用向妳借的錢買車、投資或旅遊。他們不會為欠妳的錢感到愧疚,好像壹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聽說有人向朋友借了5萬塊錢,他沒有還錢,就自己買了理財放在銀行提高利息。這種人真的很小家子氣,以為自己占了小便宜,總是沾沾自喜。不知道我的壞名聲傳得很廣,以後沒人敢再借錢給妳了。
2
還有壹種人,從跟妳借錢開始就壹直窮。但是他們借錢的態度很強硬,壹副勝券在握的樣子,好像只要他問妳就壹定要借給他。否則他會反過來告訴別人妳有多小氣,連壹點點幫助都不會。
就像妳有錢,妳應該請人吃飯。妳自私,總是要求別人無私。我弱,講道理,妳活該。這種典型的強盜邏輯,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存在於人們的思維中。
《齊元說》中提到的混:
壹般來說,只要涉及到錢,大家都有些顧慮。別人願意借錢給妳是因為兩個人的感情。
但是,再借錢也不難,因為借了還了就好。如果妳只是壹味的想拿,別人只會漸漸疏遠妳。如果無限制透支,消耗朋友之間的感情,結果必然是錢和人都沒了。
大家的錢都是辛苦賺來的。妳說妳不還錢的原因是工作不順,房貸沒還清,孩子上幼兒園...但這是妳家的事,憑什麽讓別人替妳承擔?生活中的這些不如意,並不能成為妳逃避責任的借口。
這是壹個不救窮人的社會。如果妳窮了壹段時間,妳可能會很沮喪。如果壹直很窮,那就要反思自己的問題了。
是不是不能理財,每個月領的工資只會放在銀行卡裏;妳是不是花了很多錢,忍不住去商場買新衣服新包包?妳沒有做好職業規劃嗎?可能妳現在的工作不適合妳。跳出舒適區會有更好的發展嗎?
如果妳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是壹味的抱怨或者放任自己放縱,那麽也許妳壹輩子只能看別人的臉色。
別人不願意借錢給妳。可能有壹次,壹個朋友借給妳兩萬塊錢,妳答應馬上還。結果妳用了十年才還上。利息就更不用說了,經過這麽多年的通貨膨脹,人民幣已經不合適的貶值了。不要相信任何人。妳壹年只存2000元。
也有可能是妳向朋友借了1,000元,長期不還。在壹次聚會上,妳說年底發了多少獎金,正在計劃和女朋友去哪裏度假。朋友聽到這個自然不高興。妳還欠著外債。首先,妳要還清他們,用借來的錢好好享受。沒有什麽是有意義的。
誰都知道錢是個好東西,連莎士比亞都說:錢是個好兵,有了錢,人才能有勇氣。
但就像有人曾經說過的:我這麽努力,不是為了借錢給妳,而是為了不在妳的桌子上吃飯。
* * *隨妳。
前壹章